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血恨。

    所以,不光大宋需要安稳来推行国内改革,大辽也需要空间来积蓄力量。

    这个时候,就更不能被西夏、回纥、黑汗这些邻国看轻。

    他可以败给大宋,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是,却不能比其他小国再弱。

    这个事实却是需要重新证明的,否则大辽将永无宁日,就此沉沦。

    所以,辽使特意请求大宋安排这场阅兵。

    挑刺是假,真正的目的是让各国使臣也看看,大辽的二十万大军是怎么败的。

    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人太凶残。

    在无力用武力与诸国证明这一点的现在,大辽只能退而求其次,借着大宋的强,来给自己找一个败的理由。

    而阎王营果然没让辽使失望,就这精气神儿,激动得辽使就差没大吼一声:

    你行你上,不行别bb!

    甚是恭敬地朝赵祯一礼,“南朝陛下实乃千古仁君,外臣明感五内!”

    “治下之军,更是海内无敌,我朝败的心悦诚服!”

    得,就这么一句话,不管是宋,还是辽,里子面子就都有了。

    。。。。。。

    赵祯甚为满意,这是一种默契,大家心照不宣。

    笑着令辽使平身,又转向一众使臣。

    “诸使可还满意?”

    西夏使节闻之,立马一个大礼及地,“大宋军威震天,实非我西夏小邦所能及也。”

    他也是有求大宋,哪敢说个不字?

    一众使臣也是躬身下拜:

    “天朝威仪,震慑海内!”

    赵祯闻呼更是激动,再看辽使。

    “辽臣既已满意,那请转告辽帝,宋辽两朝为兄弟之邦,虽有摩擦,然澶渊盟约尤在!”

    “当年,先帝能以渡世胸怀放辽军北归;今天,朕也可以不记前嫌,与辽朝再叙百年太平!”

    赵祯使了个心眼儿,特意提了一下澶渊之盟,后面还加了一句,那是先帝的胸怀广大,放了你们一马,可不是城下之盟。

    辽使听罢,满头黑线。

    这话他要是接了,那就等于把澶渊之盟重新定性了。

    这事说起来,根本就不怪大辽,是特么你们南朝自己人内斗。一句“城下之盟,岂可为荣”不但干掉了寇准,也让本来是赢了的一场战争,弄的好像很丢人一样。

    大辽自然是乐见其实,大加宣扬。

    现在又要我们辽朝帮你往回找补,真有种日了狗的感觉。

    可是,不答又能怎样?行势比人强,你卖了我们一个脸面,那就得还回去一个脸面。

    “宋皇仁达,外臣感激涕零。”

    “必将原话转达我朝陛下,想来我朝陛下也是认同的。”

    “不过。。。。。。”

    辽使故意顿了一顿,这么大个事儿让宋人扯回去了,也得让大辽也捞点实惠吧?

    “不过,外臣尚有一请,不知道陛下能否成全?”

    赵祯微微一怔,心道,这辽使也不简单,开始谈条件了。

    “但说无妨。”

    辽使大喜,遂道:“我朝陛下自去岁亲见阎王营之威,甚是钦佩,回朝之后,常常忆起,哀叹恐无缘再见真容。”

    “所以。。。。。。”

    “外臣斗胆,向陛下请一道旨意,准许我朝画师入阎王营一观。好做阎王军威图若干带回我朝,好一解我朝陛下思念之苦。”

    “这。。。。。。”

    赵祯心说,让你看看也就算了,你还想画下来?

    辽使一见宋皇犹豫,立时急道:“陛下适才还说,两朝兄弟之邦,难道这么一点小小的心愿也不能满足我皇吗?”

    “好,好吧!”

    赵祯被架在那下不来,只得应下。

    一买一卖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想画就画吧,又无大碍。

    辽使闻之,狂喜过望:

    “谢陛下隆恩!”

    。。。。。。

第789章 猪队友文扒皮

    唐奕要是在这儿,又非得骂娘不可。

    这就是他说什么也不给大宋造炮的原因。

    什么好玩意到了他们手里,那也没有面子重要,反手就给你卖出去。

    还作阎王百态图若干,以解辽帝的思念之情?耶律洪基有那么骚情吗?

    画画是假,偷你的技术才是真的。

    阎王营那是大宋的杀手锏,放到后世,就是核武器一样的重要威慑力量。

    这不但拉出来给人看,还要拆开了给人看。

    拆开了看还不过瘾,怕人家忘了,还得画下来。

    脑残啊!

    得亏啊,得亏黑骑营至今没有重建,要是让辽人把铁甲重骑也学了去。。。。。。

    以耶律洪基亲眼见识过黑骑营的威力,还有大辽马匹的供应量,就算砸锅卖铁,耶律洪基也得弄出几万铁浮屠,冲到古北关下和大宋再试吧试吧。

    。。。。。。

    阅兵结束,各国使臣散去。

    赵祯带着一众文武朝臣下了宣德楼,文扒皮这才逮到机会儿与赵祯低语。

    “陛下,不应该答应辽使的要求!”

    赵祯眉头微皱,“文爱卿的意思是,怕辽人窃取阎王营的战法,反过来对付大宋?”

    文彦博一听,嘿,你还知道啊!?

    “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答应他!?”

    “诶。。。。。。”赵祯长叹一声。“朕自然是知道的。可是,与为澶渊正名相比,一个阎王营。。。。。。”

    “陛下糊涂啊!”文扒皮一着急,连大不敬的话都冒出来了。

    “辽朝势弱,今日阅兵之请,本就有借势之意,可见辽人此时处境之艰!”

