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5章 不出所料

    唐奕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一个有度量的人,一个尊老爱幼的善良的人。。。

    所以,对于这个柴火妞儿,最多算是有点窝火,谈不上原谅不原谅,要是真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娃娃叫真儿,那才真叫白活了呢?

    只不过。。。

    他太高佑自己了

    “其实靖瑶平时还是很乖的,真的!不信,你可以去问干娘和惜琴姐姐。”董靖瑶摆出一副乖巧的样子,扑闪着大眼睛生怕唐奕不信。

    唐奕看得直腻歪,心说,你一个小娃娃玩什么秋波暗渡啊?

    “你你,有事儿说事儿。。。”

    董靖瑶闻言急忙上前一步,“刚刚惜琴姐姐回去又训斥靖瑶了,说靖瑶不懂事,惹恼了公子。,说公子还说靖瑶跟着姐姐和干娘什么都没学到,却养成一身恶习。”

    唐奕真的有点不习惯这小丫头这样。

    “我就那么随口一说,别当真。”

    “虽然公子告了靖瑶的状,但靖瑶一点都不怪公子的。”

    “。。。。。。”

    “公子要是还生靖瑶的气,就骂靖瑶几句,要不,打我几下出出气也行。”

    “你你。。。。。你好好说话就行了。”唐奕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她。

    “没必要靠这么近吧?”这丫头越说越往前,都快贴上了,唐奕对幼童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董靖瑶却好像没听见一般,“公子真的能原谅靖瑶吗?”

    “能能能!”

    “那公子原谅了靖瑶,能不能。。。”

    “能不能把那首诗的后面几句告诉靖瑶,靖瑶真的好想知道,公子的佳作全诗是何等高绝呢!”

    。。。。。

    “不能!”

    唐奕就知道这丫头没安什么好心,装得这么像样,原来是为了套那首诗。

    “为什么?”董靖瑶一副极为委屈的样子。

    “不为什么,不能,就是不能!”唐奕一口回绝,一副没商量的样子。

    幸好是个没长开的黄毛丫头,要是个二八年华的妙龄少女,说不准唐奕就把什么都漏出去了。

    董靖瑶闻言,瞬间脸色一滞,冷冷地道:

    “你、说、不、说!”

    “不说。。。”

    砰!

    。。。

    嗷!!!!

    一声杀猪般的惨叫从唐奕房里传出来。。。

    黑子在自己屋里都听得真真切切,急忙跑出来,就见董靖瑶气鼓鼓地从唐奕房里出来,嘴上还嘟嘟囔囔地怒道:“浪费本姑娘的表情,唐疯子,你给我等着!”

    黑子不明所以,呆愣地目送小丫头离开,然后急忙跑进唐奕屋里一看,只见唐奕正抱着小腿胫骨在地上打滚。

    嘴里也嘟嘟囔囔地怒道:“我就知道,这熊孩子就没安什么好心!”

    黑子哭笑不得地把唐奕从地方拉起来,扶到墩凳上,正要看看唐奕伤没伤着,却见董靖瑶去而复返。。。

    唐奕一激灵,“你要干嘛?!”

    董靖瑶大步来到唐奕身前,“不许告状!”说着,还恶狠狠地一比划小拳头,然后转身离去,只留给唐奕一个大大的背影。

    “我就日了!”唐奕恨恨地骂着。

    。。。。。

    等腿上的痛感消失,唐奕恨不得马上就去找这疯丫头算帐,但是好像老天也帮她。。

    范仲淹派人来报,说是宫里来人了,而来的这位还不是一般人物,是内侍大监李秉臣!

    李大官见到唐奕,也不废话,直入主题。

    “陛下遣咱家来就是想问问大郎,一但河痪肆虐,可否把观澜布于各州的运力,暂归朝廷调配。”

    赵祯还是不糊涂的,他虽然没有准文彦博掘堤之请,但却做出了最坏的打算。令李秉臣来,也是想借观澜的运力为救灾做好准备。

    唐奕暗道:“归了朝廷调配,我还玩个屁?”

