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600章 奴隶们的保护区 狂求月票
公元1850年4月25日。
一支浩浩荡荡的俘虏大军缓缓行进在通往河内的官道上,这些人都是5日前的南定会战中被俘虏的,总数超过了20万!除了阮知方、张登桂等少数高级俘虏之外,其他人都只能得到最少的饮食,在明军刺刀的威胁下,步行往大南帝国曾经的故都河内而去。
在地平线的尽头,河内古城的轮廓已经隐隐浮现出来了,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始建于中国的唐朝,曾经是胶州总管府的驻地,当时的名字是宋平县,是胶州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越南李朝的时候成为国都,之后的八百余年一直是越南最重要的城之一,不是国都就是陪都。阮朝的首都是越南中部的顺化,而河内则是陪都又是北圻地区的中心。仍然是极为繁荣的一个大城市。
在朱济世看来,现在的河内是一座非常“中国化”的城市,所用的规格俱是效仿汉制,配有城墙、城楼、角楼,若不是处处显出一种小家子气,只怕朱济世都很难分辨这里是大明还是越南——哦,这个说法已经不确切了,因为河内很快就是大明的一部分,胶州省(原来计划只取红河中下游的平原,因而定名红河省,现在打算取整个北圻,所以就叫胶州省了)省会宋平。
“靖伯先生,河内就改称宋平如何?”
一辆四轮西洋马车旁边的一顶临时搭起了的帐篷里面,朱济世正端坐在一把椅子上,打量着一个身穿蟒袍的白须老者。此人名叫潘清简。是阮朝的协办大学士。阮福时派他来向朱济世请降的。不过此人还有一个身份有些意思。他是明乡人。所谓明乡人就是前明灭亡时逃到越南的明之遗民。潘清简已经是第五代明乡人,他的祖父娶了越族女子,母亲也是?*交煅�H罡J迸伤�袄辞蠛停�兰凭褪窍肜�靡幌滤�闹泄��场?
“皇帝陛下,宋平之名已经是九百年前的事情,再用这个名字,难道不觉得过时吗?”
潘清简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官话,在越南的士大夫中。能说中国官话的人不少,越南的儒生也都是学四书五经的。潘清简就是走科举正途上来的典型的越南士大夫精英,现在效忠的只有阮朝,大明对他无恩,不过是祖先之国罢了。
对于眼前这位大明天子,潘清简也没有任何的好感,如果不是阮维的前车之鉴,他都想带个炸弹来和朱济世同归于尽!
“纠正错误,1000年都不迟,何况还不到1000年呢?”朱济世看了一眼罗泽南。他也是一身大红官袍,样式和潘清简差不多。不过却简洁了不少。
罗泽南摇着纸扇子道:“听说潘先生说越南的大儒,今后可愿意为大明效力?”
潘清简正色道:“老夫生为南人,死为南鬼,不会为北朝效力的。”
好一个忠贞不二的越人啊!朱皇帝点了点头,北圻的儒生士大夫中有不少是明乡人,不过这些人大多都忠于阮朝,很少有人肯投效故国。倒是从商做买卖或是混天地会的明乡人或华人大多在第一时间向占领北圻的明军“报到”,领到了明军颁发的临时护照,成了大明的候补臣民。甚至还有不少越人冒充华裔,想要在占领当局中谋个差事。
“阮朝养士50年,待尔等士大夫的确不薄,潘先生寒门出身,靠着八股文章得到今日之位,确实该效忠阮福时。”
朱济世点了点头,似乎很欣赏潘清简的选择。“阮朝还是会存在下去的,如潘先生这样的人才,在阮朝那里定然能有大用。不过阮福时不可再当阮朝君王,他必须要为谋刺朕的行为付出代价。”
潘清简望着朱济世,吸了口气道:“皇帝陛下想要如何?”
朱济世的目光一冷,深深地看了潘清简,道:“朕要他退位让闲,而且明命帝一系的子弟也不能做国王!”
