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b591/
……
第1章 这就是大唐
李璟站在三合院的大门口,有些出神的望着村中的那条并不笔直的村路。秋风卷起路边的枯草叶子,打着旋的舞动着,连带着那土路上的浮尘也扬扬洒洒。
风吹过,衣上渐染尘土,带着一丝丝的凉意。秋高气爽,云淡风清,几只南飞的鸟在天空里杳然而去,寻找着他们冬季的家。天边,几朵云絮染上了绯红,直落眼底,亮丽明澈。入眼处,村中那处处山石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海草屋脊,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
黄昏下,村庄尽染斑斓,犹如一幅水墨,置身于暮色中,如梦似幻。
抖了抖身上带着夹层的袍子,李璟仿佛陷在那金色夕阳照映下乱舞的尘埃中。
这是一件白麻布圆领直裾长袍,腰间还围了一条革带。再加上头上的罗纱幞头,脚上的乌皮**靴,这身行头就是标准的唐朝男子服饰。
身上的冠服是唐服,眼前的这个地方也是大唐!
这里就是大唐河南道淄青平卢镇登州文登县清宁乡王李村!
到现在,李璟还有一些不敢相信这一切。但是他已经对着家中的那面铜镜照看过无数次,虽然铜镜并不太清晰,但依然还是让他明白了眼下的这副身体并不是原来的自己。这是一副陌生的身体,身高六尺有余,剑眉星目,唇红齿白。束起成髻的一头长发,还有那颌下微微冒出的胡须,健壮的身躯,有劲的体魄,为他展示了一个刚刚加冠的大唐年青男子的风采。
“这里就是唐朝啊!”李璟心中默默感叹,他来到这个世界虽然时间不长,可那脑中接受到的那二十年的记忆却是错不了的。
李璟对于这神奇的一切,一开始也迷茫过,但向来豁达的他经过一晚上的沉思之后,却也明白了,虽然不知道是如何来到的这里,但想再回去却已经是不可能了。
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就是大唐啊,多少人向往的强盛之世,做为一个中国人,能来到这样的一个时代,身为一个国学院学生,李璟在那迷茫与慌乱过后,心中更多的却是升起了兴奋与激动。
不过当他整理了脑中原来那个身体的记忆之后,却又有些叹气。
他确实来到了大唐,不过并不是大唐的盛世年代,即不是初唐的贞观盛世,也不是后来的开元盛世,甚至不是宪宗的中兴之世,连唐宣宗的小贞观之世都没有赶上。
他来到了大唐,却只赶上了大唐的末班车。
这里是大唐,大唐咸通十四年。咸通,这是懿宗的年号,懿宗是大唐除了武则天的第十七位皇帝李漼的庙号。连庙号都有了,这李漼自然是已经驾崩了。在今年的七月,李漼就去世了,如今即任的李俨已经改名李儇,正式成为了大唐的第十八位皇帝。
熟知唐史的李璟自然明白这个李儇,今年他才只有十二岁,晚唐又一个由太监们扶立的皇帝。这也将是大唐的倒数第三位皇帝,距离后梁灭唐代立,已经不远了。
不过这一切离李璟太遥远了,他现在只不过是河南道登州海边一小村子里普通百姓。家里上有一五十岁寡母,还有两个同样已经守了寡的嫂嫂。他除了两个死去的哥哥,还有五个姐妹,不过三个姐姐都早已经先后出嫁,嫁的也是这附近人家。家中现在还剩下两个妹妹未出阁,四妹婉静今年十六,已过及笄之年,五妹婉婷今年也已经十四,按晚唐的习俗,两人都已经到了论嫁年龄。
除了她们,家里还有一个新罗婢女婉儿,比五妹大一岁,今年刚好及笄之年。
李璟一家人,一个寡母,两个寡嫂,两个未出阁妹妹,一个婢女婉儿,再加上李璟,一共七口人。七口之家,却只剩下了李璟一个男人。
李璟的父亲李纲曾经是个不入流的杂任小吏,在他七岁那年在浙东的郯县做县录事,结果那年越州人裘甫浙江起事造反,攻破了郯县,李纲死在了乱兵之中。
大哥李琰从此成为一家顶梁柱,可是四年前,庞勋又率桂林戍卒起兵造反,一路杀回徐州,李琰被官府征召为民夫往徐州送粮,结果去了就没再回来,死时才二十二岁。
二哥李瑜比李璟只大一岁,就在前些日子,同村的王铁匠家准备明年盖海草房,王铁匠的儿子就来请李璟李瑜兄弟一起去海边捡海草。结果在海边正好碰上一队官府盐丁追捕一群私盐贩子,也不知是真的误伤,还是那些盐丁本来就是想杀良冒功,那天同去的王李村五个小伙被杀了四个,李璟全靠他哥掩护跳进海中,才捡回了一条命。
李瑜和那三个大小伙就这样没了,李璟虽然当时逃了一命,但回来后身上的刀伤发作,高烧不退,大夫已经摇头说没救了,正当一家人都已经在准备棺材之时,李璟却醒过来了。不过谁也不知道的,这个醒过来的李璟,已经再也不是过去的那个李璟了。
后世来的李璟本是一个国民大学国学院本硕六年连读即将毕业的学生,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学生。而这一世的李璟,虽然长了一副健壮的身体,但其实打小就跟着父亲李纲启蒙学习,七岁没了爹后,又跟着同样有着不低文字造诣的母亲学文习字。
等到大哥去世那年,他已经得到了州县里的举荐信,成了一名乡贡,准备入京赶考。不过大哥一死,刚满十六岁的李璟最终选择了留下操办大哥后事,并从此与二哥一起承担起了整个家庭重担。
这几年,他一边与二哥承担整个家庭重担,一边也开始学武。李璟父亲李纲虽然是个书生文吏,但再往上,李家祖上数代却都是这淄青平卢军的小校武官。只是后来出了事,全家才从青州迁到了这海边的山东半岛上。
只是可惜,祸不单行,李家短短十几年内,一连丧了三个当家男人,这个打击对李家无比沉重。
现在,刚刚加冠的李璟,成了这个命运多绛的家庭的顶梁柱。
夕阳西下,王李村的上空升起一缕缕的炊烟,狗吠儿啼,外出劳作的村民也开始陆续归来。
