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岁的孩子在替我干活?!”她叫道。
她为此震惊的时候,显然更不会想到,她和主教的隐藏敌人,前羊毛垄断大包买商人卡尔的府邸里,有一个对主人无比忠心的厨娘,正在忙碌地替她主人的敌人制造战争用的箭羽……
连厨娘的主人都不知道,何况她主人的敌人!(未完待续。。)
173 混合生产制经济
过去——以及现在纽斯特里亚的绝大部分地区,想要生产一枚给箭矢用的箭头,需要如下工序:
首先,把挖掘出来的铁矿石和木炭一起烧,得到一个金属团,再把这个金属团拉长,做成名为“铁棒”的交易用标准件。
然后,铁匠到矿山或是从商人那里购入这种“铁棒”,放在自家的炉子里,靠木炭和风箱烧至红软,用钳子夹出,从上面截取一段,反复捶打去除里面的矿渣,一锤一锤敲出所需要的箭头形状。
这是完完全全的手工艺活儿,而且必须由身强力壮,又精通铁匠手艺的人来完成,身体不够强壮抡不动铁匠锤,不精通铁匠手艺的话敲出来的天知道会是什么。
效率么……
看过以后,对于大片“勇敢的心”里面反派国王的一句台词“让苏格兰人先上,他们(的人命)比箭矢(的损耗)便宜”就能理解三分了……
而大魔王领地的箭头生产,则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她有高炉。
虽然是公元前水平的高炉。
但是她可以依靠这公元前水平的高炉生产铸铁——铁水流入模具,一次成型——而纽斯特里亚的其他地方,甚至北方诸国,没有一个有这种工艺!与纽斯特里亚传统的铁器制造相比,两者的差距好比大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的差距!
一座高炉,一次可生产铁水一吨,也就是生产一吨的铁器。
当然。这样快速的生产也有不少弱点,比如说。高炉不能停工,不像传统的那种铁匠炉——铁匠甚至可以一年到头从事别的职业。只在人们需要他们的时候,把炉子一点,风箱一拉就能开工,做个把铁器最多费个把钟头,又方便,又灵活,又节省燃料——这高炉投资巨大,而且不能停止,它就像一只恐怖的地狱怪兽。吞入不计其数的燃料、铁矿石和石灰,倾倒出明亮美丽的铁水,造就不计其数的铁器和同样不计其数的污染,咆哮着将骑虎难下的图尔内斯特教区拖进全铁器时代。
铁箭头成型后,就需要打磨,去掉上面的毛刺,将箭头磨得更加锋利。
这工作不需要强劳力,也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下至三岁娃娃。上到七十岁半聋半瞎的老头老太太,只要智商没有低得令人发指,都可以承揽这一分包工作,而那些原另有职业的人员。比如农夫,渔夫等,在忙完了他们白天的工作后。也不介意磨几个箭头挣点外快。
将大机器工业与传统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东西方都一直有的。远的有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近的。在抗日时期就有在大机器不足的情况下,家庭妇女向包买商人领洋纱织造土布再卖给包买商的工作(一斤成品布换一斤原料纱,所赚的只有浆料钱,这样微薄的工资也只有家庭妇女能够做)当然,更加为人熟知的,就是改开以后,那些外销的小商铺:发夹、打火机、玩具车……都是由工厂机器生产零件,由被发包的家庭里的妇女儿童利用闲暇时间组装完成的。
因为不用考虑劳保,也没有监工方面的费用,都是计件算钱,避免了工人消极怠工的损失,更有娃娃们免费参与,所以这种方式的效率不低,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世界市场竞争中也是有竞争力的,何况这娃娃遍地爬的中世纪。
磨箭头修箭羽的工作,就这样发包了出去,然后,被机灵鬼们层层转包,最后,天知道是在什么人手里完成的——有的时候,是妈妈转包给她的孩子们,有的时候,是乡下佃户转包给城里厨娘,在这一过程中,大魔王做梦都没想到的三岁童工,敌营女仆都踊跃地参军,哦不,是参与到她的新军备计划里来……
好在验收的工作大魔王还是看得很重的,现在负责验收的是花岗石脑袋老巴登,他又有专业技术,又不讲情面,真是再好也没有的验收人员。也多亏了他那难得的脾性,发包工作才没有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而且大魔王在此刻开展的新军备计划,还遇上了一个原本不会有的时机。
那些被拉卡德人劫掠过的幸存者,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他们积攒的粮食草料。原本他们在田地里的庄稼收获前,很可能为了填上饥饿的肚子,被迫向商人和领主三钱不值两钱地低价出卖他们仅剩的财产——牛只,农具等等。
在此时为了暂时的果腹贱价出卖牛只和农具之后,他们是无力赎回的,在下一个耕作季节,他们就会因为缺乏牛只和农具而减产,落入一个恶性循环,直到出卖他们的所有甚至那一点点土地,沦为奴隶。
所以,田地受灾的时候,是那些热衷于土地兼并的地主和商人们的大好机会。
作家赵树理在他的作品《求雨》中,就曾精妙地描写过地主们的这种心理——
“我这领导求雨不过是个样子,其实下不下都好——因为一半金斗坪都是我的,下了雨自然数我打的粮食多,不下雨我可以用一斗米一亩地的价钱慢慢地把另一半也买过来。”
而现在,他们得到了额外的工作。
忙完田地里的工作后,坐在家里,一家老小齐上阵,借着火坑里的一点点火光,做着磨箭头修箭羽的工作,靠这挣出急需的面包来,不必再拿着自己仅剩的财产去求告商人和领主。
甚至学生们也被这个军备分包系统给卷入了——他们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沿路捡拾鹅毛——这还是规矩的做法,在这段时间里,谁家的鹅要是没看好,一转眼就能变成可怜的秃子——虽然鹅的战斗力不亚于狗,但是熊孩子们那是狗见了都要飞逃的……
路易叹了口气。
要在以前,即使没有报酬,这种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那也肯定是少不了他的一份的,但是现在……
“夫人说了不许你欺负鹅。”
啊啊啊啊啊!!!(未完待续。。)
174 童子军
幸而,除了拔鹅毛这种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之外,新近还增加了一些课间活动来释放年幼的布拉德男爵多余的精力,否则他恐怕会在大魔王给予他的管教(折磨)中,创纪录地成为纽斯特里亚年龄最小的忧郁症患者。
虽然……
“嗨,嗨。”
路易抱着树干不理他。
“嗨,嗨。”对方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对他进行骚扰。
路易根本不想理他,他戴着用树叶编织成的伪装帽,身上裹着绿色的斗篷,趴在浓密的树叶里,与整棵树浑然一体,不动如山。
“嗨~~~”
这次,傻陪读的嗓门增加了一倍,不过不管他怎样,年幼的男爵打定了主意,哪怕他喊破了喉咙自己也当没听见!
