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光弼新败,军中士气低迷,可想而知。郭子仪这边稍好,但也强不到哪里去。至于孔晟这五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孔晟的本事再大,个人之勇就算是堪比天神,也无力回天,他率领这么一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挺进河南,摆明了就是给范阳军送菜吃的。

    因此,在郭子仪看来,三路大军哪一路都很难拿下洛阳。即便是形成三面合围,要攻克洛阳防线,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耗费巨大的代价。

    洛阳城防高深,驻扎着史朝义的嫡系铁骑,这支兵马曾经一度席卷整个范阳、河东,打得大唐官军闻风丧胆。

    最终的结果,可能朝廷还是要调集西北兵马入关,由太子李豫统率,从长安东进,才有可能对范阳军构成实质性的威胁。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但孔晟已经兵进唐州,郭子仪不可能坐视不理,留在徐州按兵不动。几乎是在孔晟出兵许州的同时,郭子仪也从徐州整军出征,他的行军目标是汴州。如果他的这一路能拿下汴州,才会对孔晟或者李光弼的另外两路形成有效声援唿应。

    但拿下汴州何其艰难,史朝义在汴州陈设重兵,为的就是防范郭子仪的徐州兵马。在史朝义的心目中,郭子仪是最值得警惕的大唐将领,只要能抗住郭子仪兵马的进攻,洛阳就安枕无忧了。

    其次是李光弼。不过,刚刚大败李光弼,范阳军中能瞧得上李光弼的人也不多。因此,史朝义在郑州布防的兵马起码比汴州少了一半。

    至于许州方向的孔晟及所谓的山南江南联军,史朝义压根就没有太当回事。孔晟的名头他也有所耳闻,但个人之勇勐对于两军对垒的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大兵团的军队冲锋对抗,取决于整体的战斗力。包括史朝义在内的范阳军将领,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孔晟麾下的这支乌合之众,必将一击必溃!

    所以,史朝义在洛阳外围的东南方向的祈水城只屯兵一万人,却由他麾下的勇将骆悦亲自统率。有这一万人,足以抵挡孔晟的江南山南两军五万人!最不济,即便骆悦挡不住,祈水城失陷,还有洛阳镇守的近五万铁骑。

    以洛阳高深坚固的城防,如果史朝义大军固守,没有个二十万兵马靠时间和空间来换取成果,几乎不可能攻克洛阳城。当然,史朝义显然不会固守,区区山南江南临时拼凑之师,压根就不值得范阳军重视。

    五万铁骑出城冲锋,必将孔晟所属兵马碾为灰尘!(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唐战神(2)

    第七百二十一章大唐战神(2)

    郭子仪出兵之时,李光弼也率自己的八万哀兵重整旗鼓,扛着巨大的思想压力,由相州挺进南下。

    朝廷上下对于他兵败的各种争议,以及围绕着这场兵败的各种喧嚣,李光比心知肚明。他知道皇帝之所以暂时没有追究他兵败的责任,主要还是因为战时不能轻易换主将。可这不代表皇帝不会秋后算账。所以,对于李光弼来说,这一次是只能胜不能败了。若是再败一下,他必然将死无葬身之地,而且还要遗臭万年背上千古骂名。

    自打他起兵勤王平叛之后,前番的惨败当属首次。尽管他之前战功显赫,但因为一场大败而导致大量损兵折将,所有的英名和功绩都在瞬间化为了泡影。

    李光弼心里有苦说不出,说不尽的悲愤。如果不是朝廷那些权贵撺掇,如果不是皇帝太过心急,再三下诏催促他进攻范阳军,也不至于让唐军限于史思明的圈套之中,从而一败再败、直线溃败数百里。

    俗话说哀兵必胜但对于李光弼的这支刚刚经过大败的兵马来说,哀固然是哀了,但士气却很低迷。本来按照常规,需要长期的整顿和修整才能渐渐抚平因为大败而导致的心理阴影,可是朝廷没有给李光弼时间,李光弼自己也清楚得很,若是让范阳军占据了整个河南,大唐社稷可以说是真的面临根基动摇了。

    范阳军可以河南范阳为根据地,辐射长安、江南和剑南,若是长安再丢了,大唐朝廷的颜面必将荡然无存,而大唐皇室在天下臣民心目中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必将受到最大的质疑,百分百丧失民心!

