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虽如此,却仍旧有人愤愤难平,如此骇人听闻的凶案,自可破例比当谋逆寸寸磔杀。最后还是朱大典亲自开口拍板,他认为陆九虽然穷凶极恶,但毕竟并非谋逆大罪,但若仅仅是斩首也太便宜了他,于是便决意二刑并处。先施以活人剥皮,待剥皮完毕在施以腰斩。

    听着一众官老爷们议论纷纷,对陆九如何处刑如此津津乐道,端坐于正堂一隅的贺一龙心下却阵阵冷笑,一帮窝里横的东西,若革左五营的几大首领仍在围城,看你们还能否如此从容?这个想法刚冒出来,他又是一阵暗暗苦笑,看来即便转换了身份,这做贼的思维也一时半刻也改不掉。

    他根本就不关心对陆九如何处刑,只要处死此人,城外的李信定然因勃然大怒,若因怒而作乱,凤阳局势将再次乱起,也正就顺了他的心意,可趁机浑水摸鱼。

    耳听得正堂的老爷们已经确定了如何处刑,贺一龙心里暗道了一句:姓陆的,莫怪老子狠辣,要怪只能怪你是那天杀的李信的手下,怪只能怪你在这个时候进了成来。

    原来,这陆九奸杀拘捕一案正是贺一龙以及他带进城中的部下一手策划实施。昨日凤阳巡抚朱大典宴请李信,结果酒菜齐备只等主客时,便有军卒连哭带嚎进屋报讯,说是李信一言不合就斩杀了朱大典的副将,而且还下令将所有人灭口,此人拼死闯出一条血路才得以幸免。

    朱大典闻讯之后怒不可遏,就差当场掀了桌子。也就是这个时候,济西兵备道何腾蛟携陆九一同进城赴宴,这位巡抚碍于同僚脸面不得不按捺情绪与之虚与委蛇一番。贺一龙忽然心生念头,便主动请求陪宴,并言及他与何腾蛟也算有旧,朱大典正意兴索然巴不得有人来陪酒便一口应下。

    就此觥筹交错,贺一龙的酒量也甚是了得,一人对何腾蛟陆九两人,竟将二人生生灌醉。朱大典眼见客人醉酒,便令下人为其在府署安排住处,贺一龙便主动应承下来。

    酒饭过后,朱大典琢磨着,李信既然斩杀了自己的副将又杀了他的随从灭口,想来必是起了不轨之心。一念及此之后,不禁惊起了一身的冷汗,连忙下令城中警戒,四门紧闭,严防有人偷袭。与此同时也打消了派人去李信营中质问的念头,对此他做了两手打算,首先分别派人往南京向南直隶巡抚衙门以及浙直总督张方严求援。其次,再次上本参劾李信桀骜不驯,意图不轨,随意斩杀军将,请求皇帝做主申斥。

    贺一龙正是趁着朱大典不在府署,便琢磨着如何借此弄一桩惊天大案。正好由于战乱,巡抚衙门将凤阳府各处驻军召集在城中,而住房又较少而不够用,朱大典为了笼络将士人心,便将府署的一些空置房屋清理出来,供那些军将使用。于是,距离他们酒宴那所客厅最近的一家参将便倒霉成了目标。贺一龙借故将那参将约了出来,他的部下便趁机行事,闯入那参将屋中,将与其避居一处的妻子先奸后杀,然后又偷偷将沉醉半昏的陆九拨了裤子拖到施暴现场。

    待一切完成,贺一龙便放那参将回去。然后他便眼巴巴的等着陆九被一网成擒,如此虽然不能挽回自己部众被收拢的局面,给李信添点堵,断其一臂也是件痛快事。孰料,那陆九掐在参将回家进门之时便醒转过来。参将眼见惨景怒极之下抽刀便想一刀杀了陆九,陆九迷迷糊糊不明就里,眼见有人持刀行凶,便本能的予以反击。陆九身经百战,那参将哪里是他的对手,不过眨眼的功夫,那参将手中的雁翎刀竟像变戏法一般插入了参将的肚腹之中。

