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巴季茨基本人没有意见,但是这并不表示别人没有意见,就在楚思南这番话宣布完了之后,跟在巴季茨基身后的那些二十七师士兵,发出了阵阵不平的议论声。谁都可以看出来,巴季茨基昨天那种类似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身先士卒,已经赢得了这些二十七师战士的绝对拥护。
“好,既然你对这项决议没有意见,那么我就宣读第二项处分决议。”楚思南的目光在众多士兵的脸上巡视一圈,然后上前一步,把披在自己背上的军大衣取下来,为巴季茨基紧紧的裹在身上,然后用力的在这位满脸委屈的师长肩膀上拍了拍,才大声说道,“鉴于二十七师官兵在昨夜战斗中英勇表现和顽强作风,我楚思南,以方面军军事委员的身份宣布,我将以此身份向最高统帅部方面发出申请,要求统帅部授予近卫步兵师的光荣称号,以此作为对你们的肯定与嘉奖。”
楚思南的话,先把在他身后的卢科昂基吓了一跳,这近卫军的称号可不是那么容易授予的,楚思南凭借着他的北方面军军事委员的身份,以及其在最高统帅部方面的人望,要想拿下这个称号也许并不困难。但是按照苏军的规定,他楚思南推荐的授衔部队,一旦在荣获了近卫军的称号之后出现问题,那么他本人就要受到牵连,由此看,这件事情也不是开玩笑的。
而同卢科昂基相比,在楚思南对面的巴季茨基,以及他手下的那些二十七师官兵所受到的震撼,也同样不小。“近卫军”对于一支苏军部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称号那么简单的,这是荣誉的象征,是苏军最高统帅部以及整个苏联国家,对这一支军队的坚决肯定。这一项对所有的苏联军队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如果二十七师真的能够获得这个称号,那么从今以后,所有从这支部队中走出来的士兵,都可以对任何人挺胸昂头、理直气壮地说一声:“我是一名士兵,是一名隶属于近卫步兵二十七师的士兵。”
巴季茨基无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是激动?是自豪?还是感激?这可真不好说,或许,或许这三者兼而有之吧。同授予近卫师称号这个奖励比起来,巴季茨基只感觉那个什么所谓的“军内记大过”处分,竟然是如此的渺小,甚至直至无足轻重。
“怎么,你们对我的这项提议感觉不满意吗?”楚思南把手一挥,大眼一瞪,吼声说道。
“你,巴季茨基同志,你感觉不满意吗?”没有从众多士兵那里得到回答,楚思南伸手拍了拍巴季茨基的肩膀,大声问道。
巴季茨基很想回答说:满意,非常的满意,可是他那已经被冷风撕裂的嘴唇连续抖了几抖,却一个字也未能说出来,最后,只能用几个用力的点头,来做了无声的回答。
“既然满意,那为什么还哭丧着个脸的?”楚思南在巴季茨基的胸口轻轻擂了一拳,放声笑道,“都给我把胸挺起来,把昨天晚上冲锋陷阵时的那股子英武气拿出来,别都跟打了败仗似的,你们要牢牢记住,在已经过去的布拉耶夫斯基强渡战役中,我们的二十七师是胜利者。”
“楚思南同志,我……”巴季茨基下意识的挺了挺胸,想要说两句感激的话,他知道,作为方面军军事委员的楚思南,已经用他的行动和语言,给予自己的部队最高的肯定。
“好啦,什么都不要说了,”楚思南摆手拦住他的话,斩钉截铁的说道,“马上带着你的战士去后方休整,尽早补充兵员、磨合战斗力,今后的大战还有很多,我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行动,向最高统帅部,向全苏联人民,向全世界表明,你们这个近卫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
“是!”巴季茨基大声回答,猛地抬起右手,给楚思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毅然转过身去,大步流星的朝淌满了鲜血的斯维里河走去。
成队的士兵,紧紧跟随巴季茨基而去,当他们走过楚思南的面前时,都无一例外的停下脚步,向这位来自异国的方面军军事委员,送上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那场面,就如同是楚思南在检阅自己无比忠诚的部队一般。
卢科昂基站在楚思南的身后,亲眼目睹了刚才所发生的一切,这令他禁不住心生感慨。且不论楚思南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卢科昂基却能够肯定,如果仅仅是为了收买人心的话,那楚思南刚才所作的,就已经相当到位了。
卢科昂基所作的断定,丝毫没有出现偏差,自布拉耶夫斯基一战之后,巴季茨基这位在整个二战中功勋卓著,领受过无数面奖章、勋章,并最终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将军,就成为了最早,同时也是最忠诚的一名“楚系”统兵元帅。他,包括他所领导的39集团军(近卫二十七师后来扩编为近卫二十七步兵军,其后,又相继融合其他一些部队,构建成为了北方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无论在多么艰险的政治环境下,都始终如一的站在支持楚思南的一边。在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局的大规模变动中,数个政治集团的政客都力图拉拢这位脾气暴躁但是却兵权在握的元帅,却始终未能成功。对那些为了拉拢自己,而诋毁、构陷楚思南的人,矮个子的巴季茨基只会说相同的一句话:“真希望你能把这些评价楚帅的话,放到我的二十七军中去说一次,如果你能安然无恙的从那里走出来,那我以及我的部队,就会坚决的支持你。”
有人说楚思南之所以能够得到巴季茨基的绝对效忠,就是得益于他在这次布拉耶夫斯基战役之后,所采取的卓有成效的收买人心手段。不过这可是有些冤枉楚思南了,他在这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要收买谁的人心,他唯一考虑的就是二十七师作战时那种一往无前的军魂。当然,他也考虑了一些别的,那就是他知道巴季茨基这个人不简单,熟知苏联历史的楚思南,知道这位矮个子师长在战后的苏联所处的重要地位。他也许没有把握多么了不起的大权,但是扼守莫斯科北方门户的莫斯科卫戍军区,却是在巴季茨基的一手打理下组建起来的,而他所统帅的三十九集团军,更是战后苏联的一支王牌集团军。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楚思南心中有一种亲近的**,而对这算不算是收买人心,楚思南自己无从知晓。
