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正准备往外掏,突然牢门被猛地推开。陈顺之带着几个兵,就把谭宪给制住了。

    “老实点!你要是想毁了东西,我就把你的肚皮划开。”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谭宪都懵了,陈顺之卯足了劲头儿,照着谭宪的肚子就是两拳,他像是虾米,蜷缩在地上,哇哇大吐。

    就这样,一边揍他,一边让他吐,没多大一会儿,又一个蜡丸出现了。

    拿到第二个蜡丸,陈顺之也是暗呼侥幸!

    谁能想到,一个谭宪,竟然藏着两颗蜡丸。幸好王宁安反应很快,留了一手。要是稍微晚点,谭宪就会把第二颗蜡丸吐出来,直接毁掉,从此之后,整件事情只怕再也查不清楚了。

    当两颗蜡丸,两个文件放在桌子上,赵曙的眼睛里都是崇拜的小星星,厉害了,我的师父!

    王宁安也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谭宪到底藏了什么东西。

    先说第一份,是刘沆所写,主要是允诺帮助高遵裕弄到钦差职位云云。第二份,这个就要命了,居然是一道伪造的圣旨!

    是给驻扎在西北的神卫军的,让他们服从钦差调度!

    王宁安看到了这个,终于恍然大悟。

    两位钦差调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神卫和龙卫调动了,接下来种家军也被裹挟,不得不跟着。

    最初王宁安只是以为这两支人马是禁军,更加愿意服从钦差指令。

    但是后来王宁安找狄青谈过,狄青认为要调动禁军,比起其他人马,还要难无数倍,别说是钦差,就算太子来了,没有圣人旨意,也休想做到!

    王宁安当时固然有所怀疑,可是神卫和龙卫损失殆尽,剩下的小猫小狗,什么消息也不知道……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但是真想不到,居然在谭宪的肚子里找到了伪造的圣旨,实在是苍天不负苦心人!

    冤死的弟兄们,给你们报仇的机会来了!

    王宁安狠狠一挥拳,砸得桌子上茶壶茶碗乱动。

    “去,把谭宪带来。”

    相距不到半个时辰,这一次谭宪就和刚才完全不同,他好像被抽光了精气神,眼神之中,满是惶恐,甚至不敢抬头看王宁安。

    “哈哈哈,谭宪,这回你不会耍花招了吧?要是你还觉得不过瘾,我让人把你每一颗牙齿都拔下来,看看你到底藏了多少东西!”

    “啊!”

    谭宪吓得脸色苍白,慌忙求饶,“没了,没了,真的没了,就着两颗!”

    “那好,你告诉我,第二颗里面,假造的圣旨,是谁给你的?”

    “是……是陈公公!”谭宪又补充道:“只有他能神不知鬼不觉,伪造圣旨,因为玉玺是他看管的!”

    “那怎么会落到你的手里?”

    “是沈公公交给我的,在我离京之前,他就给了我,说是我可以以此调兵。”

    “那又怎么会藏在你的肚子里?”

    “这……”谭宪有些为难,王宁安一拍桌子,冷笑道:“想尝尝大刑吗?”

    谭宪吓得一缩脖子,当两颗蜡丸都被拿走之后,谭宪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了,他是真得不敢耍花招了。

    “王相公,我和高遵裕,为了互相牵制,他把刘沆的手书给了我,我把陈公公伪造的圣旨给了他。只是两件东西,份量不一样,一旦伪造圣旨的事情捅出去,那就是天大的案子。故此我,我多了一个心眼,给高遵裕的是仿冒的,真的我留了下来。”

    高遵裕是个武夫,当然不及谭宪心细,被他给轻易糊弄过去了。

    后来高遵裕死了,大军战败,谭宪为了保命,这两样东西,都封进了蜡丸,用透明的丝线缠住牙根,藏进了胃里。

    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宋军几次搜身,愣是什么都没发现,让他给蒙混过关了。

    进京之中,尤其是知道沈端疯了,谭宪就猜测这个案子或许查不到老祖宗头上,即便查到了,也未必有真凭实据。

    只要神仙们安然无恙,他就不会吃太多的亏……如果此时,谭宪不自作聪明,他悄悄把两个蜡丸都毁了,或许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

    可是他偏不啊!

    他恨王宁安啊,他想看着王宁安倒霉啊!

    所以谭宪自作聪明把一个证据扔了出来,想让王宁安和政事堂去斗,斗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才好!

    身为一个太监,谭宪也是够阴暗的。

    能拉着一群大人物给他陪葬,死也值了!

    可问题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把自己的秘密暴露给王宁安,咱们王相公是吃素的吗!这不一下子把全部秘密都掏了出来!

    又审讯几句,再让人从里往外,仔细检查谭宪。

    这次查得非常仔细,恨不得把他给劈开,做成切片,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生怕错过任何一点东西。

    “大人,谭宪身上找不出别的了。”

    王宁安淡淡一笑,“好好看管起来,这个阉竖非常狡诈,没准他身上还有更多的东西,别让他死了。”

    说完之后,王宁安拿起这两份证据,还有谭宪的口供,胸有成竹,冲着赵曙一笑。

    “殿下,这回该去面圣了。”

    赵曙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忙点头,跟着王宁安,风风火火,回到了皇宫。

    “父皇,师父找到证据了,立刻拿下陈琳吧!”赵曙兴奋地嚷嚷道。

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

    伪造圣旨,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诛九族的大罪,虽然陈琳没有九族,但是也足够让老太监灰飞烟灭了。

    只是唯一让王宁安惊讶的是谭宪为什么会留着这一份圣旨……按照道理讲,他应该早早毁掉才是,尤其是大军战败,罪责难逃,如果留着圣旨,万一落入别人之手,老祖宗就保不住了……王宁安努力回想谭宪的话。

    作为一个高明的撒谎者,不可能每一句都是假的,相反,十句里面要有九句都是真的,关键的一句动点手脚,才能坑了别人……

    谭宪的履历不难查,他和陈琳之间,交集不太多,相反,倒是沈端提拔保护了他……弄出了假圣旨的事情,如果谭宪不开口,最多查到沈端而已,不会牵连老祖宗,那么谭宪留着圣旨,很明显,是为了要挟老祖宗,自然就是要保沈端……

    王宁安前思后想,觉得再去面君之前,应该去见见这个沈端了!

