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强大的阵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别阔儿所能承受的极限,从他降生到草原上的十八个年头里,头十年一直在父辈的庇护下成长,而当失去父辈庇护之后,独自挑起敖汉部大梁时,又值漠南蒙古一片混乱,互相攻伐。敖汉部于夹缝中艰难的存活至今,靠的并不是征战沙场,而是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别阔儿接触过最大的战斗恐怕也仅仅是先前东阳河一战。

    如今清廷出动了皇族权贵作为统帅,又征发了漠南蒙古中最早投降了清廷的一批蒙古部落,以及漠北蒙古四大部落的战兵。规模之浩大,恐怕也是十几年来蒙古草原的头一遭了。

    别阔儿难以理解,区区漠南蒙古之间的混战怎么能惊动了清廷,并让清廷的皇帝如此重视呢?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个明军总兵李信了!

    清廷如临大敌的模样,也让别阔儿吃惊不已,难道一个明朝的总兵竟能比那些总督,经略还要有能耐吗?据说明朝的两大总督孙承宗和洪承畴一个坐镇辽东,一个坐镇宣府,也没让清廷如此重拳出击吧!

    接下来该怎么办,很多敖汉部的人提议,立即赶回下水海大营,然后带着部众西去避难。别阔儿却断然拒绝,在经过了初时的震惊以后,他已经有了决断。

    敖汉部不能再如以往一般如夹缝中左右逢源而生存,眼下便是一个大大的机会,明朝总兵军力强盛才会使得清廷如临大敌,反过来思考,即便大军三四万,又权贵如云,明军便未必不能一战。

    与其逃命,不如赌上一把,将赌注都押在明朝总兵身上,大不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夜行军,天将放亮,东方的鱼肚白也逐渐被草原太阳染上了一层红黄之色。联军已经由一字长蛇转换为左中右三军,并行前进。随着草原上的晨风,李信耳间似乎隐隐传来了远处的呐喊与厮杀之声。

    当是距离战场越来越近了,只不知这一夜过去,那日苏所率的联军残部又如何了。探马疾驰而回,“前方十里,乌珠穆沁部万人大军正与联军对峙!”

    得报之后,李信略松一口气,只要那日苏还坚挺在圪儿海畔,此番战斗便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那日苏还剩下多少人马?”

    “回大将军,不足三千之数。”

    这个数字让李信有点意外,一万对三千,以蒙古人之骠勇,不应该打成对峙的局面啊。

    “走,前面高坡上去看看!”

    李信带着亲兵卫队离开中军,亲往草原高坡,盏茶功夫,马队便登上了坡顶,远处圪儿海由于此前的大雨已经涨出了老大一片水面,于清晨中散发出了蒙蒙雾气,笼罩在整个海子周围。

    双方大军于雾气中排兵布阵,拉开了架势,乌珠穆沁部便像一头鹰隼,虎视着孱弱的联军残兵,但却仅仅偶有几支奇兵突出互相接战,打成一团,但总归是双方都似乎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李信眉头紧缩,陆九一直紧随左右。

    “乌珠穆沁部好大的胃口,这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草原上丁口珍贵,爱惜人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种打法却不是草原人的风格,总有一种直觉在告诉李信,指挥对方大军的一定是汉人。

    李信深吸一口气,不管对方主将是什么人,此战都只能必胜,他已经决定对乌珠穆沁部的万余人侧翼发起强攻,配合那日苏部,然后一举将其击溃。

    “传令,大军突进!”

