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动作,百囘姓只是愤怨,还在忍受之内。这几个,月来,以为李威死了,武则天加快了脚步,一条条措施,很不得囘人囘心。

    若李敬业真这样做了,也会真有许多不明真囘相的百囘姓踊跃参加。

    李敬业不听,最后采取了薛仲障的主意。大军浮江,攻打润州。李孝逸与冒牌李贤没有对阵,在润州城倒先采了一个叔侄对。润州刺史是李思文,李敬玄的叔父,然而此人是太后党。听侄囘子起兵谋反,闭门应战。润州城中也没有什么守卫的兵力,一会儿,城池攻克下来。

    可是魏思忠不开心,心中默然道:“什么金陵王气,是死气啊。”

    但了贼船,想下也下不来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春雷(七)

    李威听到后,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b

    李敬业兵锋转向江南,大事已去,对国家也造成不了多少危害了。

    但叹息一声:“此子误国。”

    若他真有匡复李唐宗室的想法,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还是好的。

    但贪图金陵王气,其心已见!

    并且对李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此庸才起兵,不走动摇武则天的统治,而是巩固武则天的统治。到没有,这么大声势的起兵反武,要不了多少天,三下五除二就给灭了,你们那一个敢再学习?

    在压制下,李唐诸宗室以后必然也会起兵。可因为李敬玄之败,响应的百姓会越来越少,而且有可宗室内部贪生怕死,都能向武则天告密。

    前世翻史书时,一略而过,许多过的东西,如今都回忆不起来。当时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本人对武则天也不是很反感,反而相当钦佩。多么不容易啊,千古唯一的女皇帝,而且还是最强大的王朝女皇帝。

    就论皇帝的作为,武则天不算是好皇帝,杀的人多,很多,包括许多无辜的百姓,一些很有能力的大臣将领,边境更是困窘无比,败于吐蕃,败于契丹,败于突厥,败于靺鞨,东北从大同江缩水,一下缩到河北。青海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想都不想了。阴山南北,突厥铁骑纵横自如,成了他们的跑马场。

    但总的来,不是好皇帝,做得不好,也不能算是一无是处,至少比起大多数皇帝,已算是好的了。

    不过自己作为唐朝的皇帝,只能站在维护李唐王朝角度考虑问题。为国家,那是有没有这个能力,可难道为了成就一个历史唯一女皇,自己也心甘情愿,将脖子往刀口送?

    想了一下,也到了火候,让侍卫将黑齿常之喊进来。

    差不多到了经营国内的时候,得让王方翼他们将军队撒回来。还有,要需要一个

    契机,将母亲两个打手拿下来,程务挺与张虔勋!这要用巧妙的方法,不能真打内战。伤不起,更不想开这个不好的先例。

    两人商议了半天,将孔正方喊来。

    孔正方先是狐疑,然后伏下大哭。李威就一直呆在都州城外一个庄园里,可是瞒得紧,青海诸将士除了少数几人外,皆都不知道内幕。象孔正方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心。

    孔正方一边抽泣一边问:“陛下,这快一年了,你到了哪儿?臣听到那些个消息,担心哪。”

    李威不能,那些消息是联派人有意放出来的,以后都不能,否则人们如何待他?没有回答,将他扶起来,道:“去年你东都一行,让联很满意。”

    孔正方眼里立即放出光彩。

    虽然那一天晚在武承嗣府,是北门学士中许多人不想争,让他赢了嘴巴子,可也证明他不是庸才。听出来了,陛下自称联,这是一个,强烈而又自信的信号。又称洛阳为东都,也意味着根本不承认太后的那一套把戏。

    李威让他坐下来,道:“联有一件很凶险的事,想让你替我办一下。”

    “陛下,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莫辞。”孔正方又伏下来道。这一下好了,只要皇活着,大唐有救了。

    “也不用赴汤蹈火那么危险,只要机灵一点,此行只有险,并无凶。”

    了一番。

    几天后,青海发生了一件事,孔正方与一名将领发生了。角,闹到黑齿常之处,黑齿常之偏袒这名将领。孔正方在皇生死不明的情况下,心灰意冷,于是辞官要还乡。

    结果让黑齿常之产生误会,以为他想要投靠武则天,派人追赶,将他的妻子儿子拦了下来,孔正方自己却逃跑了。下落不明。

    本来是一件事,因为孔正方洛阳一行,为他赢得了一点名声,才让人们产生了关注。不过终是人物,关注了一下,随即忘记。不过有心人还是很注意的。这件事意味着青海在皇帝久没有下落情况下,已经不是一块铁板了,产生了裂隙。

    武则天听到后,长松了一口气。

    她倒不是害怕李敬业,那是群乌合之众。

    怕的正是青海诸将士,几乎集中了全国最有能力的将领,不是偶然,一是儿子对军事懂,所以将这些人才发掘出来,第二个不断地培养,让人才顺利成长。还有一群百战的老兵。

    就是儿子真死了,青海诸将如何安排,她也头痛万分。到现在她对青海碰都不碰,省怕这些人产生什么误会。

    只要从内部都出现矛盾,那么也好办了。

    李孝逸也听到李敬业的事,心中大喜。自己是正牌皇叔,他却找了一个冒版的李贤压阵。世人有谁不知李贤被太后斩杀于巴州?本来已缺少了可信度。然而李敬玄又奔着金陵王气,经营自己地盘,这一下子天下人皆清李敬业的面目,这支义师是假勤王,真叛逆!

    失去了道义,这支军队还有什么?

