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代名臣直到最后时刻,还上书仁宗说:我病了,走不动了,在徐州养养病,晚几天再去上任。。

    。。。。。

    那番极为功利,言词不善的言论,也真实的表达了唐奕的内心,他为范仲淹感到不值。

    唐奕不是一个功利之人,但他肯为了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名臣功利一次。

    因为他值得。。。。。

    。。。。。。。

    “大郎这是怎么了?”

    马老三的儿子马大伟担着面粉、肉、菜回来的时候,唐奕还坐在店里发呆,不禁狐疑地问道。

    唐奕回过神来,“大哥回来啦?”

    马大伟抹了把汗,“嗯,回来了。你这是咋了?咋魂不守舍的?”

    “没啥。。。。”唐奕抿嘴一笑,岔开话题。“回来的正好,把马伯、马婶叫过来,咱商量点事儿。”说完,唐奕转回柜台。

    现在离中午开餐还有些时候,店里没什么活儿,等马老三夫妇过来之后,唐奕强行平复了心神,把账本取了出来。

    “咱这食铺也开张半年多了,还算生意不错。”唐奕一边翻着帐本,一边说。

    马老三一听唐奕这是在算账,忙阻拦道:“账目大郎心中有数就好了,跟我等说来做甚?”

    唐奕道:“咱们虽是两家姓,但早就亲如一家人了。一家人,当然得让您知道,食铺挣了多少钱啊!”

    “使不得,使不得!”马老三急忙道。“大郎心中有算就好,俺是粗人,说了也听不明白。”

    唐奕无奈地合上帐本。

    “那就不说账了,反正这半年赚了不少,会账也只是顺带手,主要还是想和您老商量另一件事。”

    “何事?”

    “大哥已经二十有四,不能再拖下去了。我想,咱们一起商量商量,看看哪家姑娘待字闺中,赶紧给大哥说上一门亲,也好了了您老心里一桩心事。”

    马大伟闻言,脸色一红,微微低下了头。

    嘿。。。。。马老三苦笑一声,“再等等吧!”

    马婶则道:“大郎有这份心就好了,但想娶门亲,没个百八十贯的彩礼家资,想都不要想,谁家也不愿意把闺女送出去受苦。”

    唐奕一笑,“咱可不是半年前的窘态,食铺的生意这么好,给大哥娶门亲的盈余还是有的。”

    马老三一愣,不确定地问道:“够娶亲?”

    “绰绰有余!”

    “那也不行。”

    马老三沉吟良久,方艰难地说道:“这铺子是大郎将来的立身之本,小有盈余也得攒下来。来年大郎就满十五了,也到了婚娶的年纪,不能为了大伟,耽误了大郎的终身大事。”

    唐奕心里暖暖的,暗道,自己得多幸运,摊上这么实诚的一家人。

    “要不怎么说让您听听账呢,咱们可是挣了不少的。”

    “挣了多少?”

    “去掉这半年咱们四口人的用度,差不多有四百多贯铜钱,不到五百吧!”

    “这么多?!”不光马老三,马婶和马大伟都被这个数儿给惊到了。

    要知道,庆历年间,物价十分平稳,宋钱那是相当值钱的。一石(120斤左右)精米不过四五百文,普通三口之家,每月用度不会超过两贯钱。

    一个中下等水平的农户,全部家产加在一起也不过百贯,这其中还包括一头耕牛,几亩田地和房舍。

    这么一个食铺,半年的时间居然能有将近五百贯的结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生煎在邓州只有咱们一家,售价较高。细算之下,每个生煎售价三文,两文钱的纯利。每锅四十,一天平均五十锅,再加上泡菜、凉拌的收入,一天的盈利就四贯多银钱。半年下来,有七百多贯的收入,去掉用度和留一些不时之需,拿出五百贯给大哥娶房媳妇,还是没问题的。”

    唐奕把账目细细地向马老三道来,马老三这才知道,这么个不起眼的小食铺,居然能挣这么多。

    以前,他还觉得唐奕花钱大手大脚,食铺生意虽然不错,但也顶不住这般挥霍,还想着怎么劝劝唐奕呢。

    唐奕笑着道:“这回您老放心了吧?赶紧想想,哪家闺女还算上眼。”

    “这么说来,倒是能给大传说上一门亲了,但也又不了那么多。”

    唐奕不以为意,“娶就娶门好的,不怕花钱!”

    古代可没有什么自由恋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夫妻直到上了一张床,还没见过对方长什么样儿的比比皆是。

    所以,衡量一门亲的好坏,最直观的反应到了彩礼的贵重与否上面。有钱娶个漂亮贤惠的,没钱也只能寻个一般的将就。纵使宋朝女人还不像明清那般,沦为男人的附属品,但在婚姻之事上,依就现实的很。

    “城外西岗李顺子家的二闺女如何?”既然定下来了众人也不再扭捏,马婶已经开始把脑子里的待嫁小娘都过了一遍,立马有了人选。

    “哪个李顺子?”

    “就是时常供应咱们鲜菜的那个菜农李老汉,他家二闺女我见过,长像虽不出众,但身板硬朗,一看就能生养,过门之后,也是一把好帮手。”

    “哦。。。。”马老三了然。“那闺女有些印象,倒也不失一门良配。”

    。。。。。

    唐奕看这老两口商量的热络,不禁为马大伟叫屈,身材硬朗,良配?硬朗这个词儿要是用到姑娘身上,好像不太美好吧?

    “你看城东张屠户家的女儿如何?”马老三又提出新的选择。

    唐奕一翻白眼,得!这回又挑一个重量级的。

    “倒也不错。只是,张屠户未必看得上咱们这佣户出身的,还是李顺子家门当户对。”

    “。。。。。。”

    “二老可否听我一言?”唐奕实在听不下去了,出声打断。

    “这是大哥的终身大事,我们可否也听听他的意见?”

