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曹佾人还在紫宸殿外,声音却已经先到了。

    “陛下有喜。。。。。。有大喜降临啊!”

    朝臣们直皱眉,国舅爷今天是怎么了,怎能这般失态?

    赵祯更是一阵面热,陛下有喜?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

    “景休莫急,何喜之有?”

    “成了!成了!”曹佾急步上到殿中,依旧语无伦次。。。。。。

    “什么成了?”

    “唐奕的事儿办成了!”

    赵祯腾的一下就弹了起来,“当真?”

    而文彦博、富弼这两个殿上唯一知道唐奕真正计划的宰相,也是激动得忍不住上前两步,“国舅是说,子浩谈成了!?”

    “当真!”

    “谈成了!!”

    唿~~!

    无论赵祯,还是文、富二人,皆是长出一口气。。。。。。

    “成了!”

    。。。。。。

    满朝文武无不一头的雾水,唐子浩谈成了?也就是说,岁币不用加了?

    你们就算再向着那小子,也不用激动成这样儿吧?

    成何体统?

    贾昌朝一皱眉,谈成了?没增?这和他之前的预测相去甚远啊。

    包拯更是心情一松,谈成了,说明自己之前选择的无条件相信是对的,唐奕没有通敌。

    可是,曹佾下面的话,却让文武百官、贾昌朝、包拯都不淡定了。。。。。。

    只见曹佾难掩激动之色,“一切皆按原定计划,增币百万,辽帝不无应允!”

    噗!!!

    殿上一下就炸了。

    什么情况?增币?这还特么叫什么谈成了?

    也就是说,唐子浩别说是断了辽人的美梦了,甚至连一分钱都没讲下来,全按辽人国书给吃了下去?

    也就是说,特么派个榆木疙瘩去谈判,也不能比这个结果再坏了,还把宰相和陛下乐成这个样子?

    “陛下!!”

    包拯再难忍住,大步出班,“微臣需要一个解释。”

    说实话,包拯有点怒了,他的无条件的信任就换来这么一个结果?他的不闻不问就换来一场骗局?

    增币百万。。。。。。大宋的骨头已经贱到这个地步了?辽人说加钱就给加钱?还要不要脸?

    “解释?”曹佾忘情复述,根本没看出包拯的不善。“成了!增币百万啊!成了啊!”

    “。。。。。。”

    “。。。。。。”

    曹景休这是疯了?

    “陛下!”

    贾昌朝先是失落,又是狂喜。原来是增币百万一分没少的结果,这个千载难逢之机,怎能不好好把握?

    “臣也需要陛下明示!”

    “臣等附议,还望陛下明示!”

    “臣等附议。。。。。。”

    “臣附议。。。。。。”

    一下子,满朝文武都炸锅了。

    增币百万,这是奇耻大辱,怎么还把皇帝高兴成这个样子?就因为去的人是唐子浩?

    大宋的官可不是吃素了,大伙儿已经做好了开炮的准备。

    咳!咳。。。。。。

    赵祯尴尬地清了清嗓子,知道文武百官可能是误会了。

    不过,他却不急,事已办成,不用再隐瞒分毫了,唐奕也能把背了这么长时间的大锅卸下来了。

    “文爱卿,你与众卿家细细说说这其中的玄妙吧。”

    “臣遵旨!”

    傲然地直了直腰杆儿,刨去与唐奕私下的关系不说,这事儿是在他这个宰相任上办成的,与他文彦博脸上也有光。

    “首先有一点要与众位同僚说明,五年前,唐子浩第一次使辽,确实许给了耶律洪基百万的岁赠。”

    “什么!?”

    包拯都不等他把话说完,第一个就怒了。

    他被骗了!

    而贾昌朝阴阴地一笑,“希仁现在知道,昌朝并没冤枉唐子浩了吧?”

    文彦博横了贾昌朝一眼,心说,老毛病还是改不了。

    太贪,总喜欢早早就跳出,想挣最多的好处。可惜,往往又都事得其反。

    换了个和煦笑脸看向包拯,“希仁莫急,听彦博把话说完。”

    “唐子浩确实许了辽人岁赠,但却非坊间所传的那般卖国叛逆之行,而是高瞻远瞩的一招绝杀之棋!”

    “哦?”包拯轻疑。“什么棋?”

    “所谋何局?”

    文彦博郑重道:“饵棋!”

    “谋的是大宋的尊严!”

    “。。。。。。”

    大伙不明觉厉,只得竖起耳朵细听文彦博的下文。

    “如果一切皆按原计划而定,唐子浩应该是用岁币换了大辽的一块地。”

    “一块地!?”包拯心中一颤,声音都有些颤抖。“不,不会是一十六州吧。。。。。。”

    文彦博摇头苦笑,“燕云哪有那般好到手?”

    “是来州,距离辽都大定只几百里距离的来州!”

    “还有辽河口。”曹佾插话。“大郎传信,不但来州顺利到手,连辽河口也一并拿下!!”

    “!!!”

    “还有辽河口?”文、富和赵祯无不意外。“这么说,还多了一块地?”

    。。。。。。

    朝官们有点脑袋不够用,来,来州!?大宋有多少年没占过辽人的便宜了,更别说占地。

    开国之初,太祖、太宗两位官家费了九年二虎之力,才从燕云抢回来十县之地,那也已经是七八十年前的事情了。。。。。。

    来州?辽河口?归大宋了?

    文彦博见大伙呆愣愣的样子,以为大家都还没明白。

    “大家还不明白吗?唐子浩把宋辽岁币变成了租金,占了大辽的两块地啊!

