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奕与杨老令公和阎王营将士先行,但是到了城门前,却是不行了。

    凯旋之师纵使功盖当世也不得入城,阎王营只能停在城外待赏。

    这是规矩,也是大宋武人与文人的差别。

    唐奕再想让,也让不了了,与百官入城,登时成了万从瞩目的焦点。

    大宋首富、范门子浩、臭名昭著的唐疯子!

    何曾想过,他会以这样的方式伫立在天下人眼前?

    。。。。。。

    百姓恍然,不禁回想唐奕名震天下这十年。

    十五岁入随师八京。

    一年,统开封酒业;

    三年,掌半宋水路;

    五年,导通济渠水、兴宋辽大道。

    十年。。。。。。

    十年之后,二十五岁的唐子浩已经将燕云旧土重归祖宗,不世之巨,何人比肩?

    万众侧目,谁与争锋?

    连并列一旁的大宋宰执文彦博,在唐奕身侧都显得暗淡无光。

    走在身后的文武百官,不由生出一个念头:

    二十五岁。。。。。。

    唐子浩现在只有二十五岁,若是再给他十年,那将会是什么样子?

    有人更是羡慕的发狂,二十五岁啊,从白衣到卿相!恨不得他们就是站在最前的唐子浩!

    而百姓们也是心中感慨:

    凡人以十年立家,公卿以十年立业,而唐疯子则是用十年奋进、十年荣辱、十年的所有,换回了一个燕云!

    不。。。。。。

    用不了半日,唐疯子就要变成唐相公了。

    。。。。。。

    宣德门前,万众聚首。

    开封百姓从京郊三十里一直陪到这里还不肯散去,因为真正的好戏,还没开始。

    而赵祯做为大宋天家,虽不得出宫亲迎唐奕回京,但是亲临宣德楼迎见,还是可以的。

    宣德楼下。

    一旗,临风烈烈,曰:北归龙旗。

    一人,独望高楼,曰:功臣子浩。

    。。。。。。

    尚有一案,笔纸齐备。

    众星捧月一般的唐奕抬眼望向楼上的赵祯,端庄一礼,朗声唱奏:

    “草民唐奕,北使方归,幸得天宠,不辱圣命。燕云归宋,汉土得全,特来交旨!”

    赵祯凝望着广场上的唐奕,一时间,没有开口。

    耳边仿佛回荡着出征前,唐奕在福宁殿上那段“国士无双”之辞。

    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

    场中那个青年正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自嘲地苦笑一声:

    “草民。。。。。。”

    “我大宋国士、复土首臣,直接今日尚需自称‘草民’!”

    抬眼看向皇城前的千万双眼睛,一指唐奕:

    “为皇宋鞠躬尽瘁,呕心十年,朕却未许一官,公平与否!?”

    “。。。。。。”

    好吧,百姓心知不公平,朝臣心知事出有因。但是,特么皇帝自问之辞,谁敢答啊?

    。。。。。。

    “朕有罪,朕有大罪!”

    赵祯本就是感性之人,此时更是情难自已。“朕,慢待了。。。。。。这个草民啊!”

    唐奕在下面都尴尬了,不置于吧?赵祯怎么一上来就这么煽情呢?

    。。。。。。

第638章 前无古人,后来来者

    不光唐奕有点懵,百姓们也觉得怪怪的。。。。。。

    王师凯旋,功臣归京,这是大喜大庆的事儿。官家就算再激动,再觉得对不起唐疯子,也不用刚一见面就先罪已吧?

    你这是让大伙儿高兴还是不高兴?

    只有一些朝廷重臣才听的直咧嘴,官家也是拼了。。。。。。

    文彦博心说,陛下这么说了,但咱们不能这么听啊?得兜着。

    急忙于城楼下上前:“陛下言重了。。。。”

    朝臣们这才反应过来。“陛下言重了!”

    百姓们立时也得跟进,宣德门外登时拜倒一片。

    “陛下言重了!”

    。。。。。。

    赵祯于城楼之上缓缓摇头。。。

    “非也。。。一点都不言重。”

    “众卿家,众子民,尚不知唐子浩倒底做了什么。”

    “只当他使了一趟燕云,在古北关九死一生走了一遭,就把这吞天之功立下了!”

    “其实。。。不然。”

    说到这里赵祯向前一步,双手扶着城墙,俯视广场上的朝官百姓。

    “今日,朕就给你们数一数。。。。”

    “他十年间都干了什么!”

    。。。。

    “陛下!!”

    文彦博也急了!

    这十年间干的好多事儿是不能说的啊!

    “陛下。。。”文彦博急道:“君子不惜己身,唐子浩乃有德君子,所做之事实为德行所至,不提也罢。。。”

    “提了。。。反而不美。”

    赵祯笑道:“却是要说的。。。”

    抬眼看向城下“为了燕云,他三次使辽,十年间所耗资财以兆万计!所背恶名竹难书!”

    “本是解、会两头名,却为国事,毅然放弃唾手可得的状元之名!”

    “这样一位大宋功臣,却还是布衣,你们说!!”

    “朕,是不是有罪!?”

    。。。。

    好吧,文彦博虚惊一场,赵祯心里有数。。。。

    既然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他也就推一把吧。。。

    立时哀声长叹。。。。

    “大宋!!欠唐子浩一个功名啊。。。”

    得!

    朝臣们一听,也没端着了。

    齐声哀鸣“欠唐子浩一个功名啊。。。”

    嗯!

    百姓们一听,相公们说的对!

    众人同呼“大宋,欠唐子浩一个状元啊!”

