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相-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湿向那九部乐工走去时,却被秘书监郑子仪给叫住低低嘱咐了几句。;

    片刻后,当九部乐伎中走出一个怀抱琵琶年在三旬有余的宫裙女子时,座中识者下意识的就转身过去看了看唐松。

    眼前这形势对唐松真是愈发的不利了。

    盖因这位名唤兰三娘的歌伎实是宫内教坊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妙音,早有传闻她即将成为近二十年来第一位登顶供奉的立部伎。

    虽然比的是诗词本身,但既然是要唱出来比较,那唱奏之人的好坏必然对诗词的好坏有着很大影响。

    崔湿一举点中兰三娘,看那唐松行事间透露出的脾性必然不甘于步崔涅之后尘,如此以来,他未免又落后一局。

    单从眼前来看,这次的巅峰对决实是崔猩占尽了先手。鞍绷歌伎。比蹦

    两人上前向武则天及在座众人一礼之后,便在鸦雀无声的凝碧池畔轻叩牙板,拨动琵琶,随即便有曼妙歌声婉扬而出:

    危矶绝峭倚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

    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

    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

    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

    或许是话好,又或许是兰三娘的歌声实在太美,待其歌喉一开,本就安静的凝碧池畔愈发的落针可闻,甚或就连内苑的鸟儿都停止了鸣叫,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沉醉在了这一首《赤壁》诗中。

    待兰三娘将全诗三叠而罢,带着绕梁余音一扣琵琶全曲做结时,凝碧池畔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一片喝彩赞叹之声。

    在这一片赞叹声里,国子监祭酒卢明伦与秘书监郑子仪各自长出了一口气后,相视之间畅快一笑。

    两人都是诗坛耆宿,自是一听便能半断出诗的好坏,这首《赤壁》虽然算不得绝顶名篇,但其咏史与写景做的极好,怀古之史事与眼前之美景堪称混融为一。

    在此基础上,此诗更将借景抒情生发的滴水不漏,尤其是最后一联,欲吊英雄干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抒情蕴藉无尽诗意尽在诗外,回味悠远绵长,实为精警佳句。

    更难得的是,此诗的对仗亦极其工稳颈联领联的工对毫无瑕疵可寻。

    此时距离圣神皇帝给出诗题才多长时候儿?距离两人正式考校的时间更是短暂,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样一首诗来,崔惺果然才思敏捷,不愧为四家族年轻一辈中的魁首人物。

    两人俱乐走进士出身,沉浸诗道多年,自忖便是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也断然写不出这等诗作来。

    唐松那山野寒门贱生出身,难倒比自己等三人还要胜上一筹!他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稳压这一首的绝佳名作,何啻于登天?

    此次赌文吾等无忧矣!

    此时再想到两人之前赌文所下的重注卢明伦也还罢了那郑子仪不免深深遗憾起来。

    这赌注终究还是下的太轻啊,早知崔堤有此神来之笔的表现,方才下注时就该生生逼死唐松那厮,也好为我那今科落榜的二子一雪大恨。

    虽然凝碧池畔文会中不是所有人都似秘书监郑子仪这般心辣,但众人听完崔猩的诗作后,心中所想却与郑子仪、卢明伦的半断差相仿佛。

    今次,唐松十停里有九停是要必败无疑了。

    七宝床上,武则天再次蹙起了眉头实没想到这个崔惺居然能有如此急才。

    在她身后,上官婉儿紧紧攥起了藏于宫裙袖中的手。这一刻,她甚至已不再担心恐惧圣神皇帝会将唐松收为男宠列为禁脔,绝不容任何人染指,只盼弄唐松一定要赢。

    昔年,祖父上官仪生死一搏,大败亏输,输掉了自己和整个家族。

    今日,唐松一定要赢,一定要赢!

    众人瞩目之中,崔猩脸色已由之前的铁青化为微微的涨红。

    众人瞩目之中,面色如常的唐松缓步向九部乐工走去。

    他在那乐工群中呆了很长时间。

    目睹此状,崔猩唇角悄然泛起一丝冷笑。

    目睹此状,四家族子弟扬眉吐气,就是再迁延,最终还是个死!;

    措大贱生,让你狂!

    终于,唐松从乐工群中走了出来,身后且跟着一个身长八尺的关西大汉,再看看帮大汉手中拿的什么?

    不是牙板,竟然……竟然是铁板!

    这也罢了,那关西大汉身后又跟有九个伴音的乐工,清一色的俱是碓壮男子,人人怀抱的赫然是只会在《秦王破阵乐》这一百零八人大型战舞中才会用到的铜琵琶!

    铁板!

    铜琶!!

    关西大汉!!!

    唐松你不是要写词吗?

    漫天下谁不知道曲子词是以婉媚见长?

    唐松,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

    这阵仗一出,满座大哗,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年轻进士们再也按捺不住的腾然站起,一脸惊愕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明知必输,自暴自弃?

    就是真要自暴自弃也不至于做的如此狼狈吧!

    四家族子弟中终于有人忍不住的放声大笑。

    好好好,自作孽不可活

    唐松你这措大贱生不仅要死,而且会死的很难看!

    这安排太出乎常理,太匪夷所思

    凝碧池畔完全的乱了,彻底的乱子

    唐松完全不为这一片乱象所动,月白儒服轻挥之间,向那铁板铜琶的九位关西大汉做一示意:

    开始!

