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格来说,唐朝在南诏大捷,杀敌无数,吐蕃只有一万多士兵。可对吐蕃打击不小,吐蕃号称四十万,有许多是来自各个部族的,其中有的部族对吐蕃政权十分不满意。连吐蕃一些有权势的大臣与家族,都有取代王室的想法。这个四十万随着疆域扩大,分守四处,不能象原来一样,闲时种地放牧,战时作战,对吐蕃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当然,将吐谷浑党项西域能完全消化,更强大的吐蕃将会到来。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比如唐朝的政策相对要优柔的得,各统辖所部,时叛时降,不提吐蕃的高压政策了。因此,需要时战时和,恢复一些元气再打。

    但这一次比历史上提前第二次求和,却不是这个原因。

    这一万多士兵不但是吐蕃的精兵,大多数还是来自忠于王室的部族子弟。大败后进一步削弱了王室的力量,同时这次大败与论钦陵的大胜正好形成对比。使论氏家族威信更高。

    连芒松芒赞这一次都感到压力了。而且论东赞又是松赞干布叔叔论果松的儿子,同样也是王室。因此,这一次回去后,对噶尔芒辗达乍布大雷霆,连没禄氏都狠狠骂了一顿。不但如此,芒松芒赞至今无子,也是一个隐患。

    因此,这一次求和是其次的,看能不能同唐朝搭成一个协议,双方合力,寻找一个机会将论钦陵击杀。当然,这是以最小的代价击杀的,不可能为了论钦陵一个人,赔上十几万吐蕃军队。甚至可以向唐朝搭成一个协议,只要唐朝支持,比如议和,比如再次和亲,可以撤出吐蕃军队,允许吐谷浑一些独立的权利,将西域四镇重新jiao还给唐朝。

    这些不能摆在台面上说,想来想去,没有可靠的人选,这时候没禄氏主动请缨,于是才来到长安。请和是吐蕃需要的,没禄氏岁数又小,芒松芒赞又宠着,秘密来到长安,即使论氏家族知道,也不怀疑。

    但没禄氏却不好谒见李治的,只好走李威这条路。

    “这样岂不更好,你们吐蕃咬来咬去,自己内哄,正是我们唐朝开心万分的事。”

    “太子,我是吐蕃人,对你们汉家文化多少知道一点,你是仁太子,读了很多书,有学问,别用咬字。”没禄氏有些生气,但是自己相求,忍了忍又继续说道:“我也是诚心而来。好战的论氏家族主持我们吐蕃,不但我们吐蕃百姓受苦受难,你们唐朝也好不了。我们吐蕃到了你们唐境,可以掳获许多物资,以战养战。而你们唐朝大军因为地高,都没有办法进入我们吐蕃腹部。即使在乌海等处,都是苦寒之地,得之无用,更没有什么物资可供收获。再说,大战,是论氏兄弟,大非川之战局面还会出现。”

    “王妃儿,你错了。大非川之战,你们吐蕃得胜,有许多原因的。我们唐军将帅失和一点。没有料到吐谷浑余下的部族会协助你们吐蕃二点。薛将军轻敌,甚至连大非川多沼泽,许多地方坑洼多泉都没有查清楚,孤军就深入了,三点。以寡军对多军是四点。地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仅是这五点,亲近唐朝的吐谷浑部族撤离,留下的部族皆是与吐蕃亲近的,失去了人和又是一点,唐朝这些年多灾多难,元气有些损伤,又是一点,士兵不是开国之初的久战士兵又是一点,府兵的免税田减少甚至没有了,兵役不是奖励,而成了百姓的负担,士兵战斗信心没有原来的jī昂又是一点,将才能力,薛仁贵略略在论钦陵之下,又是一点。后面的不大好说。

    李威曾经无聊时,将这些将领指挥能力排了一下。不能说薛仁贵有勇无谋,指挥能力同样出众的,不过战斗方式自仗勇力,喜欢孤军深入,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但通过征东时战斗力比较一下,并不比李绩差多少。应当来说,论钦陵在李靖之下,有可能与自己祖父李世民、李绩、候君集等人相仿佛,略在薛仁贵、裴行俭、刘仁轨之上。总之,是一个让人很头通的人。

