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他的杀手锏。
没有乱民。
既然没有乱民,那么你秦少游就是滥杀无辜。
你秦少游觉得自己委屈?那不要紧,你大可以去询问河南郡上下的官吏,他们哪只眼看到乱民了,平民百姓,爱凑热闹是有的,有时候大家聚众一起陈情也是情理之中,可是乱民,抱歉,没有,一个都没有。不信你去问任何人,即便是那些寻常的百姓,只怕也不会轻易认可那些‘陈情’的百姓是乱民吧。
所以从一开始,你秦少游无论从道义还是情理上,都已经输定了。
而滥杀无辜,天地不容!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死定了
武三思似笑非笑的看着秦少游。
这个陷阱,确实让他颇有些得意。
从一开始,秦少游就没有选择,不平乱,则乱民要冲击孟津,秦少游的所有心血,都要毁于一旦,可是一旦平乱,那么按照程序,大可以众口铄金,绝不承认这些人是乱民,到了那时,且看你秦少游怎么收场?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人同情弱者,而反感强者恃强凌弱,所以弱者做什么都有理,而强者却必须学会节制。
很不幸的是,秦少游不肯节制,既然如此,那么到时候,河南府上下,都将众口一词,痛斥秦少游滥杀无辜。
而滥杀无辜,不但会让朝中的衮衮诸公义愤填膺,也足以激起河南人的愤慨,莫说河南郡的人对这秦少游心生厌恶,便是弘农郡,一旦无数的小道消息流传出去,只怕也有不少人心中动摇了吧。
秦少游看着武三思,见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却是冷笑,秦少游淡淡道:“没有乱民是吗?那么那些漫山遍野想要进入孟津的乱民是从何而来?那么……那些一路劫掠的乱民又是从何而来?武使君,外间闹出这么多的乱子,你竟还可以睁眼说瞎话吗?”
武三思对秦少游满是轻视,这个家伙,还是太年轻,太嫩了。
殊不知这天下,多的是指鹿为马,也多的是颠倒黑白。
于是他慢悠悠的道:“既然秦总管非要说有乱民不可,那么下官斗胆要问,乱民现在在哪里?”
秦少游道:“已被本官带兵打散。”
武三思狞笑。
身后的韦正德也是狞笑。
给予秦少游致命一击的时刻到了。
韦正德厉声道:“什么打散?老夫刚刚接到的奏报却是,有一支乱兵,屠戮百姓,将那天子脚下,杀的昏天暗地,尸横遍野。起初老夫还以为,是哪一只的叛军,原来……竟是你们神策军,秦少游,你好大的胆子,不经朝廷旨意,不经认定,便妄开杀戮,那些百姓,手无寸铁。弱不禁风,算是什么乱民?他们许多人,都是别人的父母,是别人的子侄,是孩子的父亲,何来的什么乱民,你倒是好,好啊,好的很。居然轻描淡写,指斥他们一句乱民,就敢大言不惭,就敢带着军士。对他们举起刀,一通乱杀,莫非你秦少游……现在还想向朝廷表功不成?莫非事到如今,你还自鸣得意吗?此事干系甚大。老夫的职责,本只是拱卫洛阳宫,可是眼看着东都尸横遍野、血流漂橹。却是无论如何,都看不下去了,秦少游,你若是不给一个交代,那么……老夫便是念着这河南无数的百姓,也绝不肯与你轻易罢休!”
韦正德说的大义凛然,就差说一句,那些屠刀下的子女,就是我的子女,那些死于屠刀下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了。
韦正德的这番话,给了武三思勇气,武三思挺起身子,也跟着大笑,道:“不错,不错,韦都督所言甚是,太宗皇帝一再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如今天下承平,哪里来的乱民,分明是你秦少游杀良冒功,此等恶行,也亏得秦总管深受国恩,如今这桩桩的恶行,已经大白于天下,老夫虽是亲总管的下官,却也是朝廷的臣子,为人臣者,要忠,更要慈,对朝廷,老夫要忠,可是对百姓,老夫却要慈,今日之事,是绝不能轻易罢休的,秦总管,无论如何,你也要给出一个交代,否则群情汹汹,只怕难以服众。”
气氛已经凝重到了极点。
这二人话音落下的时候,堂中的人,每一个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大家都知道,这位秦总管,只怕已经完了,如今是声名狼藉,如今是待罪之臣。
就算朝廷摄于他的神策府,而没有追究,可是一个申饬总是有的,神策府再不可能走出弘农郡,甚至连与秦少游勾结一起的关东士族,这一次也将招致许多的中伤。
武三思得意洋洋的看着秦少游,他看到秦少游的面色更冷,这使他心情愉快到了极点,这时候,见秦少游张开嘴,慢悠悠的道:“是非曲直,是一个都督和府尹说了算的吗?有没有乱民,自有公论。”
吓!武三思想笑:“想要公论,好,既然要公论,那么殿下何不问问朝廷,何不问问河南的百姓。”
朝廷,是绝不会为秦少游说话的,百姓……秦少游都举起了刀,谁肯为他说话?
秦少游微笑着摇头。
这个时候,武三思的底牌已经彻底露了出来。
不得不说,武三思确实很高妙,只不过……
秦少游突然笑了,这笑容在人看来却是有些诡异,却听秦少游不徐不慢的道:“所谓公论,自然是要把来龙去脉说清楚,既然要说清楚,那么非要让一个可以信服的人出面不可,韦都督和武使君以为呢?”
