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谒巧肀叩募该の溃皇且黄胀ǖ幕の溃硎侄ㄊ遣淮恚氡馗锤缒阋卜⑾至税桑浚 

    “二公子,小的发现了!”王复点点头,“刚刚在龙门山上的时候,手下的人发现了一些身份不明的人上来,小的怕有意外,因此就示警让二公子您先撤离了,后来…留在山上的兄弟发现,这些上来的人是与那两个女子的护卫会合的,应该是来增援护卫两女子的人手!”

    王复说着神情复杂地看了看脸色波澜不惊的王易,依然很小心地说道,“二公子,这两个女子身份定然不简单,很可能是皇室中人,您…”王复知道王易告诉了她们真实的身份,怕因此惹来麻烦事,心里有点责怪王易的大意了,但指责的话却说不出口。

    “不会有事的,李弘节在送往长安的奏报中肯定说了钱塘的王易已经来京,我在洛阳露一下脸,并没什么奇怪的,”王易看了看王复,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复哥,我想啊…说不定这两个女子以后能帮上我们的大忙呢!”

    在听王复说这两人进了洛阳宫后,王易联想到这两人告诉他的名,恍然间想到一些在山上时候不曾想到的事,对这两个以表姐妹相称的女子身份有了一个大概的猜度,只是不敢完全确认。

    ------------

    因为李世民御驾的影响,王易一行在洛阳呆了十多天,在李世民率群臣离开洛阳返回长安的七日后,王易才从洛阳起身,往长安进发。

    御驾出行,沿途一定严加戒备的,他们一大群人行进很可能会受到许多不必要的盘查,王易决定在李世民御驾动身后七天启程,自然是考虑到这一点。相隔七天启程,再一路慢慢逛悠过去,距离至少在几百里以上,受御驾影响自然少很多,基本不要担心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省事!

    已经是四月末的暮春时节,春花开谢了,但天气还不是很热,一路行去满眼都是不同于江南的景色,王易率手下一群人慢慢行进,一路看风景过去,倒并不觉得辛苦。

    在从洛阳出发七天后,一行人抵达潼关,再次休整。

    李世民的御驾已经过去五天了,潼关城内的戒备已经松弛了许多,王易一行分散进城,也没引起什么人的特别注目。

    潼关位于渭河与黄河边交汇处,与函谷关遥遥相对,地势非常的险要,周围山连山,谷深崖绝,山高路狭,只有山间一条不大的通道进出,素有三秦镇鈅、畿内首险、四镇咽喉之称,是进出长安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将长安作为都城的朝代,潼关的位置都是无比的重要。

    在抵达潼关,安顿下来后,久慕潼关之名的王易也带着王复等几名手下外出转转。

    潼关修建在华山麓,一行人上到城外华山一不高的山峰,看远方,王易看到远处稍起的雾色中,两条大河汇聚成一条,蜿蜒向东流去,那应该是渭河汇入黄河之处,大河两岸,雾气中有隐隐泛起的绿色,因天气有些阴沉,没有大太阳,太远的地方看不清景物,但华山的群峰却是能看到。

    阴沉的天气很容易让人心生感触,王易在看了半天景致后,也同样有不少的感情涌上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易很用低的声音将这首后世时候课堂上曾经学到过的元散曲吟了出来。站在潼关附近的华山山腰上,对着如画的山河,吟诵这首可以称作为“名作”的散曲,还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王易朝西面望望,那边看到的只有一片雾气中的迷满,但王易却知道,潼关以西三百余里,便是被人称为“西京”的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长安一带建过都,长安城内,多少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曾经矗立在那里过,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叱咤风云,左右历史的进程,至到王易现在所处的唐朝,长安迎来了她的极盛时期,长安城差不多有八十几平方公里大,人口逾百万,宫殿成群。如今已经存在的太极宫,及在稍后几年兴建的大明宫、兴庆宫等宫殿,曾经是何等壮丽辉煌,长安在大唐走向繁盛时候,也成为天下人最向往的地方,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他们都期望能到长安去,往大唐帝国的心脏去,去长安一睹大唐帝都的繁华,感受盛世的荣光。

    盛唐的辉煌将长安的繁华推向了极致,但物极必反,随着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日渐衰弱,长安也终于迎来了她的暮年。天宝后期,安禄山起兵反唐,长安被叛军攻陷,及至后面唐存的百多年间,长安数次遭受战火的洗礼,在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时,长安的辉煌被彻底葬送,首先是被喻为千宫之宫的大明宫被黄巢的义军付之一炬,再后面几年,军阀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拆尽长安城内所有的房子,将修建房子的木材都扔到渭河里,对长安城进行了彻底破坏,《资治通鉴》记载:“(朱)全忠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自朱温彻底毁坏长安城后,历朝历代再也没有在长安建都,及至后来,连长安的名字都没了,长安改成了西安。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城,就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复存在,让无数的人唏嘘感叹。当年王易在游览西安时候,站在刚刚被清理出来的大明宫遗址公园的那片废墟上,也一样无限感伤,当日他也曾想到过这首元代张养浩所作的散曲,‘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那些发生在长安这座名城中的故事,那些曾经在无比辉煌的宫殿中意气奋发,指点江山的君王臣子,全都随着变成土的宫殿,成为历史的记载,甚至连凭吊的地方都不再有…悲也!