“三郎,吃晚饭了。”
脚步声从后面的院中移来,李璟回头,面前出现的是穿着灰色襦裙的青涩女子,单薄的身子,略有些苍白的鹅蛋脸庞,眉清目秀,长的但是不错,只可惜太过柔弱了些,李璟一看就知道这是由于少女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可营养却又跟不上,另外又还得长期劳动,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李璟点了点头,对少女微笑了下。她便是婉儿,九年前她们全家从新罗浮过到了登州来投亲戚,可是他家儿女八个加上父母就是十口人,身上又没钱财,哪里活的下来。后来她父亲便将稍小的婉儿姐妹三人送给人家当丫头,也算是个活命之法。不过大家的日子都难过,就算是不要钱的丫环一般人也没粮食养活。最后婉儿家知道李璟家还算富足,抱着孩子上门苦苦哀求活孩子一命,李母心善,见不得这样的可怜事,最后把婉儿收下。
虽然名义上婉儿是李家的婢女,但李母却一直把婉儿当养女般待着,衣食穿着处处和几个女儿一样。只是如今李家生活也艰难,特别是今年先是旱灾后是蝗灾,家家绝收,如今还能有口饭吃就已经不错了。
“一起进屋吧。”李璟对少女道。两人回屋,李璟在前,婉儿却始终落后两步,回头看着这个单薄的少女,李璟心中也是百般滋味。
这也是大唐,连饭也吃不饱的大唐啊!
Ps:新书上传,期待弟兄们的支持,点击、推荐、收藏,一个不能少哦!~
PS:前面写身高七尺,唐一尺约为三十厘米,算下有点高,现改成六尺,一米八的身高应当还算正常。
第2章 一门三寡妇
山石为墙海草为顶的三合院子,正房三间,东西两厢各三间。南面没有垒房,而是一座石门楼及一丈高的山石围墙。那石门楼上还挂着一个大木匾,写着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李府。
不过那木匾上斑驳剥落的油漆,让那两个大字失去了原本应有的色彩。李家那九间房的海草屋顶,也长了不少的蒿草随风飘荡。数十年的风雨过去,这座三合院无处不透露着主人家的家道中落。
这就是李璟的家,一座山石为墙,海草为顶的三合院子。院子很大,房间也不小,有许多处痕迹昭示着李家曾经的兴旺。这种海草房子是山东沿海一带特有的建筑,王李村处于山东半岛海边,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更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早大秦汉时,就有百姓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
海草春荣秋枯,长到一定高度后,遇到大风大浪,海潮就会将其成团的卷向岸边。沿海的人们要盖房子,都会提前到海边收集海草。人们将这些海草打捞上来,晒干整理,等到盖房子时使用。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既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还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是这一带沿海百姓最钟意的建筑。
李璟家的这座三合院子,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据说当初盖时,光海草就用了五万多斤。不说王李村,就是整个方圆十数里,李家的这三合院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房子。
可惜,才过了五十年,李家就已经开始中落,家里早年置下的几百亩地,如今也只剩下了五十亩地、十亩桑田,勉强够一家人糊口。当初李家最好年景时,拥有良田三百亩,耕牛三头。
可现在,李家却连修葺房屋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李璟与婉儿一前一后走进正屋厅堂,大嫂已经把饭菜都准备好了。
“阿娘,大嫂。”李璟向两位长辈问安。
李璟母亲韩氏刚刚五十岁,头发早已经花白,但却梳的十分利落,一个堕马髻挽起,上面斜插着一支木钗。身上也是穿着一套粗布裙,虽然没有打过补丁,但却已经浆洗的发白。
李璟从记忆中得知,母亲韩氏是青州大族韩家的旁支出身。早年间韩父与李璟的祖父订下的娃娃亲,那个时候李璟的祖父是割据山东的淄青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部下军官,曾与韩父有恩,后两家使结下这门亲事。不过后来李璟父亲还未出生,李师道便被朝廷攻打剿灭,李璟祖父也死于军中。李璟祖母带着家仆一路迁到文登县,本以来和韩家的那门亲事算是黄了。却没想到,十几年后,韩家主动找上门来,圆了这门亲事。
韩家大族,据说韩氏早年跟着韩家主家的小姐一起读书,识文断字,知书达理,甚至还会做诗。她不满二十嫁到李家,给李家生了三子五女,没有一个夭折全都抚养长大。李璟的父亲从小弃武学文,婚后也一直是读书做学问,家中事情几乎都是韩氏张罗。特别是后来科举不成,转而为吏,常年在外,家中更是全丢给了韩氏。
十三年前,李璟父亲去世,当时长子也才十三岁,其它两个儿子更是才七八岁,正面还有几个两三岁的女儿。当时李璟有几个同族叔伯,来劝韩氏改嫁,想要接手李家的家产,却被韩氏坚拒,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