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臣入谏院之时,陛下曾与臣说过,臣是直臣、是孤臣,要守好自己的本份!”

    赵祯点头,“朕确有此言。”

    包拯闻言深深一揖,“那臣反对的理由,应当就是这个本份了吧!”

    百官直翻白眼,老包怎么也开始绕了起来?

    “臣只是单纯地觉得,做为一个直臣的本份,就是要时刻让自己的君上保持清醒。当所有人,包括陛下都认准一个死理的时候,那直臣必然要出来发声,哪怕只我一人反对,也得让大家都保持清醒。”

    “。。。。。。”

    众人都不说话了,包拯话里有话,只不过还没挑明罢了。

    包拯继续道:“而现在,貌似大伙儿都不太清醒。”

    “何来此言?”

    赵祯激动难明啊,这么多天啊。。。。。。

    这么多天,终于有一个人出来说句公道话了,终于有人要拉大郎一把了!

    虽然知道这是唐奕算计好的,可是这般死命的把屎盆子把唐奕身上泼,赵祯真有点儿心疼。

    “平心而论。。。。。。”包拯环视众人。

    “唐子浩二十有一,虽有绝艳之才,但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把谋逆、通敌、结党、祸民,几条大罪堆在他一人身上,合适吗?”

    “老夫不管什么证据,亦不知其中玄机。纵然其有错,然这几年朝廷拿了唐子浩多少好处?用其度过了几番危机?”

    “想想大河天水,唐子浩一捐百万;想想河北数十州吃了唐奕多少粮食;想想沼气积肥给大宋带来多少民利;想想邓州一地因其富庶民安。。。。。。种种报国之事不胜枚举。今天说他要反,你们信吗?”

    很多朝臣此时已经低下了头,唐奕这些年为朝廷做了多少事,大伙心知肚明。

    包拯又道:“查,确实要查,这是一朝礼法,不容有疑。可是,在查明之前就把这样一个有功之人缉拿下狱,良心何在?!”

    曾公亮打断道:“希仁,此言有失偏颇!缉拿亦是法礼所至,若唐子浩自清无浊,朝廷也自当还他一个公道。希仁一味只谈功,不讲过,倒是有失公允了。”

    包拯道:“何为公允?相公嘴里的就是公允吗?”

    “你~~!”曾公亮被老包顶的一时无言。

    他是真不敢跟这位犟嘴,这位爷发起飚来,一点不比唐奕威力小。真急了,老包可是什么都敢说的。

    “也不用下狱查办吧?”吴育终于干了一回正事儿,出言声援包拯。

    有吴育牵头,一些君子之臣也出班应援。

    王拱辰出班道:“臣以为,唐奕有功于朝,大可大方地请来问话,何必缉拿?寒了人心也是不美。唐奕身为范公门生,畏罪潜逃之事是万万做不出来的,随传随到也就可以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殿上朝官十之六七出班附议,赵祯一挑眉头,看向赵允让,“王兄以为如何?”

    赵允让眼皮一跳,“臣,附议。。。。。。”

    赵祯嘴角一扬,“那就这么定了吧!”

    “陛下圣明~~”

    朝臣一阵山呼,正要归班,只见殿外内侍进来传话,“启禀陛下,尚书令范仲淹请见!”

    众人一怔,范公怎么来了?这是要为弟子出头?

    赵祯凝重地长出口气。。。。。。

    “宣!”

    。。。。。。(未完待续。)

第351章 资产拆分

    谢谢“灵海听涛”兄弟的万赏!

    ————————

    范仲淹请见?

    殿上为之一肃!

    自庆历六年范希文置仕之后,七年!这位隐世之臣七年都没上过殿了。

    今天却为唐子浩而来,足见其对这个弟子的看重。

    而范仲淹缓步上殿的同时,也是心有感慨,虽只是咫尺之遥,却已七年未来了。

    “老臣范仲淹,参见陛下!”

    赵祯虚手一抬,“范公,平身吧!”

    “谢陛下!”

    “范公,此来为何?”

    “为唐奕!”

    果然。。。。。。朝臣们虽心知为此,还是忍不住一颤。

    “子浩自辨的折子刚刚呈上来,朕已经看过了,范公年世已高,就不用再跑这一趟了。”

    范仲淹没有马上做答,而是环视百官。

    “老臣是怕!怕要是不来,我那徒儿就要被人送进大狱了。”

    范仲淹声音不大,却威仪四方,贾昌朝位列班中,听得脊背生寒。

    此时的范仲淹,比之七年前,比之庆历新政之时,更加凌厉,更加锋芒毕露!

    众人也都感觉到了这一点,猛然意识到,范希文置仕多年,人虽不在朝,但名声却不衰反盛。不但没淡出视线,反而离官家、离大宋的权力中枢,更近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屻无欲则刚!

    此时,每一个人心头都浮现出观澜上院之中,范仲淹的住所门前的那对楹联。

    原来,新历时的那个范仲淹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无欲无求的范仲淹。

    富弼眼见范仲淹眼神不善,柔声道:“范公可安心,陛下已经着令四衙会审,子浩只需配合就是,无需下狱。”

    “哦?”范仲淹一滞,显然没料到是这个结果。但转而一想也就明白了,环揖大殿,“老夫代那孽徒,谢过诸公了!”

    大伙儿也下意识地的还礼。

    赵祯道:“范公,安心回去吧,朕会还唐奕一个公正的!”

    范仲淹摇头,“陛下,言重了!这次确实是那孽徒有错在先。”

    “范公,何出此言?”

    “观澜商合终究还是存在的,这一点,他百口莫辨!”

