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对于陛下和老师等人,牛乳还有另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宋人的大富之家都喜欢建宅之时在屋下埋入铅汞以避虫害,然不知铅汞皆有毒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久了,对人体伤害极大,轻者失眠多梦,头疼腹胀,重者还会祸其子孙。牛乳正好有排铅避汞之效,像陛下和老师这样的人更应该多饮。”

    唐奕说得煞有其事,别说赵祯,就连赵德刚和那丑脸老头儿都不禁端起装牛乳的大碗,喝了一大口。

    “还有这么一回事。。。”这可把赵祯和赵德刚吓的不轻。

    唐奕说的一点没错,宋人建宅,有条件的都要在屋下埋上铅汞,尤其是皇宫,那可真是没少埋啊。。。。

    赵祯暗道,一会儿就下令把皇城之内能起出来的铅汞之物都起了。

    “大郎所学颇多,当真是让朕都长见识了。”

    “陛下缪赞了,草民只是平时喜欢思考一些别人不去想,学些别人不去学的东西罢了,老师常批评小子不务正业呢!”

    赵祯哈哈一笑,“看来,还是有些用处的,最起码这养生之道就极为有用,而且,你那华联仓储也是极有新意。”

    唐奕暗道:来了,终于绕到正题了。

    “不过,朕有一事不明,还要问过大郎才行。”

    “陛下请问!”

第132章 所图甚大

    感谢“朝阳下、小猪1381”的打赏,谢谢支持!

    ………

    赵祯家长里短,饮食建筑的绕了一大圈,终于把话头儿引到了华联上。

    那边潘丰也打起了精神,只等官家为其化解此中困局。

    至于唐奕,他也算是彻底服了这位千古仁帝。

    ‘仁’的都有点过份了!

    按说,一个皇帝和一个草民对话,哪用这些杂七杂八的废话,真接一句话的事儿,唐奕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但这位偏不,非要和你聊成自家大叔,才说正事儿。

    唐奕觉得,这是惯性,赵祯早就习惯了这种处事方式。他的那种‘仁’还真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歌功颂德粉饰而来的,那是发自内心的仁爱!

    。。。。

    “华联虽是新意十足,但听景休说,大郎都是专船引各州奇货入京,即使现在华联日入万贯有余,可实际利润却是极薄。如今开封只你一家,倒还无碍,若是别人学了你华联的招数,开起铺子抢你的生意,大郎铺那么大的摊子,就不怕血本无归吗?”

    “恕草民直言。。。。”

    “草民最开始就没打算用那个店铺挣钱。”

    没打算挣钱?!

    在场诸人无不一惊,潘丰心说,没你这么吹牛…逼的,开铺子你不为挣钱?谁信!再说,你没打算挣钱就把我压成这个熊样,要是想挣钱,老子还不直接让你掐死?!

    “草民就直说吧。”唐奕暗道,又得倒出点干货了。

    “如果没有人效仿华联的模式,那草民才是真的赔了。”

    “何意?”赵祯越来越听不懂了,没人跟他抢反而是赔了?

    “草民开起华联铺,图的不是一间挣钱的铺子,而是整个开封的市场!”

    “。。。。。”

    “。。。。。”

    “。。。。。”

    整个屋子因唐奕的一句话,为之一肃,除了曹佾和范仲淹,都一脸怪异地看着唐奕。

    一群加在一块几百岁的老家伙,听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侃侃而谈,画面好不怪异。

    “草民斗胆问陛下、王爷、师长一句,大家觉得,是金银宝器的生意大,还是粮食转运的生意大,又或萝卜淞菜、日常杂用的生意大呢?”

    赵祯不加思索道:“粮草转运是乃开封民生之本,当是最大。”

    每年开封从全宋转运而来的粮食达六七百万石,折钱三四百万贯,绝对比金银宝器的金额大得多。

    唐奕摇头道:“咱们来算笔账吧!”

    “开封消费水平略高于各州,普通百姓人均每月用度两贯多。”说着,唐奕转向曹佾和潘丰,“咱们就算是两贯钱,我说的没错吧?”

    曹佾一哆嗦,心说,祖宗啊,你可别乱放炮啊!

    “对。。。对。。。”

    唐奕给他一个安了的表情,又对赵祯道:

    “开封有治民百万,人均月耗两贯,加在一起就是两百万贯,一年就是两千四万贯的巨耗。而且,这还是把王公贵族、富户奢家当普通百姓的耗费来算。”

    “这两千多万贯,花在哪儿了呢?”

    赵祯听得虚汗都冒出来了,这些钱当然是花在萝卜淞菜、杂用粮油之类琐碎之事上了。

    “你!你要干什么?”

    纵使赵祯再仁慈、再开明,也被唐奕吓着了。这么大的市场,这小子要一手掌控?那他这个当皇帝的能让吗?

    “陛下误会了。”唐奕急忙辩解,估计赵祯现在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这是民生国本,草民可没那么大的胆子,垄断而为。况且,草民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力。你不是说吗,肯定有人会效仿华联的。。。。。”

    “那大郎图的是什么市场?”赵祯心中稍安。

    “草民要做的是渠道。”

    “渠道!?”

    “对,渠道!华联铺只是一个引子,把零售行业整合到一起,让开封的商家看到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当他们认识到这种经营模式更高效、更合理之后,就会有人效仿。”

    这时赵德刚忍不住开口道:“可是老夫还是不懂,别人学了你,你还怎么赚钱?渠道?什么渠道?”

    “供货渠道。”赵祯一字一顿地说道。

    现在他一点都笑不出来,正如范仲淹所说,这小子就是一个‘妖孽’,走一步看三步。

    “你沿着汴水、淮河、长江以及东南海境布下的那十几个运转点,才是关键!”

