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家又是靖王妃的娘家族人,他何必把事情做绝了?又见徐总管非常合作地命家人予他方便,还让人殷勤端茶倒水送点心,再悄悄儿塞点辛苦费,连士兵们也没落下,他也就很宽容很和气地交待了许多忌讳的地方,然后不到二更天,便带着人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东府上下深居简出,十分安分,除了侯府的人外,所有来客,一概闭门不纳,也不出门,连四少爷李敦,也遣人向老师刘学士说明原委,表示不愿意牵连了老师与同窗们,因此暂时不去上课。刘学士自是允了,因想到这个学生平日的勤奋乖巧,便让来人捎了个口信回去,当中有不少安慰他的话,让他不必担心,安心在家温习功课,还说相信他父亲定会平安无事的。李敦拿到祖母与母亲面前一说,她们更加觉得,那天丘内监的话果然不假。
春瑛等大小丫头们都被勒令不许出府,连在府里串门子都受到了限制。春瑛本人的心思都在这件事对自己一家赎身计划的影响上。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其他小丫头和婆子们却有些沉不住气了。卓氏生怕走漏风声,不许大丫头们泄露二老爷平安的消息,因此府中有不少人都以为,主人家一定会倒霉的,都怕自己会遭罪,私底下议论纷纷,一时间,告假的人便多起来,还有人家急着想将女儿嫁给不在东府当差的人家,急急跑来求恩典。
卓氏又好气又好笑,偏偏圣上的旨意一直不下来,库房账房又一直未解封,她自己还在担忧呢,哪里有闲心去处置这些人?只得命凤鸣将人名一一记下,等将来事情结束了,便来秋后算账。
一日近午,她过来陪婆婆用饭,才走到廊下,便听到春瑛在附近教训小丫头:“你昨儿已经歇了半日,怎的今日还要歇?若是身上不好,我说要请大夫来,你又说不用,瞧你的脸色也不像是生病的,为何总要讨假?太太说了,除了采买米面肉菜的人外,所有人都不许出府呢,你又出不去,讨假做什么?该不会是想偷懒吧?”
那小丫头哭道:“姐姐,我害怕……若是要砍头怎么办?我想回家去看父母,他们一定也很害怕……”
春瑛叹了口气,道:“有什么可怕的?咱们老爷必会平安无事,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快把花给浇了,不然明儿老爷没事,你却有事了,耽误了正经活,其他姐姐可不象我这么好说话。”好说歹说,才把那丫头的眼泪劝住了。
卓氏远远看着,暗暗点头,到了婆婆跟前,先是例行的请安问好,方才道:“春瑛那丫头,我看是越发老练了,我进来时还听到她在教导小丫头们,听说她遇到拿老爷的事说三道四的婆子,总是当场驳回去,但又不是一味斥骂,还和和气气地说道理,因此别人都信服。近日府中的人心定了许多,想来其中也有她的功劳。”
二老太太笑道:“可见当初留下她是留对了。这丫头是个有主意的,不用人操心。”
“可不是么?她虽把人心安抚下来,却也没泄露口风,算是难得了。媳妇看其他人对她也还算信服。”
“的确是信服的。”二老太太点点头,“她本就在差事上用心,院里能及得上她的丫头也不是没有,可她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我这里从不捣鬼。这就难得了。她跟其他丫头婆子相处得很好,不管哪一个讨了我的欢喜,她都不妒忌;有谁想讨好我,她从不拦着;有人说她的坏话,她就算再生气,也顶多就是辩解几句,却不会贬低那人;有谁求事求到她跟前,她能帮就帮,不能帮的都会明说,也不肯收别人的礼。我瞧她做事很是磊落,在丫头里,品行算是拔尖的。”
卓氏听得连连点头:“可惜她只能留两三年功夫,若是能多侍候几年就好了。”
二老太太笑着摇摇头:“人家已有了好姻缘,你拦着人家做什么?况且,她一家人若都在府里当差还好,偏又有个姐姐嫁到外头殷实人家,她父母自然盼着小女儿也有这样的福气,她本人见了姐姐的情形,心里只怕也是有想法的。若我留她下来,赏了恩典,她也未必领情。何苦闹得大家都不痛快?等她要出嫁时,大大方方地放人,再赏一副嫁妆,她心里感恩,日后自然与咱们亲近。别人看在眼里,心中艳羡,日后也肯用心服侍了。”
卓氏低头听教,笑道:“还是母亲看得明白,媳妇儿只知道能干的人都该留在身边,却忘了别人心里也有想法了。”
二老太太微笑:“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其实如今这样也不错,春瑛进府时,就说了是来****小丫头的,我看她教的人都挺好,老老实实的,也不呆板,做活虽然生疏些,却比别的生手要妥帖。春瑛在这上头倒有耐心,那些小丫头也都服她,等近日的烦心事过去,便多挑几个新人进来,或是买些小丫头,都交给她调理。等她走了,屋里也不少人使唤。”
卓氏应了,又陪着说了一会儿话,便告退了。
没两日,东府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圣旨。
第二卷 公子 第二百九十五章 改变
第二百九十五章 改变
东府合家松了一口气。
这回的圣旨不但明确了东府男主人李彦的清白。还夸奖了他在北方戍边、安定民心的功绩,赏赐了许多财物,其中有一根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的马鞭,金丝缠绕成的鞭身,翠玉做的柄,上头还嵌着五颜六色的珠宝。来颁旨的丘内监把东西用托盘盛好,小心翼翼地交到二老太太手上,还添了一句:“这东西金贵得紧,老夫人当心些,别碰坏了。”
二老太太呼吸一紧,郑重接下托盘,交到儿媳手上,然后客客气气地跟丘内监说话。丘内监跟他们家已经打过几回交道,也和气许多,笑着说了一会儿闲话,恭维了远在北方的男主人几句,方才告辞。
卓氏指挥着管家摆放供桌,将金鞭与圣旨小心放上去供奉。二老太太盯着那金鞭,神色晦暗不明。春瑛正在疑虑方才那丘太监又扫了自己几眼,自己却完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见二老太太脸色不太好看。便问:“老太太可是累了?先回院休息吧?”
