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金主-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的明白,日后一定回报这些恩人的恩德!”邢明凡坚决道。

    徐元佐微微摇头,纠正道:“不是对你的恩德。这是对咱们仁寿堂的恩德。也不用等你日后回报,咱们仁寿堂自然会去回报他们。有恩必报。有债必偿,这是咱们经商的立身之本。”

    邢明凡有些慌乱——佐哥儿怎么就把这事揽过去了呢!

    徐元佐推了推姜汤:“别等凉了。快喝。”他又抬头道:“嗳,那个谁,准备几件冬衣给明凡换上。一点眼水都没啊。”

    那个谁——茶茶满脸通红地跑出去准备衣服了。

    邢明凡捧起姜汤,热气扑面。他小口小口喝着,泪珠已经滚落下来。

    这个干巴得有些枯燥的故事,让不少人都听出神。罗振权直等邢明凡走了。方才缓了口气,见徐元佐盯着自己看,不解道:“怎么?”

    徐元佐笑道:“听了有何感想?”

    罗振权觉得感想很多,如果不是这少年坐在自己面前说这些话,根本不能相信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人。这算是忠勇可嘉。还是脑子一根筋?是坚持不懈,还是倒霉到家?种种思绪在心中转动,到了嘴边却说不清道不明,只有一个字可以表达他此刻的心情:

    “干!”

    徐元佐评价道:“很传神。”

    罗振权挤眉弄眼:“我头一回见你,就觉得你有些……异于常人。”他本想说“脑袋有坑”,不过想想还是不能口无遮拦。虽然佐哥儿不会像那些海主一样翻脸无情把他扔进大海喂鲨鱼,但是得罪上司总是会有报应的。

    “也难怪你能招徕一群异于常人的人……不对,好像是常人到了你手下,就异于常人了。”罗振权品味着,又有些心惊:我自己不会也异于常人了吧?

    徐元佐果然笑道:“你也异于常人么?”

    罗振权摸着下巴,有些不确定道:“我、还没吧?”

    徐元佐站起身,走了两步:“在我手下,只会异于庸人。因为我让他们看到了生活是可以改善的,人生是可以创造的,未必只有庸庸碌碌走上一辈人的老路。人有了精气神,自然不同于周围的庸人。其实你把他们放到县学里去看,会发现差距就没那么大了。因为县学府学里的书生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精气神,科举就是能改变他们人生的大机遇——虽然我觉得科举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桩亏本买卖。”

    罗振权品了品,觉得徐元佐说得有些道理,道:“虽然你所言不假,但是你刚才跟人说做官……这就有些假了吧?他还能去考科举?”

    徐元佐笑道:“谁说只有科举才能做官?”

    罗振权一愣:“我大明也能买官?”

    “官不能买,但是可以捐监。当然,例监名额也有限得很,我不可能给所有人都捐个监生。而且监生出来去做个教谕,撑死了知县,能有什么出息?”徐元佐笑道。

    “那所谓做官……”

    “咱们要去的台湾,尚未收归版图,只有闽海海商们建的私港。若是咱们在彼处开垦,招募百姓,征收赋税,是否需要人管着?”

    “那也不是官啊!”

    “等势力坐大,朝廷要么给官招安,要么册封个宣慰使之类的土官,算不算官?”徐元佐道。

    罗振权道:“还能这样!”

    “还有更快的法子。”徐元佐道:“咱们只要有足够海船,去婆罗洲、爪哇,借个土人国王的名头请求封贡,直接就能列土建国了,算不算官?”

    罗振权嘴角抽了抽:“哪有那么简单,当年汪五峰多大势力?朝廷还不是斩了他。”

    “那一是他没走对路,自己要海外称王,形同叛逆。其二,滋扰沿海,被势家所恨,还想朝廷招安他?”徐元佐道:“他若是占据海外一岛,攀附、或者直接编造个祖宗,譬如就说是南宋遗民。如今仰慕圣化,请求内附。再打通礼部到内阁的路子,封个国王有何难哉?”

    徐元佐笑了笑,指了指自己:“我就有这个路子。”

    罗振权觉得胸口有些闷,却不能否认徐元佐说得是事实。作为一个经年老海狗,他听说过安南立国的故事,好像原本是个中原大将领兵过去的,如今朝廷不是照样也认了。还有风尘三侠中的虬髯客,入扶余国自立为王,同样令人神往。

    “你真有心如此?”罗振权忍不住问道。

    “当然。”徐元佐笑道:“南海往南,还有很多岛屿不为人所知呢!到时候就装傻说不知道蒙元已经灭了,如今听说日月重开大宋天,希望能够回归华夏正统,哪还有什么问题。”

    罗振权充满了希冀:“那我也能当官了!”

    “看你表现。”徐元佐故作正经道:“说不定就让你当个国王呢。”

    “那你呢……”

    “小小土王,我还看不上。”徐元佐自信道。

    “我看得上!”罗振权一本正经喊了出来。

    *

    *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未完待续。)

    PS:感谢支持,今天两更奉上,谢谢~!祝周末愉快~!

