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驸马嫁到-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头上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刘公公吃力的半抱半搂着他,急得团团转。

    萧灿现在又已经神志不清,全身僵硬的直抽抽,根本就没法坐。他不再是十几年前的那个小屁孩,而是成年的男丁,重的要命。刘公公也老了,力气大不如从前,抱不动了。

    可是,而祭棚里就只有一椅一几,还有一个不到两尺长的简易香案……连个躺的地方也没有。

    “大殿下,老奴对不住您……委屈您了。”他跺跺脚,把萧灿慢慢放倒在地上,面向上,平躺着。其实,他心里清楚的很,萧灿现在是不醒人事,一个字也听不见。就算他醒来,这段记忆也是缺失的。

    萧灿在地上,蜷缩成一团,嘴里塞着他的束腰,抽得列厉害了。而刘公公却甩了一把汗水,直起身子长吁短叹:“抽吧抽吧,抽着抽着就好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发作前,用东西塞住萧灿的嘴巴。

    这样可以保护萧灿的舌头。不然,他很有可能稀里糊涂的自个儿咬断自个儿的舌头,危及生命。

    这种病很邪乎的。平常,萧灿好好的,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可是,一旦发作起来,他就会口吐白沫,眼斜头歪,倒在地上,全身僵硬的蜷成一团,紧接着,就会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浑身上下一抽一抽的。不过,抽着抽着,他就会不抽了,浑身软得象团面泥,昏睡过去。等醒来时,他会浑身乏力,抱着头喊头痛,就好象醉酒醒来一样,并且只记得发作之前的先兆,而对发病的具体情形没有半点印象。

    萧灿从小就有这毛病。最初犯病的时候,他才不到三岁。当时,他正在太后的寝宫里玩耍。突然,他象杀猪一样的尖叫着,然后就是摔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抽……

    陪他作游戏的一干宫女、太监吓得目瞪口呆,集体石化了。

    太后回过神来,飞扑过来,随手把手里的雪丝绢强行塞进他的嘴里……

    第二天,太后殿里传出了闹贼的事。太后丢了一件玉步摇。那是先帝赠给她的定情之物,非常有纪念意义。

    太后气得吃不下饭,命令内务府彻查,速速揪出偷玉步摇的毛贼。

    内务府的头头们折腾了两天,一连揪出了太后殿的十几个宫女、太监,说,毛贼很狡猾,这十几个人都有嫌疑。

    太后勃然大怒。她只要一想到自己最信任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可耻的毛贼,就没有半点安全感……这些宫女、太监统统被内务府的头头们带走了。太后懿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查出真正的毛贼。

    最后,案子破了。毛贼也被查出来了。专门负责给太后梳头的宫女翠玉招供了。她偷了那支玉步摇。

    宫里上下一片哗然。提起翠玉的名字,宫里头谁不知道啊翠玉姑姑可是太后跟前最红的人。虽然只是一个宫婢,可是,她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比那些坐冷板凳的嫔妃强多了。

    太后听了内务府的结案汇报后,气得两眼一翻,当场晕倒。

    等她醒过来,翠玉已经成了一个历史名词——李皇后向来最孝顺不过了。为了太后的yu体安康,她果断的赐死了翠玉。

    至于当时一起被带走的其他宫女、太监,他们早就先翠玉一步阎罗殿报到了。

    传闻,内务府的地下刑房里有十八种酷刑。就算是精钢铸造的人也能被炼化了。更何况宫女、太监们滴血肉之躯。从来就没有人进了这间房子还能活着走出来。而翠玉是那批宫女、太监里最后一个受刑的……

    铁打的皇宫,流水的宫女、太监。他们的缺,用不了半日,就有其他的宫女、太监顶上了。他们全是皇帝亲自为他敬爱的母后精心挑选的。

    太后又病了。太医们来往如梭,险些踩坏了殿里的门坎。可是,太后的病情却一点儿也不见好。

    就在群医束手无策,个个捧着自己的小命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有一天早上,御膳房的小太监端来了一大碗阳春面。而一直茶饭不思的太后竟破天荒的全吃光了。

    皇后喜极而泣,当即派人传召做面的人,重赏。

    这人就是刘泰。他被留在了太后殿里,专门给太后做阳春面。

    “刘泰,内侍,祖籍陇北,身强体健,胆小如鼠,没有什么****嗜好。此人进宫已经近十年了,一直在御膳房里当差,负责给大灶劈柴伙。”王公公如实的汇报,“他没有受过任何厨艺培训。没有人知道他会煮面。这一次,太后娘娘病重,不思饮食,御膳房的陈总管想尽了法子,向太后娘娘进献了不少新菜式。后来,太后娘娘偶尔有一次提过想吃老家的面。陈总管亲自下厨煮面。太后娘娘只尝了一筷子就放下了,说,不是这味儿。皇后娘娘提议,要找个正宗的陇地人来做面,男女不限。陈总管回去查找了御膳房的名册,只找到刘泰是陇地人。没想到,他真的做出了太后娘娘中意的味道。”他紧锣密鼓的查了两天两夜,却什么也没查出来。刘泰就是一个相貌平平、德行平平、能力平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低品阶内侍。

    皇帝没有吭声。因为他也看不出什么猫腻。太后十五岁进宫,近三十年没有回过陇地,可能是真的想家了吧。他如是揣测着,吩咐王公公继续观察。

    很快,他的想法就得到了证实。太后一连吃了三天地道的陇北阳春面,终于吃厌了,说,想吃水晶肘子……

    眼见着,刘泰就要失业了。就在这时,他找到了新的东家。大皇子萧灿听说他的皇奶奶一连吃了好几天的阳春面,无限向往之,闹着也要尝尝鲜。

    也是两人的缘份。他很喜欢吃刘泰煮的阳春面,同时,对木讷的刘泰本人兴趣更大。

    太后向来很宝贝这个长孙,当即大方的割爱,让刘泰去萧灿身边当差。

    在旁人看来这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发生,合情合理,可是,只有太后、皇后还有刘泰他们三个人心知肚明。

