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四知嘿嘿笑了几声却道:“此计虽好,却如打牌一般,不能轻易打了出去。”

    刘觉斯心中一动,急忙问道:“请张相明示!”

    “圣上为何要保李信?”

    “自是此子能征善战,如今又有克复太原之功,说不定要他南下收拾开封乱局也未可知!”

    “恩!晋王郡主若下嫁李信,李信便是仪宾,朝廷规矩所在,他又如何再为圣上领兵?”

    刘觉斯顿觉颓然,若李信成了仪宾便与驸马等同,再不能参与朝政,掌兵权则更是不能,皇帝如何能同意?

    “刘大人不必沮丧,所以才教你不能轻易将此牌打了出去,一张好牌打的时机不对,就成了烂牌!”

    听张四知话中另有深意,刘觉斯心底又涌起了希望。

    “那,那要何时才能将这牌打了出去?”

    “要等圣上与那些穷治李信之人希望你打的时候才能打!”

    说白了就是等待一个最合适的契机,刘觉斯若有所思。

    果如此,真是一举两得,朝中大臣向来不喜李信其人,均觉得他过于跋扈嚣张,实在是朝廷一大隐患,若不加以牵制早晚得行不轨之势。

    不对,将晋王郡主下嫁李信是一箭三雕,其一,除去隐患,必然会得到大多数朝臣的支持于谅解。其二,满足皇帝保李信之希望,虽然略有不足,亦可再从长计议。其三,安抚晋王。最终使得所有人皆大欢喜,虽然不尽然完美,却是一个绝佳的中庸之策。

    离开张府后刘觉斯便请了病假,躲在家里,准备先让朝廷上各方尽显其能。

    果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弹劾李信的奏章雪片一般纷至沓来,这其中执牛耳者竟然是内阁大学士,总督保定、山西、河南三省军务的杨嗣昌。这可非同寻常,通常一派之首若要弹劾某人,必会先以位卑资浅之人打头阵,然后再群起附和,而身为一派之首的那人当可伺机于关键处着力,进可攻,退可守。

    杨嗣昌如此做却反其道而行之,但是朝中的老狐狸们却明白,他这是色厉内荏了,以带头弹劾李信这种有违礼教的行为来像皇帝证明,此前自己一直针对李信是出于公心。

    如此奇怪的心思,偏偏朱由检就吃这一套,不但没追究黄河决口的责任,还勉励一番令他尽速解决河南流贼,不要再让他失望了。

    张四知暗暗冷笑,杨嗣昌虽然又板回一局,但是如果河南战事处置不利,他将永远的消失在阁臣名单之中,自己距离内阁首位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当然,朱由检之所以对河南局势责任的追究表现的轻描淡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赖于李信在山西取得的大胜,这坚定了他剿贼胜利的信念,所以才又给了杨嗣昌第二次机会。

    说到底,这屡屡暗算李信的杨嗣昌还要感谢李信呢,如果不是太原大捷,杨嗣昌此刻恐怕已经在锁拿进京的路上了。

    因此,大明天子朱由检越发急不可耐的要将封赏李信的旨意从速送往山西,以慰劳这位一心为公的骁将,再者也弥补一些此前怀疑他的歉疚。

    内阁大堂,一众阁臣正在商议如何处置皇帝再一次发下来的中旨,若是没有非礼晋王郡主这档子事,封赏李信原则上是可以通过的,再不济还可以逼皇帝打个折扣。

    可是现在李信涉嫌有伤风化的案子,而且苦主还是晋王之女,晋王又紧追着不放。这其中以范复粹为代表的清流一派,认为要必须明正典刑,以彰显朝廷重视礼教。

    “李信嫌疑在身,圣上却执意封赏,这等有违礼教之事,想来也是一时糊涂,就算此子有心救人,可木已成舟,总不能视而不见,咱们做臣子的不能看着不管!”