    “。。。。。。”

    朝官心说,也是,唐子浩能挣钱,挣点够花就得了呗,钱多了也是祸害!那么大的钱,几千万啊!

    “老臣自辞官之后,一心办学,子浩是个孝顺的孩子,只想多挣一点钱,好让老臣的观澜书院更加宽裕。走到今天,也是他目空一切所至,怨不得有人诟病。”

    赵祯不言,只听范仲淹继续道:“老臣已经训斥过他了。这么多年,老臣也想的明白,平安是福,无波为顺。我师徒二人守着一个观澜书院也就够了,何必再搞风搞雨?”

    赵祯一怔,“范公,不可忘国啊!”

    范仲淹摇头,“陛下恕罪,就容老臣自私一回吧!”

    说着又道:“国事,已经离臣很远了。”

    “。。。。。。”

    赵祯无言。

    就见范仲淹从怀中取出一扇本折子,“早些时呈到陛下面前的,是唐大郎的自辨。而此折,是老夫刚刚逼着他写下的。算是最后的辨驳吧!”

    说着,就把折子递到内侍手中,呈到赵祯面前。

    赵祯打开一看,手一哆嗦,折子直接掉在了地上!

    范仲淹也不管赵祯的反应,“陛下珍重,老臣告退!”

    说完,大步出殿。

    一众朝臣心说,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

    赵祯猛的捡起地上的折子,用力一甩,直接甩到了堂下。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正砸在赵允让脸上。

    “这下,你们满意了吧?”

    说完,赵祯再一次拂袖而去。

    为了唐子浩的事儿,赵祯已经甩了两次脸子了。

    赵祯一走,曾公亮捡起折子看了一眼,虽脸色凝重,眼中却是笑意难掩。

    递给贾昌朝,贾昌朝一看,递给赵允让,并微不可查的一叹,“赢了。。。。。。”

    赵允让缓缓翻开折子,那上面,写的是观澜商合的拆分计划。

    唐子浩彻底放弃观澜商合,并按各家股分占比,把自己的那份拆给了曹、潘、王、杨四家;

    自己的生意也都出让:

    华联是以四十万贯的低价,出让全股于曹家;

    严河坊作价三十万贯,让于潘家;

    回山街市,五十万让于王家。

    这还不算完,折子后面还附上了曹、潘、王、杨几家的声明。

    几家怕是也吓破了胆,直言,观澜商合的生意彻底脱离观澜书院,四家也不再合股经营。除了在建的通济渠,其他观澜生意将在近期拆分各自经营,还一并归还了官粮转运的粮权。

    赵允让就算城府再深,也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赢了!?

    何止赢了,这是大赢!

    观澜一拆,还何足惧哉!?

    ————————

    此时,桃花庵中。

    曹佾心里没底道:“他们能信吗?”

    唐奕翻着白眼道:“有什么不信的?这事闹的这么大,根源就是观澜商合,朝廷肯定会派专人来监督咱们拆分资产。到时候,白纸黑字一落定,还有什么不信的?”

    潘丰道:“他就猜不出来,咱们玩的是一手暗渡陈仓?”

    唐奕摇头,“应该猜不出来。”

    “为什么?”

    唐奕很想说,因为赵祯这个“影帝”演的太特么真了,就跟真的失了观澜这一臂一样。

    但是,那是皇帝,不能随便拿来说笑。

    “因为价格!”唐奕凝重道。

    他的生意哪一项不能坐价千万?

    转头看向曹佾:“要是我真把华联做价四十万卖给你,你还能还我?”

    呃。。。。。

    曹佾还真得琢磨琢磨,这个便宜占的太大了,谁不动心?

    “问题关键就在这儿,有人监督,咱们的契做不了假。要是我按正常价来卖,还有回购的可能,他可能还要怀疑一番。但是,这么低的价格,几乎就是白送,没有人会傻到有了契约还会还给我。”

    这其中有一点,是赵允让算计不到,也是唐奕唯一依仗的。

    那就是,赵允让不知道,观澜商合幕后真正的大老板是赵祯,曹潘王杨几家,包括唐奕,都只是打工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唐奕才大大方方地把观澜折分了,不怕曹潘几家贪了他。

    贪了唐子浩的,就等于贪了赵祯的,曹潘他们几家敢吗?

    而赵允让正是不知道这一点,才会相信观澜真的拆开了,唐奕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吧。。。。。”曹佾出声道。“这里面就算是没有官家的因素,到最后,我也会把生意还给你,你信不?”

    唐奕白了他一眼,“信!”

    “为啥?”潘丰瞪眼道。“我跟他认识几十年了,我都不信!”

    唐奕道:“因为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还给你们!”

    “。。。。。。”

    。。。。。。(未完待续。)

第352章 挂了五年的残诗

    观澜现在除了通济渠疏导工程,各项生意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拆分的。而且,观澜的中期目标已经明确,除了支撑通济渠改造,余钱全部投入到华联仓储和酒业协会的扩张。

    所以,唐奕现在不怕拆,而且,拆完之后三五年内,外人想查都查不出什么端倪。

    曹佾四下看了看有些简陋的桃花庵。

    “只是,委屈了大郎了!还要背着一个恶名,在这种地方住上好长一段时间。”

    唐奕摆手道:“这个你们就不用操心了,这不是挺好吗?”

    曹佾和潘丰对视一眼,皆未说话。

    唐奕这段时候确实不容易,又要应对朝中变局,还要强装镇定。毕竟他现在是几大家子人的主心骨,只有他稳得住,大家才稳得住。

    “以后,桃花庵也要少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