潘清简不由道:“皇帝陛下,您何苦如此相逼!”
朱济世洒然一笑道:“朕观阮福时也不是甘心亡国的君王,自然不可能乖乖听话,坐在顺化的宝座上朕不放心,法国人也不放心,还是趁早下台吧。”
潘清简知道阮福时的王位肯定保不住了,没有再坚持,而是换了个话题道:“皇帝陛下,我越南愿意世世代代奉大明为宗主,永不相背……北圻之地也可以由大明派员管辖,只求陛下能善待南人。”
朱济世微微苦笑道:“朕要是想善待越人就不会打这一仗了,北圻之地朕要定了,而北圻土人,朕却是不要的。”
潘清简一怔,呆呆看着朱济世:“陛下的意思是……”
“朕已经和布尔布隆大使说好了,以北纬17度为界,平分越南。南边法国人怎么搞朕不知道,北面嘛……朕打算直接兼并北圻,置胶州省。北圻的越人除了华人,其余皆迁往17度以北之中圻,朕打算在那里设立一个北越总督府,以杜文秀为总督,全权管理军民事务。”
潘清简看着朱济世,他简直不敢相信堂堂中华,泱泱上国居然会出这样如狼似虎的皇帝!就算是汉唐那些穷兵黩武的皇帝,在开辟疆土之后也是善待蛮夷之民,以绥靖怀柔之法使其汉化的。哪里有直接轰走的先例!!!
他脸色有些难看地指了指一旁官道上缓缓行进的俘虏:“他们呢?皇上也准备将他们放逐吗?”
“他们啊……”朱济世笑了起来,“他们已经被朕卖掉了!”
“卖……卖掉了!?”潘清简的一双老眼瞪得更大了,心说,这个哪里是大明天子,明明是蒙古大汗啊!要不怎么把二十万大活人给卖了呢?
“卖给谁了?”潘清简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卖给暹罗的帕康公爵了。”说完这话,朱济世就中止了接见,站起出了帐篷就上了自己的马车。马车里面面对面坐着两个艳色,正是朱皇帝的旧爱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和新宠郑诗。
把20余万越人俘虏卖给暹罗王国的交易就是在郑美人的撮合下做成的,郑美人无意间拆穿了那个西贝货越南皇上的身份,算是有救驾之功——虽然没有她的提醒阮维也无法靠近朱济世,但是朱济世对有功之臣是从来不吝啬的。当天晚上就将郑诗招到寝殿里面开了苞,然后又问她还要什么赏赐。
郑诗就提出了把20万越人俘虏卖给暹罗的建议。大明是没有奴隶制度的,虽然私底下的人口买卖还是存在的,但毕竟不能放到台面上。所以朱皇帝就算想要越人俘虏卖了,也只能卖到国外去。而买家当然是还在实行奴隶制的国家或地区,美国南部的蓄奴州和暹罗都是潜在的买家。但是朱济世却不会把越南人卖给美国。因为一旦在美国出现黄种奴隶,肯定会降低同为黄色人种的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所以向暹罗贩卖奴隶就是不二之选了。而且暹罗地广人稀,劳动力匮乏,又盛产柚木、大米、蔗糖,还通过对外贸易积累的大量财富,算得上是这个时代亚洲的富国之一。而暹罗的王室权力极大,国家的财富就是王室的财产,这一次拉玛三世送给朱济世的礼物就极为丰厚,价值超过了五十万银元(不包括郑诗),其财力可见一斑。因而暹罗王室也有足够的财力买下20万越人俘虏,朱皇帝当然不会拒绝这笔能给自己省了不少麻烦奴隶交易了。(未完待续。。)
第601章 胡雪岩的善事
当朱济世所乘坐的马车驶进河内城门时,这戒严中的城市的市面显得极为萧条。大部分的商铺都关门歇业,只有一小部分已经认祖归宗的华商还在开门做买卖。城内的越人已经被集中到了城外30里一个用铁丝网圈起来的集中营安置。就等着往南迁移了,同样的集中营正在北圻各地大量兴建,一个几百万人的移民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当然这样的迁移肯定会遭到最激烈的反抗!不过多达15万人明军,足以粉碎一切越人的反抗!