    武则天诏书是三万大军,唐朝是府兵制度,征兵速度很慢,若是对付吐蕃这样强大的军队,有可能会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军队。就是马马虎虎地凑合三万军队,也需要很长时间。

    然而时势在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乘着天下人对李敬玄失望之时,李孝逸带着几万军队,就离开了东都,立即南下。但李敬玄自己不承认谋反,对他的叔叔李思文耻笑道:“你是太后党,应改姓武,没有资格姓季。”呼之武思文。

    闻李孝逸军来,从润州率兵重返江北,于高邮对峙。相持余天,让刘敬同借助西北风势,用火攻,大败。逃向江都,李孝逸追兵不舍。来不及逃向润州,只好了海船,准备渡海,到某一个岛屿做土霸王。然而将士不肯,部将王那相与一群士兵,突然叛变,于船斩杀李敬业、李敬献与骖宾王。传首来投。

    接着魏思温等人一一被抓获。

    仅几天,浩浩荡荡的叛乱就被平息。

    武则天听了又惊又喜。

    快乐肯定有的,这么大规模的叛变,居然几天就平灭了。这个意义很重大,以后再有谁想谋变,李敬业的下场吧。

    惊的是没有想到李唐如此深入人心。是李敬业这个三世祖不争气,若是刘仁轨这样的名将亲自主持,又头脑很清醒的率兵直扑洛阳,那怎么办?

    还有更糟糕的,若是儿子活着,率兵回来,又是什么状况?

    开始反思,自己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一点。

    但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并不后悔。若不是这样,自己就不会在很短时间里将权利抓住。抓不住,人心叵刻,后果难料。不过要对一此细节讲行补充。于是搬出大量财帛,送到长安,赐于刘仁轨,赏无可赏了,只好赏赐财物,以安刘仁轨的心。

    又召见一个人。

    将周兴喊来,让他坐下来,徐徐道:“周卿,哀家昔日在太极宫,太宗陛下有一匹烈马,无人能驯,哀家让哀家试一试。太宗复问,哀家我有三件法宝,一为铁鞭,二为铁锤,三为匕首。若不服我用铁鞭鞭之。再不服,我用铁锤锤之。更不服,无论此马多少优良,不为我用,只好用匕首断其喉。现在哀家中了一匹好马,它却很难让哀家用之,你认为哀家怎么办?”

    周兴两腿僳僳,颤着声问:“臣不知太后中了那匹马。”

    “这匹马姓周名兴。京兆长安人氏,少年学习法律,入仕后为尚书省都事,累迁为司农少卿。昔日,曾助我儿断哀家重要的一只臂膊许敬宗,那一刀下去,哀家在后宫几乎暗中天日。好马啊好马。”

    “太后,臣有罪,但那时臣,臣,臣……”周兴脸都吓白了,牙碰着下牙,话都不周全。

    “过去已往,哀家不会计较,只想问你,哀家想用这匹马了,不知道这匹马会不会听哀家的话?”

    “会听的,会听的。”

    “好,哀家拨你为狄官(刑部)侍郎,让你主审李敬业案。”

    “谢过太后。”

    武则天发诏追削李敬业祖考,将李绩坟墓挖出来,用斧砍棺,复姓徐。

    她的性格是顺昌逆亡,在朝堂一句话不如她的意,都会贬职罢官,况且李敬业起兵谋反。再,昔日李绩助自己登皇后之位,她对李绩同样不薄。然而李绩不久后,盅惑丈夫流放了李义府。

    李义府死去流放途中,许敬宗病退,才有官仪之举。这才是她一生最凶险的时刻。儿子弄许敬宗那次不算,他很明智地做了让步,顾忌着母子之情,所以自己并没有进入死局。

    萧王二人争执时不算,在她们眼里自己还是一个尼姑才人,面对这两个蠢货,她在后宫施展权计,游刃有余,进可以登天,退可以自保无忧。长孙无忌那一次也不算,朝中有李义府许敬宗两大党羽附和,即使做不了皇后,也不会很危险。

    因此,李绩功过相抵。

    这个举措是她内心激怒做出的,有一些头脑清醒的大臣通过她的举动,已认识到武则天的刻薄寡恩。

    在她的权利之路,最重要的三个人,李治毫无疑问排在第一位,没有先帝的器重,就没有武则天的今天。

    第二位就是李绩,不管怎么,没有李绩当初的支持,武则天连皇后都做不了,况且到现在的地步?至于李义府与许敬宗,虽然他们当时很有权利,然而仅靠这两个人,武则天就能逆天般地做皇后?莫要忘记了,她不仅出身寒微,还有一个身份无比的尴尬,太宗才人。

    第三位就是裴炎,没有裴炎,同样武则天也没有今天。

    结果如何?

    但武则天也不是一直在施展淫威。

    这次暴乱,使她认识到百姓的力量,民心所向的作用。因此又下了一份诏书,免河南道与关中一年税务,本来想免全国百姓一年的税务,考虑到国库的压力,打消了这个念头。接着又大肆提拨人才,用官爵买动人心。导致许多埋没的人才涌现出来,不过更多的是废才,国库里的钱帛也象流水一样,越淌越少。

    这也不问的。钱帛毕竟是拿出来用的,只有派用场才是好东西。在这一点,母子二人观点一样。从谋夫城到信德,两次的收获,几乎是一今天文数字。然而最后让李威带到长安的,不足一。

    并且她的精力与才华,再次让诸位宰相哑口无言。

    这才是真正的能者多劳,李治一死,武则天再无顾忌,甚至都不需要一字一句地替丈夫读奏折,使她节约了大量时间。因此批阅奏折速度加快。太能干了,连诸位宰相的事务都让她代做了,并且做得还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