三七二 长乐

    海船从上海出发,出长江口,一路向南。这条航路是每年都要走的,主要是将江南的商货运到闽粤,然后转运东西洋。在有限的开海令之下,在浙江海面上航行还面临着通倭的指控,所以船队经过舟山时,不得不做好被拦截的准备。

    一旦被拦截,要么斩草除根,将水师杀个干净,要么银弹开路,随机应变。好在徐元佐这回运气不错,并没有遇到舟山水师出来拦截。实际上这也与徐元佐要求走外洋有关,当前的技术条件不可能大面积封锁海域,只能有限地监督航道。

    这种行船方式很让船上的火长不悦,因为脱离了针路就意味着失去航道的危险。外洋的洋流、天候、海底暗礁全都是未知数,而且跟沿海航行比起来更是绕远。这种吃力不讨好,只为了避开水师拦截的行为,在火长看来简直是要钱不要命。

    徐元佐却是希望在比较安全的航行范围内进行航海锻炼。这回三艘船上带了不少海事学堂的学生——这也是罗振权在这里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入学时间尚短,但是航海经验却不少,所以能够早早拉出来实践徐元佐和李腾整理出来的航海术。当前的航海术还没有六分仪之类的高端货能用,主要是复制了明初大航海的一些实用技术,为制定航海手册做准备。

    即便如此,花费的钱财就很不少了。因为官方档案被弘治名臣刘大夏藏匿了,只能从匠户、船工手中套东西。如果不想破坏名誉硬抢,就只有用真金白银去买了。即便如此下本钱,得出的成果也只给徐元佐一种“或许能行”的感觉。

    徐元佐记忆中有一部电影,其中一个人物靠一副眼镜、一支圆珠笔,还有别的什么小零碎。就做成了一架简易六分仪。当时并不觉得这个情节有什么特别,但是现在看着水手们用牵星板,心里还是有些羡慕。他真不想什么都等到牛顿来解决,听说牵星板和六分仪的原理差不多,就是不知道这些水手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改进。

    ——是否需要再设个奖金呢?

    徐元佐心中暗道。他现在就像是个农夫,无法拔苗助长。只能用尽一切办法给土地浇水增肥——也就是用银子砸。可惜还是得靠天吃饭。

    船队越过舟山,再次看到陆地的时候,就连火长都不敢确认这是哪里。因为他不知道经纬度,而且远远看到一片陆地,连是岛还是大陆都难判断。

    “是基隆。”徐元佐道。

    “鸡笼?”罗振权站在徐元佐身边:“那是什么地方?是岛?”

    徐元佐眯着眼睛,道:“咱们之前在东面发现的岛屿,应该就是从琉球一路延伸下来的岛链,所以这里应该是台湾岛北端。这里的土人叫鸡笼社。”

    罗振权看妖怪一样地看着徐元佐:“你怎么啥都知道?”

    “有空多读书,少去勾栏行院。”徐元佐道。

    罗振权不以为然。他这个年纪。儿子都该能上船了。可惜之前他是破落户,没人肯要他。现在他成了小地主,又开始挑姑娘。年纪大的看不上,寡妇看不上,**从良看不上……可又没富到让良家少女贴上来,只能去勾栏行院解决问题。

    火长很快就上来请示该如何转向。

    如果现在转东,则沿着台湾岛外洋南下,直达吕宋。如果转西。则进入台湾海峡,沿途要经过几个“海商”控制的港口。

    徐元佐首站是去福州府长乐县。自然要转向西面。

    长乐县是郑岳郑老师的老家,父母妻子都在家中。对于徐元佐而言,这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师徒如父子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巧的是,长乐是福州门户,更是远洋要地。在嘉靖海商大闹东海的时代,这里更是走出了无数水手、船长、海主……是徐元佐不得不来探探深浅的要地。

    福建是个多山多水少田地的“穷省”。但是因为海贸的缘故,从北宋就就成了科举大省。只说长乐县,嘉靖一朝就出了十三位进士!这应该是与海贸发达大有关系,在明朝读书科举可是十分费钱的。

    如果按照福州府算,进士的数目就更惊人了。郑岳出身在这样一个科举之乡。觉得华亭文风孱弱也就理所当然了。

    船队从台湾转西,两日之后遇到了渔船。探问之下才知道已经走过了,于是再艰难地逆风北上,在沿海找了熟悉航路的渔民领航,总算平安到了闽江口的长乐县。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舟师往返,都是先在此停泊:一则等候季风开洋;二则补给、招募水手和修造船舶;三则祭祀海神以求庇佑。停泊时间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以上。

    “太平港南北两岸各有东西走向的山脉为屏障,正是候风良港。当年吴王夫差就在此造船,所以古称吴航头。”火长进了太平港,总算松了口气,对徐元佐这位东家也就客气了许多,自觉介绍起长乐历史来。

    徐元佐听得颇有趣味,又经火长指点,看到了郑和兴建的天妃行宫。

    “听说郑和曾在此造巨舰,如今长乐还能造么?”徐元佐趁着彼此都在兴头上,直接问道。

    那火长略一迟疑,道:“巨舰巨到什么程度就难说了,不过三桅大船这里是能造的。”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也得有些门路。”

    徐元佐笑道:“只有银子能寻到路么?”

    火长认真地想了想:“难。”

    徐元佐并不失望。他知道福建地方宗族势力极为强大,姻亲血亲相互交杂。长乐人靠海吃海,哪里会有闲暇给外省人造船?真要有好的船材造巨舰,肯定也是紧着本乡本土的海主。

    太平港洋面开阔,不愧为聚泊的好锚地。徐元佐等人分乘三船,随从护卫、医生、搭乘的商客,足足二百多人。分了好几批才全部下船,从河南渡上岸。

    岸上便是河南、河阳、河下三街,形成闹市。街边商馆铺面林立,南北商客往来,热闹更甚华亭。

    徐元佐本以为华亭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地,不过比苏州逊了一筹。谁知连福建的长乐也比不上,自己真是当了一回井底之蛙。他站在街面上一望,随便挑了家打着酒旗的铺面进去,坐定叫菜。罗振权紧随其后,见商家不懂官话,又用闽南语重复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