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怕整个大宋,除了王宁安之外,谁也不懂如何发展产业,不过不要紧,一层窗户纸,一点就破。
首先要想捕鲸,要有船只,要有武器,要有船员水手,这就是第一批工人,鲸鱼运回来,进行初步加工,把皮肉分割,提取脂肪,这是第二批工人,接下来处理鲸肉,进行长途贩运销售,又是一批工人。
还有按照苏轼的建议,鲸鱼的骨头可以制成许多种饰品,比如手串啊、念珠啊、雕刻啊、摆设啊、甚至用在家具装饰上面,利润不会很高,又耗费很多的功夫。单纯从获利上讲,这样的行业叫血汗工厂,是要被臭骂的。
可是别忘了,眼下的灾民多数是老弱妇孺,又没有什么文化,能做什么?
打磨鲸鱼骨头,编织中国结,赚点辛苦钱,能填饱肚子,就满足了。
另外鲸须能制成弓弦,鲸鱼的颚内皮还可以熬出粘稠的鱼胶,是制作弓弩和马槊的材料,正好可以筹建一座军械作坊。
这就是王宁安的私心了,按理说王家是没资格打造武器的,需要什么,都要向朝廷购买。不但价格昂贵不说,而且军器监的质量也没啥保证。
王家有心成为一方霸主,就要像折家和种家一样,拿到铸铁权,能够自己制造武器,可这种权力绝非易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折家从唐末就崛起了,史比赵宋王朝还雄厚,至于种家,是借着李元昊作乱,快速膨胀起来。
他们能自造武器,文官无话可说,朝廷也只能默许。
可王家凭什么自造武器?
大宋朝文治空前,换句话说就是管理严密,上上下下,水泼不透,那么多文官盯着,你敢随便瞎搞,纯粹活腻歪了。
不过老天爷都在帮忙,几十万的灾民无法安置,沧州地处边境,又是捕鲸,又是学堂,总需要人保护吧!
这时候以制造弓弩为突破口,谁也说不出什么,相反还只有支持。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王家能光明正大制造武器,离着土皇帝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龌龊的心思,一定要隐藏在正大光明的借口之下,哪怕是欧阳修和晏殊,也不能让他们看出来。
一切为了灾民!
这是王宁安又一个响亮的口号,为此他又辛辛苦苦,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
……
“光知道耍些小人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六艺学堂讲究经世致用,这不,欧阳修就抽出了一个下午,让学生们聚集在一起,探讨如何救济灾民。
率先发言的正是韩宗武,他面色严峻,声若洪钟,“天灾不断,是国有奸贼,只有清除奸党,刷新吏治。陛下敬天修德,臣子尽忠职守,百姓安居乐业,万民安康。自然风调雨顺,海晏河清,四方归附,直追尧舜治世。”韩宗武摇头晃脑,越说越高兴,“修德敬天,仁人爱物,尊奉圣贤,以民为本。这才是正途,而不是耍手段,用小聪明,纵使一时得利,也会后患无穷,我辈读书人更应该正道直行,坦坦荡荡,不知道山长和诸位先生意下如何?”
他虽然没有点名,可句句指向王宁安,谁能听不出来,包括韩维在内,都气不打一处来,真想上去揍他一顿,你丫的老是得罪王宁安干什么,没看到吗,鲸肉香水,那么大的一块肥肉都落到了曹家手里,咱们韩家可一点没吃到啊!
韩维生气,却也不得不承认,侄子的高论站在一个理字上,还真不好驳斥,反正他是想不出对策,只能干生气。
好在六艺学堂不缺高手,作为王宁安的头号粉丝,大苏第一个跳起来。
“韩师兄,你所言根本不值一驳!”
韩宗武一瞪眼睛,咆哮道:“为什么?”
