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为妃-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婉清原本是愤怒的,只是上辈子刻意的修养身心让她很快就为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发泄的口,因为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将外祖家比做了驴。

    “你这丫头,怎么又在发呆了。”文闻氏盯着眼前的六岁女儿,原本她似乎从女儿的脸上看出了些许的愤怒神情,只是这愤怒的情绪还没有维持几秒钟却瞬间又转成了嗤笑的表情。

    文闻氏这会真的忧心了,准备在抵达闻府之后,带着女儿先去给自己的爹爹看一眼。

第三章 二嫂闻廖氏

    闻府坐落于以皇城为中心的第二圈住宅区内,鉴于皇城脚下的建筑住宅多是亲王郡王宗人府以及跟皇家有着各种亲戚关系的家族居住,与大梁王朝一品二品大员比邻而居同在第二圈的地儿,可就是货真价实的寸土寸金。

    闻氏家族的历史与大梁王朝的成长史几乎是同步的,从大梁王朝建国开始,闻氏就以博览群书,上策有道而闻名。

    大梁王朝每一任的皇帝,在登基第二天就会下旨宣闻氏当世族长入宫,相处超过两个时辰是很常见的,而在那之后,闻氏的当世族长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各有一天须入宫觐见,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也会提出一些棘手事件的对策。

    在整个大梁王朝,即便是普通的平头百姓都知道,闻氏一族是大梁皇族的“耳朵”“眼睛”,闻氏一族虽然没有族人在大梁王朝的朝堂上官拜上品,但是闻氏在皇族面前,是有说话的位置的。

    从闻氏一族闻名大梁开始,似乎就是能人辈出,只是在整个闻氏的家族史里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政绩而登上金銮殿的。倒不是说闻氏一族的人不善科举,事实上,闻氏一族在地方上任职的族人每代还是有那么几个,而且一般都是以清廉的官风在地方闻名。

    因为闻氏家族里这些读书人的做派,不少百姓间流传着闻氏一族以百姓之福为己任的说法,赞扬着闻氏人不愿意入朝为大官的家风。

    而闻氏一族在整个大梁王朝上下内外的有口皆碑让他们在做人方面越发的低调起来,家族族规里有明文规定族人不得任官超三品,不得屯银超国库十分之一,每三个月族长要自省全族,超出族规范围的在下次入宫觐见时,全部上缴皇帝的私库。

    所以闻氏跟历代的大梁皇帝关系都很好,所以整个大梁王朝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有朝一日闻氏一族会被大梁王朝的皇帝抄家灭族。

    车子在驶入了直通往闻府大门的青石板大路上之后就减缓的速度,从车窗的帘子上可以看到两旁道路上投来的一道又一道红润的光芒,文婉清知道,这是闻府的下人早早起来,打扫好了青石板的大路,在路的两旁挂上了一个又一个火红的灯笼,通知着左邻右舍,闻府今日有贵客临门了。

    此时辰时初至,天空中蓝色和白色交织着,太阳只探出了半个脑袋,清晨的空气有些冰凉但更多的却是清爽,路两旁的灯笼里烛火还在燃烧着,丝毫没有要熄灭的样子。

    文婉清猜测这灯笼里的烛火应该是闻府特制的烛火,风吹不熄雨淋不灭,听闻这蜡烛的配方早已失传,闻府阖府上下同类的蜡烛不超过百根,只有在重大事件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使用。

    文婉清一边思索着一边将脸颊贴近小小的窗口想要看的仔细些,她的探头探脑引来了文闻氏的注意,文闻氏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不再像之前那样时不时的发呆,整个人显得灵动了许多,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想来今次这趟是走对了。

    “文府文夫人到~~~”

    车子的格里格拉声还在耳朵眼里有节奏的响着,文婉清就听得车外传来了下人的禀报声,声音清朗平和,咬字清晰流畅,文婉清不由得在心底暗自感叹,闻府的下人各有特色,就冲着这个嗓音,这名家仆在闻府的待遇估计也不低。

