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明堂察言观色,微一沉吟,才小心翼翼道:“赵广庆在折子上说,他用人不当,识人不明,通州营千户段荀与乱党暗中勾结,储藏大批的兵器装备……如今通州正在全力追查段荀的下落,而下官也已经让人传令整个西山道,全力通缉段荀,但有抓获段荀者,必当重赏!”
徐从阳肃然道:“乔总督,这份折子送到朝中,颇多争论,老夫只想问你,赵广庆折子上所言,可都是真的?”
乔明堂想了一想,才小心翼翼道:“赵广庆便有天大的胆子,想必也不敢对朝廷有所隐瞒……!”
徐从阳淡淡一笑,道:“本官身在都察院,见识过太多欺上瞒下的官员。赵广庆地处通州,山高皇帝远,他究竟想些什么,恐怕不是折子上这么简单了。”
乔明堂皱眉道:“大学士的意思是?”
“这份折子送达京中,虽然多起争执,但是不少官员还是觉得息事宁人为好,不宜将此事扩大。”徐从阳缓缓道:“毕竟赵广庆已经查出段荀是为主谋,而且已经全力通缉段荀,不便对通州起太大的惊扰,而且已经有官员请奏圣上,只下一道旨意,令赵广庆全力搜寻段荀以及转移的兵器,若是能够抓住段荀,便可将功补过……!”说到这里,徐从阳顿了顿,微一沉吟,才问道:“乔总督,你觉得这道旨意是不是该下?”
乔明堂忙道:“一切全凭圣上定夺!”
徐从阳摇摇头,淡淡道:“圣上几乎便要颁下这道旨意,但是却被老夫劝谏阻拦!”
乔明堂一怔。
徐从阳从容道:“老夫以为,通州之事不会如此简单。老夫甚至以为,赵广庆很有可能被蒙蔽了双眼,而乔总督你,似乎也被蒙住了双眼!”
乔明堂身体一震,肃容道:“下官恳请大学士指教。”
徐从阳站起身来,走到窗边,伸手推开了窗户,一阵冷风从窗外透进来,徐从阳深吸一口气,双手背负身后,这才缓缓道:“此处只有你与老夫,有些话,老夫也不妨直言!”
乔明堂跟在徐从阳身侧,身体微躬:“请老大人赐教!”
“老夫知道你和赵广庆都是东宫那头的人。”徐从阳神情肃穆,声音低沉:“通州出了这事,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全力彻查下去,无非是不想事情牵涉太广,更不想赵广庆因为此事大受牵连。”他霍然转身,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盯着乔明堂:“朝中有东宫在保,西山道这边有你在保,赵广庆稳若泰山……!”
乔明堂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乔总督,朝中党争,老夫素来不愿意过问。”徐从阳正色道:“但是这一次可不仅仅是党争的问题。通州事情,已经牵涉到我大秦的国基,你身为西山道总督,一方大吏,那也是颇有才干之辈,这一次怎地却糊涂起来?圣上那道旨意若真的下来,通州的事情十有**便会不了了之,老夫承蒙圣上隆恩,却是不能坐视不顾……这通州之事,疑点多多,而且有些事情细细思量,当真是惊心动魄,联系到老夫近来所闻之事,老夫这才主动请旨,得圣上旨意,特来西山道调查通州事务,必定要将此中事情弄个一清二楚……!”他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眸子盯着乔明堂,一字一句问道:“却不知乔总督此番能否鼎力相助?”
乔明堂立刻跪倒,恭敬道:“大学士但有所命,下官愿效犬马之劳!”
……
ps:感谢食堂包子巨巨前来捧场,感谢晓风吹醒残梦、九天云等好朋友的捧场!
第一八一章 天门道
乔明堂虽然掩饰得很好,但是徐从阳何等人物,乔明堂即使是一道总督,但是在他面前,却还是稚嫩的很,他也没看乔明堂,只是端杯品了一口茶,平静道:“乔大人心里是不是有些不快?”
乔明堂哪敢承认,须知徐从阳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职责可是督察天下官员,他手底下的那帮御史言官,那都是伶牙俐齿,更是朝中谈何官员的主力,大秦立国虽然才短短二十年,但是都察院弹劾的官员,却是数以百计,无论你是笔头小吏还是封疆大吏,只要被都察院找到把柄,那可是弹劾没商量,无数的官员就是落马在都察院的手底下。
徐从阳能有如此权柄,自然是因为皇帝陛下对他十分的信任,非但管着都察院,而且还是殿前大学士,能够随时随地入宫面圣,是少数能够参与国事决策的重臣之一,这样的人物,乔明堂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得罪。
“下官不敢。”乔明堂急忙道:“大学士这般说,必有道理,下官自当聆听教诲。”
徐从阳抬手示意乔明堂重新坐下,神情肃然道:“你想必也知道,如今河北道和江淮道的情况十分不好。河北道两年前蹦出一个青天王,到如今还没查出此人究竟是何来历,突然窜出来,啸聚上万人作乱,虽然韩三通在河北道地面上四处围剿,青天王那伙乱匪也一度被压制,表面上看来似乎被平定,但是河北道的情势却没有丝毫好转,青天王的人马反倒似乎越来越多,化整为零,东一簇西一簇,韩三通硬是被定在了河北道……!”
乔明堂皱眉道:“一群乱党,乌合之众,韩三通终会平定。”
徐从阳叹了口气,道:“凭心而论,这些年河北道连年受灾,天灾不断,那些别有居心之辈有蓄意煽动,天灾**,河北道各路叛匪都以青天王的旗帜为号,打掉一批又生出一批,越打越多……!”神情凝重,道:“韩三通是个能打仗的将军,但却不是一个能安抚的将军。他性情太过火爆,一味的强势剿杀,只能适得其反,老夫亦曾多次向圣上谏言,但是圣上却对韩三通十分器重,亦觉得乱党就该全部剿杀才可……!”