    传令军卒令旗挥舞,三卫军中军得到军令之后轰然而动,两翼蒙古步骑联军也跟着开始缓缓推进。

    联军的出现果然使得乌珠穆沁部发生了变化,一部骑兵疾驰飞奔,直奔联军侧翼。一幕幕被高坡之上的李信看在眼中,这种分兵的做法极为不智,李信决定不予理会,联军两翼的蒙古军会给他们有力的反击,关键所在是中军对其主力的冲击。

    与此同时,别阔儿没命的狂奔,亦堪堪赶到战场边缘,他放弃了隐藏行踪一路上飞驰直奔下水海营地,为的就是给明军总兵报警,但还是迟了一步,在圪儿海正撞见了李信所率领的联军与乌珠穆沁部陷入决战之中。

    目睹此情此景的别阔儿欲哭无泪,他几乎已经看到了联军即将败亡的场景。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事不好

    别阔儿不顾一切还是晚了,眼睁睁看着大军与乌珠穆沁部的人马撞击到一起,更还有一支骑兵便如苍蝇一般如因随行,不断游弋于大军两翼,甚至是大军后翼。如果联军的敌人仅仅是对面的乌珠穆沁部,那么打赢这场战斗并不困难,可是那支由拜因图所统帅的科尔沁诸部与漠北蒙古四大部的蒙古军还在虎视眈眈,竟又是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面。

    不过短短几日的功夫,竟然先后两次目睹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境遇。到了此时此刻,几乎所有敖汉部的人都认为,此战部落联盟大军必败无疑,即便是蒙古历代英明伟大,勇敢睿智的汗王复生也无法扭转这种局面。

    “别阔儿汗王,联军败局已经难再挽回,咱们也早作打算吧!”

    言下之意,应该早为后路做打算,别阔儿只是望着战场,不置可否。终于有人惶急不已。

    “再不做打算,就,就晚了,趁现在回下水海营地集合部众,然后一路西去,又有谁能拦住我敖汉部?”

    此言一出,敖汉部众人纷纷附和,岂料别阔儿却暴喝一声,“跑,跑,跑!遇到困难就知道夹着尾巴像狗一样的逃命,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想一辈子如此吗?如果有谁乐意,就请自便,我别阔儿绝不阻拦,如果还认为自己是敖汉部的一员,那么,就和我别阔儿为了敖汉部的崛起,做最后一搏!”

    部众们当然都不愿意背负狐狗一般的骂名,但若是以为凭借敖汉部这千把人就能够帮助联军扭转败局,大家都认为别阔儿是在痴人说梦。但别阔儿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明朝总兵必然会击败乌珠穆沁部,也必然会击败清廷联军,我们敖汉部也必然会崛起于漠南,崛起于蒙古!所差的,不过是眼前这艰难的一步!”

    别阔儿又一次决定豪赌,赌李信不会战败,赌李信会击溃乌珠穆沁部,然后再击败清廷联军,然后一举称雄漠南蒙古,甚至可能乘胜夺取漠北蒙古,那么到了那时,西蒙古漠北、漠南蒙古三大部分,大部落联盟拥有其二,可就真真是蒙古大部落联盟了。

    或许是别阔儿身体里流淌着中不安于现状的血液,也或许是别阔儿生来就容易冲动行事,反正这一刻他决定继续赌下去,赢就赢个盆满钵满,输就输个一败涂地。

    “走!随我去给大将军报信!”

    自家汗王有了决定,部众们便也不再坚持劝他西逃,毕竟眼下大军还有一战之力,既然汗王执意如此,也只好听之任之。随着一声战马长长的嘶鸣,千余敖汉部勇士呼啸而出。

    “十三哥快看,南面又冲出一股骑兵!”

