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是在宫里,周围人有人来来往往,惠安长公主就不愿和她在这里拉拉扯扯惹人围观议论,只好把玉佩接了下来,心里却是打算着回头寻了合适的机会,把话说开了再将玉佩还她。
毕竟七七还小,自己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她的亲事,不能就这么胡乱给她定了人。就算是真的要和长宁侯府定亲,那她也得先细细打听了许子昊的人品才能定下。
所以惠安长公主也就暂时收下了玉佩,在皇宫门外和许侧妃告辞,各自回了府。
谁知当晚先帝竟忽然驾崩,岐山王以皇弟身份登基继位,岐山王府许侧妃摇身一变,从王府侧妃变成了皇宫里的许淑妃。
而惠安长公主,却在先皇驾崩后不久,被新登基的宋渊贬为了庶民。
后来,惠安长公主倒也碰见过许淑妃一两次,许淑妃却再也没有提起碧玉佩和婚约的话。
惠安长公主心高气傲,她本来就对许淑妃所说的长宁侯府的亲事没有多当真,见此情状,也就没有再去问许淑妃。
只出于某种说不清楚的心理,长公主私下里把此事告诉了秦嬷嬷,还给秦嬷嬷看了碧玉佩,叹道:“大概许淑妃已经把这块玉佩忘了,我倒也不必巴巴地再去还她,反倒让她以为我想要赖上长宁侯府的亲事。”
当时的情形,秦嬷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劝慰长公主:“许淑妃不提也就罢了,咱们家姑娘又不愁嫁。”却暗暗地把碧玉佩的事记在了心里。
第三一五章 沉了
后来惠安长公主意外去世,秦嬷嬷从通州赶到京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在惠安长公主的遗物里把碧玉佩翻找出,并悄悄藏了起来。
秦嬷嬷在宫中浸淫半生,又跟随先太后多年,对人情世故看得极为通透。她那时便已预感,长公主骤然去世,没了娘亲庇护的姑娘以后婚姻上只怕没有那么顺利。
虽然长宁侯府的亲事不太如公主的意,许侧妃在变为许淑妃后看起来也不并再想承认亲事。但万一……万一姑娘以后落入更坏的境地,玉佩说不得就是姑娘的退路。
不得不说秦嬷嬷人老成精,看得极准。
前世莫少璃还真就陷入了绝境,碧玉佩也真在关键时刻用上了。
可秦嬷嬷却到底低估了莫家人的冷漠和莫家大太太的卑劣,她没有想到碧玉佩在救了莫少璃的同时也成了莫少璃的催命符。
她家姑娘,最后是因为长宁侯府的婚约被人觊觎,遭人陷害致死。
而后含冤重生。
莫少璃放下信,心中叹息。
原来,她纠结了两世,一心想要知道的秘密,揭开面纱后,真相竟是如此的无趣!
也难怪长宁侯前世今世都不知道婚约的存在,原来婚约竟是许淑妃背着长宁侯强加于娘亲的。后来大概是不想认了,她干脆就对娘亲假装忘了,对长宁侯也不提起。
许淑妃其人,莫少璃前世和今世都接触不多,只记得她是个容貌娇艳,言谈可亲的美人,却没想到娇艳可亲的背后,竟是如此的现实势利。
不过,也亏得许淑妃如此势利现实,不然……
莫少璃想着,忙又拿起信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一遍,确定当时娘只是被动接了许淑妃的碧玉佩,而并没有给许淑妃任何信物后,放下心来。
虽然前世在她让紫萱拿着碧玉佩去找长宁侯前,许淑妃并没有对长宁侯说起过婚约的事,但今世许多事都变了,万一哪天许淑妃兴起呢?
前些日长宁侯带着许子昊来求亲,雪鸢后来也去打听过了,爹爹果然在拒绝长宁侯时竟又和长宁侯预约了下次的求亲的事。
爹爹现在并不知道她和许子昊有婚约,就已经对许子昊满意的不得了,要是许淑妃真把婚约说了出来……莫少璃敢肯定,到时无论她找什么理由,寻什么借口,想什么法子破会,爹爹都不会退亲的。
到时她岂不是必须要和许子昊捆绑在一起?
她可不愿意!
至于当时惠安长公主为什么没把婚约的事告诉莫四老爷,莫少璃觉得也容易理解,一开始娘亲应该是并没有把亲事放在心上,到后来却是是因为自尊心了。
娘亲知道爹爹性子孤高,所以也就觉得不说也罢了吧?
因而婚约到了最后,竟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样也好,莫少璃可不愿意在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毫无选择地被别人决定了命运。
她又把秦嬷嬷的信看了一遍,缓缓折起,扔进了脚下的火盆里,看着通红的炭火把一行行字吞没,直到消失殆尽。
而后,她又让紫萱把碧玉佩拿来,握在默默地看了片刻,又递还给紫萱道:“扔到后园的湖里,沉了罢!”
“扔了?”紫萱诧异地问。
莫少璃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紫萱接过碧玉佩,犹豫了一下,转身去了后园。
对长宁侯府的亲事,她心里是和雪鸢是一样的感觉。
错过,她觉得可惜。
可是真要让姑娘嫁长宁侯世子,她心里又有那么点为姑娘觉得不甘。
那么,既然姑娘让沉……就沉了罢。
紫萱站在湖边对着湖水发了一会儿呆,而后用力把碧玉佩扔到湖水中央,看着玉佩在清澈的水中缓缓下沉,直至消失不见,方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莫少璃当然不知道,事情还真的差点被她猜中了。若不是因为许淑妃势利现实,许子昊就真的会知道,他多年来求而不得,寤寐思服的莫七妹妹,在多年前就已经和他定了亲。
那天长宁侯带着儿子到莫家求亲被拒,把大雁又拎回了家,长宁侯夫人心中也是失望万分。
她进宫见许淑妃时,闲话中无心就把这事说了出来,叹道:“莫家七姑娘,我看着是真喜欢,只……”
人家不愿意,她也没法子。
许淑妃听了心就一动。
莫家七姑娘,不就是先惠安长公主的女儿吗?早在几年前自己就把她给昊儿定下了,哥哥嫂嫂现在却在为求亲不得而发愁?