乔明堂只是聆听,此时却不好发表自己的看法。
徐从阳看了他一眼,又道:“河北道虽然混乱,但至少韩三通目前还能镇得住,倒是江淮道,如今却是危机四伏。江淮道没有河北道那般大动乱,也没有统一如青天王那般的旗号,但是盗匪猖獗,而且别有居心之辈借助妖道乱国,已经形成十几拔乱匪,实力却也都不弱……!”
乔明堂压低声音道:“大学士所说的,是天门道?”
徐从阳看着乔明堂,道:“你也知道天门道?”
“是!”乔明堂点头道:“江淮动乱,下官却也得到一些消息,据说民间忽然兴起一股妖道,妖言惑众,蛊惑民心……!”说到这里,小心翼翼地看了徐从阳一眼。
徐从阳颔首道:“你尽管说来!”
乔明堂这才道:“这股兴起的妖道称为天门道,说什么天门初开,老君降世,凡我道民,得享永生……真是一派胡言!”
徐从阳肃然道:“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
乔明堂摇头道:“下官所知不多,十分粗浅。”
徐从阳沉吟片刻,才道:“老夫得到江淮道的情况,也派人暗中打听过,天门道不但在江淮愈演愈烈,而且已经渗透到其他各道。东海道、川蜀道以及金陵道也都有天门道的踪迹蔓延过去,虽然比不得江淮道严重,但是如果任由天门道蔓延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乔明堂点点头。
“老夫也曾细细思索过,觉得这天门道却与汉末时期的太平道有些相似。”徐从阳神情凝重道:“张角创立太平道,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聚众数十万,为祸天下。如今这天门道打出天门初开老君降世的旗号,那也是祸乱天下……!”说到这里,他陡然一拍桌子,冷笑道:“我大秦可不是大汉,天门道想要成为太平道祸乱我大秦,那是痴心妄想!”
乔明堂神色也严峻起来。
徐从阳道:“通州之事,诡异的很。西山道六州,唯通州素来不稳,老夫就是担心你们西山道也已经有天门道徒渗透进来,黑水山的土匪窝藏大批的兵器,老夫担心这背后已经牵涉到天门道徒在其中,若果真如此,那可是后果不堪设想。”
乔明堂变色道:“大学士,你是说,天门道徒……已经蔓延到西山道?”
“老夫并不能确定。”徐从阳严肃道:“正是因为老夫不能确定,所以才亲自前来,好好查一查通州的事情。”
乔明堂心中此时还真是有些发冷,如果天门道徒开始蔓延到西山道,那事情可就大大不妙了,特别是如今关西局势紧张,余不屈经略关西,还要朝廷调运大批支援,如果西山道忽然有天门道徒暴。动,阻断了运输道路,他乔明堂便是第一个要倒霉的。
见乔明堂脸色有些难看,徐从阳才缓缓道:“你也不必焦急,老夫既然来了,没有查个水落石出,就断然不会离开。”顿了顿,起身走到桌边,此时菜肴都已经凉了,乔明堂忙道:“大学士,菜都已经凉了,下官吩咐人去重新做!”
徐从阳摆摆手,道:“这两道菜还是热的,也不必热了,你陪老夫饮上两杯就是。”乔明堂急忙大答应,提起酒壶,为徐从阳的酒杯斟满酒,然后才给自己的杯中斟满酒,举杯敬了徐从阳一杯,又重新斟上,在徐从阳的示意下,也在桌边坐下。
徐从阳微一沉吟,才轻声道:“乔大人,老夫给你写过一私信,不知你是否还记得?”
乔明堂急忙道:“下官不敢忘记。下官接到大学士的书信之后,立刻就安排人在云山府找寻那位先生的下落……!”
徐从阳眼中微显激动之色,问道:“可有消息?”
乔明堂摇了摇头,道:“当年西山道属于武陵国,圣上领兵剿灭武陵国,这里亦曾经受过战乱。虽然当年武陵国很快就降服在圣上的神威之下,大部分城池都是不战而降,但是大学士所说的地方,却是经受过战乱,那里的百姓当年都已经逃散,虽然战后重建,不少当地百姓回到故地,可是大学士所说的那位先生,却并没有回去。”
徐从阳脸上顿时现出黯然之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过大学士不用担心,只要那位先生还活着,而且没有离开西山道,下官定能找到他。”乔明堂接着道:“下官如今还在派人接力找寻,一有消息,必定立刻禀报大学士。”
徐从阳微微颔首,脸上显出怅然之色,轻叹一声,也不知是自语还是对乔明堂说话,只是轻声道:“只盼他还能活着……好好活着……,老夫欠他的,若是今生无法偿还,这一生……难免会有遗憾……!”
乔明堂欲言又止,但是终究还是小心翼翼问道:“大学士,下官冒昧问一句,大学士一心想要找到那位先生,莫非……那位先生对大学士十分重要?”
徐从阳想了一想,才微微颔首,十分认真道:“非常重要!”
乔明堂肃然道:“大学士放心,便是挖地三尺,下官也一定帮大学士找到那位先生。”
……
……
乔明堂离开行辕,到得行辕大门前,天已经大黑,卫天青正在行辕外等候,他虽然是禁卫军指挥使,但是这行辕却是连他也不能进去。
十二卫军的兵士将行辕团团护住,兵士们训练有素,每个片刻,便有铁甲森严的兵士巡逻而过,卫天青却也只能在行辕之外等候。
见到乔明堂出来,卫天青急忙迎上,乔明堂神情肃然道:“四周道路是否已经安排人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