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姐,这里风大,咱们回舱里去吧?”
文怡回头笑笑:“多看一会儿,这可是少见的景致呢,在平阳可见不着!”
冬葵又笑了,但还是顺从地应了是。
秀竹从船尾处跑来,有些兴奋地道:“小姐、小姐!您瞧,有个女子划船过来了!她居然是一个人划的船!”
文怡一愣,顺着她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一个十**的年轻女子,摇着橹驾驶一条十尺来长的小舟,从顾家的大船边上行过。
这女子穿着简单的浅褐色布衣裙,衣袖挽到上臂处,露出结实的古铜色肌肤,头上只梳了一根麻花辫,用布带缠了,双耳挂着银坠子,给人感觉说不出的利落。她明明长得并不漂亮,但抬起头来,露齿一笑,便叫人生出“这女子生得真好看”的念头。
她船上装了几个大锅,用木盖盖得严严实实的,底下居然还生着炉子,隐隐散发着食物的香味。大概是感觉到文怡主仆等人的目光,她转头过来,便又是一笑,扬声吆喝:“那位小姐,可要买些吃食么?今日船多,要进港还要半个时辰呢!”
文怡脸上微微一红,只觉得自己盯着人家瞧,未免失礼了,便低了头背过身,对冬葵道:“你叫个婆子去问问,若是可以入口的东西,便买些来吧。”冬葵有些迟疑:“要不要先问过大太太?”秀竹轻推她一把:“姐姐糊涂了,问大太太做什么?是咱们姐妹们想吃了,你不觉得饿么?”文怡抿嘴一笑,从荷包里掏出两个银角子,塞给秀竹:“你新认得的那几个姐妹,这些天倒茶送水的也算殷勤,买了东西和她们一处吃吧。今日若是入港晚了,你们还不知几点才能吃上饭。”
“谢小姐赏!小姐真个体恤下人!”秀竹高高兴兴地应了,接过银子,便跑回舱里去,叫上几个长房的小丫头,一起来向文怡谢赏,接着便去找那驾船的年轻女子,不一会儿,买了十来个包了腊肉馅儿的粽子和一包江米糕回来,嘻嘻哈哈地分了吃。秀竹还留了几个粽子给冬葵,道:“味儿极好的。姐姐尝尝?”
冬葵小心地看了文怡一眼,便回头瞪秀竹,小声斥道:“小姐还不曾吃呢,你倒好,先跟别人分了!”
秀竹缩了缩脖子,也笑了:“你当我是紫苏么?不分青红皂白就训人!不过是几样粗糙吃食,我们做丫头的吃来玩玩便罢了,怎能让小姐入口?”冬葵这才没话说了。秀竹也不理她,径自去与别的丫头们玩闹。
秀竹是门房钱叔钱婶的孙女儿,原是从长房荐来的,跟长房的家生子们自小认得。这也是文怡当初挑选她随行的原因。出门在外,又无家人陪伴,有个与长房奴仆相熟甚至有亲戚关系的丫头陪着,行事要方便些,且秀竹又比紫苏稳重知好歹。文怡此时见她与长房的丫头们合得来,也不去打搅,只是拦住冬葵,不让她去寻秀竹的不是。
丫头们嘻嘻哈哈地与那女子搭话,打听归海城的趣事。文怡带着冬葵走进楼舱,坐在窗边听她们说话,倒是知道了不少事。
那女子名叫鱼娘,是归海城码头人士,世代都是打鱼的,独她一个女儿,天生便比别人精明些,看中这港口每日船来船往,人口众多,但在入港上岸前,想要吃口热饭却十分不易,便在家做些容易运送又能饱肚的热食,驾了家中小船,在港口内外穿梭,叫卖吃食挣钱。因生意兴隆,很快便有人学了去,如今这归海城外,穿梭往来卖食物、卖酒水、卖各式货物的人数不胜数,连康城与青州都学了去。
丫头们听了都惊叹不已,还有人问她一天能挣多少,然后对比一下自己在顾家得的月钱,暗暗摇头,觉得还是顾家差事轻省些。
文怡在舱中听了,则十分佩服那鱼娘的勇气,若是前生的自己能有这样的本事,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了,何须向人讨施舍?想到这里,她又有些黯然:便是如今重生了,她也没那鱼娘的本事呢,若不是仗着记忆给家里添了些进项,真到身无分文的那一日,她还是只能出家为尼。
底舱的人听了风声,都走了上来,连后面两艘船的人也向鱼娘买了热食去,有船工嘴上不干净,调笑几把,被顾家的管事骂了几句,便缩了回去。那鱼娘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似的,仍旧说笑自如。
文娴文娟文慧姐妹几人走过楼舱,文娟先抿嘴笑道:“那女子好不知羞,大白天的,有那么多人看着,居然还把袖子拉得这么高!”文慧白了她一眼:“你当她是你这样的大家小姐么?!穷人家的女儿,若是这也讲究,那也讲究,早饿死了!我倒觉得她好,大大方方的,有什么见不得人?!”说着说着就来了兴致,“我也去跟她说说话!”