许淑妃嘴巴动了动,就很想把她已经和惠安长公主定下婚约的事告诉长宁侯夫人,但话到嘴边,她却又忍住了。
武昭早已被贬为庶民,又死了那么多年,莫家现在没落如斯……长宁侯府和莫家结亲能有什么好处?
昊儿的亲事还不如留给悯儿用呢,长宁侯府能结了好姻亲,回头就都会是悯儿的助力,悯儿……就是不去争那个位置,将来也不会被人小觑欺负……
何况以现在朝中的情势和皇上的态度看,悯儿也未必就不能去争一争!
许淑妃因为存了这样的心思,到嘴边的话就没有说出来,话头一拐,说道:“嫂嫂也是太执着,以昊儿的人品相貌,咱们侯府的家世,想要找什么样的姑娘没有?怎么单单就看上他家姑娘了?我记着,莫家七姑娘应该还没有到议亲年龄罢?”
长宁侯夫人对许淑妃前面所说的话笑着没有回答,只听她说到莫少璃的年龄,便道:“也就是莫七姑娘年纪还小,所以莫家才没有应下亲事,明年应该也就会应下了。”
许淑妃心思转动,就不以为然道:“嫂嫂为什么偏要等他家了?我这里就有现成的好的,大同总兵家的二姑娘正在议亲,和昊儿正是年貌相当……”
就想要从中间做媒,说服长宁侯夫人应下大同总兵家的亲事。
长宁侯夫人却是了解自己儿子心思的,便就只当闲话听着,并不当真,笑着应付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出了宫。
凤仪苑,莫少璃闲着无事正在书房里写字静心。
雪鸢在外面忽然喊道:“姑娘,姑娘,恭王,恭王来了!”
“宋恬?”莫少璃不由放下了手里的笔。
第三一六章 出宫
三个月前孙贵妃生辰宴上,福宁公主宋妙害人不成反害已,没把莫少璃推进水里,反被宋恬拽进御池。孙贵妃心里不忿,就把事情闹到了乾清宫宋渊面前。
宋渊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糊涂皇帝判糊涂案,也没细问事情的经过和是非黑白,就把宋恬和宋妙各打五十大板。
禁足的禁足,闭宫的闭宫。
糊里糊涂结案了。
宋渊说要禁宋恬三个月不能出宫的时候,宋恬并没有当回事。
父皇禁足他不准出宫这种事对他来说太稀松平常了,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一回。
但其实,就没有哪次真正禁住他的。
虽然每回宋渊都下了口谕给各宫门不准放八皇子出宫,但实际执行中,回回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宋恬各种明的暗的溜出宫的行为视而不见。
宋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回也会如是。
所以他也只在第一天假装老实地窝在宫里安静了半日,次日一到,他就蹦哒了起来,一大早收拾停当,就打算着出宫去溜达一圈。
按照惯例,通常这种时候,无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守门侍卫不是在打盹,就是在聊天,必然看不到从他们眼皮子底下越门而过的恭王。
如果他们不小心看到,还拦住了。
那么好了,恭王一定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手段,不出三天,就能想出一百种办法来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无门,深层次反省。
侍卫们就想了:皇上都对恭王抗旨不遵私出宫门都假装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般尽职尽责,惹恭王不喜?
于是,大家就形成了默契。
皇上对恭王的禁足,那都只不过是口头上的禁,认真……你就输了。
因而这一回,宋恬还就一如既往地,带着阿九,大摇大摆地去了宫门。
可他没想到,他从南门跑北门,从东门跑西门,所有能出皇宫的门都跑遍了,却没有一个门口的人看不到他的,守门侍卫不但都看到他了,还都拦住了他,说的话还都一样:“奉皇上口谕,不得放恭王出宫!”
被挡回来的恭王也不是没有想法子,可是不管是威胁、恫吓、哄骗,甚而软硬兼施,手段用尽,却依然连半步宫门也没有出去。
最后,他实在没辙了,只好祭出绝招。
翻墙。
可,他刚让阿九把梯子拖来支到墙头,人还没来得及爬上梯子呢,侍卫来了……
宋恬连踢带打想要反抗,却哪里打得过,被侍卫箍住手脚,就扛到了皇上面前:“皇上,恭王想要爬墙出宫呢,臣遵旨给扛来了。”
爬墙?堂堂王爷居然学人爬墙?
宋渊先是愣住,而后却也能接受了。
爬墙这事,是老八会干的事!
“这次暂且饶过,若下次再被抓到朕跟前,就再禁三个月不准出宫!”他瞪着宋恬,竖着眉毛说。
宋恬虽然是个熊孩子,却是个聪明的熊孩子,爱胡作非为,却从来都会避开皇上的底线,见皇上生气了,他就立刻乖巧了,不敢在爬墙钻洞了。
就打算着让阿九替自己出一趟宫,至少去莫家看一看,表妹回去有没有受莫家后院那一帮子女人的气。
他却没想到,他父皇这次不但生气了,还真的生气。不但把他关了起来,连阿九都不让出宫了。
宋恬想尽办法,各种折腾,最后也没把自己或者阿九弄出去。
他也没法子,只能老实了。
无所事事,闲极无聊的他,只好拿着鱼竿坐在御花园的御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