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鼻孔里挤出了一丝几乎微不可察的冷哼,眼皮骤然睁开,干枯如树枝一般的老手突然台了起来,手指虚划着。

    “岂不闻吕氏倾尽家财,才换来了子楚的倾囊相授,我儿如此器局,是要将那奇货……咳……咳……奇货……拱手让人吗?”这一声说罢,就像是最后的呐喊一般,耗尽了他所剩无几的气力,树枝般的老手又颓然跌落在床榻之上。

    黄胜不笨也不傻,老人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突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陡然间惭愧的汗如雨下。父亲没有老糊涂,他在燃烧最后的生命,来指点黄家今后的命运走向。

    一种使命感在黄胜的心头油然而生,鼻子突然泛起了酸,眼前模糊一片,他的手搭在那正迅速流失热量的老手上,心中默念着,黄胜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就在田复珍与郭师爷一筹莫展的时刻,城中富户乡绅们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纷纷同意随三卫军北上,而且无条件同意李信烧城毁城的计划。

    这让两个人莫名其妙,但形势迫在眉睫,已经不是深究其中因由的时候,只要城中百姓们同意随军北上,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与此同时,李信亦没闲着,三千战兵与五千辅兵已经集合完毕,火油等易燃之物也都准备好了,只等城中百姓上路,便要一把火将代州城付之一炬。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当口,李信突然得着报信,黄家的掌舵人黄永发竟然去世了。这可给李信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死者为大,古人最重视孝道,黄胜若是执意不走,恐怕这撤退的计划又得横生枝节。

    此前黄胜在暗中使过一些小动作李信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不知为何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完全配合起来。就算退一万步,黄家的掌舵人还是黄妸的父亲,一旦处理不好,又如何对得起对他一往情深的黄妸?

    李信顿觉头大如斗,说不得要去做黄胜这公子哥的思想工作,事急从权,只好携带了老人遗体先北上再说。

    谁知黄胜却主动来见李信了,身旁还扶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大帅,我黄家不能拖了后腿,家父生前有言,一切以大局为重!”

    李信惊诧异常,这黄家大公子性格直率,一向对三卫军颇有微辞,对他这一镇的大帅也从不假以辞色。今儿转了性,恐怕都是棺中老人的功劳。于是,整束衣冠,来到老人棺椁之前,郑重的深深一揖到地。李信身后的诸位得力干将也一一上前行礼。

    至此,撤退已成定局。在黄胜的担保下,城中百姓放弃了大部分家财,仓促出城。到了第二日黎明,代州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李信亦带着三卫军将火油火药等易燃物点燃之后撤了出来。

    浩浩荡荡绵延十数里的队伍走出十数里,身后远处浓烟冲天,李信回头遥望,心下唏嘘不已。但是,留给流贼的将士一片废墟,他们什么都得不到,没有人口,没有补给。

    果然,流贼大军后脚赶到代州之时被眼前场景彻底惊傻了,流贼大将气急败坏,没有代州城的粮食补给,他拿什么供应大军去进攻那紫荆关?在得知三卫军护着满城百姓仓皇北逃的消息之后,流贼大军决定尾随追击,流贼们认定了队伍中有他们急需的军粮。

    代州百姓们拖家带口,行军速度极慢,刚刚过了胡峪口李信就已经直觉不妙,通过游骑的侦查,他已经得知了流贼大军的动向,毕竟距离流贼大军太近了,很难说流贼不在气急败坏之下进行追击报复。

    于是让黄胜与田复珍一道去催促百姓们尽快速度,一面将陆九的骑兵营派出去,一面又令战兵放慢行军速度,由两列行军纵队变幻为多列纵队,以便在敌人突然袭击之时,能够快速的转换为战斗队形,组成方阵。

    张石头带着掷弹兵营主动留在了队伍最后的位置,掷弹兵营虽然在名义上是三卫军中选拔出来的精锐,却从未经历过实战的检验。因此,他主动留在最后,便是要为掷弹兵营争一口气。

    可李信如何能舍得让三卫军的精锐轻易的就去当了炮灰?过了不久,只见后方尘土飞扬,马蹄踏地之声急促而又响亮,一路北上而来!

第二百四十一章 百姓掣肘

    只见烟尘滚滚之中一杆鲜红的明军战旗飘荡其间,竟是明军骑兵,随着马蹄之声渐渐逼近,大伙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一马当先之人正是陆九。

    须臾之后,陆九战马来到李信近前,只见他拱手道:“陆九回来向十三哥复命!”

    “一路如何?”

    “流贼此刻当被引去雁门关了,总能为大队人马赢得一两个时辰的喘息之机。”

    李信击掌道:“漂亮,有这一两个时辰,想必百姓们也该当安然过了北娄口!”说罢,转身又对一侧的田复珍说道:“田大人,能不能让百姓们的行进速度再加快一点?”

    田复珍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他刚刚从百姓队伍那回来,知道他们的状况,壮年之人当还没有问题,可其中多有老弱病残,尤其还有裹了小脚的妇女,让他们如何再快?就现在这速度,一个个还叫苦连天呢!

    “百姓们已经吃不消了!再快……”

    他本想说的是,再快就不知道要在路上死多少人,可话到嘴边徘徊了两遍,终究还是没张开口去。

    “不是我李信强人所难,流贼一旦赶了上来,死伤可就不是眼下这个数字了!田大人,想想办法,克服困难,让百姓们再快些走,实在不行,财物辎重一律扔掉!”

    田复珍大感为难,百姓们抛弃家园轻装上路已经极是不易,现在又要让他们丢掉身边仅存的财物,这,这还不是强人所难吗?更何况三卫军也不是吃素的,难道非得为难百姓吗?