    一个疯子,模样自然不会很好看。

    沈端浑身污秽,离着老远,就能闻到臭味,他的头发花白,乱糟糟的和稻草似的。

    瞪着一双泛红的眼睛,像是鬼似的,无神地乱转。

    在沈端牢房的对面,是谭宪的房间。

    他转过身,只用后背对着沈端,但是仔细看去,就能发现谭宪的肩头不停颤抖,心中悲切不已。

    王宁安站在牢房的外面,将手里的黄绢展开,冲着沈端晃了晃。

    “沈端这是本官从谭宪那里得到的圣旨,想必你也清楚吧?这圣旨是你们的老祖宗伪造的。本官这就要去宫里,上奏圣人,很快,你的老祖宗就会过来,陪着你们了!”

    王宁安在说话之间,一直盯着沈端,想要从他的眼神之中,看出什么来。因为王宁安一直觉得沈端疯的蹊跷,或许有可能是装的吧?

    但是王宁安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莫非是自己想错了?

    其实王宁安没有注意到,在黑暗中,沈端的手指已经抠进了肉里,一滴暗红的血从长长的指甲里流出来,当王宁安转身的时候,沈端的目光落在了谭宪的身上。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狼视!

    标准的狼的眼睛!

    沈端真的要被气疯了!如果只是他和谭宪两个,不用怀疑,他一定会扑上去,把谭宪给撕成碎片,生吞了……

    “老陈,我先和殿下进宫,你好好盯着沈端……对了,假如沈端依旧忠心陈琳,而谭宪自作聪明,把陈琳牵连进去,他们会如何?”王宁安沉吟道:“老陈,你把这两个太监关在一起,要注意沈端的一举一动,哪怕是眼神还是手势,都不要放过!”

    陈顺之立刻点头,“大人,我清查了这些日子的记录,发现沈端虽然疯了,但却有一个问题,每天送去的吃食,还有清水,都没有浪费,我猜纵然是疯了,也不是很严重。”

    “嗯,无论如何,都要盯好了沈端,我觉得整个案子的关键,就在他身上,只要把他的嘴撬开,才能将整个事件弄清楚!”

    交代完毕之后,王宁安和赵曙急匆匆来到了皇宫。

    才几天的功夫,赵祯看着又衰老了不少。

    讲真的,很扎心!

    跟了自己40年的老伙计,居然可能是幕后黑手,组建起来的心腹组织,反过头来坑自己……从政事堂,枢密院,一直到地方,都和自己离心离德……孤家寡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居然不知道自己是孤家寡人?

    朕混得未免也太惨了?

    这些日子,赵祯基本上无心国政,大小事务都推给了政事堂。

    好在之前降旨,一切都由文彦博总领。

    文相公的行政才能绝对不是吹的,以往王安石可以越过文彦博,直接找赵祯,一道旨意下去,新政就推行了。

    文彦博也只能徒呼奈何,这次可不一样,王安石想越过文彦博,根本没有机会,老文瞬间把拗相公压制得死死的,连一点翻身机会也没有。

    如果不是忌惮变法派的实力,尤其是还有另一位王相公,老文都能把王安石轰成渣!没办法,像王安石这种一心做事的人,永远斗不过一心耍弄权术的,术业有专攻吗!

    文官系统安稳运作,赵祯就能轻松很多,甚至到了无所事事的地步,王宁安递了牌子,立刻召见。

    赵曙大呼小叫,跑在了前面,熊孩子的一面展露无遗。

    他还是第一次真正参与朝政,还是弄了这么大的一个案子!

    “父皇,先生已经拿到了证据,陈琳果然是个老坏蛋!父皇,你可不能放了他!”赵曙出生的时候,陈琳已经太老了,后来又去守陵,故此他们没什么感情可言,相反,赵曙觉得陈琳坑了师父,害了父皇,葬送了十万人马,把他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哦?”

    赵祯也是一惊,强撑着坐起,问道:“景平,真的有证据?”

    王宁安将伪造的圣旨送了上去,并且告诉了赵祯,圣旨的来历。

    许多人一听圣旨,立刻就会想到二尺长的卷轴,太监拿着,抑扬顿挫地念着……其实只有正式的圣旨,才是那个样子,而且颁布正式圣旨,多数情况是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并不是太监。

    王宁安搜到的这份圣旨准确说是中旨,所谓中旨就是皇帝下的手谕,并没有经过政事堂附属,不算正式的圣旨。

    在很多地方,包括教材之中,都强调皇帝口含天宪,出口为旨,是九五至尊,乾纲独断,干什么都行,没人可以管束,所以天下兴亡,最后都要算在皇帝一人头上。有了明君就有盛世,有了昏君,就要亡国。

    其实这些印象很不准确……遍观历代帝王,一共不到四百位皇帝,能做到上述的,恐怕连十个人都不到,也就是几个开国之君而已!

    在大都数情况之下,皇帝都要文官集团的配合,才能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一道圣旨,要经过文官起草,审核,如果有意见,还可以驳回,著名的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