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说,这幅画不是主教或是别的什么人命令他们画出来的,而是他们的内心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呼唤他们画出来的。
他们将这幅画献给图尔内斯特主教,献给图尔内斯特大教堂,献给图尔内斯特城和城中所有参与了图尔内斯特保卫战的居民,献给图尔内斯特教区和教区里全体经历了图尔内斯特保卫战的人民。
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落下眼泪,但是与前几日悲哀哭泣的眼泪不同,这一次,他们落泪,是因为他们骄傲。
他们骄傲,为这座伟大的城市和她不屈的人民。
他们骄傲,因为他们战胜了那样可怕的强敌,没有被对方的淫威吓倒。
他们骄傲,因为他们没有屈服,没有投降,没有背叛,他们临阵的时候慌乱过,他们在石弹和火箭落下的时候逃跑过,然而,他们最终在主教等人的带领下,找到了各自的岗位——战斗人员、后勤人员、市政人员、维持生产和战后重建……
他们骄傲,因为他们经历了苦难,却没有被苦难击倒,他们平时是软弱的,这次却坚强地挺过来了,昨日的苦难,终将化作来日的辉煌!
战争使得他们失去很多,战争也使得他们得到了许多。
他们失去了亲人、他们失去了邻居,他们失去了朋友,他们失去了良师,他们失去了徒弟,他们的财产被夺走,他们的房舍被毁坏。
然而他们被磨砺和淬炼,如宝剑磨出了闪烁的锋芒。
如果这样凶狠和强大的敌人都不能叫他们屈服,他们还害怕什么呢?
他们在这次战争中的经历,在他们的心中和他们家族的历史上,凝结成不朽的丰碑,那是不屈的纪念。
这幅《被围困的图尔内斯特》日后成为传世之作,给了许多后辈画师以灵感,成为许多类似题材作品的源头,并有了另外一个名字《众志成城》。
165 一千个哈姆雷特
虽然众志成城这个名字很好,然而,对女皇的王朝有感情的人们情愿叫它原先的名字《被围困的图尔内斯特》。
“那是一幅划时代的画作,”他们说,“且不说技法的优点,色彩的搭配和光影的运用,单论历史,没有一幅画比得上这幅更加奇妙了!未来的女皇和教皇在同一幅画中!还有骑士团的大团长!还有……倘若一发石弹当时落个正着的话……”
“那我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另外一些人说道,“没有他们的话,我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过惬意的小日子了!那个时候,人都虔诚,向善,国王是一点罪孽也没有的(小孩子确实没有罪孽,这点任何人都不能指出错误)又有许多和气文雅的贵族,爱护妇女儿童的骑士,不像现在!没有世代的贵族,没有祖传的骑士,到处都是趾高气扬鼻子朝天粗鲁无礼的暴发户!啊,多希望那个时候拉卡德人的石弹飞得准一些!”
“你的祖先可能也在其中呢!”
“死在真理的石弹之下,纵做鬼,也幸福。”
“……”
“多希望我能活在那个时代,那个‘王与贵族共天下’的时代,贵族们不管怎样的触犯法律,交些罚款便可了事,总不会没收他们的财产,治他们的死罪。啊,我希望能在那个富裕和平的时代,做一个小小的百姓。”
也有人公允地评价道:“只要不是被喜爱蒙蔽了双眼的人,只要不是被**教育洗脑的人,只要对绘画这门技艺不是完完全全的门外汉,都可以看出这幅画的技巧有多么笨拙,象征又是多么庸俗,使用的颜料又是多么粗糙。他们既没有用本格派的光影法(这种光影法我们一年级就教了)他们用的颜料,粗陋到甚至不配给‘丹色牌’提鞋,光凭这两点,这幅画要是当作作业交给我的老师一定会被评为不及格的。看啊,他们画的都是城里的显贵,我考据过,甚至那个提面包篮的小女孩都是新王朝的后勤副部长!好像没有平民参与保卫战一样!而且,画师还把教皇放在中间,女皇放在前面,恭维之态简直令人作呕!还有,当时的最令人尊敬国王陛下呢?图尔内斯特围城可是在他的发令援助之后才解围的,这些人却把自己画得像解围的英雄一样!整幅画把他们装扮得英勇的英勇,慈爱的慈爱,而英勇的、慈爱的国王陛下呢?他们的不臣之心,从那一刻就有了!这就是一群自以为是的,窃取国王陛下功劳的小人!”