    正好,那参将的亲兵有要务前来通禀,正好目睹了参将被杀的恐怖一幕,又一瞥眼瞅见床上赤身**的女人,登时就明白了一切,他一面高呼杀人了,一面抽出腰间雁翎刀冲上去,准备为自家参将复仇。

    陆九此时仍旧醉醺醺昏昏沉沉,眼见又有人提刀上来行凶,便持刀反击,一举又将这亲兵击杀。也就是这一会的功夫,府署内的巡抚亲兵听到了杀人的呼喊声,呼呼啦啦一股脑的赶了过来,瞧见陆九满身鲜血,屋内三人倒毙,当即就一拥而上欲拿下行凶的陆九。不过,陆九勇猛至极,竟在酒醉之下仍就一连格毙十余人,最后实在不支,自行倒地才让那些巡抚亲兵生擒。

    躲在暗处看热闹的贺一龙,哪成想到自己一时的创意,竟演变出了这般结果,自是喜不自胜,他只怕局面不够乱,只有局面越乱,对他才越有利。

    正在贺一龙避坐在正堂一隅暗自得意,筹谋接下了对策之时,却突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进来,紧接着便是惶急的呼喊,“不好了,城外的大军要攻城!”

    此言一出,本来还嗡嗡一片乱响的正堂忽然间就静了下来。朱大典好像没有听清楚一般,又声音颤抖的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城外大军如何了?”

    等朱大典问出此话,那报讯的军卒也进入了正堂,单膝跪地回道:“回部堂,城外大军集结直扑凤阳东城门,看着,看着,好像要攻城!”

    这军卒的话字字真切,在正堂中便好像一石激起千层lang,众文武官员们也终于不顾如何处置陆九了,陡然间紧张惶惑起来,纷纷以求助的眼神望向巡抚朱大典。

    整个正堂中只有避坐一隅的贺一龙心花怒放,万想不到,一招陷害之计,竟阴差阳错搅起了如此一场风波,于是他也抬起头来跟着众文武的目光看向居于首座的凤阳巡抚朱大典。

    让贺一龙有些诧异的是,此人也并非全然蠢货,只见他一阵冷笑,放言道:“都慌张个甚?凤阳城搞池深,连二十万流贼都莫奈何,城外区区二万人又能折腾起什么风lang?各位都稍安回家,诸将随我上城迎敌!”

    眼见朱大典如此冷静沉着,贺一龙略想一下也就了然,如果此人全然是个蠢货,想必凤阳也就难在马守应大军面前坚挺月余了吧。也正是如此,贺一龙反而更加兴奋,如今官军和官军打了起来,当有一场大大的好戏可看。

    想到此,朱大典脚下生风,已经出了正堂,一众武将便纷纷跟了出去。贺一龙自认不能在端坐于此,于是也起身混入武将之中,跟着朱大典赶往东城门,继续看热闹,他倒要看看这李信究竟是怒极而色厉内荏,还是真有本事攻下凤阳城!

    贺一龙跟着朱大典刚行至东城门处,便觉脚下一阵猛摇巨颤,紧接着又传来的闷雷般的巨响。朱大典毕竟不是武人,巨震之下竟身形不稳,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贺一龙眼尖赶紧上去将朱大典扶了起来,刚想说几句安慰话,却听城门口处传来了惊慌失措的呼喊之声。

    “不好了!贼人进城了!”

    “城门被破,赶紧增援城门,快来人!”

    这呼喊让贺一龙心中一阵剧颤,他心道这莫不是李信的诡计?祸乱城中守军军心?守城之时,人马多在城上,城门处反而守军不多,如果城门果真被迫,只怕……

    朱大典此时也极是惊慌,忙向东门望去,却见到处烟尘,难以看清具体情形。

    就在朱大典与贺一龙两人莫名心惊之时,凤阳城外心惊不已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随军观战的济西兵备道何腾蛟。此前,他只听说李信此人善守,曾以万人守锦州,抵抗满清鞑子十万大军,并一举功成。但似眼前这般以这万人强攻坚城,却是没有半分把握的。

    但仅仅在片刻之后,何腾蛟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见三卫军已经雄赳赳气昂昂鱼贯冲进了那城门洞中!

