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连文章也不递了,省得丢人。

    “小生只是进去看看,绝不叨扰诸位相公。”

    他是真想进去看看,观澜书院到底是怎么教出这样一帮牲口的。

    “对呀。。。。。。”那边有人附和。“我们就进去看看。”

    宋楷嘿嘿贱笑,慢摇着脑袋,“不行。。。。。。”

    “起码得比得上我吧?”

    “取解我可只考了一百四十七,在书院里可是倒数第一哦。。。。。。”

    观澜门前设了卡,名为筛选。

    可是,以儒生考教儒生,无形之中,怎么看,怎么像是向天下仕子宣战。

    虽说,在场的贡生们看了苏辙的文章,再听了二人的点评,心里是服气的。

    可是,这毕竟是少数,有更多仕子没来过,道听途说之下,皆是心中不平,无不想看看,这个观澜书院到底哪来的这般狂妄?

    于是,这个卡子不但没把贡生吓退,反倒引来更多的儒生前来“挑战”。

    观澜门前俨然成了一处文会擂台,吸引八方仕子前来一较高下。

    。。。。。。

    唐奕现在可没心思管山门下的那些个烂事儿。

    因为,耶律重元来信了!

    。。。。。。

    接到信,只看了一眼,唐奕立时心跳加速,面色朝红。

    来了!

    略一迟疑,疯了一般冲出小楼。

    先到老师院中,给范仲淹看过之后,范仲淹也是一阵摇晃,险些晕厥。

    “速去报于陛下!”

    。。。。。。

    之后,唐奕急速下山,直奔开封。

    一个时辰之后,唐奕站在福宁殿外等着通传,直到此时,他依旧无法平静。

    信中说,耶律重元终于要动手了,起事之期就在冬月。上请南朝,于起事之后认可其正统之名,准许其派使驻宋!

    。。。。。。

    赵祯此时正在殿中翻阅奏折,一听李大官说唐奕来了,还带着耶律重元的亲笔书信,眉头忍不住地抽抽了两下。。。。。。

    “把信拿进来,人不许进来!”

    好吧,赵祯还没消气儿,不想看见这个倒霉孩子。

    李秉臣暗笑,也不多言,出去没一会儿就拿了一封手书进来。

    赵祯翻开一看,腾的就站了起来,“让那小子快滚进来!”

    李秉臣不敢有疑,忙不迭地出去叫人。心里还直打鼓,这是怎地了?刚刚不是还说不见呢吗?

    这时,身后又传说赵祯的急吼:

    “再传文宽夫、富彦国,速速来见!”

    看来,是大事!

    。。。。。。

    唐奕进到殿中,正要行礼,“免了!”

    “消息无误!?”

    唐奕回道:“华联幽州主事刘韬亲自回来送的信,当是无误!”

    赵祯缓缓点头,若有所思。。。。。。

    “等文、富二人到了,再说吧。。。。。。”

    过了一会儿,文扒皮和富弼二人急匆匆地进来了。

    也是不等见礼,赵祯已经把书信递了过去。

    二人一看,同时惊叫出声:

    “这么快!?”

    在他们的计算当中,耶律重元反叛,最大的可能是明年。

    文扒皮冷静下来,略一思量,“也说得过去,耶律重元这个时间选的极好!”

    “可是。。。。。。”

    “哪有什么可是!”

    唐奕哪有心思让他可是,立时分析起来:“这个时机选的确是极好!”

    “一来,一进冬月,大辽依旧礼要进行冬猎,耶律洪基与五万皮室军皆不在大定,正好让他趁虚而入!”

    “二来,冬月之时已是隆冬,大辽北境诸地大雪封路,耶律重元起叛,各部就算想拢兵勤王,也被大雪所阻。”

    赵祯看向唐奕,“那你觉得,他能成事吗?”

    唐奕沉吟道:“若我们不参与,最少七成胜算!”

    抬头道:“耶律洪基聚拢兵源的速度远没有他叔父来的快,依咱们的情报,他手底下的皮待军只有六万之数。”

    “而耶律重元可动用的北上之兵却有十万,加之大定无守,他可长驱直入。”

    “先夺京师,控制朝政,再出重兵把正巡猎的耶律洪基堵在山里。。。。。。”

    “。。。。。。”

    “。。。。。。”

    众人听到这里,冷汗都下来了。

    一但耶律洪基被堵在山里,既无粮草,也无援兵,冷饿交加之下,耶律重元都不用攻,只一个冬天,耶律洪基自败!

    见赵祯和两位相公一脸惊骇,唐奕急忙安慰道:“陛下不用担心。”

    “耶律重元来信,意在安抚我朝别背后捅刀,也有让咱们第一时间出来发声拥他为正朔的意思。”

    “只要咱们这个当世第一大国承认他的合法性,辽朝内部必定有人心虚怯战,他也好快速地稳定各部,顺利登位。”

    “毕竟,现在大辽不想打仗的权贵不在少数。”

    “但是。。。。。。”唐奕话锋一转。

    “但是,这只是耶律重元一厢情愿的以为罢了。”

    “这个信,咱们是一定要让耶律洪基看到的!”

    赵祯点头,这也是之前计划之中的事情,刚刚也只是初闻之下的骇然罢了。

    “那就依计行事,将消息透漏给辽廷吧。”

    唐奕摇头,“现在还早了点。”

    “哦?”

    唐奕道:“现在就泄露给耶律洪基,他必定会准备万全。不光大定会有提防,甚至可能秘密招集自部,整兵以待!”

    “如此一来,那事态必定反转,耶律重元这边反倒危险了。”

    “于大宋最有利的情况,既不是耶律重元胜,也不是耶律洪基胜,而是两伤。。。。。。”

    “只有两伤之下,咱们才能借机北进,一举拿下燕云!”

