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鸿升笑了笑,将李孝恭和张亮请入营帐之中,坐下来之后,将自己对海军陆战队队员和间谍们提前下的任务,还有自己后来的安排,连同用一些小技俩让倭人以为天神显灵的事情,都尽数详细告知给了李孝恭和张亮。
“哈哈哈哈!……贤侄果然是天纵之才,此番同倭国之战,前有铁甲船,乃贤侄所设计督造,中有火炮及弹丸,亦为贤侄所研制,后又有不损一兵一卒连克倭国重镇,劝降倭国国主之功。这灭倭国之战,贤侄当居首功!”李孝恭听完了夏鸿升的讲述之后,一拍大腿,立时大笑道。
张亮也是捋着胡须笑道:“王爷所言不错。此番攻伐倭国,所用铁甲船与火器俱都出自夏贤侄之手,军中定计,又有如此功绩。此番伐倭,贤侄当为军功之首啊!”
“哪里哪里!两位叔叔谬赞小侄了!”夏鸿升哪里不懂得“一切功劳都是领导的领得好”的官场规则,于是当即笑道:“小侄不过是仗着格物之术,和两位叔叔的信任,因而有机会耍了些小聪明而已,如何敢居于首功?若非是李叔叔信任,张叔叔配合,将士们忠心效命,令行禁止,小侄又如何能有机会做出这些来?伐倭之首功,不再小侄,而在于所有大唐军中之将士,更在于两位叔叔率军有方!”
谁都喜欢听好话,听了夏鸿升这话,张亮和李孝恭都是喜笑颜开,李孝恭摆了摆手,笑道:“贤侄这可是太过自谦了。此番伐倭,本王反倒是觉得自个儿像是在旁观一般,贤侄可是让本王长了不少的见识啊!呵呵,贤侄啊,这回,本王可是先行祝贺贤侄了。回转长安之后,本王说什么都得去贤侄家里,喝了这杯酒去!”
听了李孝恭的话,夏鸿升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笑道:“叔叔能莅临小侄寒舍,小侄那自然是倒履相迎,亲自下厨给叔叔张罗一桌出来。”
夏鸿升这话一出,李孝恭顿时很不怀好意的笑了起来,张亮也是一脸的奸笑,俩人在那儿挤挤眼睛,都朝着夏鸿升嘿嘿嘿的笑了起来,笑的夏鸿升渗得慌。
“呃……两位叔叔这是……”夏鸿升挠了挠头。
李孝恭同张亮相视一眼,李孝恭解释道:“倭国投降,咱们在此安稳几月,待陛下做出安排和处置,你我回去长安,怎么也过去年了。等回去长安,贤侄灭国之功,功成名就,这就差上一件事情了啊!哈哈哈哈,想必本王那侄女,也早已等得心焦了罢!怎么,那天贤侄要去亲自下厨去?”
我去!……夏鸿升这才听明白他俩说的酒是什么,敢情是喜酒啊!有你这么说自己侄女儿的么!
本公子又如何能在尔等面前失了气势?
于是夏鸿升腰杆一挺,笑道:“两位叔叔放心,这杯酒两位叔叔如何也逃不过去!一回长安,小侄就要张罗此事!”
两人又是一阵大笑,李孝恭朝夏鸿升轻轻一拍,笑骂道:“你这臭小子,满嘴乱说话。这事儿岂是你能张罗得了的?本王算算,这京中能替你张罗此事的,只有陛下及李纲、颜师古二老。你取陛下之女,陛下自然是不能给你张罗,只怕要落到李、颜二位身上,哈哈哈哈,二人最重故礼,你小子就等着回去受把捏罢!说不得,那时候又要念着在军中的时日了!哈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837章 攻占倭国之后要做的事
大唐贞观六年,九月十八。
藤原京城门大开,倭国国主舒明率倭国百官出城列队而站,等候唐军的到来。
李孝恭率领大唐军队缓缓出现,将士们手持长槊,身穿明光铠,骑在高大壮硕的战马之上,英武非凡,宛若神兵天降一般。
大唐将士军容整齐,令行禁止,万人而如同一人。战马齐齐的踏在地上,万匹战马的踩踏地面,却竟然无一丝不同的杂音。整齐的马蹄声一下一下的踩踏下去,好似连地面都跟着一下一下的震颤起来了一样。
夏鸿升,苏定方等几个副将随李孝恭和张亮二人打马前去,到了倭国国主的面前。
“尔国欺辱大唐在先,本王那日为尔国所害之时,曾言势必踏平倭国,屠尽倭人,方能解心头之恨。”李孝恭冷眼盯着倭国国书,肃然说道:“然,大唐终究仁义之国,尔国狂妄,错在朝廷,非在百姓。故不忍使尔国百姓因这战乱而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受尔之降,保全百姓,从此为大唐所属。大唐皇帝诏曰:倭国君臣百官随船入京觐见,领敕封,明赏罚。”
李孝恭的话很短,但是却严肃有力,自成一股威严。
倭国国主听了李孝恭的话,面无表情,只是从身侧的中臣镰足手中拿过一张黄绢,捧在手中,向李孝恭呈了上去。
李孝恭将手中的长槊一转,挽出一个枪花来,顺势将倭国国主手中的请降书一挑,挑了过来,继而将手臂猛地举起,手中的长槊斜指天上,振声高呼:“大唐万胜!”
