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后世的家庭总会在不经意间浪费一些电和水,增加一些生活成本,但是根本不影响生活品质。
尽管如此,高方平依旧需要石中奇招揽来的各种人才高手,有多少要多少,需要他们从贼的角度去反研发,钻钱庄的漏洞。
有问题从来都不怕,只要及时发现去解决就行。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
严格来说现在钱庄支票的漏洞并不大,加上高方平会砍人的名声,其实损失非常少,损失的钱,比高方平养这方面的高手匠人的代价少的多。但高方平依旧下决心烧钱养他们,目的就是最终研发出一套成熟的、真正能在全国铺开的银行模式。
初期困难,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将来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因为现在地基打的牢靠而受益。
现在真的无所谓,就是怕他不出问题。也就汴京和孟州两个地方,有问题甚至高方平亲自去孟州,也就两三天的路程,很好解决。所以作为试点和标本,如果能把问题解决,完善整个运作模式。那么将来扩散全国后,就能节省几十倍的精力和人力。这就是研发型技术人才的最大作用……
徐宁亲自来工地说捧日军第八阵,基本开始勉强能用了。
骑射、枪棒、体能等等方面还差的远,但好处是装备精良,有原本的亲军班底做指挥构架,纪律和精神面貌已经很不错。在提高吃食标准以及皮鞭的威压下,冲阵的劲头和胆识也基本没问题了。
“距离真正的精兵还远,但在洗脑攻势下,敢冲锋的悍兵基本炼成了。”这是徐宁这个指挥官做出的总结,当做攻坚战果汇报给了高方平。
大家都以为高方平在这里颓废,而实际上高方平虽然始终躺工地喝茶,却一直在观察整个工地上厢军的作为。
观察下来,高方平已经完全放弃了训练厢军的想法,颓废到一定程度的是没救的,比如细胞坏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把手脚砍了。
看到张叔夜调来的这一军人马时,高方平就知道他们作为军人不可能有救了。这样的军人只有裁撤一个办法。大宋的沉兵弊政实在太严重,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用于军费,就是这样花费出去的。却还没有办法收手,就是王安石也扭不过来。
厢军的存在不是为了战斗,而是把这群人集中起来给口饭吃,免得他们去造反,避免他们加入丐帮。
这样一来他们基本是喝粥的,又没任何的社会地位和荣耀感,破罐子破摔。说是说当做工程兵用。而实际上士气之低,之懒惰,没有上进心。
只有在你投入大量人力用鞭子驱赶的时候,才能做活。
这些,就是高方平的评价。
第112章 议论
但好处是,厢军在这样颓废懒惰的大环境之下,不用太用心,就能发现一些还算勤快,又有才能的人。
连日待在工地用心观察,高方平发现了百多个有用的人。真的很可怜,三千人的厢军,高方平只看上了百多个。这百十号人也绝对不是军人,但是高方平却认可,他们是不错的建筑人才,合格的包工头。不算匠人,却能把匠人制作出来的各种器材操作出心得、倒逼匠人去改进的人。
高方平专门记录下来了这些人的名册,将来打算把这些人全部撸走,那么一只专业工程队的人才骨架就有了。
知识就是生产力,专业就是竞争力。说到打战是种师道牛,但是老种把sx的人丁掏空,建城也进度有限。将来高方平的工程队出来之后,就能让老种见识什么叫建城了。
而说起大宋的弊政沉兵,要想国家还有救药,这些厢军最终的命运就是裁撤。
动过裁军主意的相爷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但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裁下来的人不能去造反,那么就必须有饭吃。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但是田是有限的,大宋不禁止土地的兼并,田已经集中在了较小的人群的手里。
所以其实说起来,裁军的问题,本质就是经济问题。
一但社会繁荣起来以后,产生多少就业岗位,那么就可以裁撤多少厢军。这是能量守恒,否则就要出大乱子。而经济要繁荣起来,唯其三点,老百姓的安全感,商道的畅通,稳定的货币体系。
所以,大宋最大的毒瘤绊脚石就是山贼土匪,以及滥发的大十钱,大五钱,铁钱。
而这些东西,高方平已经在着手解决了。如果能有个十五至二十年,应该能解决。如果有相位在手的话,这个过程就会几何式加速度缩短。
其实讲道理的话。某些方面大宋已经被前面的诸位相爷做的很出色。近乎四层的城市化率,这在公元1100年的古代农业社会,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这样的人口集中率,造就出了大宋的另外一个世界奇迹:商业繁荣度。
农牧时代,商税收入超越其他全部税务,最高纪录一亿贯的财政收入,这又是一个璀璨的奇迹。
有商业就有各种交易,有交易就有需求,而有需求,就有人去制造,制造过程就会出现创造和发明。所以大宋的各种制造技术,工艺水准,文采风流等等,妥妥的领先世界几百年。这又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奇迹。
当然这么强大的底子被蛮子打的不要不要的,也算个反面大奇迹。
