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威沉默不语,虽然浮想起那些老百姓十分可怜,可自己有什么办法。上次都想了一个主意,可让这位父亲,斥责得连头都抬不起来。现在不敢多嘴。

    李治又说道:“弘儿,你上次出的那个主意……”

    “那是儿臣胡乱说的。”李威连忙说道。果如狄仁杰所料,面对久久不能解决的旱情,父母要向自己出的那条主意屈服了。可未必是好事,看到狄仁杰没有,明知道会活人无数,可态度生硬,很不感冒。

    武则天在边上说道:“弘儿,你那条主意不是治国之道。”

    “是,母后,儿臣错了。”

    “你听本宫将话说完。虽不是治国之道,可事态紧急,如有大批粮食进入关中,粮价会应声而落,活人无数。反之,关中不但有可能饿殍千里,粮食会越抬越高。又旱了这么久,国家的粮食本就不足,整个国家粮价都会被商贾哄抬起来。”

    “母后,这只是一时的阵痛,一旦旱情得到缓解,局面就会好转。可采用了儿臣那个主意,让百姓产生什么误会,全国上下不是重农轻商,而变成重商轻农,都能影响到国家千秋的基业,”李威将狄仁杰的话原原本本地搬了出来。

    武则天皱了一下眉头,冲郝处俊说道:“郝相公,你来说。”

    “是,”郝处俊应了一声,然后对李威说道:“殿下的话也是理。然而今年的旱情却是很重,有的山区连食用的水都断了。臣与阎相公在中书省商议了大半天,最后认为虽然上次殿下的办法不大妥当,可事急了就得从权。能将灾情缓一缓,活人无数,朝廷不惜三四个子爵或者男爵,也是值得的。不过陛下却不能下明诏,向天下商人宣告,否则将震惊朝野,耻名史册。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商贾相信有这么回事,自动将粮食蜂拥进入关中。再用昭奖的态度,进行封赏。这样倒是解决的途径。”

    说完了郝处俊用殷切的眼神看着李威。

    掰不倒皇后,就立即办正事,灾情是一天不能缓了。尽管对商贾不耻,可无他途,只好与阎立本再次商议,然后进宫禀奏。巨大的旱情,压得李治与武则天低下了头,也压得这位鲠直的使相,不得不低下脑袋。

    乍听起来象是掩耳盗铃质确实是两回事。但李威想都没有想,就说道:“郝相公,这是不可能的,不下诏书,商人虽然逐利而行,然而地位低贱,朝廷反悔与何人诉说?商人既然喜欢逐利而行,看不到实质xìng的好处,更不会相信,他们会不会放手去做?”

    “所以喊你前来,看看能不能想出歪邪的主意,”李治说道。

    歪邪的主意?得,我还是不吭声吧。李威将嘴巴一闭。

    武则天将李治胳膊肘儿拽了一下,对李威说道:“弘儿,你心肠仁厚,每拖一天,就会有一些百姓死去。拖得越久,死去的百姓就会越多。再想一想,看有没有什么方法?”

    就是有也不能说,以后弄不好,此事翻出来,骂名却是自己来杠,忽然灵机一动,说道:“母后,孩儿都有一个计策,不过需要父皇、母后以及两位相公一起出面才行。”

    大家一起下水吧。

    李治呛着了,要自己出面?不如下一道明诏还来得省事。

    武则天又拽了一下他的龙袍,问道:“是何方法?”

    “母后,可以请一位高僧,暗示他象窥基法师那样,在白马寺来场善会。然后利用奖励的语气,请上次大慈恩寺善会捐款的商贾,到东都来,在皇宫中设宴宴请。正好白马寺善会也开始得差不多了。两京商人,至少心存善念的商贾一起汇聚东都。在宴会上,再指使一个人故作随意地放出这个口风,父皇母后与两位相公,既不否认,也不承认。可毕竟父皇母后与两位相公全部在场,这些商贾会心领神会的。或者有人进谏,父皇你也没有承认表态此事,也无从谏起。”

    与郝处俊的说法差不多,还是掩耳盗铃,只不过掩得巧妙,没有那么直接罢了。

    果然是一个歪邪的主意。

    李治再次呛着了。

    PS:第五更送上。三天十五更,五万多字,虽然累得要死,居然让我办到了。自己为自己感到惊奇。明天再奋斗,看能码出多少。

    '。。'

第一百十一章 太子档箭 晒盐大害

    第一百十一章太子档箭晒盐大害

    乌云堆满了天空,又是闪电,又是雷鸣,派场很大的,然后大风呜呜地响了起来,蚕豆般的雨点,噼里啪啪地掉在地面上了。下雨嘛,总是好事的。现在从河南到关中,那怕下个十天十夜的雨,绝不会有百姓说雨水下多了。

    然而呢……

    五分钟不到,蚕豆变成了小米珠。又是五分钟不到,小米珠变成了芝麻粒,再过五分钟,什么没有了。又过了五分钟,云开日现,太阳公公lù出那张并不可爱的红脸了。

    其实进入夏天以来,是落雨的,但每次都是这样。

    这使李威想到了一个很不好听的词儿,早泄……

    “我们走吧,”李威对碧儿说道。带着一行人出了东宫,往天津桥上走去。虽然下了一场雨,没有一个人欢喜。嗯,现在的旱情如同一个关了三十年的怨fù,伟哥肯定不爱的,泄哥同样不会让人满足。不过地面上稍稍潮湿了,有些低洼处居然出现薄薄的积水。有雨总比没有的下好。天sè渐渐临近黄昏了,看到狄仁杰站在天津桥上,正等候自己。

    这也是无奈的事,担任了大理寺丞,总要当值的。晚上又不便拜访太子,洛阳虽然没有长安大,可是一道洛水与洩城渠,又将皇宫给孤立起来,更加不大好见面。只好早上当值前,向东宫留了一份拜贴,约太子在他下值时,有事相商。

    不喜欢扰民,就是普通的车驾了,李威让太监牵着狄仁杰的马,说道:“狄卿,上车吧。”

    狄仁杰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上了马车。李威又说道:“去狄府。”

    有些远,不过李威无所谓,许多事正要与狄仁杰相商,马车开始行驶起来,李威说道:“狄卿,在大理寺如何?”