    后世时候的西安,原来大明宫、太极宫所在的地方,无数的民居修建在那里,早已经失去了皇家宫殿所在地的那一份尊严与神秘,皇家的气度早已经不在,一切都被扫进历史的角落堆里!

    随着大唐的湮灭,长安的衰败,与长安一切息息相关的景和物也跟着落败,甚至连安葬在附近身份尊贵的皇帝、皇妃、公主的陵墓都被无数后人亵渎,有唐一代大部帝王的陵墓都被挖掘过,更不要说其他那些身份低很多的皇妃、公主墓,甚至王易在游览李世民昭陵时候,曾经看到过离九嵕山主峰并不远的地方,竟然有一片新建的公墓地,公墓地居然以皇家陵园之地打广告…无数的游人曾经爬到九嵕山的顶峰,踩在昭陵中李世民所躺之地的头顶山上,要是如今的李世民有知,不知道会有何感想…更让当日的王易生气的是,在他心目中似仙女般美丽的长乐公主墓,竟然被涂画的一团糟,长乐公主的几块遗骨放在一透明的棺木中,被无数的人“瞻仰”。。。

    那时的王易真的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心中曾有过无数个假设,假设的结果都是希望能留住盛唐的辉煌,长安的永久繁盛…今日站在这个离长安并不太远的潼关,王易再次有感触起来,莫名其妙就想到这些,想到了前些日子不曾有过的这些感触。

    他也想,要是有他这样一个熟知历史的“后人”为这个时代指点什么,让大唐的社会经济政治朝另外一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那到后面情况又会如何呢?

    大唐会不会比历史上的大唐更加繁盛,而大唐的历史发展方向会不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能不能让大唐的繁盛一直持续下去,繁华不再落尽呢?

第八章 怪人

    PS:除夕了,马上就是新的一年,兔往龙来,黄昏在这里恭祝书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合家幸福-----------什么梦想都能成真!

    ---------------

    “二哥,你在想什么啊?”一边的王昙在听了王易含糊不清地吟了一“诗”后,就站在那里沉吟不语发呆,好一会后她终于忍不住出声问询。

    其他随行的人也很惊奇地看着王易,王复是略微听清了王易刚刚口中吟念的这散曲,但没完全明白过来意思,也不好问什么,不过在王昙问王易话后,也都以探询的眼神看着王易。

    “没什么?潼关一带风景很不错,看的入迷了,”王易转头对王昙笑笑,伸手抚了抚仰着头看他的小脑袋,带点感慨地说道,“昙儿,许多事你现在不懂,待你再长大些,二哥再和你说一些事,你就会明白的!我们先回去吧,明日就出发往长安…”

    刚刚这番感慨过后,王易非常想快点到长安去!

    “好吧,二哥!我们回去吧,昙儿也想早日到长安去!”王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不过王复有更多的疑惑出来了,他也有点明白过来王复刚刚所吟几句中的意思,但却不明白王易想表示什么,瞅看了几眼后,终于忍住没问出来。

    一行人在潼关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从潼关出发,继续往长安进发。

    潼关到长安路程约三百余里,因随身所带物品不少,行进速度不快,每天在五六十里间,按这个速度,自潼关出发后,到长安还要六七天行程。

    离开潼关后,王易让王复命人先一步前往长安,与长安的弟兄们取得联系,并将他这一行人的行程消息当面告知在长安的王昂。

    很快就到长安了,自然要小心一些,不能出什么差错,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尽量躲过去,有人出长安接应,自然会少很多事。

    过华阴、华南、渭南,入潼关后,所见都是关中平原的景色。

    唐代关中平原与后世时候的样子差别还是挺大的,至少在视觉上给人的印象就大不相同。

    绿!

    现在看到的关中平原比后世时候看到绿意浓的多,随处可见成片的树木,还有田地里种植的庄稼作物,似杭州一带所处的江南一般,满目都是绿油油的,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在明净的天空下让人看着心情愉悦,王易后世时候来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可是没有这种感觉的。

    溪河里的水也比后世时候丰富多了,至少沿途的渭河及渭河的一些大小支流流淌的水,都是水流湍急的,比后世时候流量大多了,河水也很清澈,连渭河里的水能见度都很好,河岸近处河床上的沙石都可以看到。

    再行两天左右就可以到长安,长安附近的景色如此美丽,王易的心情也是挺好,和王昙一道,不再坐马车,而是骑马行进,一路说笑着,同时也贪婪地赏看着周围的景色。

    “复哥,前面到何处了?”王易看到不远处出现城廓,但城廓规模比较小,他不清楚到了何处,勒慢了坐骑,问询身侧的王复。

    王复顺着王易马鞭所指的方向看去,不假思索地说道:“二公子,前面是新丰地界,已经是午饭时候,我们就在新丰用了午饭,再赶路,到前头宿夜,明日再行一天,入夜前就可以抵达长安了!”

    “肚子是有些饿了,”王易摸摸肚子,笑笑道,“吩咐弟兄们,到前面找一处酒店用午饭,午饭用完后继续赶路!”

    “是,二公子!”王复立即吩咐人先一步去前面布置。

    “二哥,昙儿肚子也饿了,想吃些热的东西!”与王易同乘一骑的王昙也叫唤着。

    随身所带的干粮小丫头不喜欢吃,用自己所带的粮食煮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