就是这么怂的一个大宋,昏君奸臣多如牛毛,却愣是抵抗了蛮族近三百年,才被最猛的蒙古蛮子推倒了。而且如此**懦弱不堪的大环境下,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发生全国性农民起义的两个王朝之一。能做到此唯其一点:大宋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是“穿越级”的,全靠生产力在支撑。
也就是说除了怂一点,贪官拿的再多,皇帝再挥霍,用于抵抗蛮族的军费再夸张,但是凭借在这个时代奇迹般的生产力,老百姓依旧有粥喝。所以没有真正的全国性农民起义。
将后来号称日不落的英国强盗,要是就大宋这样的底子,那是五个地球也不够他们经略的。
而有点搞笑的是,上述的种种奇迹在大宋的发生,那个被无数人痛骂的“田地兼并国策”,立下了一半的功劳。
农耕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家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是自给自足,几乎没有商业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就无人去制造、创造、发明。最终造成落后,人人都有得吃,却都吃不饱。
然后人人几乎都被自己的田地给栓住了,所以农耕社会几乎没有用于发展制造的人力。
但是大宋坑爹的国策,让脑子灵光的权贵大量去兼并农民土地。造就了失去土地的人大量朝城市聚集。
也就是说,北宋时候真正出现了“集群化、资本化”的农耕初级形态。造就了耕地的集约化使用,出现了第一批专业“农民”。由此释放出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进入城市,奇迹般的做到了中国2006年的城市化率。
正是这些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的百姓的务工需求,劳动人才的大量释放,创造出了这个时代的制造、发明、文化、工艺等等的巅峰,没有之一。当然同时造就了地球历史上山贼土匪最多的王朝。
奇葩的是赵匡胤是个鬼才,他强化儒学地位,设计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蛋疼国策,竟做到了封闭农耕社会的飞速城市化而没有引发天下大乱,延续近三百年没有全国性性的农民起义,挨打了三百年才被推倒。仅讨论此点能力的话他们算是无出其右了。
大宋其实什么都不缺,缺少的是一个关键时候的领路人,一个千古名相,一个真正引发工业革命的先驱。
因为没有工业,所以大宋强大的经济潜力,无法有效转化为战争能力。再加上很怂,所以就成为一头有钱的肥猪,被蛮子干的不要不要的。
让那群士大夫拥有军伍强国的思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凡强悍的武将,没都被他们捉去杀了的很少。但其实关键不在这里,等真正有了工业,可以开挂虐蛮子的时候,那群文人谋算别国的财富和领土时,会比武将猥琐二十倍以上。他们不是没有侵略性,他们只是没有能力的时候胆子小而已。该猥琐的时候他们脑子动的比谁都快,军人和他们比弱爆了。
就这样的在躺椅上yy着,高方平把这些想法的框架和要点记录了下来,花点时间,又是一篇系统性的策论可以出炉了。而且也会是高方平此生在大宋最重要的一篇策论《论工业强国》。搞吏治,查贪官,清君侧什么什么的,听起来名声不错,其实通通都不是核心,只要工业的初级形态搭建,不论贪官再多,皇帝再昏,老百姓就是想饿死都难。军人就是想输掉战争也难……
与此同时整个汴京的各种圈子,也到处充斥着对高方平的讨论。
什么话题都有,《高衙内三戏李易安》的戏本依旧还在传颂,《燕小乙和高方平的那些事》居然也开始出现了。
不得不佩服大宋这些吃饱了没事的家伙的八卦能力,此种能力来说在这个时代,那也是一个奇迹。
“其实那小子虽然猥琐,但却是一个大才,听说他在bj的时候出了一词《永遇乐》,经典啊!”
“有什么经典的,乱七八糟,奇词淫巧,不知所云。”
“你一个杀猪的,你懂什么!”
“猪肉平最近霸占了一个bj美女,天天躲工地上折腾,你们听说了吗?”
“这关老子们什么事,哎,朝廷懦弱,辽国和西夏的使节迟迟没有离开,还在谈议和,估计朝廷最终又要卖国了。”
“我是屠夫,这些我不关心,有没人知道,高大人府里的猪为什么能有一百二斤的体格?”
“傻子,猪最高可以长到千斤你不知道吗?一百多斤有啥好奇怪?”
“妈的你才是傻子,老子当然知道猪可以到长千斤,我只是在奇怪,高府的那批小猪从出生到现在只是四十日,居然那么大,并且种很好,看体格是最能杀出油来的猪。”
“听人说这是高方平的秘方,他发明了一种叫复合饲料的东西,并且有这一套比较神秘的饲养方式。”
“一群傻子,东京只有贱人才吃猪肉,那叫脏肉!”
“把这拿着羊腿的异端拖走打死!”
……
高方平所部知道的是,因为富安得到了高方平的真传,手下混混们又得到富安的真传,这些人又是深入基层和百姓接触的,所以导致目下汴京的有些大头百姓们,口语和语法习惯都很奇怪。
手下们基本每天都会收集一些街市上的动态消息。
除了大头百姓之外,其实上层的富贵圈子,也经常都会产生对高衙内的讨论。
“听说吗,名将曹忠上任孟州兵马监押,他乃是官家开年以来第一任武举魁首,把孟州练的兵强马壮,铜墙铁壁一般。”
“噗……”
“你喷水的时候换个方向如何,大家都是斯文人,我都不想骂人。”
“老子们将门的事,你们读书人懂个屁,曹忠那厮要是可以叫名将,我家爹爹简直就是孙武在世了!”
“粗人武夫,比喻都不会,历史都不读。孙武时代的战争算什么?我朝的富弼韩琦等等名臣可以吊打一百个孙武。”
“我不服,为毛没有我大狄青,我祖上曹彬也被你吃了啊?”
“曹彬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