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仲淹抿然一笑,“许是最后一遭了。。。。”说着大步出了宅门,登车而去。
唐奕看着老师的背景,心中也未免有些触动。对于朝堂,老师还是心有不舍的。
。。。。。
范仲淹安车厉马,穿街而过直奔皇城,巡夜禁军一见马车上高挑的灯笼上书一个“范”字,无不肃穆避让。
范公的车驾两年未在京师走动了。
马车在待漏院外停了下来,范仲淹下车入院,本来还有些熙索的官员们不禁一静。
待漏院是朝臣等待列班上朝的地方。得到消息知道范仲淹今日列朝的人还好,不知道的都心里打鼓,心说,这尊神怎么来了?
夏竦更是双目微眯,眼神之中多了一丝狠厉。心说,今日定叫你范希文落魄而归!
范仲淹伫立门前,扫视一众官员,不免心中冷笑。放眼望去,皆是腐儒,有几人能与老夫为伍?
现在大伙躲还来不及呢,谁还敢与之为伍?
倒是有几个不怕得罪上官的上前与范仲淹见礼,除了丁度算是个实权官员,剩下的都是皇亲,或是虚职。
王拱辰站在几个台谏官身边,目光复杂地看着范仲淹。
就在刚刚。。。。
唐介有心无意的一句话让王拱辰有点摸不着北。
“君贶是谏臣。。。”
唐介什么意思?按说,他与唐介同为御史,私交还算不错,唐子方决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这么一句。
谏臣。。。。
其实唐介说得已经很明白了,你是谏臣,挑毛病那是你的本分,谁也说不出什么。但是,串联辅臣以辞相胁那就不是你该干的事儿了,就算成功,也绝对没你的好儿。
而同样心下忐忑的,还有陈执中。
昨日与范仲淹一见,没说动范仲淹知难而退,反倒把他自己聊抑郁了。回头想了一夜范仲淹的那些话,有几分不屑,还有几分讥讽,好像还有点当真的意思。。。。
不多时,有内宫的小黄门儿传旨众臣紫宸殿列班。
夏竦与贾昌朝对视一眼,贾相公还了夏竦一个坚定的眼神。
夏竦重重点头,大步前行。
吴育和宋庠是多年知交好友,是以二人走在一起。
偷瞄了一眼孤身独行的范仲淹,吴育还是心里没底。
“公序莫要害我。。。”
宋庠抄着手,面无表情地不答反问:“曹佾和北海郡王怎么也来列朝了呢?”
王拱辰则是急行几步追上唐介。,“子方把话说清楚,到底什么意思?”
。。。。。。。。。
众臣在紫宸殿列班等着赵祯上朝,范仲淹更是站在队中,眼观鼻,鼻观心。
不多时,赵祯从文德殿来到紫宸殿,众臣唱本,算是拉开了早朝序幕。
每日常朝,无非是些琐事政务,若非遇到非常之事,基本就是走个形势。待一些常务官员汇报完工作,接下来就看是否有官员奏本众议。
礼部侍郎汇报完岁末郊祭大典的安排,这个流成也就算走完了,紫宸殿上下不禁一肃,谁都知道重头戏要来了。。。。
李秉臣领了赵祯的眼色,一声高唱,“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臣!。。。请奏!”
朝官们心里一颤。
因为上本的正是门下省给事中——范仲淹!
终于来了!
夏竦暗自冷哼,我倒要看看是你范希文,能不能斗得过中枢四相。
给贾昌朝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先上?还是我先上?”
贾昌朝回了一个,”祝你好运。。。。。。。“
夏竦一咬牙,我先就我先。扫了一眼陈执中,这位首相大人,低眉养气,根本没搭理他。
范仲淹一声唱喝,大步出班,立中殿中。
“臣范仲淹,大中祥符八年,蒙先帝圣恩进士及第,虽立愿以死效国,然在朝三十余载,空有其名,却不足分忧于陛下,造福于宋治之民。臣心惶惶,恐九泉之下无颜着见先帝英灵。今,臣已六十有余,身虚体弱,无力再续宏愿,罪也。遂奏请陛下,准臣还乡,续养残生。”
赵祯微微一叹,虽早知有此一幕,还是心中凄然,“范卿。。。。”
赵祯话还没说完,就闻殿中又是一声高唱。。。。。。
“臣!。。。请奏!”
“。。。。。”
夏竦没忍住。。。
终于出手了。
第68章 人生如戏
感谢”朝阳下、振振南二“的打赏,谢谢支持!
……
夏竦一声高唱。
范仲淹不禁微微一紧,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夏竦几步上到殿中,先是斜眼看了一眼范仲淹,然后正望高座,口中念念有词。
“臣请奏!”
“臣夏竦,景德元年蒙圣恩入仕,为官四十余。。。。。”
夏竦一开口,好像比范仲淹还牛掰,范仲淹是大中祥符八年入仕,而夏竦则是景德元年,党龄比范仲淹早了整整十一年。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范仲淹是正二八经的进士出身,是靠自己的本事考出来的,而夏竦则是沾了他父亲夏承皓光,蒙萌入仕。
赵祯听得直腻歪,范仲淹这一本是早就排练好的,你夏竦瞎掺合什么?
原来的剧本,应该是:男一号范希文上奏请辞,皇帝苦心挽留无果,准其致仕。然后,男配曹佾献地,把范仲淹留在京师治学;北海郡王赵允弼友情客串,捐资千贯促成美事,来个锦上添花。至此,一出君和臣顺的大戏就算圆满落幕。
哪成想,男一号刚开场只念了一段台词,反派夏竦就出来搅局,还巴拉巴拉说个没完,恨不得把他从县主薄踏入官场开始,一直升到参知政事所有的功绩全都陈述一遍。
贾昌朝在下面听得直摇头,心说,你着什么急?最起码也看看官家什么反应再出手啊?
