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列侯-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苁比砩舷卤皇涓霰椋崽舯亲邮粞劬兔欢嗌儆诺憧裳浴�

    曹时的眼里根本不在乎这群老朽不敢之辈,除了几个相熟的功勋列侯打个招呼就不太和其他上卿交流,由于业务关系和掌握国库的大农令接触较多,其次是掌管北军的中尉宁成,这两个人关系算的上不错,其他上卿基本只是点头之交。

    卫绾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极大不尊重,丞相总理百官位高权重,有权利管辖教训九卿之一的少府,可曹时这小子对自己毫无畏惧之心,反而频频给自己难堪,让这位老人非常不高兴。

    “哼!就容你高兴一时三刻,等到太皇太后发力压制天子的势头,看你还敢不敢目无余子。”卫绾的心里还想着折服这小子,毕竟曹时还是非常有才干和前途的,以怀柔的手段折服他,对于黄老学派有着莫大的裨益,政治和学术上双重进益让卫绾有些放不开手脚。

    直不疑忧虑地说道:“希望少府早日醒悟,悬崖勒马为时不晚。”

    长信宫骤然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传出去,一夜之间就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入每个京官的耳朵里。

    人们不见得了解公卿之间的短暂冲突,但天子和太皇太后的冲突却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新登基的天子气势正盛,不服太皇太后的管束,双方的皇权之争是朝野之间公开的秘密。

    窦家两兄弟在经历廷尉府大牢一日游的洗礼后,终于放了出来,两人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丝高兴表现,窦完的猪头脸比以前更大了,窦彭祖咬牙切齿的咒骂曹时,恨不得扒皮抽筋一些心头之恨。

    满朝文武都知道,窦家兄弟俩在廷尉府关不了多久,撑过一夜到下午才释放已是廷尉的极限,熬到晚上宵禁时刻,一天就又要过去了,没有人能承受太皇太后的怒火,放人是必然选择。

    天子刘彻仍然在服丧守制期间,暂时看不出冲突带来的直接影响,但长安两市受到的冲击已经完全凸显出来。

    囤积荚钱的富商倒台了,放高利贷的豪强地主们完蛋了,经受北军蹂躏许久的长安两市,再也没有人敢阻挡兑钱坊的锋芒。

    市面上荚钱对五铢钱的对比价格一路跳水,飞速探底到20比1的官方比价,当廷尉府的牢门全部打开,缴纳过罚款得以提前释放的富商和豪强们发现大势已去。

    荚钱的盘子被彻底洗一遍,崩无可崩。

    持币的大小市民惶恐的抱着钱箱到两市排队,熟悉的长龙再一次出现在长安的街市上,少府的官吏们依然拿着小巧精致的天秤搞业务推销,长安市民们兴致勃勃的听着,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和几天前早已大不相同。

    兑钱坊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曹时抛出的小鲜翻面理论在警告试图打击新政的人,做事之前请三思而后行。首先考虑朝令夕改对人心带来的冲击力,其次是备受打压的小皇帝刘彻的态度,现在跳的越欢实,将来死的越迅速。

    当市面上兑换比率走低到20比1之时,不仅是长安城内的豪商豪强们全部崩溃,来到长安恋栈不去的外地客商也慌了神,他们把所有的一铢荚钱全部拿出来通兑出去。仅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长安两市兑钱坊收储的一铢荚钱多达1万6300亿钱。

    数额只庞大差点把兑钱的少府官吏们给吓坏了,此前官方预估货币总量是一回事。真金白银的天量荚钱摆在面前又是另一回事,事先没人会料到民间流通的荚钱存粮如此之大,当初预估有几万亿的时候,连大农令自己都不相信。幸好他不知道有个词叫“理论上”。否则一定会在补上那一句。

    现实的情况出乎预计的好,原本估计能收到7000亿荚钱就基本完成任务了,照着这趋势似乎过2万亿不是问题,再延长三五个月说不定3万亿也能突破,三年之内保准能把市面上所有荚钱一扫而空

