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没有被攻下,只有盘踞泰山的曾国藩再次打了败仗,逃进济南城去投林则徐了。而李秀成在山西的作战也不大顺利。忠于清朝的山西巡抚徐继畲死守太原,李秀成顿兵坚城之下,久攻难克。而且山西各地豪强纷纷组建民团练勇,割据地方,对抗太平军的占领,整个山西平定之战打得极为艰苦。

    不过最让杨秀清烦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太平天国又要面临一场粮食危机了。去年靠从朱明进口了700万石米粮才渡过了粮荒,本来以为实行了《天朝田亩制度》后的京师和周边地区铁定能获得大量小麦。可是在京师周围屯田的各军报上来的小麦播种数字却少于预期,分得土地的农民虽然打心眼里面拥护太平天国,但是种地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离开圆明园出征的时候。杨秀清就在路上看到大量的土地抛荒!差人一番调查之后,杨秀清才知道。原来各军各师的官员对农事兴趣不高,没有全力督促农业生产,而分到土地的农民也没有什么种地的积极性——因为根据《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产品分配实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具体实行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分配方案!

    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同样的方法,在历史上只有在苏俄内战时期布尔什维克的军事gc主义中出现过,结果当然是在有力的支持了红军和革命战争的同时,造成俄国农业生产的大幅萎缩。现在杨秀清在北京周围试行同样的制度,还指望有什么好结果?中国农民固然朴实,但也不是傻瓜,既然口粮之外的所得都要交公,他们何不省点力气?

    而在尚未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的直隶和鲁北地区,农业生产情况倒是还行,但是太平天国的政权基础却极为薄弱。在大部分地区只是控制了县城和大镇,而无力将政权的影响推进到乡村。虽然太平军已经消灭了大部分据堡垒抗拒的地主武装,对直隶和鲁北地区的士绅阶级进行了彻底的镇压,但是却造成大部分乡村处于无政府状态。太平天国委派的县官所发布的命令只在县城周围打转,压根下不了乡。

    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素来是朝廷和士大夫共治,朝廷派出的官衙只到县城,以下的乡镇都依靠士绅自治,朝廷的税赋摊派也是靠士绅去征收的。可是太平天国遂行的是从根子上打倒和消灭儒家士大夫,统治乡村的士绅是他们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即使不消灭,也不可能利用他们来管理地方。至于学朱明搞官府下乡也不现实。因为没有儒家士大夫的支持,太平天国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官僚队伍来管理地方——这太平军的中高层识字的就不多,要是直隶、鲁北再用两三万文盲老农民来管理基层,真不知道太平军的政令要用什么办法来传达?学蒙古人把政令编成歌来唱吗?这广西客家话唱的歌,北方人能听懂?

    因而太平天国虽然在辖区内摧毁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士大夫阶级,据说是从根子上消除了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原因。然而却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可以替士大夫统治的方法来治理地方,除了派兵下乡抢粮,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征收秋粮的办法了。

    想到这一大堆的麻烦事情,杨秀清的心情就有些烦躁,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时常会因为小时责骂部下,今天更是骂起了洪秀全。

    “东王殿下,辅王殿下从北京过来了。”

    杨秀清的火气刚刚下去,就有东殿的女官来报告了。

    “辅清,你这么从北京来了?”见到风尘仆仆的杨辅清,杨秀清很有一些奇怪。他的这位国宗可奉命留守北京,责任有多重大就可想而知,现在怎么亲自来泰安了呢?

    “东王殿下,”杨辅清先给杨秀清行了个大礼,“满清已经灭国了!”

    “灭国了?”杨秀清一愣,“那么快?消息可靠吗?”

    “是道光妖头的儿子咸郡王奕裕吹摹毖罡ㄇ褰愚仍}那里批发来的消息一五一十都告诉了杨秀清,然后沉吟道:“东王殿下,咱们和明朝的大战就要开始了吧?”