“这不是明摆着吗?”苏轼不甘示弱道:“你说敬天修德,仁慈爱民就够了。那黄河为何决口?诸位先生早就讲过了,是因为泥沙淤积,千年故道,早就不堪用了。韩师兄,你以为敬天祈福,老天爷就会把泥沙挖走?爱惜民力,就能让河水不泛滥?”
连着两问,韩宗武被噎住了,苏轼却不放过他,继续道:“王先生说知行合一,山长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的就是你这种空谈道理,乍听之下,惊为天人,仔细推敲,却狗屁不通的腐儒之论!”
“你!”韩宗武气得脸涨得通红,刚想反驳,却听到了一阵马蹄声,王宁安灰头土脸,手里提着一个大号木盒,气喘吁吁到了师生们中间。
展开之后,从里面拿出一块淡黄色的砖形物体,笑呵呵道:“各位同学,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每人一块,用得好再来啊!”(未完待续。。)
第127章 要盖一座城(四更)
众多的朝代,生活水平最差的或许有争议,可是论起享受,宋人绝对首屈一指。一般的城市之中,公共澡堂就随处可见。
而且还有专门的浴桶,只能容纳一个人躺着,一客一换水,比起后世的池子还要。稍微讲究一些的人还会用胰子和皂豆清除身上的污垢。至于朝廷的官吏,还有专门的面药和口脂,顾名思义,是防止面部和嘴唇干裂的。
王宁安在城里的时候,只要有空闲,就跑到澡堂泡着。
对宋人的享受精神,唯有一个大写的服!
六艺学堂同样如此,在山坡建造了十间房舍的专门浴室,一律采用石头建成,引入山间的泉水,天气冷的时候,有人专门烧热水,夏天的时候,就直接用泉水。
每隔五天,至少要沐浴一次。
如果哪个学生邋遢不洗澡,就会被派去扫厕所,体验一下臭气熏天的滋味。
如斯恐怖的惩罚,哪个学生敢不在乎。
一声令下,全都冲向了浴室,为了抢占好位置,有人还没进门,边跑边脱得光熘熘儿,幸好没有女学生,不然非被骂臭流氓。
大苏脱得最快,犹如脱缰野狗,一口气抢了两个好位置,慢吞吞的苏辙赶来,苏轼已经拔掉了竹管上的软木塞,清凉的泉水瞬间浇到头上,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学生浴室是不给池子的,一来站着洗快速简便,小孩子吗,还没有躺着享受的时候,二来人太多了,流动水清洗,干净卫生,不会传染疾病。
这不,身上浇湿了,拿起王宁安送来的肥皂,在身上涂抹一层,接着清水冲洗,泥垢汗水,随着泉水全都冲跑了。皮肤细腻干净,还有淡淡的清香。
“真是好东西,比胰子还管用哩!”曾布大声赞道,苏轼也跟着大笑着附和,“准是王先生弄出来的新玩意,先生就是厉害,我是五体投地!”
听到人赞美王宁安,韩宗武一肚子气。
刚刚的辩论还没完呢!
王宁安光会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根本不敢谈经义学问,偏偏有那么一帮傻瓜,看不透王宁安的真面目,真是可恨至极!
韩宗武匆匆洗净,就想去找苏轼,继续刚才的辩论。
正在这时候,浴室旁边的窗户,探出一个脑袋,冲着里面比了一下。里面的王宁泽连忙点头,也伸出小拳头。
“走你!”
王宁安轻轻抖手,一块肥皂划过优美的抛物线,而后沿着光滑的地面,快速向前。王宁泽扯着嗓门就喊,浑身的力气都用上了。
“谁的肥皂掉了!”
“快捡肥皂啊!”