    “呵呵,”狄仁杰爽朗地一笑,这可是他的最善长的工作,道:“还行。”当然,李威也不知道狄仁杰在大理寺某些类型神话的事迹,否则同样会惊掉一地眼镜。

    “狄卿,让你猜对了,父皇与母后,终于向孤的那两个计策屈服。”

    “唉,这是必然的,”狄仁杰叹了一口气。皇帝与皇后对百姓算是好的,当然这个好也有一个先后,与他们的位置相比,即使饿死成千上万的百姓,也要保住他们的位置平安。所以开始是将重心放在竹纸上了。大义争过来了,百姓也会关心。不要说不好,帝王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既然都将竹纸当作了救命稻草,那条主意虽然不妥,摆上议程,同样是必然。有的解决,总比没的解决强。

    “狄卿,但也不是不可行,”李威将经过说了出来,没有那么直接,用了掩耳盗铃式的方法,这样一来,即使有非议,也会小得多。主要办法还是他想出来的,有些自得。

    可是狄仁杰听了,却立即摇头说道:“殿下啊,你不应该去插言的。”

    “为何,母后说得对,每拖一天不解决,就会死一些人。”

    “殿下,你宅心仁厚不错,可你想过没有,你的智慧真比陛下与皇后,或者两位相公强?”

    李威一阵汗颜,别以为又是竹纸,又是晒盐。前后两世的生活相差了一千多年,如果有足够的运气,换作谁从他那个年代穿过来,只要是正常成年人,总会一些这个时代没有过的知识,而且很超前的知识,即使记得不大真切,却有无数财力人力供他调动,那么就象竹纸一样,反复调试,新事物就出来了

    这不算他真正的本领,包括那些诗词。真正的本领,不要说伟大的父母亲,郝处俊也不及,就是老好人阎立本,他也不会及。

    狄仁杰道:“说官评,郝相公算是好的了,在民间风评很佳。不然他也不会提出来。可他为什么想不出真正稳妥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

    “关系到商贾啊,他也害怕别人以后就此对他指责。因此说了一半,留了一半,这一半交给陛下与皇后。”

    “你是说郝处俊也担待不了这个骂名,其实他心中早有了计较,所以让父皇母后拍板。可是父皇母后也不好说出口。于是请孤面圣,让孤将它说出来。以后百姓议论此事,孤就成了档箭牌?”

    “正是。不但如此,一旦大宴开始,陛下与皇后必然不会出面的,而交给你与两位相公代办。殿下现在薄有名声,再加上两位相公,足以让商贾相信了。陛下与皇后就可以置身事外。”

    “是极,”原来自己让父母当了猴子在耍,一下子很扫兴,自嘲地说:“能活人无数,可怕人指责,没有人愿意开口,那么孤开了口,就开了口。大不了名声污点,毕竟人命关天。”

    “殿下,不必沮丧。此事对殿下来说,也不全然是坏处,”狄仁杰安慰道:“虽然名声会污点,然而殿下是为了救活百姓的。这同样也是一份大义,未必会污多少。再说,这一次你自动进入陛下与皇后的罗网,陛下与皇后认为殿下还是可以掌握的,心中却是会暗暗窍喜。”

    听狄仁杰这样说,李威哭笑不得。

    “而且你自动钻进去,何尝不是他们威逼设伏,对你多少有些歉疚,再加上竹纸。这种惭愧歉疚之心必然会十分浓烈。至少这段时间,殿下可保平安。殿下,名声也只是过往云烟,事过了也就散了。殿下,如何熬过这百年的等待……”

    李威一震正是。”

    他现在不要想七想八,首先要活命。不要以为活命容易,对他这个身份,想要活命,比那些潜逃的江洋大盗还要困难

    想到这里,他问道:“狄卿,你那么紧急,下拜贴,找孤有何事务?”

    “晒盐啊。”

    “狄卿,晒盐可成,你不用担心。”

    “臣知道晒盐可成,可这正是让臣担心的原因。”

    “孤不会lù面的。”

    “臣不是指这个。殿下,是不是只要是海边,地形恰当,即可晒盐?”

    这个李威不大清楚,不过记得后世的晒盐,从辽东半岛到黄海、东海、南海各个海岸,都有大片的盐场,迟疑了一下,说道:“应当如此。”

    “其实国内,盐价略略偏高,可不大缺盐,缺盐的不是我们大唐,是契丹、突厥、奚族以及更远的骨利干、结骨、都播,还有辽东的靺鞨等各蕃国与大部族。”

    “是。”

    “如果盐价很低,就可以与他们交换,换来大批的战马牲畜,对我们唐朝有好处。还有,百姓吃上了更便宜的盐,朝廷也可以适当的征税。”

    “是。”有的好处李威还没有想过,可心中不大明白了,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处,他还担心。

    狄仁杰将话锋一转,问道:“那个你选的什么梁金柱,还有陆什么来着。”

    “陆马,一个贩马的商人。”

    “他们应当快要到东都了吧?”

    “算算时间,恐怕就这两三天,有可能就要到达东都。”

    “幸好啊,昨天臣在家中想出来了,还来得及。”

    “狄卿,你指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