文娴只觉得头痛:“六妹妹,祖母方才还说你呢,这里船多,你要出去,先戴了帷帽,省得叫人看见了,偏你还要与那船娘说话!”
文怡微微红了脸,低下头,暗暗给冬葵使了眼眼色,后者会意地点点头,转身出去了,不一会儿,便拿了两顶帷帽来。
文怡暗道冬葵机灵,面上笑着拿起一个帷帽,拉过又因为反驳文娴而与文娟吵起来的文慧,道:“姐姐别生气了,戴了这个也没什么,倒可以挡挡风。这里是入海口,风冷着呢。”
文慧气恼地拽过帷帽往地上一摔,便瞪文怡:“连你也帮着她们气我!”
文怡抬袖,装作无事地转头去看窗外风景,嘴角忍不住往上翘。这时,管事在甲板上大声报告:“老太太、大太太!咱们家的船可以进港了!”
蒋氏忙带了人上来:“这么快?不是还要排队么?!”
那管事笑道:“方才归海罗家的人乘船过来,叫咱们从他家的专用航道进港,船也可停到他家的码头去!”
蒋氏喜出望外:“罗家?他家怎会知道我们家的?难道是青州的事传回去了?倒是消息灵通得紧!”遂吩咐跟着罗家的船入港,又让文慧姐妹们回舱里去,做好上岸的准备。
文怡慢慢走在后头,默念着“归海罗氏”这个名头,倒是想起一个人来,心中一动:莫非是巧合?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一百一十一章 归海罗氏
第一百一十一章 归海罗氏
罗氏乃是归海城的第一望族。他们家跟平阳顾氏、恒安柳氏等诗礼传家、世代科举入仕又与权贵联姻的家族不同,家族中读书科举的人并不多,却是以行商名闻天下。曾有人云,天下没有罗家到不了的地方,也没有罗家做不了的生意,哪怕是浩瀚的南海,或是荒芜的北疆,也有罗家商队的身影。
罗家也是皇商,但与罗家显赫名头不相符的是,他们一向只负责脂粉、香料等几样小宗物件的采卖,对那些珠宝、器物、衣料、药材、食物、酒水等大宗采买却敬而远之,在皇商队伍里,只能算是个不起眼的成员。以他家财势之大,却只满足于这点小甜头,有许多皇商都为此疑惑不解,试探几回,始终不得要领。也曾有过几家大商家,仗着有权贵撑腰,想要挤走罗家,夺过那几宗采买的皇商名头,顺道将罗家吞下,结果却都失败了。内廷几代的后妃都对罗家进上的脂粉香料十分满意甚至是追捧,再没有第二家能胜过他们,有了她们无形中的庇佑,罗家的地位无人可动摇。别的皇商见他们没有扩张的意思,也就不再把那几宗小买卖放在眼里。多年下来,彼此关系倒还相安无事,但罗家的盛名已经传出去了。
近二十年来,罗家发展的势头停滞不前,在京城中的影响力更是大大减弱,还有数十家名下商铺倒闭。有人传说是因为现在的罗家子弟不争气的缘故,也有人认为是现任皇帝对罗家不买账,但不论事实如何,罗家在归海城的声望是不会动摇的,内廷对罗家进上的脂粉香料,也仍旧追捧不已。
罗家还有一样著名的特点,那就是家族庞大、人口众多。除了住在归海城内的本家,罗氏分支几乎遍布每一个大城,而其姻亲、下属商铺成员以及依附的小商贩更是不知凡几。他家行事风格低调,教养子弟规矩严格,少有欺男霸女、为祸乡里的事发生,因此一般人跟他们相处久了,便很容易把罗家真正的影响力给忽略了,只把他们当成是寻常商家看待。