    “就要开始了!”杨秀清深吸了口气,沉默了半晌,忽然问:“奕裕得骼匆饬寺穑俊�

    杨辅清道:“奕裕猿剖窍胗氐拦猓玫拦獯炻寮绦椭烀髡桑勾鹩Π焉轿骱凸刂腥酶勖恰6酰础�

    “异想天开!”杨秀清冷哼一声,“道光皇帝早就下旨要把山东、河南之地都割让给我们了,现在还不照样要一城一地的争夺?”

    杨辅清怔了下,一想也对,山西是祁寯藻和徐继畲的地盘,关中在惠亲王和僧格林沁手中,他们怎么会听一个咸郡王奕裕哪兀�

    杨秀清又是一声冷哼:“朱济世可接受清妖天德皇帝的投降,我们太平天国就不能接受清妖道光皇帝的投降么?”

    “东王……”杨辅清愣了又愣。

    杨秀清冷冷道:“中原这里还有不少愚忠清妖的劣绅,还在妄言什么君臣大义,如果道光皇帝投降了咱们太平天国,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辅清,你回去告诉道光和奕裕胍ド窳智吆兔嘤渚幸残校潜匦胂认蛭姨教旃督党瞥迹铱梢苑獾拦庖桓龉惩酰棉仍}当世子,再把甘肃封给他们父子!”(未完待续。。)

第481章 天国恭顺王

    东江米巷,原大清宗人府。

    自从见了从盛京千里迢迢过来的孝子奕裕螅拦饣实劬妥谧约旱目簧希凸吹姆故骋膊怀裕母固嗟暮醚钥家膊惶皇窃谀嵌舸舻刈拧L较⒏侠吹囊恍┟挥斜惶教旃钡舻那坠笞谑液痛笄逯伊迹诘拦饷媲耙捕际Я颂逋常淖镜恼荆丫勐T谝豢槎成痰那郧运接铩^仍}只是脸色惨白地跪在地上,只是嚎哭不停。

    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看见穆彰阿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这位昔日的大清领班军机大臣现在居然穿着一身太平天国的官服,辫子也散开了,头上还裹着红布,见着道光就噗通一跪:“皇上,皇上,太平天国的刀斧手已经到了门外啦……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现在最要紧的是脱离北京这个险地,只有到了咱们自己的地盘上,还不是想怎么就这么!”

    道光看着穆彰阿,没有答这个茬,只问道:“你是穆彰阿吗?你什么时候当了粤匪的官儿?”

    穆彰阿脑门上冷汗直冒:“奴才也是没有办法,粤……是太平军的刀子都架在脖子上了,奴才要是不换身打扮,可就见不着皇上啦!皇上,奴才也是为大清江山着想。奴才已经和太平天国的人打听过了,虽然六爷已经降了逆明,但是甘肃、陕西、山西还是有咱们大清忠臣的,惠王和僧贝勒还有祁中堂都在那儿。还有几十万精兵,还有俄罗斯国的援助,只有皇上去了,大清的江山还是能从头收拾过来的。”

    道光脸上居然露出了点欣慰的神色,叹了口气,又看着奕裕骸袄纤模训媚阌姓夥菪⑿摹芾幢本┏歉匏椭眨入匏懒四憔屯督堤教旃伞�

    老头子又猛的一挺腰板儿,冷冷地扫了扫屋子里的众人:“朕是大清之君,北京城陷的时候就该死的。活到今日已经愧对祖宗。如何可以再向粤匪投降?”

    穆彰阿急得跺脚:“皇上,现在大清已经没有了,朱逆封六爷当了个渤海公,咱们旗人只剩下一个渤海公国了。皇上再不去陕西主持大局。就怕连甘陕的那点本钱也保不住!”

