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全世界有数的商界巨头,老雷诺清楚的知道日本人的经济命脉是什么,所以在秦致远刚刚提到“生丝”的时候,老雷诺马上就联系上了日本人。

    “如果……呃,我是说如果,这东西的产量足够高,同时质量能保持在差不多有生丝百分之八十的水平,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东西足以引发一场纺织业的革命,生丝将会成为历史。”老雷诺给出肯定的答案。

    “肯定能,这个东西叫‘尼龙’,虽然现在看上去已经很不错,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尼龙的质量会越来越好,颜色也会越来越丰富,而且还会具有弹性,同时还会保留坚固耐用的特点,使用尼龙做成的丝袜,就等于是女人的第二层皮肤,全世界的女性都会为之疯狂。”秦致远有大计划。

    说起丝袜,可以肯定,在女人心中的地位比老公高!

    “你说服了我,说吧,从哪里开始?法国?英国?还是美国?”老雷诺准备下一盘很大的棋。

    “为什么不是同时呢?”秦致远的心思也不小。

    “那就同时,我马上安排人去做,所有的资金都由我来出,你出技术,享有专利费和一半的盈利。”老雷诺答应得很痛快,按照以往的合作方式提出分配办法。

    “……以后你会知道的,你占了多大一个便宜!”秦致远不想节外生枝,就按老雷诺说的办。

    说实话,现在让秦致远再拿出一部分钱来投入到尼龙工厂和服装厂里,秦致远还真拿不出。

    秦致远的进项确实不少,但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军费、造船厂、钢铁厂、机械厂等等等等,每天秦致远一睁眼,就有数百万元长着小翅膀飞走,如果没有一颗大心脏,还真承受不了这种刺激。

    在真实的历史上,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的基础化学研究所研究出了尼龙,随后的1939年,杜邦公司推出尼龙长袜,在全美引起轰动,到了1940年,尼龙产品已经行销全美,人们形容尼龙“象蛛丝一样细,象钢丝一样强,象绢丝一样美”。

    而就在仅仅一年以后,日军偷袭珍珠港。

    如果孤立的看待上面的时间轴,可能没有特殊感觉,但如果联系到一起看,不难发现生丝在日本的地位,当美国对于生丝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时,日本人感觉到了灭顶之灾。

    当然了,如果把日本人向美国人开战的原因全部归结为生丝的销售不力上,那肯定有点牵强,但不可否认,当日本失去了稳定的外汇收入之后,日本也失去了稳定的物资来源,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资,日本不得不铤而走险。

    秦致远现在就是想让日本人提前感受到那种即将迎来灭顶之灾的滋味。

    当然了,秦致远的出现固然加速了尼龙的研发历程,但秦致远无法在一夕之内建起规模庞大的工厂,这肯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有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

    对于秦致远来说,这个时间刚刚好。

    等到两年之后,兰芳的各种工厂已经基本完工,兰芳将建立起初步的工业基础,最起码不管是子弹还是战列舰,兰芳都能够独自建造,到时候也就是秦致远和日本人撕破脸的时候。

    对于现在的秦致远来说,秦致远的任务就是在日本的脖子上套一根绳子,然后慢慢地收紧它,等到日本人感觉到即将窒息的时候,再反抗也已经无济于事。

463 满仓

    路易斯雷诺作为汽车行业排名前列的巨头,手下有成熟的商业运作团队,因此在运作上不需要秦致远担心。

    这也是秦致远选择和路易斯雷诺合作的原因。

    无他,省心!

    其实在选择合作对象时,秦致远也考虑过黄博涵。

    在成为兰芳首相之前,黄博涵也是在世界上能排的上号的富豪。

    成为兰芳首相之后,黄博涵为了“抛砖引玉”把手中的种植园全部捐献给兰芳,同时为了稳定金融,把手中的银行也捐赠出去。

    就目前来说,黄博涵手中的财富可能有所缩水,但总体上看,黄博涵名下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从种植园转向造船业和运输业,更趋向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黄博涵手中也有成熟的商业团队。

    秦致远最终没有选择和黄博涵合作的原因,是因为秦致远要维持兰芳国内的平衡。

    此时的黄博涵,在兰芳已经拥有极大势力,秦致远不能继续任由黄博涵在兰芳一家独大,必须要有所制衡才能长治久安。

    其实从内心来说,秦致远还真希望路易斯雷诺移民兰芳。

    那样的话,财力和影响力不相上下的路易斯雷诺和黄博涵就会形成制衡,如果这两人发生矛盾,或者是因为某事发起竞争,秦致远就能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

    这才是帝王的平衡术。

    只可惜,路易斯雷诺对于政治不感兴趣。

    否则的话,如果路易斯雷诺也去竞选兰芳首相,那么兰芳国内就会形成绝对的平衡。

    想想看,到时候路易斯雷诺代表着新移民,黄博涵代表着兰芳原住民;路易斯雷诺代表着西方白人,黄博涵代表着华人;路易斯雷诺会更重视重工业和新能源,黄博涵则会偏向基础工业和农业。