    不过,嘴上却一口应下,并保证立刻传讯各地,令船只原地待命。

    李秉臣没想到唐奕答应得这么痛快,毕竟一但观澜的船只被朝廷调用,对唐奕的生意必定影响极大。

    他哪知道,唐奕从三月开始就一船一船地往京中屯货,如今,华联仓储的仓库已经被塞满了,三个月内确保基本供应根本不是问题。

    而且,观澜商合在各地聚拢了大批粮食,就等唐奕的命令一到,就立马装船发往登州、海州。

    送走了李秉臣,唐奕面色凝重,能不能一炮打响,就看这次黄河水患观澜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了。

    。。。

    从五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六月初,十多天的时间,各地水情奏报如雪片一般不断飞递京师。不难看出,西北各州水情有所缓解,渭水、洛水、汾水河防之事日渐减轻。

    但是,无论是文彦博,还是赵祯,亦或是回山的唐奕,谁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开封的大水至今没有退去之象。

    不但开封大水迟迟不退,就连黄河也是不退反涨,流量逐日激增,已经超过了景佑年的那次巨灾。

    不过,好再朝廷早有预警,各段河防要地都有专人严盯死守,几十万民夫厢勇几乎就睡在河堤上。所以,虽然比往年水大,但至今还未出现险情。

    正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之时,六月初九。。。

    唐奕一早起来,和宋楷、庞玉等人跟着黑子和君欣卓晨练完毕,正在食舍用早饭,就听外面憨牛急匆匆地跑进来,兴奋大叫:

    “大郎!退了!退了!”

    唐奕手里的馒头正送到嘴边,“什么退了?水退了?”

    憨牛用力点头,“退了!水退了!只一个时辰就退了近两尺!”

    啪嗒!

    唐奕全身一颤,馒头一下掉在了地上,整上人僵在了那里。

    “大郎这是怎了?”憨牛不明所以。大水退去,这是好事啊!但看唐奕的表情,似乎不太像高兴的样子。

    唐奕颓然地把手耷拉下来。

    “完了。。。。。”

    “到底还是溃堤了。。。。。“

    用力甩了甩头,强让自己镇定下来。

    “去把国舅和潘国为叫出来,咱们即刻进京!”

    唐奕蹭的蹿出去,就往食舍外面跑,却迎头撞上了曹佾。

    根本就不用叫,那二人早就得了信儿,主动跑来找唐奕了。

    曹佾劈头就问:“大郎,汴河顷刻而退,说明有地方开口子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唐奕一边往外走,一边急道:“进城,等奏报,先确定是哪里溃堤再说!”(未完待续。)

第156章 黄龙起舞

    庆历八年六月初九,黄河于大名府胡商口段溃堤。

    次日,消息传到开封,赵祯急令各州上报灾情,以筹应对之法。等各州把详细灾情报上来之后,即使经历过景佑年大灾的大宋君臣也彻底懵了!

    黄龙起舞!那条横陈大宋的黄龙。。。。彻底飞了!

    依奏报所言,胡商段河道溃处二里有余,浊浪夺岸而出,弥漫天际,吞噬京东西路,河北东西两路数十州县,一路向北肆虐。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不论是文彦博,还是赵祯早就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真正让赵祯无法接受的是,黄河决口,一路北上,大有一往无前之势,最后汇入白沟河,取界河水道入海。

    文宽夫一语中第,早知今日,当初就应该听他的,掘堤北引!!