归海罗氏本家现今当家的是长房大老爷,据说是个性情平和的老人,他自打二十年前接过家主之位,罗家便一直发展平平,加上他几个儿子都是才能平庸之辈,而家族中入仕的人又少,外人都暗暗为罗家蒙尘而感叹。
他的几个兄弟子侄中,倒是有出色的,其中一母同胞的四弟罗宏阳,自从二十年前入了军伍,到今天已经升到从五品的武略将军,为家族中官职最高者。另一方面,他二弟的大儿子不过二十出头,已经掌管着三家商铺,每一家都连续三年盈利增长了,而小儿子则听说今年刚满十五岁,便考中了秀才,虽然会试失利,但据城中大儒所言,以其才华,中举是迟早的事,前途可说是一片光明。族中上下都在暗地里期盼,罗家再出几位精英子弟,重现家族盛名。
罗家在归海声名显赫,就在顾家船队被引领着前往罗家码头的小半个时辰里,便有无数关于罗家的小道消息传到了于老夫人与蒋氏耳中,连陪伴在侧的文慧文怡姐妹们也听到了。不过顾家长房已经见惯世面,对一个皇商人家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蒋氏还道:“罗家如今大不如前了,京城又有几家脂粉香料铺子兴起,每一家都有独门配方,很受宫中的妃嫔和官家内眷赞赏。还有人在议论,要不要把罗家的皇商招牌给抹了,另换有能者居之呢!”
于老夫人沉默不语,文怡则在回想自己所认识的罗明敏,记得他曾提过,自己是归海罗氏子弟,上有长兄继承家业,下有幼弟读书科举,还有一位叔叔是军中武将,听起来倒跟罗氏长房二老爷家的情形有些相象。但他若真是这家的儿子,仅凭这嫡支长房的名头,便不凡了,怎会跟柳东行一起在外逗留数年呢?莫非有什么她所不知道的缘故?
文慧正笑着说起罗家的出品:“他家的养颜露是极好的,几样胭脂水粉青黛都是上等货色,香料也是好东西,从没出过次品,只可惜太老实了,那么多年都没换过配方,别人见了新鲜货色,自然更喜欢了。便是宫里,长年用同一种东西,也有厌倦的时候呢!”
文娴脸上露出几分难得的好奇之色:“你那回送我的桃花香染胭脂,说是上用的,可是他家出品?”
文慧瞥了她一眼:“就是他家出的!那个擦脸不错,正是年轻女孩儿用的,可惜我用了几年,已经腻了。”
文娟忍不住插嘴:“那可是好东西!姐姐给了我一些,我用着,倒比咱们家里平日用的不知好了多少倍!”
“那又如何?”文慧漫不经心,“再好的东西,用腻了,就不想再用了。谁叫他家总不出新货?!”
文娟眉头一竖,便要反驳,蒋氏却笑道:“他家新出了两样新的香露,一种是蔷薇花的,一种是荷花的,我虽没用过,但听说在润泽肌肤上是极好的。还有一样唇蜜,只用指头沾一点涂上,就能让整个人的气色变好。今年夏天,这三样东西在京里卖得极好呢,人人都说罗家终于开窍了!”
文慧忙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