    因此,皇帝就是将李光弼和郭子仪包括孔晟的江南山南两军全部填坑,统统葬送在河南战场上,也绝对不能让范阳军威胁长安。

    李光弼只能顶着压力前行,至少要通过一场大捷来挽回自己的声名,同时将功补过。如果不能,还不如战死在疆场之上,以身殉国!

    许州。

    艳阳高悬,秋风和煦。

    虽然已经进入初秋,但天气实际上还是有些炎热,尤其是正午时分。孔晟指挥的联军士气高涨,急行军一日后抵达许州。

    孔晟命令军队在城外扎营。

    他跨在马上,凝望着不远处静寂无声的许州城。这座古城城池沧桑,城门洞开,而城楼上更是悄无一人,显得好像就是一座空城,死气沉沉。

    穆长风出了城门,奔行而来。他的身法极快,陆地飞腾术施展到极致,转眼间就来到孔晟马前。

    穆长风微微一笑道:“初尘姑娘已经携麾下三千女军等候郡王多时了!”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穆长风对孔晟一般以兄弟相称,但只要公众场合,还是要称唿一声郡王以示尊重。

    孔晟眼眸中掠过一丝复杂之色,他深吸了一口气:“穆大哥,我知道了。”

    孔晟环顾左右,沉声道:“罗勇,率五百江宁铁骑随我入城,其他人等原地安营待命!”

    孔晟正要催马上前,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清脆的女声:“穆大哥,可是那聂初尘在此?”

    正是苏。

    孔晟暗道一声不妙。

    在夏邑的时候,包括在洛阳,苏和聂初尘的关系就不是太融洽,平时私下里也没少针锋相对明争暗斗。苏城府深沉,颇有手腕,而聂初尘则属于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偏豪放一些,而这导致她在与苏的“斗争”中落了下风。

    其实两女并无嫌隙和仇怨,引起两人互相看不过眼的无非还是女儿家的那一点嫉妒心。实际上,没有一个女人肯心甘情愿与别人共侍一夫,尤其是在苏看来,当时的聂初尘出身草莽,不拘小节,根本配不上孔晟。

    而如今,聂初尘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大唐叛逆史思明的私生女史朝英。想到这个,苏心里就更加不爽了。看到孔晟率军抵达许州,什么都不干就急匆匆要进城去寻聂初尘,她心里颇有醋意。

    穆长风尴尬地笑了笑,望向了孔晟身后。

    苏身着西奚人颇具风情的贴身劲装,外罩翻牛皮的小坎肩,腰挎金刀,乌黑如云的长发用金箍束在脑后。她与骨云并辔而至,骨云身着甲胄头戴金色的头盔,手中两柄回纥弯刀在绚烂的阳光下反射着熠熠寒光。

    骨云对聂初尘一无所知,对聂初尘与孔晟的关系,也丝毫不关心。她完全是被苏拖着来当陪衬的。

    骨云保持着沉默。

    穆长风拱拱手:“穆某见过两位公主。”

    穆长风虽然无职无权,但却是孔晟的结义大哥,在孔晟身边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苏等女对穆长风一直抱极尊重的态度。

    苏在马上回礼道:“穆大哥,我们二人早已不是公主,以后穆大哥千万不要这么见外,还是直唿其名的好。”

    穆长风大笑:“那怎么使得?”

    苏笑了笑:“穆大哥,你还没有回答我这许州城中,可是由那聂初尘所在?”

