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扭曲,演变成现在这种士农工商的贵贱社会体制,还不算危害,朱熹同志一出,对国家的危害更大。
这种儒家独尊的思想,永远不能使科学家,或者现在百姓嘴中的工匠尊贵,有能力的人也放弃对它的研究,在这种环境下,没有文明能追赶上来,只要追赶上来,无论国人怎么聪明,就能很快被人丢下。
前世记得一个人说过的一句话,大炮程的距离,就是国家的距离
火不出现便罢,一出现,要不了二百年,无论怎么保密,必然被他国研究出来火的配方。
危机便在此。
这个扭转国人的观念,不比找到吞并的对策更容易。
但在这之前,首先要利用它为国家做出贡献。
送过去的武器不多,但都是唐朝最先进无法仿制的武器,包括投石机,撞车。是让倭国那个天皇看了心动的,也必然会心动,这个国家拘于岛国,对大陆十分渴望,甚至李威怀疑,得到河边兽生的消息,会有没有大臣进谏,先占据新罗半岛,然后伺机等候中原象隋唐那样的大进一步染指更多的地盘。
李威要的就是他们这样想,那么大戏上演了。
问道:“那个倭国使者是什么样的反应?”
“陛下,他看到这些武器,并且听说陛下承诺会向倭国出售,十分惊喜,连呼什么大神的,臣没有听懂。”
李威伸出手,刘仁轨也会意,象个老顽童似的,两人击了一下掌。
“陛下,但臣有两个疑问。”
“说一说什么疑问。”
“一旦倭国ā易,我们手中钱帛不够,只能出十几万缗钱,可ā易涉及到款项必然很大……”
“这个都无妨,他们过来ā易,你要记好一件事,不带现金真银过来,你不要答应。这个国家很无耻,如果欠账,一定不会归还的。过一段时间,我会派人送一张价格表给你。不过你也要准备一些钱帛,特别是船舶,从现在起,对泉州各个大船坞要提前通知,加快ā易速度。国家还等着这一批款项救急。”
“喏。臣还有一个疑问,若是大量金银涌进,金银价格必然下降。”
对唐朝的金银价格不研究,一般人难以准确知道它们的定位。唐朝的货币系统是以铜币为主,辅以布帛,黄金与白银不是流通货币,多作器皿与首饰,但十分贵重。可能在柜坊里兑换,黄金比白银硬通。
模糊地说,一两白银相当于一缗钱,一两黄金相当于八两白银。可这个价格不等的,大多数一两黄金不到八两白银,一两白银要超过一缗钱,有时候稀缺的时候,能接近两千个铜板。
多价位必然下跌,ā易是以金银实现,就等于亏本ā易。不过简单的经济理论李威还是懂的,如何定位,朝廷也可以调控,自从航海开始,金银流向唐朝渐渐多了起来,再得到大量的倭国白银,那么朝廷可以用一批钱帛将金银兑换回来,再作为薪水,发放给各个官员。自上而下的流通,不但是作了器皿,又作官方的货币,用量增加,金银的本位依然不会下跌。这样还不用强行推广,兴师动众,造成一些弊端。
这个润物细无声的改革,对唐朝也有好处的,唐朝的钱少,不得不用布帛ā易,一年造成了解多少的费?都没有办法统计了。
道:“这个你不用管,但到时候你可以将难处说出来。另外我给你的价格表上,会用此压倭人的银价。”
“陛下英明,臣远不及。”
“你不用拍我的马屁,这几年你很是辛苦,”李威话音一转,突然说道:“我听说你有一子还没有订亲。”
“是,他还小,不急。”
“五姓七家的nv子,想不想娶?”
“陛下,想啊……”立即答道,答完后,却呆住了。自己一个小商人,再想,人家也不会答应。
刘仁轨一抹汗,道:“陛下,不能那样做。”
若大的薛元超,自小就十分尊贵,他娶了公主为妻,还叹惜一声,我一生以不娶五姓七家nv子为憾。若是李威强行郑家将nv子下嫁给商人,引起的争议会成什么样子?
“是啊,陛下,不可以啊。”
“梁卿,我试一试,不会用强烈的手段,说不定会给你一个惊喜,会给唐朝将来一个惊喜。”唐朝这种畸形的儒家为尊阀为大的观念不改变,对唐朝将来发展很不利的。当然,成功的机会很小,又道:“不管成与不成,正好跟随我一道去荥阳。你一路风尘朴朴而来,也下去早点休息吧。”
这也是一种试金石,梁金柱仁商之名,如今名满天下,又跟随自己同行,在这种情况下,荥阳郑家还排斥,不让他进入郑家,那么也没有ā谈的余地了。
“喏,”梁金柱感谢零涕地退下。
“陛下,切不可,”李义琰也苦劝。
“李卿,这一路前来,你也看到了,士农工商,士,有多少官员是称职的?农,有多少地主是仁爱的?昔日西汉排挤商人,正是他们轻义逐利的行为。但我很不明白,何为义,何为利。做官者想上位,做了县令,想做刺史,做了刺史,想做郎,做了郎想做宰相,做了宰相想做权臣(指裴炎),这是不是利?做地主的,手中一百顷地,想要一千顷,一千顷想要一万顷。结果多少百姓因为地主的种种手段吞并,沦为部曲佃农,举家贫窘?他们有没有想过将来,想过国家?我不喜我爱人用人,以德以才阀阶级我不喜李卿,试问德行,天下间有几个士农能及梁金柱?”