    范复粹出于大局出发,必须安抚晋王之心,那么牺牲一下李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暂且不加封赏,申斥责罚一番就算将这一篇揭过,对各方也有个交代。至于往后,皇帝哎怎么封赏,谁还能再以此事为借口管着了?

    薛国观立即出言附和,“我等食君之禄,须忠君之事,兹事体大,却不能轻易屈服了!否则将置圣上于不利之地!”

    一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其实若杨嗣昌不开口,他才不会插一脚,管这档子闲事,毕竟与之利益相关,内阁在封驳皇帝中旨这件事上取得了空前的一致,偏偏朱由检死心塌地的就要封赏李信,内阁封驳一封,他就继续发下一封,看看这帮臣子能封驳到几时?

    封驳中旨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这一封封的中旨驳的几个老臣手软腿软,除了范复粹和薛国观,其他人都坚持不住纷纷学刘觉斯一般告了病假。

    朝廷大佬打架,跟着瞎掺和什么,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大不了咱不伺候了,等这阵风头过了再出来视事。

    剩下的薛国观和范复粹态度极为坚决,封赏不能下,旨意不能发,除非皇帝发中旨去山西,他们绝不阻拦。但是,没有内阁票拟的中旨,这种封赏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朱由检自然不会干这种小孩过家家的行为。

    于是,皇帝和阁臣顶牛的戏码还在继续,中旨还在不停的发往于文华殿一墙之隔的内阁大堂,两位阁臣依旧照例封驳,在众臣们看来,这简直和小孩过家家没甚区别了,就不能好好坐下来商议一下吗?朝廷上下那么多大事,就被这件事给耽误了,值得么?

    朱由检当初选择刘觉斯负责此案就是看中了他与朝中几大势力有着距离,不会偏帮偏向,关键时刻还可用他来打个头阵。谁知这厮竟然荡当起了缩头乌龟,他这才不得已赤膊上阵,以皇帝之尊亲自于大臣顶牛。

    顶到最后双方都已经骑虎难下,皇帝若是服软,今后哪里还有威信在,往后内阁稍有不满,封驳中旨岂不成就得成了家常便饭?范复粹同样亦是如此,他一心为公,自持问心无愧,岂能如佞臣一般毫无原则,若是妥协了,连他自己都会不齿自己所为,尽管如此会成了杨嗣昌于薛国观的排头枪,但却义无反顾。

    政见之争,最后城了意气之争。其实,双方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台阶而已。

    相较之下,本来喊打喊杀的晋王府却成了局外人,代替晋王前来的全权代表,就是那个太监居然深居简出起来。

    刘觉斯虽然请病假在家,却一直都留意着朝廷动向,皇帝于阁臣顶牛顶的不亦乐乎看的他心惊肉跳。忽然管家悄然来到近前,“老爷,张相爷府上送来的条子。”

    刘觉斯心中一动,接过字条迫不及待的打了开来。只见上只有两个字“出牌”!

    “备轿!”

    老爷不是称病么,备轿出去这不就穿帮了吗?管家不解的问道:“老爷这是?”

    “进宫,面圣!”

    刘觉斯斩钉截铁的说道,似在回答管家,又似自言自语。

    ……

    “让晋王郡主下嫁李信?”

    大明天子朱由检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刘觉斯,他突然觉得这是个绝好的台阶。而且,郡主既然下嫁李信一切非礼之因由便就此不能成立,自然再无治罪一说,可以接受。但他随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题,一旦李信成了亲王的女婿,按照规矩就不能再参与朝政,兵权亦要交出来。可他还要等着他剿流贼,杀鞑子呢,如果李信就此被束之高阁,还要他何用?

    所以,皇帝在即将脱口而出同意此法的同时,又犹豫了。但是,毕竟没有更好的台阶了,沉思半晌,终于还是点头,至于其他事容后再议!

    “阁臣们对此是什么意见?”