那一纸黄绢被挑在长槊的尖上,迎风飞卷,便格外的醒目。
“大唐万胜!”万名大唐将士齐声高呼,声如雷震,摄人心魄。
呼声发出即收,周遭忽而又沉入了一片死寂。
李孝恭将那降书交给一旁的夏鸿升,自己放下了长槊,看向了倭国国主。
倭国国主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藤原京,继而低下了头去,后退一步,侧身站到了一边,让开了道路。
李孝恭手中长槊往前一指:“入城!”
大唐将士勒马徐行,浩浩荡荡,进入了藤原京之中。
夏鸿升随之进入了藤原京中,回头看看正逐渐入城的唐军,心中知道,这并非是战争的结束,而是又一次新的开始。
唐军入城,从倭兵的手中接管了城池的布防。倭国兵卒被限制在了军营之中,由一千名大唐兵卒看守着。
李孝恭入城之后,立刻就颁布了数道命令。多数都是针对藤原京的百姓,也都是些“打土豪分田地式”的拉拢民心之策,大唐将士亦军纪严明,入城之后无有劫掠,更无惊扰百姓的举动。
虽然想起后世里倭**队的暴行,心中不禁气愤,但是夏鸿升亦没有纵容士兵去烧杀抢掠。夏鸿升要的是这块土地,是将这个民族从文明上彻底泯灭,而非是一时的报复快感。
或许,这本就是对倭国最狠的报复了。
“倭国虽降,然却并非此战之终结。”忙碌一日,安排了一切之后,晚上李孝恭又将众将召集过来,说道:“倭国各地依旧在倭人的控制之中,各地随时可举兵反唐。藤原京中尚有数万倭兵,若是同藤原京中的倭人合谋,吾等便正是身处险地。本将对藤原京中倭人施以怀柔之策,正是要灭其反抗之心。诸将这些时日要约束部曲,勿要做出惹众怒之事,免使倭人同那些倭兵走到一路上去。此外,倭国既降,大唐要往各地各城驻兵。水师船队在吾等离开大坂之时,就已经开始回转大唐继续运兵过来。依本王来看,倭国朝廷对各地本就缺乏管束,各地未必会因倭国投降而随之放弃抵抗。只怕,到时候还是须大唐逐一平灭。以现下的人数,只怕不足。”
众人都点了点头,也都同李孝恭的看法一样。
夏鸿升因对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故而也知道李孝恭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眼下,倭国还并未真正进入到封建社会。在倭国,仍旧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倭国天皇虽有皇帝之名,但却并无皇帝之实。大贵族垄断政权,地方贵族垄断地方管辖之权。具体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面来说,那就是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缺乏力度。各地虽然名义上听命于朝廷,听命于天皇,但是实际上,天皇并无实权,朝政大权由苏我氏等大贵族所垄断把持。而各地亦多数由各地的大贵族所统御,对于倭国朝廷的政令向来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没有利益的就敷衍,甚至违背。简单来说,就是眼下的倭国缺乏尚未完成中央集权,所以对各地的控制不足。
在原本的历史上,十多年之后,才会有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学习,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即大坂,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政治改革,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这就是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它给倭国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此后倭国才终于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正是因为眼下倭国还没有完成中央集权,所以倭国这个“中央”的投降,对于各地的大贵族来说,却并无多大的强制力。也就是说,各地的大贵族,并不一定会因为倭国朝廷偷袭了大唐,而随之放弃抵抗,也投降大唐。
因此,才有李孝恭方才之所言。
倭国,是夏鸿升的大计划中,第一个被大唐真正意义上所占领的地方。这个占领,并不仅仅是土地,而是包括了土地、思想、文化、传统、习俗……等等一切在内的占领。
所以,务必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为以后大唐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和占领做出一个参考的范例。
所以,要彻底占领倭国,首先要在倭国完成它本未完成的中央集权。
当然,这个中央,已经不再是倭国朝廷,而是大唐派驻倭国的管理人员和机构了。(未完待续。)
第838章 用倭人来打倭人!
“人手不足,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张亮听了李孝恭的话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倭国各地驰援藤原京的军队已经在路上,只怕不少都快要抵达。倭国国主在此时请降,未必就真的是存了投降的心思。有极大的可能,倭国国主此刻请降,就是为了将大唐的军队拘囿于藤原京之中,等各地援军一道,再外围城,妄图将咱们困死在这藤原京中。”
“张公所言不错!”李孝恭点了点头,说道:“倭国国主极有可能是存了这份心思的……来呐,速去清查粮仓,看藤原京中储粮几何。”
李孝恭的亲兵接了李孝恭的命令,于是立刻告退出去,令人盘点粮仓去了。
“看倭国地图,这倭国有四岛所成,间不相连。大唐若要巩固占据,须得四岛派兵。如此一来,只怕至少得数万之人才行。”苏定方说道:“若有倭人在他处称王,倭人相应云集,那咱就费这么多功夫了。最好能趁此时机一鼓作气,将其他四岛拿下,以免倭国终成割据。只可惜……这一万人,根本不够。”
张亮捋了捋胡须,说道:“运兵之船从大唐运兵至于大坂,至少也要月余,如今已经九月,再过两月海水就可能上冻。登州这边便走不成了,只能先令将士至于江南道,再走琉球这条路过来,又须不少时间。”
一万人,若是打下倭国,那是足够了。可要占据其地,却远远不够。城中要有守军,城外要有往各地去平定大贵族的军队,还要有人看着倭国原本的兵卒,这些都需要兵力。
想一想,还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夏鸿升皱了皱眉头,人数少,不应该成为问题啊!后世里原本的历史上,那些欧洲列强到处占领殖民地,也没有见往各个殖民地派人去啊!那个列强往自己的殖民地派去过万人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