“。。。。眼见朝之动荡,社稷危已,陛下不能兼听臣意,群臣苦唤不得圣回,臣之失也,上愧对圣隆之恩,下愧对黎民百姓。今,志以致仕罪己,望此举唤起陛下圣心回转,明辨事非!!”
夏竦慷慨激昂,言辞掷地有声,却没发现,上面赵祯的脸都绿了。
“。。。。。。臣。。。。请辞!”
嗡。。。。
夏竦话音刚落,整个紫宸殿就炸开了锅。
一些不明旧理的朝臣,这才知道,夏相公这是在以辞相胁。不由心想,夏相公还是狠啊,前天刚回京,昨天刚报道,今天第一次早朝就玩这么一出,也是没谁了。
夏竦低头拱手,长揖不起,笼罩在衣袖之间的嘴角却挂着一丝阴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朝臣议论之声越大,官家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倒看你范希文怎么我和斗。
夏竦又偷偷地瞄了一眼贾昌朝,心说,到你了!
而贾昌朝则是目不斜视地盯着地面,装作没看见,心里已把夏竦骂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特么的,你请辞就请辞,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你这是在和范希文刚正面,但是你带上官家干什么?还“社稷危已,陛下不能兼听。。”就算把范仲淹赶出去,事后皇帝跟你算后账怎么办?
夏竦看贾昌朝没反应,心说,到你了,你倒是动啊?
贾昌朝心说,和猪做队友没好下场,我还是再等等吧。
“夏卿平身吧!”
夏竦正在着急之际,却闻赵祯终于开口,语气说不出的怪异。
借着起身的动作,又看向陈执中,心说,贾子明不出来,还有首相陈昭誉。。却不想,陈执中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压根没动的意思。
又看向吴育,吴春卿总还是靠谱的吧?
呵呵,吴育干脆把头别了过去,不与之对视。。
他哪里知道,第一个反水的就是吴育,那日刚从陈执中的值房出来,宋庠就跟吴育说,跟这帮老狐狸你玩不起,怎么把你卖了,你都不知道。
一边是因为利益联系到一块儿的,一边是多年的知交好友,吴育当然听宋庠的,早就没打算淌这滩浑水。
夏竦终于感觉出不对,抱着最后的希望回头看了一眼御史中丞王拱辰。
王拱辰还算厚道,对他摇了摇头,意思是。。。。。
“老哥,你玩大了,兄弟也帮不了你了。”
完了!夏竦总算反过劲儿来,这回是玩大了。
夏竦心怀忐忑地正望赵祯,更是一哆嗦,现在是个人就能看出来,赵祯脸色不善。
赵祯何止脸色不善,简直就是怒不可揭。
“夏卿这是何意?”赵祯声音都有些颤抖。
“臣。。。。”夏竦自知玩大了,但是箭尤在弦不得不发。
“臣请,告老还乡。。。”
“夏卿可想好了?”
夏竦心说,我没想好啊!
“臣。。。心意。。。已绝。”
其实,夏竦早就打好算盘,官家只要稍做挽留,他就就坡下驴,收回请奏。反正今天干翻范希文是没戏了,只得以后再做打算了。
“准奏!”
嘎。。。。
夏竦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没背过去。
一众朝官也皆是一惊,官家没按剧本来啊?
就算是准其致仕,也得是几请几留,最后皇帝苦劝无果只得恩准,这样一来,皇帝落下礼贤下士的好形象,臣子也得了不慕虚名的好名声。
这怎么夏相公一本上奏直接就准了?
“准夏竦卸任一切职权,告老归乡。”
嘶!!。。。。。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卸任一切职权!?看来,官家是动了真怒,这是把夏竦一撸到底,连个荣衔都没给。
夏竦此时只觉天旋地转,差点没晕在殿上。
茫然看向左右班列,平日里与之交好之臣、与之合谋之臣,与之。。。。幽幽排众竟无一人出班为其上言一辞。
苦笑无言。。。
人未走。。。但茶已凉。。。
“臣,请奏!”
“。。。”
“。。。。。。”
正当夏竦绝望的准备领旨谢恩之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人开口了。。。。
范仲淹!
“范卿,何奏?”
范仲淹看了一眼身边形如走尸的夏竦,暗叹一声,上前一步。
“臣有异议,夏竦乃两朝重臣,功绩可彰。若白身离朝,必令天下心寒,还请陛下慎重!”
“。。。”
夏竦惊讶地看向范仲淹,万万没想到,会是他为自己说了一句话。
而满朝文武也不由在心中暗赞,“论心胸气度,当世唯范公可表。”
赵祯听了范仲淹之言,也是感慨万千。
此一幕不禁让赵祯想起刘后殡天,初临大朝之时,也是范仲淹,在赵祯想要清算刘后余党之时,为那些之前迫害过他的仇人请言,保全了朝局的稳定。
沉默良久,赵祯悠悠一叹:
“朕。。还是太草率了,夏竦辅政有功,虽辞,然青史常存,赐礼部尚书,封郑国公,准其致仕还乡。”
“臣。。。。领旨。。。。谢恩!”
夏竦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颤巍巍地再次长揖谢恩,退到一边。
之后,范仲淹复辞之议再次提上朝议,赵祯好言相劝,极力挽留,然范仲淹去意已决,无奈赵祯只得准奏,赐尚书令,封楚国公。
可是,范仲淹坚决不授虚职,一心以白身离朝。最后,赵祯几乎是哀求地道:“范公当真要弃朕而去吗?”
此言一下子触到了范仲淹心中的柔软,再加上曹佾、赵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