    “小姑~”

    车子刚刚停稳,悬挂在车门上的帘子就被人一把掀开,露出了一张明艳的妇人脸孔,文婉清一时没能认出这张脸孔是谁,但是文闻氏却是一点也不陌生,喜悦的声音随即便响了起来:“二嫂。”

    “快点快点,把梯凳拿来。”掀开帘子的手撤了开来,自有文闻氏的贴身大丫鬟接手,被文闻氏称为二嫂的女子转身招呼着下人准备迎人下车,对于文闻氏的到来,她显得非常的迫不及待。

    下人们很快搭好了梯凳,文闻氏率先下了车,刚刚双脚落地站稳,二嫂闻廖氏便抓住了她的手掌,两个人就像少时一样,欢喜的四手紧握。

    “我可等着你了,不枉费我一大早站在这里。”闻廖氏一边将文闻氏往门里引,一边小声的埋怨着,“你怎么才来啊,我还怕你今天不来呢。”

    “来,怎么会不来,家里那么大的事情,我要是不来就是我的不是了。”文闻氏抿嘴一笑,她们已经不是儿时可以大笑大嚷的身份了,只是儿时的情分沉淀到如今,依旧让彼此对视的时候心怀喜悦。

    “你哪能不是呀,你哥哥要是知道你这么说了,一定又会教训我了。”闻廖氏小声的回了一句,酸溜溜的显然又是在抱怨文闻氏的嫡亲兄长爱妹如命。

    “哎呀,你这都多少年了,你还记得那时候的事儿,也好意思说,当初是谁先干的坏事儿转头就想往我身上推?结果被抓了个正着,连我想要帮忙顶罪都没法儿。”文闻氏瞪着眼,将闻廖氏每次见她都会唠叨的事情再反驳一次。

    “说不过你说不过你,怎么着都是你有理就对了,对了,你就一个人来了?婉清丫头没来吗?”闻廖氏将每次姑嫂俩碰面必备的话题一言带过,转头就说起了正经事,而正等着她这个问题的文闻氏则直接瞪大了眼睛,转头向后看去:“哎呀,跟你一聊,我把我们家婉清都给忘记了。”

    被文闻氏的贴身大丫鬟抱下车的文婉清闻言在心里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明明都是三十几岁的妇人了,一个是执掌全府中馈的太太,一个是家族书院教书的先生夫人,碰到一起了还是如同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样,你来我往的就像在自家院子一样,连自己女儿都丢到脑后去了。

    “哎呀,那倒是我的错了。”二嫂闻廖氏点头接下了文闻氏的埋怨,顺手就从大丫鬟手里拿过了一个荷包,看也没看就塞进了文婉清的手中。

第四章 多子

    “还不赶紧谢谢二舅母。”文闻氏没有跟闻廖氏客气,示意文婉清大方的将文闻氏给的荷包收下,连让文婉清打开看看的意思都没有,当然,按照这些年的教养规矩,未出阁的女子接到了长辈的打赏,也很少会当面拆开来细看的,除非是长辈的要求。

    不过文婉清却知道,自家娘亲没有让她当场打开荷包并不是因为教养的礼仪问题,而是因为不想太惹眼,闻府虽然是大梁王朝的大家,但是在婚嫁上很少限定门当户对,从而也导致了闻府的媳妇女婿上至朝廷官下至商贾艺匠,各色人物皆有。

    闻廖氏的家族便是商贾出身,能够嫁给闻府的嫡系二子,不少人都眼红廖氏的好运,尤其是在平日的聚会中,一方面羡慕着廖氏身上的穿戴不俗,另一方面却又在背后嘲讽着廖氏的财大气粗。

    上辈子的文婉清曾经在不少的聚会场合听到过这样的窃窃私语,只是当时文婉清三皇子侧妃的地位让那些女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在文婉清面前说道,毕竟文婉清跟三皇子妃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亲密。