听到这句话,武三思忍俊不禁,他不由道:“那是自然,老夫和韦都督,这就上奏朝廷,朝廷自然会委派钦差……”
秦少游摇头,淡淡道:“钦差……太慢了,若是等钦差来,只怕这黄花菜都已经凉了,此事事关重大,总要说清楚才好,恰好,弘农郡倒是有一人,可以一言而论。”
武三思冷笑:“什么?弘农郡,秦少游,你简直就是笑话……”
秦少游叹了口气,很是同情的看了武三思一眼:“弘农郡新来了一个判官,让他来定夺此案,正是理所当然,来人,去请判官来。”
正说着,有一个神策军的校尉不露声色的退了出去。
武三思更觉得好笑:“一个小小的判官,也有资格……”
说到这里,武三思面露恐惧之色,因为他看到一个人徐徐步入了大堂,只是……武三思此刻,却是浑身上下打了个冷战。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九章:无所遁形
来的人……让武三思整个人目瞪口呆。
他方才说,这样的人怎么有资格……后面的话,多半是有什么资格来做什么公论。
可是如今,当一个身穿五品判官衣的人徐徐进来,武三思这番话却是生生的咽了下去。
来人是狄仁杰。
若说这个世上,还有什么人有资格来给这样的事做定论,那么放眼天下,只怕就只有狄仁杰了,即便是朝廷真的派来了钦差来,只怕也未必比他有资格。
狄仁杰是个极有声誉的人,这种声誉,几乎是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何,当初他屡屡出言犯上,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一再贬他的官职,最终还是将他起用,甚至直接进入三省,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狄仁杰的超高人气和声望,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安定众心,武则天是将狄仁杰当做是肱骨之臣也好,还是当做一个吉祥物也罢,为了表示自己的清明,都必须要将这个人起用,即便他被再宠幸的人陷害,武则天也绝不会加罪于他。
也正因为如此,韦氏想要整狄仁杰,也绝不敢动用任何的罪状,因为这个人,你无论怎样栽赃陷害,说他犯了什么罪行,天下人也绝不会相信,更多人,只会生出无数的非议。所以韦氏才煞费苦心,利用修明堂来名义,来暗示狄仁杰,让他主动请辞。
有这样巨大声望的人,大唐朝这么多年来,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魏征,一个是狄仁杰,这两个人,你可以诟病他们的能力,可以质疑他们的水平。但是绝对没有人敢去怀疑他们的品性,他们……本身就是正义的化身,天然的代表了月亮、星星、正义、光明……
至于分清是非曲直,那就更是狄仁杰的长项了,狄仁杰不但声望高,而且他最擅长的就是刑狱,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当年的时候,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一时名声大振。天下人视他为青天,这普天之下,更无人去质疑狄仁杰的刑狱水平。
而如今,这位名动天下,且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狄仁杰就站在了这里。他和武三思一样,武三思是以梁王的身份,任一个小小的府尹,而狄仁杰在此之前。乃是朝中的尚书左丞,实打实的宰辅,虽然现在已经致士,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如今他却已转任了弘农的判官,可是无论这样的人担任任何的职位,在天下人眼里。他依旧还是宰辅,依旧还是大理寺丞,他叫狄仁杰,只是这三个字,就足够了。
狄仁杰的相貌很是普通,当然不可能额头上有什么月亮、星星之类,更不可能白的如纸,黑的如炭,若不是一身判官服,在别人看来,他也不过是个寻常的老者,可是现在,当这个人一步步的走进大堂的时候,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狄仁杰上前,朝秦少游拱手行了个礼:“殿下……”
轻描淡写的两个字,没有太多的客套和虚词。
秦少游侧身,表示自己无法承受他的礼节,却是含笑的朝他点头。
人,是秦少游挖来的。
某种程度来说,也不算挖,实在是韦家的人嫌狄仁杰碍事,于是便将狄仁杰像垃圾一样丢弃在了洛阳。而偏偏,朱楼那儿对狄家上下,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狄家的一条狗,都受过朱楼的恩惠,这种水滴石穿的功夫,再没有人比上官辰更擅长了,他几乎是把狄家的人每一个人都当做了自己的爹一样的伺候着。
而偏偏,狄仁杰是个想做事的人,这个世上有一种人,他想要获得权力,并非是想要从中获利,也并非是想要从中得到握有权力的快感,他们……只是想做事而已,狄仁杰就是这样的人,他虽垂垂老矣,可是心中有太多太多放不下的东西,只是这个时候,朝廷再不肯给他任何做事的机会了,于是秦少游三顾茅庐,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几次邀他出士,秦少游能给他的,不过是个小小判官的职位,可是这个小小的职位,依然还是让狄仁杰动心了,判人生死,就决定了无数人的命运,一个糊涂的判官,可能会让十恶不赦的人逍遥法外,也有可能,会让受到冤屈的人无处伸张。狄仁杰出仕,只是想单纯的去为蒙冤者伸张正义,让那些十恶不赦之徒,接受惩罚。
很简单的理由,不需要高官厚禄,没有财帛动人,仅此而已。
秦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