谁叫他之前老是管着自己!
比……比自己妈妈还要啰嗦!
所以,他大大得罪了年幼的男爵,即使老是被和他分在一组,路易能不和他说话就不和他说话。
“嗨!!!你脑子没坏吧!还是聋了啊?”
路易一秒钟忘了自己先前的决定,他几乎怒不可遏:“爱罗!现在站岗呢!有什么事儿等下了岗再说!”
他们增添的课间活动之一是放哨。
每次每班五个人,两个女孩,两个男孩,守在每个村子与大路交接的地方,查验过往人员的通行证,除本村的人不查以外,其他村子来的人都要查验。每班的五个人中。预先抽签抽出一人,这人要藏在附近的树上或灌木丛里。作为暗哨。明哨和暗哨互相监督,又有邻村的高年级学生作为流动哨岗查哨。
这是作为全图尔内斯特教区民兵联防的补充和实验。预先在布拉德领地试行的,因为小孩子比大人反而认字多,空闲时间也多,所以站岗查验通行证的工作从他们那里先行实践起来。
站岗的时候,他们不但要查验过往的行人,还要时时刻刻注意远处的烽火。
烽火系统现在不是简单地看到敌人点一堆火了,通过烟柱可以传递敌人的数量和方向,这些知识现在也传授给了这些孩子们。
除此以外,学校里还开设了野外课程。他们全都学习和演戏了紧急撤退的内容——学校的警锣一旦敲响,所有人就要立即打开平常不用的小柜子,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应急包裹背上,跟随老师撤到森林里去。包裹是一块粗布,里面裹着刀子、绳子、火石和一块可以供孩子们食用几天的硬肉干,供他们在森林里暂避之用。
孩子们觉得这些事情都很新鲜,还没有被生活折磨得麻木的童子军们执行起任务来,哪怕是站岗这种枯燥之极的任务,也个顶个的认真——再说。还有邻村的少年来查岗呢!
查岗的时候,邻村的少年会检查他们的状态并给他们打分,寻找暗哨的位置,然后写到学校的榜单上面去。每个组的孩子都不想在榜单上落后,他们彼此监督着站好每一班岗。
这班,路易是抽到站暗哨的。他有两个选择,爬在树上和躲在草丛里。
精力充沛。惯于上树骚扰小鸟的男爵当然二话不说地选择了上树。为了伪装的更好,他还戴上了用树叶编织的伪装帽等装扮。顶着太阳和恼人的蚂蚁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哼,那个来查岗的一定看不出,我这次定然头名啊!
小路易信心满满,得意洋洋地想着——别看我写字不咋地,算术也不行,可是这种野外啊,打仗啊,我最精通,我最拿手了!哼,写字算算术有啥啊,我可是将来要做了不起的骑士的!
他就这样做着榜单第一,功成名就,叫隔壁班那个可爱的罗丝也为自己大大惊讶一回的美梦。
但是……
这个陪读的爱罗,真是他天生的冤家对头!小男爵每次信心满满地要去做什么事情好叫大伙大吃一惊的时候,他就横空出世,三板斧打得路易落荒而逃,本来计划得很完美(路易以为的完美),预备让大伙大吃一惊的,最后全都变成了哭笑不得。
这次,他又跟他捣乱!
简直……
简直不能好了!
他知道现在什么情况吗?现在可是站岗的时候,查岗的随时会来啊!他这样乱吼乱叫,查岗的还不第一眼就看到自己啊!这个天字第一号大白痴!
“路易,”爱罗撇了一下嘴,摆出一副“我不跟你计较”的小大人样子,“你听我说,不要……”
路易根本不想听他说,这个白痴还没说够啊!“闭嘴!你听到么,现在站岗哪!”
“路路路路路路易……”为了不暴露暗哨的位置,跟他们一起站岗的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本来看着另外的方向,现在都转过来了,其中一个女孩突然哆哆嗦嗦地尖叫起来,小脸煞白,“你你你……旁边有条蛇!”
“妈呀!”
一听到“蛇”,小男爵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最怕蛇了——那种冰冰的,凉凉的,滑滑的,会缠着人的——“妈呀!”
而且,他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