    赵祯和政整常的诸位相公宁可冒着水淹数十州的风险,也不愿北引黄河,正是因为界河淤塘和黄河天险是大宋对抗辽国的最重要两道防线。一个不甚失去这两道防线,必引来辽国觊觎之心。

    但是,如今的情况,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不但,京东各州弥于洪灾,而且,想保住的两条防线也彻底毁于一旦。

    现在,黄河成了宋辽界河,原来的白沟河淤塘已经可以直接走大船,辽国若要侵宋,直接以船载兵,可直达开封百里之外的黄河岸边。

    赵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脸色发白的在福宁殿外整整站了半天,最后还是李秉臣上前禀报,说是曹佾、潘丰求见,问赵祯见还是不见。

    赵祯这才反应过来,急声叫道:“见!见!速传二人觐见!”

    而在政事堂中。

    陈执中、宋庠、庞籍皆是木然而坐,三人和赵祯一样,都是追悔莫及,那日要是听了文宽夫的,哪有今日危局?

    反倒是文彦博临危不乱,处事若定,一道道政令由这位‘年青’的相公之手签发而出,尽其可能的挽回危局。

    陈执中看着参知政事值房门前进进出出的各级属官,忽然心生老态,暗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没了当初的果绝?

    。。。

    六月十四,赵祯下罪己诏书,告慰苍天,并令各州全力抢险救灾,安置灾民。各州征调民船民夫,朝廷各属救灾物资十日内转运灾情最重的河北两路之地。

    十日?如此天灾大难,十日之内怎么可能?!连征夫征船的时间都不够。

    可是,这么荒唐的旨意,赵祯就这么下发了,而且政事堂的文相公就这么荒唐的接旨了。

    更不靠谱的是,十日内,朝廷赈灾的粮船竟也荒唐地到了灾区!

    大水还未退,赈灾粮就已经到了,这他妈有点太离谱了!

    很多人还以为,这是地方官员为了争功,谎报政绩吹出的牛皮。,根本想不到,观澜的粮船确确实实已经到了灾区。

    唐奕五月二十三接到官家拒绝掘堤平险的决定,就急令在各地的运力装载粮食物资,向登州、海州集结;六月初九,堪堪在决堤之前赶到两地待命。

    另一方面,朝廷一接到各州灾情奏报,曹佾、潘丰就觐见赵祯。

    赵祯自然大喜过望,原来他知会唐奕让观澜商合协助救灾,但万万没想到,观澜的动作这么快。

    能不快吗?为了这一天,唐奕都准备半年多了。

    赵祯大笔一挥,拍板将粮食转运的路耗提到了一半,一百斤粮只要有五千斤运到灾区即可。

    呵呵。。。。

    从去年秋到开春,唐奕在全宋境内一共收购了两百万石粮食,赵祯给他一半!

    赚飞了!

    但是。。。。

    赵祯给了,他却不能要。。。

    一来,这是赈灾活命的大事,这个钱他不能挣,要遭报应的。

    二来,唐奕要借着这次赈灾,为观澜的船队打响名号。

    所以,赵祯按往年赈灾路耗四成,多给了一成,曹佾却没要,只按正常路耗三成来算。而且,曹国舅偷偷地告诉姐夫,实际路耗不会超过一成,剩下两成,会以民捐的形势一并运至灾区。

    赵祯高兴坏了,每逢大灾,无外乎吃饱肚子,防止疫病,还有严防民变,这三件大事最为重要,而这三条都与一物有关。。。。。

    那就是粮!

    有粮就不会饿肚子,死的人就会少,防疫病相对就会简单很多,而灾民只要有饭吃,自然没人造反。

    可以说,只要粮食还能运到灾区,那不论是灾民,还是皇帝,心里就有底,大灾之患也就去了一大半!

    。。。

    可是,赵祯庆幸之余,却也有烦恼,因为朝中又不消停了。。。

    陈执中,宋庠。。。。请辞!

    陈执中和宋状元还真不是撩挑子,实在是两人除了干瞪眼,在朝中什么忙也帮不上。

    陈执中是孤臣,正臣,他在朝中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握一个度,别让朝廷因政见之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