    唐奕跪坐起来,“陛下圣明!”

    赵德刚不解地道:“可是别人学你,自然也可以自己建立运转点啊?”

    唐奕道:“请问王爷,开封城中,有能力投入几十万贯,建立起整套运转体系的有几家?”

    赵德刚一阵沉吟,“不多,但也绝不是没有。”

    听了唐奕这一翻话,要不是身为皇族,他都想掺合一脚了。

    唐奕神秘一笑,“那没有这个实力,又想干华联这样买卖的商户怎么办呢?”

    “。。。。”

    “十一皇叔与这小子论商道可是讨不到便宜的。”越祯目不转睛的盯着唐奕。

    现在他全明白了,唐奕根本不在乎有人效仿华联,甚至希望大家都学华联。学了,就要有货源,而在货源上,唐应拥有全部的话语权。

    就算有人也建立渠道,但唐奕一来占得先机;二来,当没有实力建立渠道的人找上他的时候,他的运力就会更大,数量越大,意味着运转耗费就会越小。

    这就好像往开封运一百斤粮,和运一百万斤粮的花费,绝不能同日而语。

    那谁还拼得过他?

    “开封治民百万,已经脱离了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模式。在这样的世界之城中,谁占领了渠道,谁就是赢家。说句大不敬的话,开封已经进入到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

    唐奕没忍住。。。。

    又放炮了。。。

    赵祯眼神微眯,这个少年‘妖’的有些让他害怕!如果真让他做成了此事,那他就算抓住了大宋都城的咽喉,赵祯再仁慈也不能容他。

    呃。。。

    唐奕一见赵祯脸色不对,知道可能让其生出了戒心。

    皇帝对一个人有了戒心,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曹佾有点止不住地抖,连范仲淹都有些担心,不知不觉让这小子又大放厥词。

    潘丰则是一脸呆滞,唐子浩这不是在找死吗?

    “唐奕。。。。”

    赵祯沉吟良久,方悠然叫道。

第133章 都是套路

    谢谢“命o运”的1888大赏!谢谢“阵风十三级、为爱念生、千秋雨11、书友160518151025370、超大号砖头、梦想永恒此生无悔”的打赏!

    ………

    赵德刚暗暗叹气,两次与唐子浩接触,这少年给他的印象很好,耿直,有血性。

    但却有一点极为致命——锋芒毕露。

    在大宋,而且是错综复杂的汴京城,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况且。。。

    他是在赵祯面前展示锋锐!

    。。。

    “唐奕。。。”赵祯面无表情地叫道。

    “草民在!”

    “你觉得,你设想的这个‘渠道为王’能够达成吗?”

    赵祯就差没明说,你觉得我会任你掐住我的脖子吗?

    还‘为王’?

    反了你!

    唐奕低头沉吟。。。。良久道:“草民觉得可以!”

    “子浩,不可妄言!”

    范仲淹急了,忍不住厉喝出声,他就怕唐奕不分场合地乱放炮。平时在他面前说说也就算了,上面坐的可是大宋皇帝,你敢称王?

    “哈哈哈,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话一点不假!”那丑脸老头儿一声大笑,让场中气氛稍有缓和。

    唐奕却不领情,“草民一定要把此事办成,因为这是观澜书院名下的第一笔生意,不容有失!”

    “咦。。。。?”

    “呃。。。。!”

    “咦”的是赵德刚、丑脸老头儿、潘丰等人。。。。怎么观澜书院还做生意?

    而“呃”的是赵祯。

    这反转得有点快,他一时没反应过来。。。

    “观澜的生意?”

    “是的,在建立渠道之初,整个运转链条就非在草民名下,而是观澜书院营收的一部分。陛下不会以为草民能掌控如此大的局面吧?”

    说着,唐奕还似有深意地看了赵祯一眼。

    纵使赵祯涵养极高,现在都恨不得上去踹他两脚。这倒霉孩子,说话大喘气啊?早说这是朕的买卖不就完了吗!

    唐奕心说,你也没给我机会解释啊,刚画个饼您老就翻脸了。

    怪我喽?

    。。。。。。

    不过,话说回来,赵祯气恼归气恼,还真有点舍不得踹。。。。

    唐奕画了一个大饼,而赵祯马上延伸出去,把这个饼画得更大。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商货流通渠道,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杀器!

    先不说成形之后能给赵祯带来多少财政收入,单是沟通汴水、淮河、长江等半数宋地的槽运网络这一点,就足够赵祯兴奋。

    想像一下,一但发生战事,这个民用渠道立刻可以转为军用,为战地运兵运粮;逢大灾之年,亦可快速转运物资。这个成熟的物运体系,可不是朝廷临时调转,征夫征船的速度可以比的。

    赵祯越想越兴奋,越想越笑逐颜开,最后已经把眼睛笑成了一条细缝。

    赵德刚与丑脸老头儿对视一眼,皆是暗暗吃惊。心道,看来,观澜书院有生意官家是知道的,而且关系匪浅啊!

    “潘国为!”赵祯终于回过神来。

    潘丰一听叫他,急忙起身,“臣在!”

    “你从商二十余载,今日听了唐大郎一席话,服是不服?”

    潘丰长施一礼,“臣。。。服气!”

    哦靠!

    唐奕心中暗骂,不带这样儿的啊!我送了您这么大一份礼,最起码你得让潘丰赔个十万八万,再公开认错,最好再罢个合和酒啥的,才行吧?一句‘服了’就把小爷打发了?

    能不打发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