与此同时,还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广西客家人越过北面的大山,源源不断进入北圻,修建起一个个堡垒似的客家土楼……而在这场大移民运动没有完成之前,北圻的商业和农业都将处于萧条当中,几乎没有什么大商人会将目光投到这么一片兵荒马乱的地面上来,不过例外也是有的。
红河北岸的一处渡口,一行商贾打扮的人站在码头上,看着河对岸河内城的轮廓。为首的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浓眉小眼,高鼻方脸,还蓄着两撇大八字胡,看着却有几分儒雅,亦是很精神,正是和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有些交往的胡光墉胡雪岩。一个十七八岁的娇媚女子,一边摇着牙雕扇子,一边笑吟吟道:“老爷,这安南兵荒马乱的,真有生意可做吗?千万别白来一趟。”
胡雪岩笑道:“白来一趟有什么要紧?要是错过了发财的机会才可惜呢。罗四,你的法语说得如何?”
叫罗四的女子乖巧的嗯了一声:“老爷,我的法国话已经很流利了。亨利太太都说好呢。”
亨利太太是胡雪岩给自己这位名叫罗翠环的小妾所请的家庭教师。是法国人。负责教罗翠环说法语。
胡雪岩点点头:“那就好了,等见到玛丽亚贵妃娘娘你的法国话就能派上用场了。”
“玛丽亚贵妃……是大洋马吗?”罗翠环话一出口才觉得不妙,连忙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胡雪岩摇了摇头,笑道:“知道不能乱讲就好,这次你要去见的就是玛丽亚贵妃娘娘,我胡光墉可以有今天的局面,全是靠了这位贵妃娘娘的提携。这次想要在越南人身上大发一票,还是离不开她的帮忙。”
一年多以前在兰芳遇到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确是胡雪岩命中的贵人——比另一个时空遇到的王有龄和左宗棠还要贵的大贵人。因为帮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运了几十匹大洋马。所以就从玛丽亚那里得到了一个汇丰银行买办的身份。有了这张金字招牌,他的埠康银行才能顺利开张运营,这家埠康银行做的是资金汇兑的业务,其实就是依托汇丰银行的汇兑网络做“零售”。从兰芳大公国各地吸收小额汇兑业务,再通过汇丰银行汇款往安庆,然后再利用埠康银行在安徽的网点把这些小额汇款转交到收款人那里。
如埠康银行这样的依托汇丰银行开展业务的小银行、小钱庄在南洋和大明国内多如牛毛。其实真不是什么太大的局面,也赚不到什么大钱,雄心勃勃的胡雪岩当然不甘心了,所以一门心思在找发横财的机会。而他跑了兵荒马乱的北圻则是为了一桩伤天害理的买卖。
胡雪岩哗啦啦展开纸扇子,悠悠道:“罗四。你知道越南这里什么最好?”
罗翠环嘀咕道:“这里什么都不好,又热又穷还特别乱。有什么好的?”
啪的一声,胡雪岩的扇子在罗四的脑门上轻轻拍了一下:“什么地方都有好东西,关键就看我们做商人的能不能发觉了。如果越南这里真没有好东西,咱们那位皇帝老子是不会兴大兵的。”
“皇帝看中什么了?”罗四揉了揉脑门。
“不知道。”胡雪岩笑道,“不过我却看中了一桩绝佳的买卖。”
“什么买卖?”
“女人,北圻这里的女人!”
罗四闻言一怔,呆呆看着胡雪岩,“老爷,你要……拐卖妇女?”说着还四下望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