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娥皇这样想着,目光里瞧见妹妹失落的表情,心中一惊,小姑娘不会是情窦初开,喜欢上赵铮了吧?
如果是这样……周娥皇旋即摇摇头,倘若妹妹能嫁给她,替自己在他身边也是好的。可惜两国对立,妹妹多半没有机会……
“阿姐,你说赵哥哥现如今在做什么?会是个那个小郡主在一起吗?”
“也许吧!”周娥皇目光凝望北方,思绪早已飞去了汴梁城。这一刻,她猛然发现自己竟如此在意他,甚至超过了丈夫李煜……
……
“阿嚏!”繁台梅林之中,赵铮猛然打个喷嚏,喃喃道:“谁这么念叨我?”
符璃笑道:“谁知道呢?兴许是你最勾搭了哪个小娘子吧!”
“除了你,还有哪个小娘子?”赵铮不曾想到,念叨自己的还真是两位有绝世姿容的美人,一个肚子里还揣着他的娃。
“哼哼,姑且相信你一次,赏梅花吧!”符璃笑道:“人都道繁台春色乃汴梁一景,其实这繁台冬日的梅花更是美丽,旁边的天清寺乃皇家寺院,闲杂人等不多,也更为清净。”
“嗯,确实不错,踏雪寻梅也别有情趣啊,尤其是带着个小美人。”赵铮嘿嘿一笑,拉着符璃便进了梅林。
自从上次魏王府之行,解决了魏王妃取暖的问题,王府上下对自己的态度有了一些变化,仿佛默许了自己和符璃来往。今日王妃秦氏更是破天荒地容许自己带着符璃来赏梅,着实意外。
赵铮并不知道这是杜太后的功劳,秦氏入宫朝觐时,说起这暖炕地龙,杜太后便笑道:“五郎是个好孩子啊,这东西当真暖和,听说你是第一个用上的,以后可有福气了。”
太后口称赵铮为五郎,亲切至极啊,再联想到皇城司上下“五公子”的称呼,秦氏便心里有数了。杜太后虽为直言,但话里话外似乎都在暗示自己。倘若太后开了金口,这桩婚事也便板上钉钉了。最难得的是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为娘的怎么好反对呢?
随着暖炕的推广,汴梁城里也起了风言风语,说皇城使赵铮对魏王府小郡主有意,私下往来。哪怕是事实,在不曾公开订婚消息之前,如此流言有损于符璃本人和魏王府的名声。
皇城司那边已经在调查,到底是何人散播消息,尚未有结果。魏王府却一反常态,毫不在意,甚至公然让赵铮和符璃出游,仿佛是为了坐实此事。
赵光义夫人符蓉几次在公开场合有意无意的暗示,汴梁权贵之家都明白过来,皇室和魏王府似乎都想促成此事。如此一来,赵铮的身份就越发值得玩味了,想想符家的几个女婿的身份,赵铮的出身能简单吗?
所以话不能乱说,哪怕依旧有人暗中散播流言蜚语,汴梁城里的舆论已然改了方向。很多人都说五公子年轻有为,七郡主温婉动人,郎才女貌很是般配云云!
这些赵铮都听在耳中,为了不让符璃受委屈,他觉得有必要向魏王府提亲。答应做媒的赵匡胤却暗示他不要着急,赵铮也只能耐着性子,皇帝赐婚对自己,对魏王府的面子都大有好处。
符璃对流言也有所耳闻,却不为在意,只要和五郎感情笃深,些许风言风语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这背后的事情……她是个兰心蕙质的女子,很清楚自己和赵铮的婚事不简单,背负着太多的权谋和利益交换。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王侯之家的子女有几个能嫁娶随意?这是她自小就明白的道理,相比于两个为皇后的姐姐,符璃觉得自己幸福多了。哪怕是政治联姻,能和一个彼此喜欢的男子在一起,便是幸运,便要感谢老天爷。
“傲雪而开,幽香怡人,真好!”符璃也不知道是觉得雪中梅花动人,还是有情郎作陪的缘故,很是开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冬日里也它值得一看。”赵铮轻轻一笑道:“采些回去插瓶吧!”
“过几日就会枯萎的,现在屋子里内暖和太多。”
赵铮道:“没事,我让属下每日采新鲜的给你送去,或者我亲自采,让人给你送去。”
“如此一来,岂非又有人要说你以权谋私,不务正业?”符璃笑着打趣。
“随他们说去吧!”符璃全然不在乎,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在林间折梅枝,欢快的笑声传的很远,就连远处天清寺的繁塔上都能听到。
“果如众人言,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不见得吧,婚姻之事,门当户对才是最重要的。”
“你看眼下这情势,岂能门不当户不对?没想到符彦卿这样果决,全然不惧人言可畏。”
“如果是这样,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符彦卿这厮老谋深算啊,若这桩婚事成了,外人会怎么想?那件事……”
“没错,若魏王府再多个姓赵的女婿不是好事啊!”
“那怎么办?”
“能怎么办?若在其订婚之前行事,抑或……”一个阴恻的声音停顿片刻,低声续道:“如果有更大的诱/惑,哼哼……你觉得符彦卿会在乎一个女儿的幸福吗?”(未完待续。。)
第一三九章 家宴
建隆元年在惊天动地中开始,在蠢蠢欲动中结束了。
临近年终岁尾,经历了两场平叛战争后的大宋还算稳定。
也幸好没有契丹入寇,或者南唐骚扰的消息传来,也没有哪一只军队在此时出城,否则百姓们又会惴惴不安。天知道大军会不会又突然掉头返回,次日再传出改朝换代的消息。
有了暖炕,汴梁的平民之家也能过个好年了,暖暖和和不必受冻。节省下来的买炭钱可以为婆娘扯上两尺花布,或者给孩子多买一掉肉。
对平民之家而言,这已经算幸福了,一个个都带着笑脸打扫房舍,置办年货,准备迎接新年到来。至于今天是哪个王朝,明天皇帝姓什么,他们并不是很关心。这些年频繁的改朝换代,他们着实已经习以为常。
正因如此,赵匡胤的压力才大!