    刘觉斯见皇帝松口,总算一颗悬着的心落地,忙回答道:“启奏万岁,都认为可商议!”

    可商议,眼下之意就是有些细节可以有妥协了。

    “就依刘卿所言,召阁臣来吧!”

    薛国观和范复粹被从内阁大堂召到了文华殿,这是君臣顶牛多日以来,皇帝第一次召见他们。

    朱由检打的主意是,郡主可以下嫁,但是眼下的仗必须要李信替他打完,等到天下太平自然要让他马放南山,这是底线。

    可范复粹兴许是于皇帝顶牛顶习惯了居然又抬出了祖制来。

    “郡主下嫁李信,当是一喜,但李信尚郡主即身为仪宾,而仪宾于驸马一般不可参与朝政,兵权亦不能在手,万岁封赏一事……”

    朱由检马上打断了范复粹的话,“郡主下嫁,封赏一并!”

    薛国观见皇帝面色越来越难看,觉得再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决定劝一劝范复粹,就此罢手。

    岂料还没等他说话,范复粹又道:“万岁,说实话,臣也觉得李信非礼一事,事出有因,但晋王毕竟是天家脸面,且祖制不可有违,若是能两全其美,臣也不愿做这讨人厌的角色。”

    这番话可真真都是他的肺腑之言了。

    注:仪宾,明朝亲王、郡王之婿为仪宾。

第二百五十四章 已成定局

    就在刘觉斯以为君臣又要顶牛的时候,张四知却从殿外求见,老头子也请了好几天的病假,可是看他这精神矍铄的模样,哪里有半分病态。

    朱由检对自己这个老师太了解了,不到有完全把握的时候,他才不会露面呢,于是令刘觉斯将议题叙述一遍,让他也来拿个主意。刘觉斯不认为张四知能拿出甚好主意来,皇帝的底线交代的很清楚,既要下嫁,免去李信非礼之罪责,又要加封李信以示恩宠。这明显不可能嘛。就算范复粹已经明确表示,只要能想个两全其美而又不违背祖制的办法,他都可以同意。想要调和这种矛盾恐怕也非是易事。

    老头子先干咳了几声,这才说道:“依老臣之见,李信尚郡主可也,给李信加官进爵亦可也!”说到此处,他竟然咳嗽了起来,弄的几位阁臣包括朱由检都是一头雾水。

    咳嗽稍息,张四知继续道:“几位大人莫要急着否定,何不将两件事的顺序对调一下!”

    对调一下?刘觉斯恍然大悟,是啊,先加官进爵,让李信带兵打仗,以后下嫁之时再令其交权也不迟,如此还真久不违祖制。所有人都有茅塞顿开之感,这老头子果然有些歪点子。

    最开心的莫过于大明天子朱由检,两件争执了数日的麻烦事居然在张四知三言两语之间就轻易解决了,自然是对自己的老师大加赞赏。

    刘觉斯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味,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老家伙的一颗棋子,最终还是给人家铺了路。但换个角度想想,若是不当这棋子,自己的处境恐怕还不如现在呢!

    既然双方都没有异议,此事就算定下了,只等择日宣旨。

    于是,封赏李信的旨意终于通过了内阁的票拟,不但如此封赏的规格比之前还提升了一档。

    拜征西前将军,佩将军印,充任山西镇总兵,加封五军都督府指挥同知,兼任三卫总兵,理山西大同灾民事,另加赏天子钦赐宝刀。

    这一回朝臣们没一个人跳出来反对,大伙都心知肚明,不管现在授予李信多高的封赏,将来只要他尚了郡主,这些东西是都要吐出来的,说白了这些东西对李信而言不过是个过路客而已。

    朱由检封赏了李信犹自觉得不够,对于晋王这个族叔也得出点血,于是选其在世的庶子加封了郡王,同时有对他唯一的爱女朱徽妤授诰命,册封号,是为新乐郡主!

    至于为何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