    穆长风下意识地用眼角的余光扫了孔晟一眼,却不得不苦笑起来道:“正是。正是聂姑娘和她麾下的三千女军在!”

    苏啧啧连声,声音中却是不无嘲讽:“昔日她弃孔郎而去,今日……”

    苏本来想说当年她与孔晟分道扬镳,跑到河东去跟着史思明谋逆,如今史思明死了,走投无路了,还有什么脸面跑回来投靠孔晟?

    但苏毕竟是一个颇有心机的女子,她这话刚要脱口而出,马上意识到不妥,就生生扎住了。她扭头望向孔晟,微微笑道:“孔郎,奴家与聂姑娘分别多时,也颇有些想念,我与孔郎一起去见见她吧。还有骨云妹妹”

    关于史朝英就是聂初尘,昔日孔晟身边的红颜知己,军中无人知晓。当然,乌显乌解李彪李虎这些心腹将领是心知肚明的。

    孔晟显然不愿意暴露公开聂初尘的这层身份。对于史朝英或者说是聂初尘,他目前还谈不上什么打算,他要等见了她之后看她的姿态而定。

    苏目光炯炯,望着孔晟。

    孔晟心里微微有些郁闷,嘴上却不得不微笑道:“也好,苏,我们一起去见见初尘!”

    孔晟知道,如果自己撇开苏去与聂初尘单独相会,苏心里肯定会生出芥蒂。

    苏嘴角浮起一丝温柔的笑容,她点了点头:“好,我们走吧。”

    苏向骨云投过暗示的一瞥,两女纵马扬鞭,率先向城中驰去。孔晟深吸了一口气,无视了穆长风和乌显乌解等人暧昧复杂的目光注视,催马跟了上去。五百铁骑旋即铁流般涌动起来,紧随其后,扬起铺天盖地的烟尘。(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唐战神(3)

    第七百二十二章大唐战神(3)

    聂初尘神色黯然,率百余女兵等候在城门口。其实她倒也没有什么羞于面见故人的心思,只是念及当时与孔晟不得不分道扬镳,心里的那份苦痛一直迟迟压制在心底,如今却因为两人的再次相见而瞬间喷发起来,让她很是伤感。

    她至今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她自认为没有办法选择出身。她是史思明的女儿,无论她否认还是承认,接受还是回避,这都是事实。何况,养育她成人的恩师正是史思明麾下心腹。而孔晟却是大唐重臣。两人的立场本来就是天然对立。

    聂初尘尝试着想要将孔晟劝降到史思明的阵营中。她的想法很简单,以孔晟的才能和勇勐,肯定会受到其父史思明的重用,而孔晟与史家联手,也必然能打下一片海阔天空的基业来,自家称王做主,岂不是比给别人当臣子更好?

    但她怎么知道,孔晟从一开始就洞悉了史思明的悲惨结局和史家跳梁小丑昙花一现的注定命运。更重要的是,史思明父子祸乱中原,殃及天下百姓,而且史思明为人凶残,造下无边杀孽,这是孔晟深恶痛疾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去投靠史思明,为史思明卖命效力呢?

    因此,两人当时非但没有谈妥,实际上还谈崩了。站在聂初尘的立场上看,她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心安理得的留在孔晟身边,因为她的生父正在与大唐朝廷为敌。

    时过境迁,史思明被史朝义杀害。史朝义旋即诛杀了史家不少亲眷。这让聂初尘看到了权力争斗的残酷,以及为了权力骨肉相残的人伦惨烈。痛定思痛,她对于史家已经再也没有了半点的归属感。而且,史思明死了,她留在史家唯一的牵挂也就没了,从史朝义派兵围剿追杀她的一刻起,她实际上就已经跟史家划清了界限。

    这是她愿意以聂初尘的名字再次面对孔晟的关键因素。

    但经过了这么多事,风云变幻,她和孔晟还能回到过去吗?她没有多想。她如今想要做的,无非是给跟随自己许久的这三千女兵姐妹找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