    汉初私铸钱的风气盛行,朝廷三令五申严加管束效果很差。

    当时国力较弱的情况也造不出难以仿制的优秀铜钱,几朝皇帝更换法定货币都没有收到良好效果,民间依然盛行轻贱的荚钱。到汉文帝时代干脆放开铸钱的禁令,于是几百万户家庭家家户户热衷于造钱。近乎是以全民运动的形式发散下去,以至于荆蛮、百越和卫氏朝鲜也铸铜钱携带到汉地购买食盐,布匹之类的日常用品。

    百姓铸钱的技术普遍不算差,从市面上获得铜器熔出铜水掺入铅锡,倒入泥范完全冷却就制成全新的货币,有门路的豪强商贾们会从铜矿边弄到一些废弃的铜矿石和下脚料,那些含铜量很低的矿石冶炼提取非常耗时耗力而被丢弃,可落到豪强商贾手里就成为香饽饽。

    他们是最不怕耗时耗力的,家里的奴仆可以随意差遣,浪费点木炭石炭也绝不是问题,反复提炼去除矿石中的渣滓,让含铜量达到40%左右就可以制作荚钱,由于荚钱只有区区0。7克的重量,一炉铜水至少可以浇铸3到5万枚荚钱。

    稍厉害些个豪强,家族里有中高级官僚,田产和奴仆成群结队之徒,每年新铸的荚钱多达1000万钱,去掉原材料、燃料、人工、运输储藏等成本投入依然有50%以上的利润,较高的利润才是民间铸钱蔚然成风的主要根由。

    更厉害些的诸侯王和列侯,每年开铸的荚钱少则3000万钱,万户侯普遍私铸1亿钱以上,诸侯王们最多可达到10亿钱以上,荚钱比价则只有20比1,可架不住投入大带来的收益比率,1亿荚钱可以兑换500万五铢钱,去掉挖矿炼铜的成本依然有200万钱是可以赚到的钱。

    以少府的冶炼技术,从荚钱里提炼出的成本极限是11枚荚钱得到1枚五铢钱所需铜量,收购价格被钉死在20枚,纯利润率高达80%以上,仅仅是这1万6300多亿荚钱可以制作出1482亿枚五铢钱,兑出去的只有815亿枚五铢钱,剩下667亿五铢钱的利润。

    铜料由熔化铜钱可以直接得到,石炭的采挖和运输成本,铜匠和铸钱匠的三餐支出俸禄给予,作为配比的纯铅等成本叠加起来也才刚满10亿钱而已纯利润高达657亿枚五铢钱,盘点的货币的时候把少府的官吏们都吓坏了。

    刘彻抱着国库和内库的最新薄籍高兴的乐翻天。

    “暴利!绝对的暴利!原来铸钱竟然这么暴利!荚钱赚了657亿钱,三铢钱,四铢钱,八铢钱,半两钱总计赚来225亿钱,不但把造长安的180亿的投入补回来,赛马场的100亿钱的预算也给填上,还有你提出来的那个护国神柱计划不算个事,国库和内库的账面支出全部抹掉还结余520多亿钱,想想过去的一年朕做了多少大事!新长安城的主要城区重修出来,赛马场建了一小半,太庙被翻修一新,神庙被树立起来,下一步朕要动一动马政,有钱就是底气足,看起来在钱法上下文章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曹时得意的笑起来,这才只是个开始,更疯狂的时候还远没有到来。(未完待续……)

第134章 窦漪房之怒(一更4000字求订阅)

    PS:提前预告一下,2月15号来个小爆发,兑现打赏乌梅还有投月票的各位书友,求订阅,求月票!