他这嗓子一出,别人都迟愣,唯独韩宗武,他不喜王宁安,恨屋及乌,连送的肥皂也随手扔了,王宁泽一喊,他下意识以为自己的肥皂掉了,急忙转身低头,凑巧的是王宁安扔的肥皂到了他脚下,韩宗武一脚踩上。
接下来的就不用多说了,韩大公子被两个学生抬出来,脸也破了,鼻子也流血了,胳膊腿上都是伤,凄惨无比。
偏偏还有个火上浇油的,苏轼抓着两块肥皂跑出来,塞到了韩宗武的手里。
“韩师兄,咱们也算是捡肥皂的交情了,刚才的冒犯你可不许怪我啊,听到没有!”
韩宗武扭过头懒得搭理他,王宁安听到,差点笑喷了。
捡肥皂的交情!
亏你苏轼说得出来!
还真别说,后来大苏把这段写到了文章里面,还成为了一个典故,专门形容同学加兄弟的少年情谊,纯洁得不得了……
学生们用过之后,纷纷叫好,王宁安总算长出一口气。
他上辈子是个文科男,理化知识早都忘得一干二净,只是后来码字,不得不看一些用得上的,皂化反应算是他有限化学知识里面,比较重要的。
无数穿越前辈都弄过,也不用废话,差不多就是把小苏打倒入石灰浆,再把上面清澈的液体,也就是氢氧化钠倒入热油锅中,搅拌均匀之后,静等着肥皂产生就可以了。
多么简单的一个东西。
王宁安却足足用了一个月的功夫,才摸索出来,期间手背还溅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幸好只有一滴,不然手都废了。
从此之后,王宁安算是彻底有了自知之明,理化真不是文科生玩的。
能生产肥皂之后,另一项重要的商品,也就是蜡烛,王宁安干脆不自己动手了,他从难民之中找到了两个懂得做蜡烛的工匠,让他们来干。
大宋常用的蜡烛有牛油的,也有羊油的,上档次的还有植物油的,比如柏皮油,蓖麻子油等等。
不过这些东西,都比不上一样,那就是鲸脑油。
传说中的烛光晚餐不是点几根蜡烛就行的,正儿八经的烛光晚餐需要用鲸蜡,也就是从抹香鲸脑袋里面,提取出来的脂肪,经过凝固压榨之后,制成的蜡烛,根据传说,鲸蜡能够增加趣味,让男女朋友之间,气氛更浓烈、热情……总而言之,你懂的!
说来也是凑巧,王良瑾捕到了一头抹香鲸,王宁安早就下令,将里面的鲸油提炼出来,常温之下,鲸油是固体的,因此做蜡烛很简单。
找一根竹筒,钻一个小孔,能放进去棉线就可以,然后将竹筒噼开,把棉线放好固定,然后用漏斗把烧热的鲸油倒进去,静等冷却,把竹筒打开,一根蜡烛就出来了。
和后世差不多模样的蜡烛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只有王公贵胄能用得起,到了宋代,蜡烛已经悄然进入百姓之家。
一根蜡烛从150文到400文左右,差不多相当于工人三四天的收入,寻常百姓除非有重要的事情,一般还是舍不得用蜡烛的,但是稍微有钱的人家,还有那么多宗室朝臣,豪商巨贾,他们用起蜡烛一点都不心疼。
制作东西,不是王宁安的长项,但是做生意他在行。
肥皂和鲸蜡,摆在曹佾的面前。
曹国舅搓了搓手,眼睛里面都是贪婪的光。
王宁安这小子点石成金的本事他算是领教了,送上门的发财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这回我家只要三,呃不,两成,两成就行,有多少都交给我们。”
王宁安呵呵一笑,“国舅爷,我怎么好占你的便宜。”
“无所谓,咱俩谁跟谁啊!”曹佾勾肩搭背,毫无形象道:“我的小财神爷,就咱们俩的交情,哪怕是月宫十二钗我都送给你。”
“月宫十二钗?那是什么玩意?”王宁安好奇道。
曹佾笑嘻嘻的,凑到近前低声说道:“那是我们家养的十二个歌女,实不相瞒,从**岁就开始教她们读书,十几岁之后,学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