    “就算陛下不答应他的请求,臣料定他们也不敢再多生事端。”

    “这。。。。。。”赵祯愣住了。

    仔细一想,好像真是这么个理儿。宣德楼上他一激动,竟一时不查,百秘一疏。

    “这可如何是好!?”

    本来,赵祯是认为,阎王营那点东西就算给辽人,他们也不一定学得去。毕竟阎王营厉害之处不在表面,主要还是唐奕那套独特的练兵之法,加上精良的装备。

    不说别的,单是锰钢这东西,辽朝是绝对炼不出来的。

    用一个营换澶渊正名,赵祯以为是赚了。

    可是,经文扒皮这么一说,又好像是赔了。

    赵祯有点纠结了。

    。。。。。。

    其实,这里不得不说,赵祯的心态变了,可惜视角却没跟上。

    他已经年近五十,不再年轻。

    人老了,不但要考虑生前,身后之事也越想越多。

    所谓心态,可能赵祯当了近三十年的皇帝,又经历了庆历大败。在他的内心,能守住祖宗基业不倒,就已经是万幸了。

    可是,突然冒出一个唐奕,突然再次点燃了大宋的改革之火,突然燕云回归宋土。。。。。。

    一个守成之君,突然间功盖祖先,成了建功立业、开疆扩土的不世明君。

    单收复燕云这一条,就足以让赵祯在青史上位列宋皇之首。要是改革再成,中兴大宋,与唐宗汉武这种千古一帝比肩,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赵祯至少在内心,已经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守成之君。

    他想要更多!

    说白了,有点开始好大喜功。

    今天在宣德楼上,要是他能借此一举为澶渊正名,那又必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得不说,辽使也会挑时候,趁着老头儿一激动,还真就答应了。

    那又为什么说视角没跟上呢?

    因为,赵祯说到底还是那个赵祯。心态再变,但是骨子里还是个仁慈、谦虚的皇帝。

    再加上,多少年了,一直是辽强宋弱,突然变成了宋强辽弱,赵祯还没回过味来,下意识觉得占了便宜,总得给人家点好处,不然没法交待。

    他就没有强盗思维,压根就没想过不用给好处,强摘果子的事。

    “这。。。。。。”赵祯一阵气短。“朕已经答应了,总不能。。。。。。”

    意思是,我都说出去了,你总不能让我这个当皇帝的再收回来吧?

    “左右就是画几张画,随他去吧!”

    文彦博一听,登时脸色一拉。

    “陛下别忘了,这事儿要是癫王知道,可能又要想多了。”

    之前,派石全海、石全安护送唐奕那个庶子,文扒皮就是极力反对的。

    明明许多原本的汝南王系的官员已经开始摇摆不定,包括石家最近正是规规矩矩未有半点不妥。从那次魏国公逼宫就不难看出,石进武和贾昌朝一样,连面儿都没露。

    加以时日,慢慢争取,必然会有转机,何必呢?

    那个疯子唯一看重的就是一个“情”字,你何必使这种小手段招他烦?

    好嘛,这回又来!?

    要是让那疯子知道把阎王营又给卖了,你们这关系可就好不了喽。

    “陛下还是慎重些吧,癫王毕竟是陛下视若亲子的晚辈。”

    “呃。。。。。。”赵祯还真听进去了。

    想起那个小疯子,赵祯心里还是有亏欠的。

    “爱卿有何高见?”

    赵祯知道,文彦博肯定有办法。不然光是反对,却要皇帝食言而肥,文扒皮才没那么笨,给自己找不自在。

    “依臣之见,陛下既然旨意已经下达,却是万难收回的。”

    一句话让赵祯安心不少,文卿果然是为朕着想的。

    “把阎王营送出京!”

    反正阎王营现在不是重建的时机,找个理由调出京去,让辽人摸不着,那就不算我们食言了吧?

    “送哪儿去!?”

    “哪儿都行,就是不能让辽人如愿!”文彦博越来越笃定。

    “阎王营的兵法绝不能让辽人学去!不然,以大辽的情况,必成我朝大患。”

    赵祯脸色一白,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诏百官福宁殿议事!”

    。。。。。。

    说起来,文彦博真是好心,可是好心却办了个坏事儿。

    一时心急,只想到把阎王营调走。可是,文相公也没想想,调哪儿去!?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观澜系的官员对阎王营另眼相看不假,可是,汝南王系、魏国公一脉,包括满朝的中立文官,对阎王营可是没什么好感的。

    。。。。。。

    大宋朝还是文官的天下,代表着武人抬头的阎王营怎么可能被他们所喜?

    万民敬仰那是文臣的特权,他们恨不得阎王营永远消失在所有人眼前,还能让一帮军汉独得恩宠?

    所以,这回文扒皮学了一把欧阳永叔,做了一回猪队友。

    此事拿到百官面前一议,正中下怀。

    文扒皮哪里想到会捅了马蜂窝,恨不得抽自己的大嘴巴。

    这回倒好,赵祯没把癫王得罪到,不是全特么揽到自己身上来了?

    阎王营被派到了一个既是最前线,看上去绝对不会弱了威名,又是天高皇帝远,辽使就算拿着大宋的圣旨去也没用;还是有仗打,能彰显大宋军威,而且又能养老、躲清闲的绝佳去处

    辽河口殖民营。

    。。。。。。

第790章 殿下回吧

    (今天晚了,写的十分匆忙,没校正,也没细琢磨,不排除明天重写的可能。大伙将就一下。可以明天重新看。)

    起初文彦博是想以番戍的名义,把阎王派出去转一圈。等辽使一走,再回来便是。

    但是文彦博忽略了一点,或者说他没想到这个官家一时失言、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