    如果秦致远作为“仲裁者”在一旁监督,由黄博涵和路易斯雷诺这两个利益集团轮流执政,那兰芳不管是政治结构还是经济架构,都会达到真正的成熟。

    这种情况,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法国的雷诺集团确实很大,法国政府也确实很重视雷诺集团,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路易斯雷诺也正在逐步调整手中的产业结构。

    在路易斯雷诺手中,目前的产业重心已经从重工业逐渐向新能源过渡。

    不管是新巴库的联合石油公司,还是澳洲的皮尔巴拉矿业公司,就目前来说,为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以及创造的实际价值,或许还不如法国的雷诺集团。

    但如果从前景以及“钱景”上看,能源产业毫无疑问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这也是路易斯雷诺在兰芳流连忘返的原因。

    其实雷诺集团在法国是有隐患的。

    雷诺集团无疑是个巨无霸,生产的产品覆盖汽车、坦克、飞机、火炮、枪支弹药等等几乎所有的重工业产品以及军工类产品。

    生产汽车还好说,生产军工就非常值得商榷。

    想想看吧,一个当世一流强国的军工业居然是由私人把持的。

    虽然法国鼓励私有制,也保护私有制,但对于这个现状不可能不担心。

    秦致远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和路易斯雷诺仔细谈一谈这个问题。

    不过以路易斯雷诺的精明世故,估计也不用秦致远担心,路易斯雷诺不可能对于现状没有丝毫担忧,否则也不会有移民兰芳的动机。

    不管路易斯雷诺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秦致远都要把兰芳建设的更加美好,正所谓“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只要兰芳足够有吸引力,就算是路易斯雷诺不来兰芳,也会有其他人过来。

    八月下旬,兰芳的水稻进入一年中的第二个成熟期,同时也是兰芳立国之后的第三个成熟期。

    秦致远为了应对这一次丰收,下发了返回兰芳之后的第一个“******”,甚至自己也亲自下场,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实际情况。

    情况很明显极其喜人,甚至惊喜程度远远超出预期。

    兰芳的水稻是从安南引入的占城稻,一年中不用太忙碌,轻轻松松能收获三季,而且产量相对于民国可谓是惊人。

    20世纪初的农业,和之前的两千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华人在农业上天赋可谓已经满点,一亩地一年到头也就是三四百斤的产量,这还是南方的所谓“上等良田”,如果是北方,产量会更低,一百多斤都很正常。

    民国的土地都已经耕种了上千年,土地的肥力差不多已经耗光,华人虽然使用无数手段尽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但在没有化肥的年代还是力不从心。

    好在现在有了土豆和玉米、红薯等高产农作物,否则就以民国的土地总量,想养活四亿五千万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兰芳的土地,在华人看来就像是老天爷的恩赐。

    拜兰芳当地丰富的物产所赐,兰芳的原住民不需要辛苦劳作,就能混个吃喝不愁,所以在兰芳原住民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开发土地这个概念。

    因此哪怕是到了20世纪,兰芳的土地还处于原始状态。

    这样未经开发,土壤肥沃的土地,交给华人耕种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差不多7个月前,兰芳的土地进入第一个成熟期,当时的产量就极其惊人,平均亩产居然达到400公斤,产量最高的可以达到千斤,这个成绩令几乎所有的新移民们欣喜若狂,

    这可是民国“上等良田”的两倍多!

    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等到第一季丰收以后,兰芳的大米消耗已经基本上自给自足。

    这给了所有人无限动力,于是兰芳的农民对于那些已经收获一季的土地进行更加精细的照顾,对于那些正在逐渐开垦出来的土地寄以无限期待。

    等到三个月前的第二个成熟期,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农业理念起了根本性变化。

    那些对土地精耕细作的农民发现,他们虽然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精心照顾,但土地的亩产量提高并不大。

    而相对来说,那些把秧苗插到田里就撒手不管,然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荒中的农民收获的粮食更多。

    种了一辈子地,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于是痛定思痛,从三个月前开始,兰芳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把秧苗插到田里就撒手不管,然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开荒中去。

    于是当到了八月底,兰芳种植水稻的土地已经超过4500万亩,当季产量估计会达到1800万吨,如果按照全年算起来,年产量估计超过5400万吨!

    而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因为从总体上说,兰芳的农民只把分配他们的土地开发出来一半。

    也就是说,如果兰芳把目前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那么这个产量还会翻一番。

    5400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一名成年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那么这些粮食可以养活近3亿人!

    如果兰芳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那么可以养活近6亿人!

    如果兰芳的化肥厂正式投产,那么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看着大地被分隔成一个个整齐的方块,看着田野上的一片金黄,看着越屯越高的谷仓,几乎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这种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

    千百年来,粮食是制约华人的最大因素,每逢灾年,民国总是会饿殍遍地,民不聊生,这并不是文学上的虚构,而是兰芳的华人亲身经历过的。

    所以兰芳的华人现在只要提起粮食都是又哭又笑,笑得是眼前的丰收场景以及美好光明的未来,哭是为了祖辈们的悲惨遭遇以及在民国时期不堪回首的生活。

    喜获丰收当然是好事,而对于秦致远来说,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烦恼。

    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当供应充足时,价格就会下行,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就会上涨。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