卓氏在旁听见,忙走了过来:“母亲累了么?都是媳妇儿的不是,只顾着接旨,却忘了母亲身体不堪劳累。”
二老太太笑笑,摆了摆手:“我没事,只是想着皇上的旨意……”顿了顿,“你把事情安排好,便来见我,我有话要说。”卓氏不解,只得先应下,二老太太便扶着春瑛回去了。
回到松颐院里,二老太太还是板着脸。春瑛想了又想,疑心是方才的圣旨有什么地方让老人家不高兴了,想要试探地问一句,却又觉得那圣旨听起来没有毛病,如果暗示了些什么,那也是跟朝政有关的秘事了,她何必多管闲事?便只送上二老太太平素爱吃的茶果,然后静静退下。
不一会儿,卓氏过来了,二老太太摒退众人,压低声音对儿媳道:“咱们家祖上虽是军功出身,却是读书人家,你老爷做的又是文官,即便在北边多年,跟军事沾上了关系,他做的仍是文职。不过是农事、税赋、刑名之类的,圣上今日赐下的却是金马鞭,那向来是武将才会得的赏赐,却给了咱们家,你说……是不是有些古怪?”
卓氏怔了怔:“这……不会吧?兴许圣上只是见老爷立的是军功,因此才赏了马鞭?”
二老太太沉默片刻,才道:“两国谈判成功,立功得封赏的人定不止我们一家,去别家打听打听,都得了什么东西。”
卓氏依言遣了人去探听,结果第一批受赏的都是在北地驻守多年的文臣武将,赏的东西种类不一,有得一对玉马,也有得一副金弓箭的,还有人得了皇帝的墨宝,有幸运儿接到旨意高升回京。这些人家无一例外,都有女眷得封诰命。相比之下,东府只有赏赐而已。
接下来第二批受赏的人家,都是战事开始后才开拔过去的武将,或是谈判过程中立有功劳的官员,他们得的多是财物。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而且家中女眷也没有得诰命,倒是有两三个人升了官。
卓氏也察觉到不对了,忙回禀了婆婆,道:“虽说老爷是临战前才匆促上任的,但他在北边为官多年,若不是他劝农有功,屯下充足的粮草,这次战事也未必能这么顺利。可圣上的旨意,却把他当成是后来才去的人了,这……是不是有忌惮的意思?”
二老太太瞥了一眼过去,卓氏立时便住了嘴。前者叹道:“有些话咱们娘儿俩私下说说便罢了,当了人的面儿,绝不能吐一个字!”卓氏低头应是,二老太太才道:“其实也没什么,咱们家才被人告了一状,虽说查明清白,总归名声不好听,这时候安安静静便好了,何必去冒那个尖儿?况且……我方才听了你的话,琢磨出个意思来了,得了玉马和金弓箭的人家,都跟咱们家差不多,祖上是以军功起家的,忌惮的意思也有,但圣上并没有怪罪的意思,赐下的这几样东西,虽然都是武将之物,但其实不过是摆着好看的。只能供起来,不能真用,圣上的意思……你可明白了?”
卓氏想了一想,恍然大悟,又有些伤心:“这是怎么说的?老爷向来忠心耿耿……”
“这也不是坏事。”二老太太直起腰身,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发现是红枣枸杞泡的茶水,心里很是受用,心情更好了些,“给你老爷送信去吧,把圣上赏赐的东西告诉他,他自然就会明白了。咱们跟他已经分离了小半年,怪想念的,还是尽早一家团圆才好。若他能留在京中任职,事事都比外头要方便些,也好跟族人亲戚们多来往。我年纪大了,走不动了,敦哥儿和雅君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老是待在外头,也不是个事儿。”
卓氏又悲又喜,感觉十分复杂,半晌,才应了一声。自回房去写信了。
东府平安渡过危机,还额外得了封赏,京中有传闻,二老爷李彦很快就要调回京城升官了,消息传出,所有亲朋好友都前去恭贺,卓氏一边忙着接待来客,安排收礼回礼,一边还要为先前丈夫的冤情得以昭雪而四处打点谢礼送人,忙得头昏脑胀,索性把女儿拉出来帮忙。顺便让她多认识几家女眷。
她心里还念着一件事,那就是丘内监的态度为何忽然转变,他看春瑛的那几眼是什么意思。她特地交待了徐总管,去送礼时探探口风。
外院的热闹也传到了内院。二老太太院里几天都没停过客人,有时是族中的妯娌或晚辈们,有时是京中其他世家的女眷。二老太太不惯见客,且年纪也大了,一天下来,便累得话得不想说。春瑛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悄悄告诉了卓氏,卓氏忙来劝道:“母亲何必勉强自己?若是有个好歹,老爷心里必会自责,便是媳妇儿也觉得羞愧难当。还请母亲为了子孙们多多保重身体。”
二老太太笑着看了春瑛一眼,春瑛忙道:“这是太太的一片孝心,老太太便应了吧?”二老太太叹息着摇了摇头:“罢了,我是真吃不消,想来该来的人也来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家便让媳妇儿去接待吧。”
没两天,上门来祝贺送礼的人便渐渐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后续的升官旨意一直没下来的关系,东府的主人们倒是没怎么在乎。卓氏带着女儿管家,手把手传授自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