    “明,明白。。。。。。”

    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只不过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大伙儿有点接受不了。

    宋辽岁币。。。。。。

    没了!!!(未完待续。。)

第521章 文扒皮的馊主意

    所有人都是既有点懵,又是难掩激动地浑身颤抖。

    唐疯子的套路还是野啊,谁想得到,他竟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把宋辽岁币的问题一下就给解决了。

    也有人恍然大悟,唐疯子这次确是为了这件事背负了诸多骂名。

    唯一一个心直往下沉的就是贾昌朝。

    这老货在心里把曹佾、文彦博、富弼他们骂了个遍,跟唐疯子没学点好的,学会说话大喘气了,让他是几起几落,差点神经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个重镑消息把大宋君臣激动得够呛。

    而在列班朝官非常靠前的位置,一个身影却是怔怔出神。。。。。。

    按说,这里是殿中除了赵祯外,最显眼的位置之一,但是两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无视这个位置的存在。

    因为,那里站着一个异类狄青。

    那个因战功爬到文人头顶上的武人;那个自从上了位,就被孤立得犹胜贾昌朝的西府宰执;那个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当世第一战将。。。。。。

    “来州。。。。。。辽河口!?”狄青喃喃出声。虽无人注意到他的反常,但他自己已经完全到了一个忘我的境界。

    相比于文官把注意力集中在岁币上,作为当世第一战将,狄青关心的,却是即将到手的来州和辽河口这两座城的战略意义。

    来州自不多说,单单是距离辽都只有三四百里这一点,就足够重要了。

    因为不知道唐奕与辽人签订的国契之中限制了驻军人数,狄青兴奋地认为,这简直就是辽人脑袋出问题了才答应下来的。

    从来州到大定可是一路坦途,无险无滩,这可太吓人了。

    想想大宋,从边境到开封尽管千里之遥,但也是无险可守,就已经让大宋付出巨大的代价。

    狄青现在有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感觉。

    而辽河口。。。。。。

    看似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实际上它的地位一点不亚于来州。

    辽河口放到后世,就在辽宁锦州与辽东半岛正中间的辽东湾里,那里是辽河的入海口。

    看似荒凉,可是,辽境之中的航运大河并不多,辽河就是其中最大的一条。

    大宋要是在这里占住脚,那么,不但能威慑辽阳与大定的陆路交通,还能北望辽阳,东震大辽辰州、苏州(辽国的苏州是今大连)。

    最重要的是,扼住了辽河水路入海之径,如此一来,大宋就等于把辽人关在了陆地上,整个渤海湾都成了大宋的海疆,宋船可以随意进出,辽人却不敢离岸半步。

    唐奕挑这两个地方,就好似排兵布阵的阵眼所在,和平时期可为商埠,一但有战,那上下两地封锁海疆,南北唿应,可震慑整个大辽。

    即可单独屯兵以进,又可两相唿应阻断交通,对辽都形成多向进攻态势。

    毫不夸张地说,唐奕这是一招绝户棋,一下把宋辽之间的战略优劣调了个个儿。一但大宋心存歹意,别说是燕云,吞并整个大辽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这里,狄青深吸一口气,“臣。。。。。。请奏!!”

    闹哄哄的朝堂为之一肃,大伙儿无不好奇地看向狄青。

    这位哑巴相公怎么突然出声了?

    赵祯也有点意外,“狄卿,何事要奏?”

    “臣。。。。。。请辞枢密使之职,望陛下放臣出知雄州领兵!”

    “。。。。。。”

    好吧,这个消息也够爆炸,也不小。

    两年了,大伙儿都想把这个异类赶出西府,他却一直谨小慎微,不肯给大家这个机会,怎么突然就自请出知了呢?

    “雄州?”赵祯笑了。

    狄青是个清明人,是此时殿上少数几个还算清醒的人,一眼就看出来州和辽河口的重要性,并且一下就猜到了赵祯下一步的用兵重心。

    可是,还没到时候,不能放狄青下去。

    “狄卿,莫要心急,机会尚早,西府还离不开狄卿。”

    “。。。。。。”

    狄青神情一暗,知道是自己心急了,“臣冒失了!”

    。。。。。。

    可是,此番对话听到朝臣耳朵里,却不是赵祯和狄青那个味道了。

    有人甚至冷哼出声,

    雄州?狄汉臣想得倒美,现在雄州重兵盘踞,怎么可能放心你一个当过西府一把手的武人去执掌大局?

    。。。。。。

    不过,狄青这个“意外”却是让大宋君臣平静下来,赵祯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帮唐奕平反。

    “此次唐子浩立下不世之功,朝廷自当礼遇。依朕之见,当御驾郊迎,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

    朝臣们不干,有点太过了。

    有人提醒道:“陛下,唐子浩只是白身。”

    郊迎大典,那是一个白身能享受的待遇吗?别说他了,就算吴育也没那个资格。狄青平定侬智高那是多大的功劳,也担不起郊迎之礼。

    “陛下!”贾昌朝出班。

    “臣以为,此事虽已初成,然并未落到实处。为恐辽人反悔,现在还是低调一些比较稳妥。”

    赵祯眉头一皱,最近贾子明的话,却是越来越多了。

    不过,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竟也得到一部分朝臣的赞同。

    赵祯一想,郊迎当然是帮唐奕洗脱骂名的最好办法,盛大的典礼必是天下皆知、百姓关注,借此一次,唐奕那些恶名也就随之冲淡了。

    可是,确实有点过份了。。。。。。

    那怎么办才好呢?

    “唐子浩有功这是实情,我大宋不能寒了功臣的心,众卿可有好的办法?”

    有朝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