大宋朝总算是撑过了一个年头,这是颇为艰难的一年,好不容易平定李筠和李重进两场叛乱,让大宋站住了跟脚。
赵匡胤松了口气,却又立即觉得压力沉重。过去梁唐晋汉周五代哪一个不是十年左右的国运?大宋能不能例外还真不一定,依旧是前途难测啊!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前不知道帝王的辛苦,现在才是深有体会,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容易。
过去几年,为后周将领时,赵匡胤对柴荣的勤政是有了解的。这一年来,他自觉不比柴荣做得差,同样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松懈。
不过仅仅如此还不行,一个好身体和多些亲近的帮手也很重要。若非柴荣英年早逝,也许自己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坐上九五之位。倘若郭威多几个儿子,或是柴荣有几个亲兄弟在,陈桥兵变也未必会成功。
历代建国之后都会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防重蹈覆辙,宋朝也不例外。所幸常年征战在外,他练就了一副好身体,平日里也十分注意保养,不至于柴荣那般英年早逝。只需要小心防备行刺,便不必担心。
再者便是帮手,相比于柴荣的孤独,自己至少还有几个兄弟。这年头,还有比血脉相连的亲人更可信的人吗?
二弟光义年轻有为,会成为自己最重要的臂助。三弟光美的还太小。还需等待几年,不过好在有五郎!最近一段时间,皇城司的差事办得很不错,赵匡胤对此颇为满意!
“五郎,各国使臣与节度使者在汴梁期间可有异动?”垂拱殿里,赵匡胤沉声询问。
赵铮奏报道:“根据皇城司掌控的情况,并未见异动。陛下,恕臣直言,即便各国与节度使有异动。只是暗中进行,绝不会公开表现。”
“那你发现什么了吗?”
“没有,皇城司人手有限,尚未成体系。”赵铮如实道:“不过陛下。臣有种感觉,汴梁城里有些太平静,反而有些不正常,这平静之下很可能有一股暗潮在涌动。”
赵匡胤道:“你也这么认为?”
“没错!”一个“也”字足以说明问题。赵铮也算心里有数了,说道:“倒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会楚什么叉子。臣暂时把握不准。”
“嗯,这这份观察力算是不错了。”赵匡胤道:“实话告诉你,自从登基的那一天起,朕便有这种感觉,仿佛有很多事情朕都不知道……”
赵铮大概能够理解赵匡胤的心情,身为帝王,主宰江山。确有很多事情自己无法掌控,心里难免会有焦躁之感。
“那你以为,如果有事,会是什么事?又大概会何时发作?”赵匡胤沉声询问。
“但凡有事必然是关乎陛下的龙椅,回京那日的行刺失败,在想要直接暗害陛下是难上加难。当然了,也不排除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可能。”
赵铮道:“若动不得陛下,便有可能……须得防备陈桥驿旧事重演。至于何时,臣子原本以为岁末年初会不安稳,如今看来并无甚不妥。接下来需要防备的便是陛下的长春节(皇帝寿诞),还有便是……尤其是使节和外臣聚集汴梁时。”
赵铮本想说杜太后的丧礼,可话到嘴边生生咽了回去。原本的历史上,杜太后确实崩于建隆二年。不过如今蝴蝶的翅膀挥动了,杜太后的寿命或许会有延长吧!即便没有,这种话也不敢随便乱说。
“嗯,有道理!”赵匡胤沉吟许久,喃喃道:“陈桥兵变,当晚陈桥驿……”
“五郎,朕交给一个任务!”突然,赵匡胤似乎灵光一闪,面色凝重了许多,吩咐道:“你暗中调查一下,但凡与陈桥兵变有关的人和事,任何线索都不能放过,也许能从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朕会给你一些提示和细节。”
“臣遵旨!”赵铮领命的同时,心里有些奇怪,陈桥兵变到底是赵老大你亲自策划的?还是当真是偶然事件?难道其中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想想那夜的情景,赵铮也是疑窦重重。
赵匡胤叮嘱道:“记住,此事暗中秘密进行,除了你与朕,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陛下放心,臣心里有数!”领到这样一个重任,赵铮感觉有几分压力。更意外的是赵匡胤对自己的信任,这种事可不是谁都能托付的。
赵匡胤又吩咐道:“还有,从现在开始,汴梁发生的大小事情都需要留心,有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见此情景,赵铮不禁在想,是自己妄自揣测,还是皇帝疑神疑鬼,怎么有几分草木皆兵的感觉呢?赵铮仔细回想到了前世看过的历史资料,宋初建隆年间,除了李筠和李重进的两场叛乱,似乎并其他大事发生。
可是……当身临其境之后,才发现史书记载是多么粗糙,真实经历和纸笔间三言两语的记载有很大出入。
切身体会和后世评说全然不同,何况历史也并非一成不变,自己便是个异数。若真有个什么猝不及防的突变,五代十国变成六代十国也并非不可能。
总而言之,防人之心不可无,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赵匡胤道:“待新年之后,朕会授权你扩大皇城司密探的规模,这个皇城使你可要当好!”
“臣遵旨!”赵铮欣然领命,虽说压力不小,却也饶有兴致,更关乎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