    顿了顿,又说道:“别要将地高说成天堑,所谓的地高,隋元谐大破丰利山大破吐谷浑五万多大军是一战,贺娄子干、长孙炽、宇文述等人又数破吐谷浑,然后让隋炀帝灭国。隋唐更替之时,吐谷浑再次复国,然而李靖与候君集二人又大破吐谷浑,大军一度到达汉哭山、柏海,也未见有地势之阻。”

    没禄氏狡黠一笑,道:“太子,勿要自欺欺人,那是吐谷浑,现在有了我们吐蕃,形势又是不同。再说,你们大唐又能找到李靖那样的战神?”

    “就算找不到,你也来到我们唐朝,亲眼看到我们唐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你们吐蕃各部没有诚服,各个大臣人心不一,还有论东赞父子的权倾一时。此消彼涨,灭亡只是指日可待。”

    “当真?”

    “拭目以待。”

    “太子,这不是嘴上说的算。不过告诉你,赞普的视野只是我们吐蕃的雪原,哪里山高水清,百姓淳朴。心志并不在你们唐朝,吐谷浑、南诏、西域,都可以谈。赞普对你们唐朝并不反感,反感的是东赞父子。可看到我写的信,”没禄氏抖动着信笺。

    其实李威也是心虚,吐蕃又败了一次,大约有更多的人mo不清动向的。然而李威却知道一些,历史动向不改变,就在这个论钦陵手上,三战,唐军几乎折损了近四十万人。而建国以来,动兵力最多的一次,征高丽时,也不过动用了三十万大军。这是经过二十几年时间,如果是一次折损了这么多士兵,就是现在的唐朝,同样吃不消。

    以李威的想法,即使动用五万士兵,去换论钦陵一个人的xìng命,恐怕都是值得的。

    听出一些话音,道:“你是……”

    没禄氏将来意说了一遍。没有全说,大概的意思说了。

    也就是一个jiao换,有吐蕃王室配合,两国合力,击杀论钦陵大约不成问题。只要将论钦陵you到边境,无论那一方击杀,最后会归于唐朝身上。否则论东赞还在人世,还有其他四子,皆是一时风流人物。不嫁祸于唐朝,即使是芒松芒赞,后果也不敢承担。论东赞五子当中,论钦陵对王室威胁最大,论东赞毕竟年老,又有病在身,活不了几年了。论钦陵一除,噶尔家族威胁立减,王室会平稳。这是双赢的事。

    就象后来的岳飞,天天喊着迎徽钦二帝归来,喊得宋高宗心烦意燥,也是岳飞死因之一。疆域大固然是好事,可疆域不是自己的,就会慎重考虑了。汉族历史上多次生类似的事情,作为帝王,吐蕃人也不例外。

    所以有了后面的几个条件,西域成了吐蕃的jī肋,食之无味了,能换来王室稳固,与一些好处,可以放一放。吐谷浑重修于好,不代表着吐蕃会放弃,颇有些象后来的抛去争议,共同开的味道。不是吐蕃的,也不是唐朝的。但对吐蕃有利,毕竟留下的吐谷浑皆是亲近吐蕃的部族,收回只在旦夕。唐朝也有一些好处,争了面子。再说吐蕃还有条件,唐朝要同意议和,要和亲。