    道光一拍炕沿。怒道:“想要大清一分为二吗?朕要是到了陕西,绵愉、僧格林沁和祁寯藻他们几个一定要迎朕复位……可是朕已经风烛残年,还有几日可活?朕一归天。谁来即位?”他一指奕裕盎共皇撬飧龃笮⒆樱俊�

    他的情绪再也难以遏制,猛地站了起来,在屋子里面走来走去,忽然一指奕裕溃骸袄纤模愕男乃嫉彪薏恢溃磕憷幢本┳稣飧鲂⒆樱共皇窍氩鎏右醋觯空庑┤硕脊亩奕ジ噬麓蟾乓彩悄愕氖直拾桑看笄宥嫉秸飧龅夭搅耍阍趺椿蛊鹫庋男乃迹俊�

    奕裕苏饣耙猜澄榕榕榭牧思父鱿焱罚骸盎拾⒙辏疾皇俏约豪幢本┑模俏鄞笄褰健芴昵崃耍静皇侵炷娴亩允郑衷谟职汛笠迕纸涣顺鋈ィ敲挥辛舜笄逭飧雒郑桓霾澈9乖趺戳缑晒磐豕炕乖趺纯刂莆鞑鼗罘穑肯衷谥旒檬酪丫昧颂煜鹿仓鞯拿郑窃傺г勖谴笄蹇刂泼晒拧⑽鞑氐姆ㄗ樱勖谴笄寤褂幸坏慊盥仿穑俊�

    道光的脸色平缓了些,冷冷地看着穆彰阿:“你也是这么认为的?”

    穆彰阿也重重叩头:“皇上,咱们大清须得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昔日勾践连吴王的大便都尝了,皇上当太平天国的恭顺王又如何?等到了陕西,咱们一瞪眼睛就都不认了,据着西北坐观太平天国和朱明互斗,将来一定有恢复的一天。”

    道光又是一叹,目光扫了遍屋子里面跪着的一大堆人:“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皇上……您就领着咱们去西北吧。”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皇上,奴才求求您了……”

    “皇上,奴才不想死啊!”

    终于有人说了实话,不想死才是真的!在北京城里面被俘的旗人和大清官员、太监已经被杨秀清杀了九成九,只剩下少数伺候道光或者是价值较高的还活着。不过这一回太平天国的人已经发下话来了,如果道光皇帝不肯投降,那么他们这些人也别活了,统统去死吧!

    道光皇帝看到这一屋子痛哭哀求的旗人、太监和官员,长长叹了一声:“千古艰难唯一死,千古艰难唯一死啊……朕错怪那些投降朱明的绿营汉官了,咱们八旗子弟真到了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一样怕死啊!”

    ……

    沈阳奉天行宫,崇政殿中,朱济世仰着头,眯起眼睛看着一副已经泛黄的古老地图。奉天行宫和沈阳城现在都已经移交给明军了,随同这座曾经的大清首都和皇宫一起移交的,还有上万箱珍宝、1000万两白银、一大堆印章和十几副象征着大清天下的地图,还有爱新觉罗。奕欣所上的降表。奉上印章、地图和降表,便象征着奕欣将大清天下交给了大明天子朱济世。

    “王上,这幅就是《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是伪清乾隆年间所绘制而成的伪清疆域全图,此图长宽各两丈,东北起于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石大兴安岭……”正在替朱济世讲解的是秘书官翁同龢,他看到这幅地图的时候眼睛都在放光发亮,好像见着什么宝贝似的。

    不过这幅《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却绘制的很糟糕,同朱济世后世所见过的中国和东亚地图相比差了不知道多少,就是比明军总参谋部所粗略绘制的大明地图也相差甚多。地图上面的大清国的疆域呈长方形,中原十八省绘制的很大,而西北、东北和蒙古在地图上显得很小,台湾岛是好像桃子状的岛屿,在大清国疆域的最北边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河,极为宽阔绵长,朱济世实在想不起有这么一条大河——如果不是这副地图旁边的空白部分标有《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的字样,他甚至没有认出这图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