“但陛下……”
“李卿,我知道分寸,能不能成,看我的手段……”
荥阳郑家主动找上来,也是迫于无奈,离洛阳近,若是皇帝动手,荥阳郑家必是第一个。于是主动送到枪口上。f
【……第二十二章 钗钿堕处遗香泽(二) 网文字更新最快……】@!!
第二十三章 钗钿堕处遗香泽(三)
第二十三章 钗钿堕处遗香泽(三)
对梁金柱,李义琰不反感。
皇帝将他当作最亲信的重臣之一,也说了许多秘密,许多秘密让他膛目结舌,比如没禄氏,与有可能将来吐蕃的赞普。他本身不古板,知道不变通,有的事是做不好的。皇帝走到今天,梁金柱与陆马等人所带来的经济,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对商人本身,李义琰却是很排斥。
皇帝非要这样说,也不好言。只好说:“陛下,大局为重。”
“我知道,胜在年青,很多事我不急。”
刘仁轨与李义琰这才告辞。
李令月终于听出来一些,说道:“大哥,你瞒了我一件事。”
“什么事?”
“那个梁金柱赚的钱是你的。”
“不能说。”
“不行,要分一些钱给我。”
“你要钱做什么?”
“救穷人哪。”
李威哭笑不得,道:“我所有的钱,都用来救穷人,振兴国家,但不能胡用,也不起效果。不过我做一个承诺,若是你出嫁之时,我一定替你风风光光地办。”
“我不想出嫁。”
“nv孩子长大了,总要嫁人的,随你吧,”与这个小妹缠杂不清。哄了哄,打发她休息。
裴雨荷这才担心地说道:“陛下,处理周国公的管理,太后会不会生气?”
“若是生气,李卿与刘卿早就提出了。太后不会没有这个肚量,最后还是一份ā……易。”
武承嗣进谏东宫妃子“升级”,不安好心,李威有苦说不出,还要感谢他的好意。打香黛的主意,同样不大好说,好言安抚。后者,也让李威动怒,香黛是胡应带到中原的,自己对这群使者又表示了一些尊重,打狗还要看主人。但武承嗣居然出言恫吓,强纳为妾。这同样是对自己的一种不尊重。
当然,武家子弟根本就没有尊重过,自然不会考虑到此节。
这两件事,自己不便发作。但偏巧,武承嗣这个管事所做的事,让自己遇到,因此小题大作。不仅因为此,自己登基就说过吞并,对高利贷从一来到唐朝就十分反感,没有武承嗣的指使,这个管事有没有这个胆量?这又是让李威动怒的地方。还有,正好借此事杀赅猴。再说,有郝处俊罢政,自己寻找武承嗣的麻烦,不算过份。
此事会大会小,但制已发,母亲想保住这个国公,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这也是如今局势下的潜规则。
说了ā易,裴雨荷已经会意。
又说道:“陛下,那个郑家的娘子长相清秀,举止文雅……”
这一句说完后,几个nv子皆lù;出赞成的神情。
“你们不怕她到了东宫,危及你们的地位?”
“陛下,东宫名份已定,郑家不是不知道。”婉儿答道。
“那有那么容易的?五姓七家到现在除了少数人投奔朝廷为朝廷效力,家族的主体是袖手旁观。自我朝立国以来,只有最弱的太原王家嫁nv到了皇宫。有没有其他家族的nv子,愿意与皇家联亲?此次我答应前往荥阳一行,谈得好,需不需要联亲来表示?谈得不好,会不会与我家联亲?”但语气顿了顿,说道:“你们是好心,我很欢喜。”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一亮大队开始出发。
并没有因为前往郑家加快行程,在路上继续察看民情与水利。
李显说道:“大哥,怀州的水利比其他各州要容易。”
“三弟,那你就错了。”
“为何?”
“韦卿,你向英王解释一下。”
“喏,殿下,怀州地势平坦,百姓众多,各种水渠开发比较成熟,虽不及关中,比汝陈等州县的山区要好些。”
“是啊,我指的就是此。”
“这是表象。怀州看似如此,其实不是,”说着韦弘机看了刘仁轨一眼,最怕的两人,一个是刘仁轨,一个是狄仁杰,又说道:“可是怀州多有名望姓,大户人家,还有许多宗室子弟功勋后代封田在此。虽然成熟,略加修葺,就可以拓出更多耕田,预防一部分的旱情,但终不是关中,天子脚底下。执行的官员是当地的官员,威望不高。可一旦官府兴修水利,必须挖出一部分的耕地,这是受害者,水渠附近的农田却是受益者。不仅如此,一旦兴修各种水渠,原来的水渠河流的水流分去,减少水流量,雨量充沛没有分岐,遇到旱情,这些河流沟渠附近的大户人家必然不满。”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沟渠经过武承嗣的封田时怎么办?怀州的官员有没有胆量强行开渠?除非他们自愿开渠,不然扯皮的事会很多。
说到底,还是特权阶级的权利过重。唐朝就是没有安史之黄巢起义的事,也必然会发生。但这是一块禁脔,李威对此很不满,可不敢动弹。
转了一天,车驾越行越南。不过有意地折向东南方向,到了傍晚时分,已经临近黄河,过了黄河,就是荥阳的地盘了。
……
李威不知道,他离开后,怀州发生了一件大事。
先是河内县令接到报案。说是因为皇帝下诏着武全子一年之内,将四十万缗钱变成两百万缗钱,导致人命案。
不敢怠慢,立即一边禀报刺史张君羡,一边带着衙役来到武承嗣的庄园里。
武全子将事情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还是不承认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