    好吧,一激动,‘功名’直接升级成了‘状元’。。。。。。

    。。。。

    万民急呼,场面那叫一个沸腾。

    赵祯给李秉臣递了一个眼色。

    李大官登时上前一步,尖锐的嗓音登时响彻宣德门内外!

    “有旨意!!”

    “唐奕,唐子浩。”

    “成名师,不惜洁身。拥万贯,亦不知享乐。为国为朝,呕心沥血!奋进十载。”

    “取解会两试之魁元,成百年佳话,却以国由,视功名于无物,苍天可鉴,宋之无双国士者也。”

    “士可无私,然,天不可无情。圣人祈天开恩,特。。。。”

    绕了这么大一圈,就为了这一个‘特’字。

    说明要坏规矩了。

    而且听这意思还是个大规矩。。。

    果然。。。李大官下面的话,让朝官,百姓无不大惊!!

    “特。。。。。”

    “特恩开殿科于宣德门前,应试者一人!取试者。。。。”

    “一人!!”

    “文武百卿,天下万民,皆为监考。”

    。。。。

    哦操!!

    不知道底细的朝臣心里有一万头***狂奔而过!

    这特么玩的也太大了吧!

    终于知道赵祯为什么一上来就又是罪己,又是煽情的了。

    这个口子开的。。。。作了这么多铺垫,还特么让人有点接受不了啊。。。。

    。。。。

    这事儿,已经不是破例的问题,而是破了一个最不能破的例!!

    科举,这是立国之本!一丝一耗都马虎不得。别说破这种例,就算是现在正在殿试,唐子浩出来了,去大辽转了一圈,把燕云收回来了,殿试还没考完,他想再进去也是绝无可能!

    国本,就是根基!就是永远也不能碰的底限!

    。。。

    说实话,唐奕立这么大的功回来,直接拜相,大家并没有觉得不妥,毕竟唐奕就算是没立功之前,影响力已经到了那个高度。再说,恩萌这个取官之策,虽然没有先例说,从白衣直接到宰相。但本身就是以个人或者祖辈的功勋大小来评定官职。

    收复燕云,这个功劳,值一个宰相,更值得破一回例。

    但是。。。

    特恩开殿试一科,应试一人,取士一人?这特么就是玩闹!

    什么意思?

    唐奕一个人考,且取士一人,也就是说必中!交白卷也是中。这只不过是在走个过场。

    而且殿试,就算一个人考,也得评等啊?这是规矩!

    怎么评?

    三甲头名,只一个人选。。。。

    状元。。。唐奕!

    。。。。

    老贾本来不想在这个时候出来和唐奕对着干,但是。。。。

    这特么不出来,都对不起他当朝第一大反派的名声了啊。

    “陛。。。”

    好吧,只出了一个字。

    下面百姓的,山呼已经把他盖下去了。。。。。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赵祯的铺垫很到位。百姓们的情绪已经起来了。

    老百姓可不管你什么国本不国本,规矩不规矩。

    老百姓只认一个死理儿好人,就得有好抱!

    唐疯子帮咱们拿回了燕云,汉儿的腰板儿又直了,别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重开殿试。就是直接给他个状元又算得了什么?

    考!干嘛不考?

    正好看看传说中的殿试是个什么样儿。

    。。。。。

    贾昌朝鼻子都气歪了!

    “刁民!!”

    “刁民!!”

    可是没招儿了。。。。

    喊破喉咙也没人搭理他,更没人听得见。

    。。。。。。

    唐奕,听着山呼一般的‘陛下圣明’。看着觉面那张笔墨齐备的桌案。。。。

    刚才他还奇怪这案子罢这儿是干嘛地!

    原来。。。还有这么一出大戏等着他啊。。。。

    他终于知道富弼所说的那个惊喜有多大了。。。

    这个惊喜,以前从来没有出,以后也不可能再有。千古独一份,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儿了。

    看着那案上的笔墨,唐奕心中蠢蠢欲动!

    只要他往那一坐!

    功名。。。

    历史上最牛的一科恩科。

    万众瞩目之下帝王钦点。

    状元!

    这些荣耀,就都是他的了!

    但是。。。。

    唐奕心里很清醒。

    这个桌案,他能坐得下去吗?

    。。。

    可忙叨死我了。。。

    八点才回来,开始写,又停了两个小时电,差一点600块的全勤就没有了。还没改错字。发完再改。

第639章 比天下第一科更牛的

    贾昌朝此时心中说不出的挫败感,在万民急唿面前,他这个宰相的声音简直微若蚊蝇,看向紧盯那一案一席的唐奕,更是感到一阵无力。

    似乎从庆六年冬,唐奕第一次进京开始,从范仲淹殿上请辞开始,他贾昌朝就从没在那对师徒身上沾到半点便宜。

    甚至脑中又回想起几年前,唐奕夜访贾府,他问出的那个问题:

    赵祯凭什么对这个疯子如此荣宠?

    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找到答案,而且,甚至比那个时候更加的疑惑。

    起码当初官家在表面上还会有所掩饰,如今却是连掩饰都不屑为之了。

    一人开一科,这在四百多年的科举史上从未出现过。可想而知,等唐奕进了朝堂,谁还拦得住他?

    。。。。。。

    而文武百官心下也是骇然,现在看来,这十年前官家不是对唐奕视而不见、功而不赏,这特么是都给他攒着呢,一次憋把大的。

    不过,这特么也太大了一点儿吧?

    。。。。。。

    唐奕此时心中亦难平静,他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登峰造极;才知道,什么叫后无来者。

    达到古人曾经达到的高度不算牛比,牛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