    阳信公主刘婠最近身子不舒服,好些天都没去长乐宫里问安,曹时还取笑她索求太频繁身体吃不消了。

    这几天病恹恹的赖在床上不起来,大姨妈来的也不准了,可把她给吓的不轻,以为自己有了身孕,紧张的不行。

    冯信的夫人淳于三娘为她切脉问诊,结果只是受了点风寒,喝点石蜜姜茶发发汗该来的又来了,害得刘婠空欢喜一场。

    曹时忽然发现平阳侯府里有点蹲不住,每天面对阳信公主幽怨的眼神心理压力非常大。

    依照汉家习惯,皇家子女冠各自母亲的姓加以区分,比如刘彻做太子时,又被称作王太子,刘婠和她的两个妹妹就是三个王公主。

    王公主三姐妹的肚子都没动静,年纪小是一方面原因,可她作为长姐也不能太松懈,无论子女先要一个抱着总是一件好事。

    曹时的观念还是以前的习惯,过早要孩子对女人身体发育不好,过了年小两口都是虚岁十七,实际曹时还差三个月满十七岁,刘婠是夏天出生的,还要差半年才满十七周岁。

    依照他原本的想法,二十岁再要孩子也不晚,适当的再晚点也可以商量一下,刘婠坚决不同意。

    正好手头要处理的事物着实不少,他就借着公务繁忙的名义去拜访诸多功勋列侯。中午在那用了午餐,下午又跑到未央宫里诉了几句苦。

    刘彻一脸愁苦:“姊夫也这么难,我还以为只有我最倒霉。皇后刚搬到椒房殿,就把我的寝具全部搜走,我现在每天只能住在椒房殿,生不出孩子之前都不能自由啊!”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姊天天找到我吵着要生孩子,好像没孩子就不能抬头挺胸似的,这种思想太愚昧落后了。”曹时擦擦头上的冷汗。暗道皇宫里的水真是深,小皇帝敢和太皇太后争皇权归属,却拿不住比自己年长十岁的老婆。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阳信公主这个长姐的威力远逊于他表姐陈阿娇,从小就订为夫妻被管住近十年,根深蒂固的威慑力绝非朝夕之间可以破除的。

    刘彻气呼呼地说道:“谁说不是。女人都那么迷信。要孩子也不用那么急,我今年才十五岁,三十岁前有孩子也不晚。”

    站着说话不腰疼。

    曹时撇撇嘴,刘彻三十岁结婚的确没太大问题,可是陈阿娇实在等不起那么久,如今她可是个年满二十五岁的大龄女青年,丈夫比自己小十岁危机感很深,要不能在几年内要到孩子。这辈子铁定是要和椒房殿说再见。

    他家的情况可比刘彻的后宫和谐的多,刘婠和媵妾卫君孺关系处的不错。家里两个女人年纪也比自己略小一些,只要有了孩子就没那么多抱怨了。

    刘彻鬼鬼祟祟地问:“姊夫想想办法,怎么破这局。”

    “破局?你可千万别找我啊!我现在是自身难保。”曹时的脑袋摇个不停。

    “支个招呗,我现在除了韩嫣,其他女人都不能碰一下,再这么持续下去日子快没法过了。”

    曹时冷汗涔涔:“你宫里不是有宫女吗?”

    “嗨,那些宫女长的歪瓜裂枣的实在难入眼呀!”

    就在他们闲聊的功夫。

    长信宫。

    太皇太后罕见的发了火,起因是侍奉她梳头的侍女生病,换了个侍女为她梳头时不小心碰到太皇太后的头皮,这个65岁的老太太就下令鞭笞那个可怜侍女。

    “太后驾到!”

    晋升为太后的王娡一如既往的来到长信宫侍候婆婆,她对自己的个人定位非常清晰,只要婆婆窦漪房在世一天,就轮不到她有扬眉吐气的机会。

    看到打的皮开肉绽的小侍女被抬下去,王太后眉毛一挑默不作声的行礼:“今天这是怎么了,到底是哪个猢狲不听话,惹的母后您生那么大的气,好端端的玉梳子也丢了下来,这可是母后您最喜欢的物什,丢了怪可惜的。”

    王太后捡起玉梳子,摆摆手让手足无措的侍女们退下去,自己亲自为太皇太后梳理发髻。

    太皇太后见到儿媳妇伺候自己,面色稍霁:“还不是平阳侯,伤了我那可怜的侄儿,听说脸都给打变形了,这得是多狠心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