    黄胜走了一圈,回到李信身边之时刚好听到了他与田复珍之间的对话,当即上前,抱拳道:

    “大帅,此事不如由黄胜去劝上一劝,黄家多年的老脸还能再卖上一卖!”

    李信颇为感激的看着黄胜,此人是个直肠子,又是黄妸的大哥,为了自己的战略设想破家毁财,更是为阖城百姓做财产担保,这才保证了一天之间所有人撤出了代州。现在他所谓的卖脸,恐怕亦是如法炮制。

    可若是不如此,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李信郑重的冲黄胜一揖。

    “如此,全赖黄兄了!”

    黄胜嘿嘿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

    “大帅言重,瞧好吧!”

    不过片刻功夫,黄胜的作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百姓们纷纷抛弃了随身携带的重物,行进速度果然快了一大截。就是如此李信仍旧不敢掉以轻心,整个三卫军与百姓队伍已经拉开了距离,远远的坠在后边,与之间隔的则是负责辎重的辅兵。

    出了胡峪口又走出数十里地,田复珍突然建议道:“前边就是茹越口,大帅,百姓们不如由此出边墙,先往应州取道,然后在前往浑源州,不知可否?”

    李信此前曾仔细研究过大同府与太原府的地图,沉思片刻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流贼一支偏师占了平型关,他们走的必然是马邑,应州一线,由边墙之外发动突袭,这才轻松的得了手。若是百姓出茹月口,万一应州此时已在流贼掌握之中,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田复珍目光一阵黯然,李信说的有道理,目前的形势也只有三卫军亲自掌控的堡寨城池才算是相对安全的。自袭破北娄口之后,李信便由阳和卫调了人来,亲自驻守此地,因为这里关乎到三卫军的后路,所以便格外重视。百姓们只有去这里才是最佳的选择,但却要冒着被流贼追击上的风险。

    “唉,也只有如此,但愿流贼不要纠缠不休!”

    但是流贼们还是让他失望了,除了茹越口没多久,流贼的骑兵前锋便已经隐隐出现在三卫军的视野当中。万幸此时天已近黄昏,他们并没有贸然发起进攻,而是远远的尾随其后。

    这倒不是说三卫军畏敌怯战没有制胜的把握,而是一旦打起来,三卫军这三千人能结成的战线毕竟有限,若是有任何一股流贼从战线以外穿了过去,遭殃的还是百姓。

    因此李信的主意是,能不接战就不要轻易与流贼战斗,如此耗着也是好事,一旦到了北娄口,他便再无所顾忌,大不了就放手一战。

    随着夜色渐深,李信的神经虽然愈发紧张,但一颗紧悬着的心却稍稍落定。时人因营养不良,多患有夜盲症,向在夜间发起进攻若没有足够多的火把照明,是一件极为吃力的事。

    很显然,流贼虽然人马众多,但是由其队伍中星星点点的光亮来判断,他们准备并不充分,连夜间行军的火把都没有几根。反观三卫军与百姓们则不同,蜿蜒的火把长龙竟一眼望不到头。

    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火把长龙等于告诉了流贼们,他们的共计目标之所在,只要冲着火把方向冲去,便一杀一个准。

    李信只希望双方就如此时这般对峙相持,只要过了今夜,相信北娄口也已经到了。李信第一次感到了掣肘是什么滋味,他此前经历过大小仗无数,却没有一仗是因为顾及百姓们而畏首畏尾不敢轻举妄动。

    当初也曾带领过大批流民共同作战,但那些流民都是鞑子洗劫之后剩下来的精壮,能够胜任各种极短条件,而眼下这支百姓队伍却不同,由于精壮在代州守卫战中消耗不少,剩下的这批人里老弱妇孺倒是占了一半。

    就是这样一群人,要体力没体力,跑也跑不快。要战斗力没战斗力,打也打不了。李信干瞪眼没咒念,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干耗着。

    可他突然发现,对方似乎有了异动,对方本来星星点点的火光逐渐有集中的趋势,这是一个十分不妙的信号。与此同时,掷弹兵营营官张石头也注意到了对方的异动,立即派了传令兵来请示。

    李信当即命令,所有步战营立即停止前进,就地展开阵形,组成方阵,随时准备迎敌!

    在三卫军中,拥有较高自由度的只有海森堡的炮兵营,他可以根据占据先下命令,而后再向李信请示,这是由于炮兵往往要先于步兵进入战斗位置,若是等待请示恐怕便贻误了战机。李信这才赋予了海森堡较高的自由度。

    “小伙子们,推起你们的大炮,冲到掷弹兵前边去,轰那些狗娘养的,你们是三卫军当之无愧的勇士,快快快……”

    海森堡不愧是优秀的炮兵上尉,他与李信和张石头一样,亦在同一时间注意到了流贼大军中的异动。只不过不同的是,李信下令步战营就地布阵,防御流贼进攻。而海森堡下的命令则是主动攻击。

    炮兵营接收了前些日子由三卫运送来的十一门新铸十二磅炮,这些十二磅炮的造型与此前迥然不同,它们的炮管要比旧十二磅炮长了近一倍。

    用艾伯特的说法,这是以最先进技术造出来的加农炮,由于身管的加长增加了火炮的射击精度与威力,三十余门各磅火炮纷纷进入掷弹兵营前方二十步的炮位,装弹,等待射击命令。

    一阵奇怪而又尖厉的哨音划破了夜空,骤然间三十余门火炮齐齐发射。火光顿时将整个黑夜闪的如同白昼,炮响之声震耳欲聋,如万马奔腾,连脚下的大地都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