    铁板击响,与那清脆的牙板比疆赚,这冰寒的铁扳声如裂帛n删蹦

    似裂帛般的声声铁板渐次将一片喧哗乱象压了下去

    就在凝碧池畔重新走向安静时,九柄前朝专为颂扬太宗武勇之《秦王破阵乐》特制的纯铜琵琶被九个大汉同时拨响。

    铁板声如裂帛

    铜琶奏响却是声震长空,撼人心魄。

    刹那之间内苑群鸟惊飞,凝碧池畔曼妙风光俱被铜琶生生绞碎,恍若有千里狂云、万里巨浪破空袭来,天地之间一时全被漫天而来的碓浑壮阔、至阳至刚之气充塞填满,那凌厉的气势只让满座众人骇然色克

    片刻之后,铁板铜琶稍收,就在众人面色稍缓,欲待喘口气时,却听那领首的八尺关西大汉振声长歌:

    大江东西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倒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波澜壮阔,浩然放歌,随着关西大汉口中的大江东去;随着他口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随着他口中的千古风流,如画江山满座对文字最为敏感的新老进士们只觉全身发麻头皮上阵阵发炸体内的血都随之狂飙起来。

    天哪,天哪!

    这世间居然还有这等词作!

    还有这等凌云健举、开阔博大,一举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亿万里江山尽收笔端的曲子词!

    这还是境界逼窄的曲子词!!!

    不等众人从这不得不热血狂飙的场景中脱身出来,便见铁板铜琶悄然收敛,八尺关西大汉的浩然放歌也由阔大凌厉化为了浑厚沉雄: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碓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座中众人还不曾从全身发麻的战栗中醒过来,便又被带回了故国(三国)那场惊天动地,数百万战甲卷入,一举奠定天下三分的赤壁大战。

    樯橹千帆,遮江蔽日,战士如蚁,厮杀震天。最终挟统一大势而来,投鞭断流的八十万曹军却被羽扇纶巾,碓姿英发的周卑一火焚尽。

    当此之时,此词此歌,真让众进士们,干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至于最后咏史后的抒怀,哀而不悲,终化为一片无限超然洒脱!

    此词指明是代陆元方赋情,耳听此词此歌,这位政事堂次相想及因性情太过刚直而坎坷频频的一生,不由得伸手抚上了斑斑白发,领下白髯,一双方目之中不知何时竟不自知的悄然涌上了英碓之泪。

    但最终,这泪水也随着词句歌声化为了一樽还酹江月的怅然豁达。;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对于他这样有志用世,久历磨折却九死不悔的真儒生,真君子来说,虽然人生难免有沉郁悲凉的时候。但沉郁悲凉却绝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

    原本只是为了做和事老才笑言让唐松代自己赋情,何曾想到他这首石破天惊的曲子词却是字字句句都与己身暗合,字字句句都写进了自己心里!

    上下两阙,仅仅一歌而罢,随着那八尺关西壮汉将下阕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唱完,铁扳铜琶同时收音。

    恰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刹那间,整个凝碧池畔陡然无边的静默下来!

    良久良久,众进士们方才从词境中回醒过来,面面相觑之间,表情与眼神复杂到了极处。

    这是曲子词!

    这是神品曲子词!

    论文辞之胜,论境界之大,其不仅不输于诗,且历数前唐开国百年至今,众人甚或找不到任何一首堪与此词比肩的诗作!

    虞世南不行

    上官仪也不行

    当今诗坛执牛耳者亦不行

    诗居然……不如词了?

    想想之前众口一辞对唐松的呵斥,对曲子词的鄙夷,无边静寂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向唐松看去。

    这是对“词不如诗;论调的一记响亮耳光!

    这是对满座众人劈脸剜心的一记响亮耳光!

    羞惭无地!

    就在这一刻,立身于七宝床后的上官婉儿注目唐松,双眼中有璀璨晶莹,光华流转!。)瘫了,彻底瘫了。今天上了四节课后更新八千七百多字,我现在真有点站都站不起来了,兄弟们,我已经不是尽力,而是彻底拼命了!

第一百零七章 文会杀手的贼笑

    铁板、铜瑟、关西大汉,一曲《大江东央》虽然收音已久,凝碧池畔却久久静默无言。

    适才那兰三娘唱完崔淀的叉赤壁》诗时,满座彩声一片。但此时这首父大江东去》唱完,下面却是鸦雀无声。

    看到这一幕,唐松轻浅的笑了笑,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古怪的情形。

    以赤壁为题,古往今来绝没有任何一首作品能超越这首叉大江东去含的。

    绝没有!

    痴迷于文字者必好为文字所惑,眼下与会众人就属于这种情况。这都是些一生都在与诗文打交道的新老进士们,唯其如此,他们就能比别人更敏感,也更深刻的感受到这首父大江东去》的文字之美,境界之胜。

    赤壁之战一举终结了汉末乱象,奠定天下三分。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也是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战争,战争本身百万人参与的超大规模,战争中那些各自闪耀出璀璨光华的枭雄、英雄、谋士们俱都让后人心怀神往,感慨万端。

    正因为史实本身太宏大太波澜壮阔,遂就使得用文学的方式来写这一段历史就变的极难,甚至很多时候会让人有高山仰止,望而兴叹的感觉。这是最好的素材,也是最坏的素材,吟如此壮阔之史,非如椽巨笔。绝难成就。

    甚至难免还有人认为这根本就是难以实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