    由于有了蒙古各部骑兵护持左右两翼,陆九骑兵营的任务也相应做了调整,由掩护三卫军左右两翼以及追击残敌变为了护卫李信安全。

    李信循声望去,果然有一支千余人的蒙古骑兵于十余里远处的山坡上冲下来,一种不详的预感油然而生,他直觉今日的局面恐怕远不止这么简单,或许是一场生死大战。

    只可惜三卫军并未做好完全之准备,在缺少弹药的情形下,仓促应战能够全身而退吗?好在赶到战场之后,李信发现乌珠穆沁部的人马充其量也就两万多人,肯定不到三万,骑兵与步兵的比例大致是三比二,与部落联军相比完全不占优势,以雷霆之击快速打掉他们的士气,然后再趁机将之击溃,最后由蒙古骑兵追歼消灭掉残敌。

    李信并未在中军之中,而是于高坡之上遥望统揽战场,然后通过掌旗军卒发令,这么做固然会与中军之间的交流有一定的隔阂,但好处也显而易见,站的高望的远,敌我双方的排兵布阵,各种变化都会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然后借着掌旗军卒由令旗再反馈传达给大军。

    陆九却一直盯着那股千余人的骑兵,他忽然发现了一些端倪,让李信也仔细去看。

    “十三哥看看,那股骑兵瞅着像,像敖汉部的别阔儿!”

    陆九的骑兵曾与敖汉部有过短暂的交锋,而他又对敌人过目不忘,所以第一时间便觉察出了这一点。李信依言看去,却敲不出任何端倪来,那股骑兵并没有旗号,也没有统一的军装,仅仅通过外在根本就无法判明敌友。

    而李信也早就通过掌旗的军卒传令下去,只要他们靠近了联军右翼的警戒范围,游弋在外围的蒙古骑兵便给之以毁灭性的打击。

    而陆九却仍旧坚持对方是敖汉部,如果真的无差别攻击,唯恐伤了友军,李信却反问道:“倘若不是敖汉部呢?”

    陆九一时之间语塞,倘若不是敖汉部,那就肯定是敌人,一旦让他们突破外围,而靠近联军右翼,将严重的打击军队士气。

    “可若是友军呢?”

    陆九还再坚持,李信有几分无奈。

    “陆九何时变得如此婆婆妈妈了?”两军交战,一军的统帅当然要考虑全盘,而不能只局限于一营一地,为了大局着想,有些时候必然也会做一些无奈的决定。

    就在两个人因此而僵持住时,有人忽然指着远处喊道:“快看,快看,又来了一股骑兵!”

    李信悚然一惊,再一次循声望去,果然又有一支人马轰然而至,只不过与众不同的是,这支骑兵的装备显然要精良许多,很多人身上甚至还罩着半身的铁甲。

    “传令,右翼骑兵尽全力拖住那两支骑兵,右翼主力向南运动三里,随时准备交战!”

    李信本能的觉得那个方向还会陆续有骑兵出现,他的设想是让右翼全体加入战斗,以人数上的优势来锁定胜局。中军则应尽快与乌珠穆沁部的主力进行决战。

    而联军的右翼是那日苏部的残军,则相对安全许多,整个右翼的一万人马就可以作为中军的后备力量,随时准备帮助中军给与乌珠穆沁部最后一击。

    轰轰轰!

    海森堡早就迫不及待的将炮兵推到了最前沿,每一次战斗第一炮兵营都是最抢风头的,并且没有之一。而原本作为突击力量的掷弹兵营反而每次都落在了炮兵的后面,等炮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对方轰的作鸟兽散之时,张石头的掷弹兵营充其量只能起到打扫战场的作用。

    三卫军各营经过多次的大战,配合起来已经几乎天衣无缝,李信对此并不担心,因此观察战场之时整体心态还是比较乐观的,在见到战场的形式之后,出兵时的担忧也渐渐放下。

    李信忽觉身后有异,回头一看竟是孔有德带着他的第二炮兵营也来到了高坡之上。

    “大将军!”孔有德对李信并不畏惧,但却深深佩服此人的运气,直到此时此刻他仍不认为自己是败给了李信,他一直认为自己终究是敌不过的是命运,而天道往复,命运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又岂是他一个凡夫俗子能够看破的?

    命运几次三番的眷顾一个人,由逆境往死而生,这就绝不是巧合,而是天数使然。这更使得孔有德认为,只要紧跟着李信的步伐,便等于是跟紧了命运的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