    文婉清此时不过六岁,睁着大大的眼睛将二舅母递给她的荷包直接揣入了自己的袖袋中,让正准备伸手过来接的贴身大丫鬟乐杏儿楞了楞,却又很快回过神来,就着之前的姿势帮着文婉清整理了一下衣袖,随即便退了下去。

    “哎,这孩子,真是个不客气的。”文闻氏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刚才还在发呆,这会子手脚那么快,就像是怕被人抢了一样似的直接就将二舅母给的荷包塞自己袖管里了。

    文婉清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与二舅母闻廖氏和母亲文闻氏对视了一眼,随后便乖巧的立在一旁,没有像别的孩童一样东张西望四处打量也没有转头跟自己的丫鬟窃窃私语,小小年纪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那边,沉稳的如同十来岁的女子一般。

    闻廖氏有些诧异,不由得多看了文婉清两眼,发现文婉清真的不为自己的目光所动之后,她转头略带埋怨的看着文闻氏:“你这人真是,孩子还小你拘着她干嘛,上次我见她的时候还灵动的很,怎么这才没几天就跟个小大人儿似的,她才六岁啊。”

    “你这可真是冤枉我了。”闻廖氏的话像是说在了文闻氏的心上,她伸手抓过闻廖氏的手,两个人并排往水榭的穿廊上走去,“这孩子你可以说是看着长大的,有什么好东西适合女儿家的,你都是第一个送来,我也不瞒着你,婉清自打过了六岁生辰之后,整个人便沉稳了起来,家里的书阁原本只有老爷和大房的几个大姑娘去会写写画画,偶尔找两本书来看看,生辰过了没两天,院里找不到婉清的人,我吩咐人去寻了寻,结果就发现她自己站在书阁靠窗的桌边,规规矩矩的在练大字,老爷直接就夸奖她了,转头就送了几方砚台和徽墨过去。”

    “那是好事儿啊,婉清姐儿自个儿懂事了。”闻廖氏白了闺蜜一眼,原本还以为真的有什么事情呢,没想到居然是跑她面前来显摆了,“你就可劲儿的刺激我吧,我身边那三个小子,没有一个这么乖巧可心的。”

    闻廖氏语毕转头看了一眼跟在她们身后两步远的文婉清,步伐平稳裙摆不颤,用来束发的绳头上,半个小指头尖大小的两颗洁白珍珠轻微的晃动着,当她们停下脚步而文婉清也跟着停下的时候,那两颗珍珠瞬间便纹丝不动起来。

    越看心里越欢喜,闻廖氏不由得有几分后悔,刚才塞给文婉清的那荷包里的珍珠是不是小了点,虽说是少见的金色的和黑色的,但是也只能孩童的时候玩玩戴戴,再过两年就只能用来看看或者打赏下人了。

    闻廖氏心里琢磨着一会她应该抽个空,回去找一匣子的东珠来,不论文婉清现在还是以后,都可以打打头面串串手串的,比那些个小的好玩的多,也能用的长久的多。

    文闻氏眼看闻廖氏停下脚步回头盯着自己的女儿开始发呆,不由的在心里感叹了一句:真是各花入各眼,别人家的总是好的。

    自家的二哥因为小时候的调皮淘气老往外跑,认识了京城商贾大户廖家的千金,商贾之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从小玩到大的。

    年岁到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了亲,廖氏当时只带了三十六台的嫁妆过来,但是人人都知道廖氏的一台嫁妆是要四个人抬的,当时就把闻府的一干女眷羡慕的不能自已。

    好在闻府与其他的府邸相比,对于银钱方面看的还是比较淡的,整个闻府的人都知道二太太嫁妆丰厚出手阔绰,却也没有人会舔着脸凑上去就为了讨个赏。

    而廖氏自己也争气,在闻府里虽然不管中馈,但是只要年节大事儿,她都会出来帮忙,而且归她管的事情,件件都是利落干净,很得家里的长辈夸赞,跟族里处的好了,自家里自然也是其乐融融,闻家老二本就是个大方的性子,娶的媳妇儿又是自小看中的,夫妻两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