    。。。。。。

    (未完待续。。)

第590章 孤注一掷(1600票加更)

    大宋现在需要大辽乱起来。

    这个“乱”要有一定的规模,否则,无法趁虚而入。

    而这个“乱”还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否则,以大宋千创百孔的军队,还有紧巴巴的财政,很可能吃不下这块肥肉。

    由此不难看出,唐奕虽然谋划了这么多年,但是其中的难度,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走差一步,都有可能失控。

    一处掌握不好,就可能影响全局的布置。

    唐奕与赵祯说明其中利害,赵祯沉重的点点头。

    凶险!!

    大宋也好,耶律洪基也好,耶律重元也罢,对于三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凶险无比的大势之局。

    看向唐奕,“西夏如何?此局走到今日这一步,西夏人绝不能再掺合进来了。”

    唐奕躬身道:“对于西夏,陛下倒是可以安心,李杰讹已经打开了局面,立足在夏辽边界,聚拢了一些党项部族。虽还不能对李祚谅正面构成威胁,但是却已经让其不胜其扰。这场大戏,李贼必定要缺席了。”

    赵祯心下一宽,可文彦博和富弼却是面面相觑。

    二人心道,李杰讹是谁?看来,唐子浩和官家还有别的布置,是他们两个宰相都不知道啊!

    更想不到的是,西夏乱象突现,原来是咱们的手笔。

    正想着,赵祯又说话了,“去把狄青叫来。”

    李秉臣领命,急匆匆的又出去了。不多时,狄青来到福宁殿,一看文、富二人和唐大郎都在。

    “参见陛下!”

    赵祯虚手一托,“狄卿免礼吧!叫你来,是有一事尚需你的意见。依卿之见,我朝尚有多少可战之兵?”

    狄青一怔,问这个做甚?但不敢有疑,略一沉吟道:“不知陛下问的是。。。。。。”

    赵祯补充道:“马上拉出去就能打的。”

    “拉出来就能打的?”

    “十五万西军。”狄青也不墨迹了。“加上殿前司的神威军。”

    “。。。。。。”

    “。。。。。。”

    “。。。。。。”

    文彦博、富弼二人闻声,无不默然,赵祯更是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我皇宋拥兵百万,竟然只有二十万可战之兵了!?”

    狄青一窘,“敢问陛下,是不是要对大辽用兵?”

    “是!”

    “何时?”

    “一年之内!”

    “那也就只有这二十万了!”

    狄青解释道:“除了西军长年守边待战,满编满伍,且老弱之兵淘汰尽出,这十五万大军尚可一战。”

    “余者虽有百万之众,然陛下别忘了,我朝除了在西北,已经五十年没打过大仗了!“

    “禁军疏于武备、兵源老弱,加之。。。。。。”

    后边儿的话狄青没往出说,加之将门空饷吃得太狠,五万人的一个大军,能有三万实员就不错了,剩下两万都只是兵籍上的一个名字。而那三万之中,还不乏白发苍苍的“爷爷兵”!

    “除了殿直的神威军有御前值守之务,马虎不得,还可一战,其他的。。。。。。”

    “拉去与辽人骑兵一较高下,纯属填命!”

    赵祯听完,颓然地摊在龙椅之上。

    二十万。。。。。。大宋朝现在只有二十万可用之兵!?何以保家卫国?

    。。。。。。

    唐奕见赵祯如此,出声劝慰,“现在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二十万若运作得当,也是够用!”

    赵祯回过神来,现在确实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

    “狄卿!”

    “臣在!”

    “朕要你在三月个之内,把西军、神威军调到雄州与石进勇换防,此事必须隐密,不可引得辽人注意。能不能办到?”

    “。。。。。。”

    狄汉臣看着赵祯,没有马上回答。

    沉吟良久,“陛下这是要孤注一掷吗?”

    这简直就是亡命一搏!

    所有力量聚于雄州,剑指燕云。这等气势让狄汉臣热血上涌,大宋皇帝终于有血性了。

    可是,这也等于放弃了西夏防御,放弃了京师戍卫。

    太冒险了!

    赵祯站了起来,“大郎说的对,此一战乃国运之战!大宋朝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否则,不等辽夏来攻,自己就烂透了!”

    “就这么定了!”赵祯仿佛在给自己打气。“三月之内,调集所有可用之兵,剑指燕云!”

    狄汉臣重重一礼,“臣,遵旨!”

    待赵祯点头应下,狄青又道:“此事了结之后,臣。。。。。。请外放雄州统兵。”

    国运之战,他狄汉臣怎么可以坐在西府之中看热闹?战场才是他的归属!

    赵祯一笑,“汉臣莫急!三军调动、各边戍卫,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乱。西府还需汉臣掌舵,至于雄州。。。。。。”

    “现在你去,还为时过早。待起事之时,少不得要仰仗汉臣之能!”

    狄青闻言,心中大定,这等于是赵祯把征辽之职预定给他了。

    “臣,定效死力!”

    赵祯大乐,“好!但有一点。”

    “汉臣以后可不能再做缩头鹌鹑喽!”

    “呃。。。。。。”狄青纵使挺大个岁数了,依旧窘得老脸一红。

    “臣,不敢了。。。。。。”

    。。。。。。

    唐奕一听,心里热乎。赵祯真的不是原来的那个赵祯了,那个守成之君赵祯早已经一去不复反了。

    “那我这就去辽馆,与萧誉等人。。。。。。”

    “你去干嘛?”

    都没等他说完,赵祯就把他给顶了回来。

    “满朝文武皆是能事之辈,用你一个半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