幸而当日在图尔内斯特大教堂中骄傲地向众人展示他们呕心沥血之作的两名画师不知道他们的这些身后评价。
第一波热烈的掌声和画作所激发的情感的激动过去后,又响起了一波掌声。
这次,掌声是在主教的带领下鼓起来的。
主教走上前去,代表图尔内斯特城向这两位画师表达谢意,因为他原是请他们来做些工匠的工作,他们却拿着工匠的薪水,献给他和这座城市以大师的杰作。诚然,他之前是指点过他们一些绘画的技巧——那还是大魔王教授给他的,预先制作要绘画的人物的小模型,然后放在一个有孔的箱子里,反复调整模型的位置和打光的位置,这样,可以在下笔之前先期看到成品的模样,在诸多布局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群像绘画技巧,现在大魔王听说主教要让图尔内斯特大教堂的壁画与众不同,就告诉了他——但是他传授了这些技巧,却没有想到他们会献给他这样一幅出乎意料的杰作。
他心里想的,还是以圣徒为中心的画像,而这两名画师,却以这座城市里英勇的人民,作为他们画像的中心。
他又赞赏他们,因为他们在怠工和竞争之外开辟了第三条道路:合作。
有旁边的两幅画作对比,任何一个人都看得出,中间的那幅画是他们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
这合作给他们带来了极可观的果实——现在,主教聘请他们二人继续合作,共同完成大教堂其余部分的壁画,并说他们若是有不同于他的主题,也可尽情告诉他;城中的头面人物看着画中的英姿,回想起那场战斗,都很感激两位画师把这一幕场面固定下来,当场就有许多人,邀请他们在教堂绘画完成后替他们的家族绘制画作;圣奥美尔商人们看到他们取悦主教的目的达到,也慷慨地表示愿意提前支付给他们请来的画师的定金。
但是年轻的主教没有完全说出这幅画给了他多么大的感动,错了,是由这幅画,联想到整场图尔内斯特保卫战,又联想到战后种种善后的事情,对他是怎样一种深重的刺激。
主教身边伺候的仆人和教士都发现这几日他吃的东西少了,思考的时间却多了,这不是说他端坐在书桌后面捧着书卷一动不动,相反,他经常出外,甚至在已经化为废墟的新城区范围内游荡。他和往常一样,为向他祈福的人按手赐福,也接受他们的致意,如果不是特别亲近他的人,是看不出他与往昔的不同的。
一切人中最为他担心的莫过于他那位忠诚的骑士,他终于直接问主教,他最近在为什么而烦恼。
166 亡羊补牢
罗怡没有参加《被围困的图尔内斯特》的揭幕,如果说主教忙于城里的善后,她现在就是忙于四乡的善后。
被杰生狡猾地耍了的老巴登非常生气,他带着头上的肿包,嚷嚷着要男爵夫人一定严办了不按牌理出牌的杰生。
罗怡当然不能惩办杰生,要不是他临机应变,指挥得当,她搞不好现在已经躺在哪里喂了野狗,或是被拉卡德人装船了,再说,她提拔杰生,看中的不就是他那不按牌理出牌的能耐么!
但是,老巴登的要求也不能置之不理,他可是因为遵守男爵夫人的命令,才落到这种地步的呀!
罗怡也不能说他花岗石脑袋不知变通,要是老巴登是个知道变通的人,她当初也不会委派他来保管钥匙。
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居然是傻珍妮。
“巴登老爹,那天揍您的是我,对不起,您现在尽可以揍回来。”珍妮诚恳地说。
老巴登凶横地瞪着她,珍妮满脸歉意,一步不退。
见此情形,骑虎难下的老巴登也只得用鼻子哼哼了两声,嘟囔着:“我才不和傻娘儿们计较”,慢慢地踱了开去。被一个女人打翻在地已经够傻,回头去报复——那更傻。老巴登只是刻板,可不愚蠢。
当然,罗怡也不能让严格执行自己命令的老巴登白白长个肿包,赔礼道歉的礼物是不会少的。
接下来是论功行赏时间,罗怡没有答应过给参与围城战的人涨一级工资,这完全是杰生临敌的自作主张。但是谁会在这种时候食言——虽然这不是她自己发的言——呢?
所以她同意给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涨一级工资。
而杰生答应的还不止“参与人员涨一级工资”,还有“斩首得一头牛”“斩头目得一辆车和驾车的马”。然后。问题来了,当日杰生本来预备的是一轮射击过后。再拔刀白刃战——因为他手下的这些农夫近身格斗的时间可比
他们练习射击的时间长多了,前者是从小就拿着木棍练起的,后者是这两年才练起的——但是没想到一轮射击就能让敌人抛下几十具尸体,而每具尸体上,又插着那么多箭头。
的确有斩首,可不是一个人斩的。
杰生认为,可以把奖品分一分,每人得一块牛肉也就够了。
但是,罗怡觉得。自己的部队还是士气第一,她认为每个射中的人都该得一头牛。
杰生反对她的意见,他说,射中的固然应该有奖,但是奖励也不宜太高,毕竟,拔刀白刃战所需要的勇气是胜过许多人一起射箭的。
最后,奖品加到每具尸体两头牛,罗怡提出两种分配方法。一是分肉,二是在这些人中组织拍卖,价高者得,其他人分钱。当日。采用这两种办法分牛的都有,一开始有人要分肉,有人要分钱。产生了一些争吵,最后他们发
现。要是拍卖的话,买主能以比在商贩手里买牛更低的价钱得牛。而其他人发现,若是分钱的话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比如买便宜的猪肉、买他们最馋的酒、买一家老小需要的面包和麻布……或者积攒起来。
所以,最后他们都把得到的牛拍卖了。
处理了部队的事宜后,罗怡还参与了图尔内斯特医院的下乡收尸工作,毕竟,对于防疫方面,整个图尔内斯特教区估计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及得上她的人。
因此她也看到了四乡的惨状。
布拉德领地没有受到侵扰,其他地方,尤其是靠近图尔内斯特城的那些村庄,就远没有这么幸运了。罗怡以前看恐怖片还会哆嗦,但是眼前的惨状,恐怖片又哪里赶得上!
天上阳光普照,大地绿意盎然,野花盛开,小鸟啾啾地欢唱,远处毛团似的褐色野兔蹦达着玩耍,看到人来了才慌忙地逃开,然后在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抽着鼻子好奇地看着来人——对荒野有一些了解的人可以从它们的毛色上
看出现在是温暖的春夏季节。
然而,树上悬挂着尸体,灌木丛后倒着尸体,草地上是抢食人肉的野狗,树上是被人肉撑饱了飞不动的乌鸦。
收尸队收集了尸体和尸块深埋,在罗怡的指导下,在深坑里又加上了石灰。
那以后许多年,罗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