    马老三眼睛一立,难得地强势。“这种事向来是老子做主,儿子听命便是,问他做甚?”

    唐奕却不依道:“最起码也问问大哥,是否有中意的,做个参考也好嘛。”

    说着,转向马大伟道:“大哥,可有心仪的小娘?”

    马大伟二十几岁遇到这事也变了鹌鹑,涨红着一张脸,低头不语。

    唐奕见其不言,急道:“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儿,你倒是说话句啊!”

    “我。。。。我还不想成亲。”马大伟我了半天。。。

    “什么屁话?”马老三急了。“以前是没钱给你说亲,现在大郎出钱给你娶媳妇,你敢不娶,我打断你的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承袭香火的问题上,马大伟敢说一个不字,马老三真敢打断他的腿。

    “算了,全听父母亲大人做主。”

    嘎。。。。唐奕一愣,看马大伟这意思,他不是不想成亲,而是有心上人了。

    “可不能算了!”唐奕叫道:“你可想明白了,这终身大事,过好过坏都是一辈子。现在要是得过且过,将过受罪的可是你自己。”

    “到底有没有!”马老三恨声催促。“一棒子打不出个屁来,哪像个汉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马大伟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一咬牙

    “有!”

    “谁!”

    “张四娘。。。。”

    “哪个张四娘?”

    “福隆杂铺,张老板家的小女儿。”

    噗。。。。。。唐奕喷了。

    心说大哥啊。。。。

    您还真是好眼光啊。。。。

    但是。。。。。。

    但是这个张四娘特么难度系数有点大啊!能不能挑个好上手的啊!?

第5章 郎情妾意

    各位客官,赏个收藏可好?

    ————————————————

    张家闺女,二八年华,肤白貌美,温挽纯良,在邓州城那是小有名气的待嫁小娘,不知道多少家盯着呢。上门提亲的都快把张家门坎踩平了,马大伟还真敢想。

    “你个憨货!”马老三气的吹胡子瞪眼。“你个穷汉,张家娘子也是你高攀的起的?”

    就连唐奕也不禁苦笑,“呵呵。。。。大哥还真。。。。。。”

    那张家娘子,唐奕是见过的。

    在后世见惯了网络、电视中的美女的唐奕也不得不说,这张家娘子端是一位清秀的美人儿。

    张老头家资丰裕,爱女如命,凭着自家闺女的美貌,不说嫁到大户人家当少奶奶,最起码也能寻个衣食无忧,家资殷实的婆家。

    而且这张家小娘眼光极高,一般儿郎根本看不上。要不然,也不能那么多上门提亲的,结果却没一个说成的。

    马婶不似马老三那般急火,但也深知,以他们家的条件是万万娶不来张家娘子的。柔声劝道:“儿啊,张娘子咱们是高攀不起的,还是娶个好生养踏实过日子的就好。”

    马大伟红着眼睛,“孩子知道。。。。孩子也不敢想,张老伯是万不可能同意我俩在一起的。”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马婶也是眼圈泛红。

    “等等!”唐奕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马大伟。

    这里面有故事啊!

    “听你话里这意思,这还不是你一相情愿?你和那张娘子不太纯洁啊?”

    “什么意思?”马老三也愣了。这才反应过来,马大伟说的是“我们俩”,而且没说四娘不同意,而是过不了她爹那一关。。。。。。

    在唐奕半猜半逼之下,马大伟还真道出一段八卦。二人果然是男盗女倡,啊不对。。。。是郎情妾情。

    原来自从唐记开张以来,马大伟一直就负责店入采买,与福隆杂铺时有往来,一来二去就结识了常在杂铺内帮父亲照应生意的张小娘子。

    起初二人只是点头之交,马大伟虽倾慕于张小娘子的清丽美貌,但也不敢逾越。

    当时马家忠仆对旧主遗孤不离不弃,在邓州可以说是人近皆知。有点良知的人,都对这一家三口赞誉有佳。而张小娘子对马家人忠厚纯良的徳行佩服不已的同时,也对这家的这位俊俏汉子有着颇多好奇。但出于少女的矜持,除了生意上的接触,也不敢有什么过多的交集。

    二人就这么相敬如宾,也擦不出什么火花。

    但是,缘分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今年自入夏以来,邓州雨水颇多,也不知哪块云彩飘过来,就是一场雨。

    这一日头晌还是郎朗晴空,中午一过就眨眼转阴,雷云滚动,眼看就要大雨倾盆。

    福隆杂铺正赶上今日进货。整整两大车的各色杂货堆在店门,还没来得急搬运,雨就要来了。

    一时之间也雇不到力工搬运,老家父女急的团团乱转,这要是大雨一泡。这两车货物大半就要毁了。

    好巧不巧,正赶上马大伟到福隆采买,眼见张家为难二话不说上去就帮忙,将将赶在大雨落下之前,帮张老板把货物搬进店里。

    两大车的货物又要赶得急,马大伟累的吃喘如牛、汗如雨下。张家娘子见他一身的衣袍都被汗水浸透了,还因为着急刮开了两个口子,不禁心中更加敬服,对这个爽直的汉子不由心生好感,忍不住一翻嘘寒问暖多说了几句可心的话。隔了两天,更是以赔偿衣袍为名,送了他一套新衣。

    这可不得了了,要说这新袍要是张老板赔的,倒也说的过去,但是张小娘子赔的,却有些不同寻常的意义。

    要知道,古时不论哪朝哪代,女儿家是不能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