    先前,王公公查出来的资料都是刘泰真实的情况。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刘泰……非彼刘泰。真正的那个刘泰早就化成了一滩臭水……而这个刘泰却是李家人。他真正的名字叫李福,是太后出了五服的远房侄子。

    世人都以能娶到秦川李家女为荣,殊不知,近两百年来,李家嫡系子弟中,几乎是隔代就出一个象大皇子萧灿这样的男丁。李家暗地里想尽了办法,也无济于事。这是李家世世代代共同守护的头号秘密。

    太后和皇后在萧灿第一次发作的之前,就已经见过家人发作过。太后的三叔就是有这种恶疾的倒霉鬼。

    世家们一般都是极其注重家族声誉的。如果家族中的子弟得了类似的病,他们一定会死防死守,绝不向外泄露半分。因此,李家人嫁出去了几十代姑奶奶,却从来没有收到过亲家们类似的反馈。他们确实不知道他们的外孙们有没有得这种病的。

    而太后和皇后见到萧灿发作时,几乎是绝望了。如果让皇帝知道了,萧灿还有什么前途可言?甚至于,他会怀疑李家的品种优劣性……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她们俩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只能向宫外的李太傅求援。

    李太傅很快就行动了起来。他首先肯定了太后的灭口行为,再三强调一定要封死消息。然后,他和太后联手,安排了李福冒名顶替进宫,主要是为了方便照顾萧灿。

第151章无所谓背叛

    第151章无所谓背叛

    当灵车经过时,虎子捧了三柱清香,跪在路旁,拜祭林夫人。

    高进跟在灵车后面,经过时,刚好看到了他。

    险些惊呼出声,她下意识的回头,飞快的看了一下身后——周叔铁青着脸,装着没有看见虎子一样。

    自从上次一别,虎子一直杳无音信。好不容易现身了,却是混在大皇子的随从队伍里,和他们一道路祭……唉高进在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

    萧焱也看到了虎子,挑眉瞥了一眼高进。

    虎子离开侯府,辗转反侧,竟投入了李家的怀抱。在萧焱看来,这就是红果果的背叛。他想看看高进对此会有什么反应。

    结果,他发现高进压根就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高进郑重的点头:“孩儿以为爹中计了。”如果林氏父子真的是皇帝老儿滴人,那么,她只能说皇帝老儿肯定是老糊涂了。

    眼下,皇帝老儿正紧锣密鼓的着手准备皇位传承。而高进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萧焱就是皇帝老儿看中的接替人。所以,皇帝老儿要想顺利完成皇位的传承,他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扶植萧焱;二是彻底灭掉李家。

    扶植萧焱,这对皇帝来说,只是小case啦。

    而第二桩事,彻底灭掉李家……“撼山易,撼秦川李家难。”这是先帝滴一句酒后真言。他滴后半生几乎就是在忙活这一件事。最后,壮志未酬身先死,先帝只能寄希望于他滴下任,也就是李家嫡亲滴外孙萧铭童鞋。不是说坚硬滴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滴么?先帝临终前泪眼巴巴滴紧抓皇帝的手,直至咽气。

    皇帝要想灭掉李家,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他现在怎么可能做出让高家和他离心的事来呢?

    显然,这极可能是李家的挑拨离间之计。

    李家原本就是资深滴世家门阀,先朝中叶开始扬名天下。

    先朝初期,西北边界原本是夷族的聚居地。先朝为了加强对西北的统治,鼓励内陆腹地的人们移民去西北。李家就是这个时期从鲁地迁去的移民之一。有了朝廷大军做后盾,移民们鲸吞蚕食夷族的地盘。

    当移民们在西北扎下了根,朝廷撤走了大军,在西北开府设县,进行常规的行政管理。

    越来越多的夷族部落不得不离开昔日的家园,迁去荒凉地带。他们把对往昔幸福生活的怀念,混夹着对移民们的仇恨,一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

    到了中叶,西北夷族人口剧减,不及初朝的五分之一。他们缩居在一些水草不是很肥美的草原上,依然以游牧为生。可是,贫瘠的土地养活不了他们。听着先祖们传下来的歌谣,他们愤怒了。那是他们祖先的领地,那里的良田是属于他们的。于是,在个别人的鼓动和组织下,越来越多的饥饿的人们选择了打“秋粮”——每逢秋收,他们成群结队的去收割田里的作物。

    移民们安逸惯了,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夷族屡屡轻松得手。尝到了甜头的他们胆子越来越大,渐渐光是田里的作物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打秋粮的内容也日渐丰富起来,田里的作物、仓库里的粮食、真金白银、吃的用的……甚至还有劳动力。同时,打秋粮的时间也不再仅限于每年的秋收时节。他们越来越频繁的倾巢出动,烧杀掳掠,无所不做,无恶不犯。

    移民的子孙们谈之色变。不少人开始回流。

    朝廷数次派出击。

    然而,这帮夷族狡猾狡猾滴。他们散开,就是为牧马放羊的普通牧民,聚在一起,却是能征善战的战士。闻朝廷大军将至,他们有如一群晒谷场上的麻雀,四处散开。

    大军找不到敌人,驻守数月,粮草耗尽,只能无功而返。大军前脚离开,他们后脚就又组织了起来。

    朝廷折腾了几次,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