第十二章 历史的大改变
雪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而随着这纷飞的大雪,气温也在急速的下降,楚思南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从昨天午夜到现在,气温至少下降了近十度。
楚思南带着他的警卫班,在刚刚由三十师接防的两号阵地上,做了一次简单的巡视。在那密密分布、深及一人的战壕里,三十师的官兵披着各种各样的毯子,围拢在一堆堆的篝火旁取暖,那些临时由布拉耶夫斯基市民中征集来的取暖物资,想来能够让他们抵挡一段时间的严寒了。
楚思南漫步到阵地的最前沿,站在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射击踏脚上,放眼朝对面的德军阵地望去。雪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双方的阵地相隔不过数百米的距离,但是此事楚思南能够看到的,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了。
在这样的能见度环境下,敌方的航空队根本就没有出动的可能,这样一来,北方面军在东西两线上的进攻,就应该容易开展得多了。不过同样也是在这样的能见度环境下,敌方也很容易实施偷袭式的突围作战,看来有必要提醒三十师的指挥员,不要麻痹大意,被遭受围困的德军师打一个错不及防。
“楚思南同志,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卢科昂基见楚思南辗转在前沿阵地上,久久不退下去,忍不住上来说道,“这里离敌人的阵地太近了。”
“嗯,”楚思南应了一声,然后突然问道,“卢科昂基同志,你说在这种环境下,楚在我们包围中的德国人指挥官会想些什么?面对如此的严寒,他们没有必要的后勤补给,却也不奋力的突围,这可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依我推想,”卢科昂基想了想说道,“大概是德国人抵受不住这样的严寒,所以暂时性的放弃进攻了。毕竟这次的寒流来的太猛烈了,你看看现在的情况,如果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士兵甚至连枪械都没法触摸,会被冻伤的。按照你之前的推断来看,被咱们包围的德国人,显然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所以他们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是有很大困难的。”
楚思南点点头,他赞同卢科昂基在这方面的判断,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楚思南又感觉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毕竟他对德国人的战斗意志一直很钦佩,他们或许正在面临困境,但是如果说为了这些困境,他们就会放弃进攻的话,那别说别人,至少楚思南不会相信。
“走,我们回去,”楚思南想了想说道,“我估计方面军指挥部的消息也该传过来了,按照我们的预定计划,现在东西两线的进攻应该已经发起了。”
“是,楚思南同志,”卢科昂基应了一声,然后解下自己身上的军大衣,替楚思南披到了身上。作为警卫员,他不仅要做好楚思南的安全保卫工作,还要照顾到楚思南的日常生活问题,如果楚思南出了什么意外,那他是要担负很大责任的。
“你别跟我们回去了,”楚思南也不客气,他看了卢科昂基一眼,然后说道,“你去三十师指挥部,通知一下谢维利科夫同志,让他注意加强警戒,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把好不容易拿到手的阵地丢了。”
“是,我马上去,楚思南同志。”卢科昂基应了一声,然后转身跑步离开了。
楚思南又回头朝德军阵地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迈开步子,朝斯维里河的方向走去。
“楚思南同志,楚思南同志……”
在刚刚走到斯维里河南岸的时候,迎面就看到十三集军事委员叶赫波夫顶着一头的风雪,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楚思南同志,方面军指挥部来电。”走到近前,叶赫波夫顾不上清理身上的雪花,慌慌张张地说道。
看着他这幅急匆匆的样子,楚思南心中一禀,直觉的感到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呢?难道说东西两线的进攻势头并不看好?这不太可能啊,要知道布拉耶夫斯基战役的进行,基本上已经吸引了芬兰军的大部分注意力,而且在这样的雪天,明显就更加适合苏军作战。兵力、战局和天气上都占据着优势,难道这样的进攻还会遭遇到什么挫折?
“怎么啦,慌慌张张的,难道东西两线的进攻进行的不顺利?”楚思南开口问道。
“不是这样的楚思南同志,”叶赫波夫一脸兴奋的回答道,“方面军指挥部刚刚接到莫斯科最高统帅部方面发来的电报,就在一个小时之前,日本的舰队突然偷袭了美国人设在夏威夷瓦胡岛上的太平洋舰队,美国人损失惨重……”
“你说什么?!”楚思南大惊。
难道说历史的进程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按以前的时间推断,日本舰队对珍珠港的偷袭,应该是在美国当地时间十二月七日上午展开的,而目前的苏联才刚刚进入这个时段。从这方面来说,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提前了。这意味着什么?时间上的改变,是否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