第六百二十章 进城进城

    待何腾蛟反应过来时,便由衷的对李信心悦诚服,暗道此人果真是一个行军打仗的天才。都说将为兵之胆,眼见着这些三卫军的士卒竟不顾生死一股脑的冲向了东城门,而城上的守军似乎有些投鼠忌器,或是自诩城高坚固,眼见他们没有攻城器械,总之并没有进行攻击,终使三卫军军卒一口气冲到了城门下。

    紧接着,何腾蛟便看到这些冒着生死风险一口气冲到东城门下的三卫军士卒们纷纷扬起身背的铁锹、铁镐,在东城门下一阵深挖猛挖。这将他看的阵阵迷惑,不知这些人在做什么,难道仅凭着铁锹、铁镐就能挖进城去吗?随即便见三卫军士卒们又将随身所背的一包包东西放进挖掘的深坑之中,然后又寻来附近的巨石与泥土一并埋下。

    这些动作进行的行云流水,仿佛是老练的庄稼汉侍弄庄稼一般,不论是挖坑的抑或是搬巨石埋土的,都配合的天衣无缝。不过片刻的功夫,只见所有的三卫军军卒们呼啦啦纷纷向城门两侧闪开。与此同时,何腾蛟又发现又军卒猫着腰,似乎捋着一条长长的线绳向后退去,于是更加的不明就里。

    终于,有人点燃了火把,一把捅到了那绳子上,只见火星子扑扑乱跳。何腾蛟终于看明白了,这竟是在东城门下埋的火药。眨眼的功夫过去,何腾蛟只觉得脚下大地一阵猛摇巨动,然后又是一阵闷雷炸响。等他再望向凤阳东城门时,却是甚也看不见了,落眼的满是扬起的尘土,弥漫的硝烟,他只能看到一个个三卫军勇敢的身影,前仆后继的冲向了那一团团尘土硝烟之中。

    凤阳城破了!何腾蛟的心里直为这个想法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前前后后也不过两刻钟的时间,难道这座城高池深的凤阳城便被轻而易举的攻破了吗?随着三卫军士卒源源不断的冲进了那一团团尘土硝烟中,他终于确认,凤阳城的确是破了。

    何腾蛟看了一眼身前仍旧一言不发的李信,心中不由得阵阵发奇,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镇虏侯可是早就有了这些计较?何不早些说出来,害的下官真真担忧!”

    岂料李信的声音却是带着阵阵寒意,竟不答反问:“这城门一破,便形同谋逆!何兵宪难道就不怕被李信牵连,诛了九族吗?”

    何腾蛟此人向来果决豁达,既然早就有了计较,就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反复的纠结计较,他扑哧一声竟笑了出来。

    “镇虏侯好一个婆婆妈妈,下官若是畏惧,又岂会留下?再说,镇虏侯不伤一兵一卒进入凤阳城,也只能说是进入吧?否则,就算那朱大典告了上去,这等匪夷所思之言,外人也只会认为他发癔症,说梦话!”

    说着,何腾蛟对着李信便是拱手一礼,“镇虏侯智计勇武放眼我大明可端得是无人能出之右……”

    听着何腾蛟满口的溢美之辞,李信心里也是一阵惭愧,若说他在谋定之前,早就成竹在胸,那是夸张了。说实话,攻城救陆九的决定也是仓促之间下的,至于仓促之间埋炸药,炸城门能否奏效,他也不敢百分百打包票,毕竟凤阳城作为大明朝的中都,在修建的质量和规模上绝非一般小城可比,万幸的是一战而攻城,仅仅一次爆破就成功的将城门和铁闸纷纷炸碎。

    其实,李信所不知道的是,他这次的确是侥幸了。若是在崇祯八年正月之前的凤阳城,三卫军这点炸药是决计炸不开的。张献忠破凤阳以后,凤阳城四门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尤其以东北二门最甚。此后在崇祯九年和崇祯十年分别对凤阳城墙进行了重新修葺,只是地方官吏克扣工程款项,偷工减料,却不想竟由此时得到了报应。而那始作俑者正是自崇祯九年起便就任凤阳巡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