    这些都不是李威所看重的,看重的是论钦陵。

    想了半天,轻重无法选择。

第二百四十章 贵妃

    第二百四十章 贵妃

    “难道太子不想千万士兵不会牺牲?难道太子不想千万户人家不会妻离子散?难道太子不想两国继续象几十年前时那样和好如初?你是仁太子的。”没禄氏瞪着一对秀眸问道。

    “不是孤怎么想,唐朝不是你们吐蕃,居然让权臣nong国,孤只是太子,最终需要父皇决定。”想不明白,两国和好如初的神马,李威根本没有当作一回事。仁太子,更是一个笑谈,自己从来没有当真。唯有一点,让李威心动,能nong死论钦陵。此人如死,吐蕃就象南宋失去岳飞一样,只要谋划好了,唐朝与吐蕃关系会立即颠倒过来。又因为自己对唐朝的一些贡献,比如标点符号继续争议,可纸张便宜了,活字印刷大多数人也认可,书籍就会流行,更多的人能学到知识,会有更多人才。棉hua在普及,粮食在丰收,衣食渐渐无忧,百姓丰足,国力就会更强盛。当然,富不代表着强,可不富肯定会不强。也不是没有名将,这一战,使许多人重新认识了裴行俭。说了不算,打了算,南征一役,裴行俭居功最多,然后才到薛仁贵,或者到自己与黑齿常之、梁积寿。

    不然不会有伯爵。这是很重的爵位,想要得到高爵,只有军功,象阎立本到现在才是一个子爵。

    其实吐蕃的官职听起来名字很古怪,nong懂了,却是很简单的。唐朝却是很复杂,最实用的是职,又叫职事官,比如各个宰相,下到县令、里正等等。还有虚散阶,又叫散官,没有实权的,比如从一品的文官散阶开府仪同三司,到从九品的将仕郎,武官的骑骑大将军到陪戎副尉,一个是二十九级,一个是三十一级,是虚阶,没有实权。但有许多职事官会授散阶作为奖励。

    另外是勋,又叫勋官。十二转视作二品的上柱国到一转视作从七品的武骑尉。这是从南北朝的北朝各代演变过来的,对功臣的一种奖励与荣誉称号,并不是真正的官职,所谓的品,只是相当,能受到一些受职分田与永业田,其他的没有。在四种官职中最轻,到了唐朝渐渐演成对功臣后代与权贵子弟的一种奖励,实际是奖励这些功臣的,好了,连你后代都有职位了。

    最后就是爵,从正一品的王爵到从五品的男爵,想要获得除了宗室弟子外,只有军功才能迅获得。这个很尊贵,甚至可以世袭。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出唐朝的重武轻文。

    才来到唐朝,这些官职让李威很是糊涂的。

    这种重武的风气,不会让唐朝恢复到唐初的战无不胜,但能让唐朝武风不会衰退。如果不是内1uan,即使是五百年六百年,外敌想要象辽金元门g满清那样,肆虐中原,是不大可能的。

    因此,吐蕃最大的劲敌还是论钦陵。

    群众力量重要,个人领导也不能忽视,廉颇守长平,纵然是白起,想大胜也不可能的。韩信用兵与刘邦用兵又是两样的。论钦陵与论赞婆用兵后果又是不同。如果李靖还在世,大非川肯定不会失败。纵然是论陵钦。

    和亲吐蕃不一非需要,只要有了议和,就能给吐蕃,或者给赞普台阶下。

    李威心中颇有些意动,吐谷浑不是一日之功。吐蕃就将它jiao给唐朝,现在亲唐的各部,有的在凉州安置,有的开始向灵州转移,有的在鄯州。到了后方,大约许多人不愿意回去。或者将河源王慕容诺曷钵及弘化公主送回去,多半会遭到吐谷浑各部杀害。这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慢慢经营。

    说到底,只要论钦陵一死,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不是吐蕃赞普真有这个意思,还是缓兵之计?李威也不能确认。

    于是看着这个王妃的表情,看也看不出来的,再次不雅地将李威的茶杯端了起来,喝了一口。

    “你自己儿有茶……”李威无奈地说道。脑子却在开动,这个女子也是一个心腹大患,以后的一代吐蕃无冕女王,不能以为小,就青涩幼稚了。西南一行,是她大意轻视,智慧却是有的,胆略更是有的,尽管青涩也有,可象姚元崇一样,只是年青,青涩一些,却能隐隐看出以后的一些苗头。

    “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