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嘴角一抽:“李泌,你若能说服孔晟,朕就下诏赐婚。至于回纥人那一头,想必那磨延啜还不敢抗拒朕的诏命!”
杜鸿渐轻轻笑了起来:“陛下且请宽心,江宁郡王那边,老臣去说服。以老臣看来,孔郡王年纪虽轻,但却深明大义,知道顾全大局,定然这不是他与回纥公主的个人恩怨,而关乎两国友好、关乎万千黎民百姓免于刀兵之祸的国家大事!所以老臣想,孔郡王一定会接受这桩姻缘的。”
皇帝眉梢一挑,缓缓道:“但愿如此。此事暂定,你们二人分头行事,去吧!”
孔晟出宫返回自己阔别已久的长安侯府。他如今刚被册封为江宁郡王,虽然就藩外镇,但京城之中终归还是会有府邸,用不了多久,长安侯府就会更名为江宁郡王府了。
孔晟刚进门不久,守门军卒就来报,说是赵王殿下和宁国、纪国公主两位殿下到了。
孔晟眸光中掠过一丝淡淡的光彩。因为他被夺了军权,又被皇帝变相罢黜出京,所以在很多长安权贵看来这几乎相当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政治流放了——所以一些原本亲近于长安候府的朝臣武将,都变得无形疏离,虽然表面上还是很客气,但言谈举止间的某种隔阂孔晟一眼就看得出来,却毫不在乎。
赵王和纪国公主也参加了本次国宴,亲眼目睹了一切。宁国公主因为身体不适,加上她和亲公主的身份刚刚解除,出席宴请回纥前可汗的国宴也不合适,所以就留在府中。
自打上次赵王率军出征之后,孔晟就再也没有与李系相见过,而这一次自己貌似遭贬,孔晟本来以为赵王也难逃世俗的巢窠,对如今空有郡王虚名而并无实权的自己敬而远之——其实这本来没有什么,人生起伏非常正常,因此能看清一些人的本质那是最好。
但赵王和纪国宁国还是来了,主动登门,孔晟心里微微有些欣慰。不是说他多么希望赵王能来,或者能继续与赵王结交,而是如此证明他对赵王李系的判断没有出错,这样的人或者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同盟,但却一定会是一个信得过的朋友。
孔晟笑吟吟地迎出府邸,在中门处与进门来的赵王李系三人相遇。
赵王李系哈哈大笑:“恭喜孔老弟,如今荣升郡王,爵位与某家一般,这长安侯府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江宁郡王府了!”
李系眸光中透着一丝真诚。
他原本淡泊,对皇位的觊觎之心略淡。只是后来作为皇次子,他本皇长子李豫列为了无形中的对手之后,他就被迫走上了皇权纷争的漩涡之中。因为李系很明白,哪怕自己再怎么与世无争,将来只要李豫掌权,最先打压乃至诛灭的就是自己这一脉,因为他对李豫皇权的威胁最大。
既然他要争夺皇位,那么,就必须要有帮手。孔晟自然是他的目标之一。但李系这人生性爽朗,待人以诚,哪怕是利用都会摆在桌面上,不会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以此来与李豫争夺皇位,显然胜算甚微。
孔晟在李系心中,首先是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其次才是可利用的力量。因此,孔晟被皇帝夺权外放,李系心里虽然失望,但还不至于因此就对孔晟疏远。
孔晟微微一笑:“殿下多时不见,风采依旧,孔晟素日在长安听闻殿下在洛阳捷报频传,实在是心里与有荣焉。”
李系微微汗颜苦笑道:“老弟,你这话就有些言不由衷了。经过这一遭,我也对自己看的门清了,在带兵打仗方面,我的确比不上太子哥哥,不承认不行。况且,我在洛阳,貌似执掌兵权,但麾下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各自为战,这些人乃是军中宿将,个个威风八面,自有主张,我这个名义上的统帅,实际上根本指挥不动他们。当然了,或许在诸将眼中,我这个赵王完全就是纸上谈兵不懂筹谋,所以……哎!”
“我在洛阳,只能说是守成有余,功绩毫无。即便父皇不调我回京,我这心里也惭愧的紧,要主动辞去帅位好让朝廷另选高明,以免贻误战绩和国家大事。”
孔晟笑了,李系之所以得到他的认可和赞赏,就在于他为人坦诚,从不作伪,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短处,从不回避,这一点其实是最难能可贵的。
孔晟对李系的评价是,李系做事不如李豫,但做人却胜过李豫千百倍。当然,要做皇帝,还是李豫这种最合适。
“殿下也不必过谦,所谓一回生两回熟,这领军作战之事其实也需要历练,等下一次殿下再统兵出征,想必就会轻车熟路了。”孔晟拱手笑了笑。
李系摇摇头,苦笑起来:“断然不会有下一次了,父皇已经对我很失望,从今往后,我恐怕再也没有统兵出征的机会了。不过也无所谓,我本来就不是那块料,非要赶鸭子上架也只能是误国误民,不去也罢!还是老老实实留在京城,做我的风花雪月闲散王爷的好!”
李系眸光闪烁,却是含糊其辞。
孔晟心知肚明,虽然李系对自己统兵洛阳并无战功之事耿耿于怀,但因为皇太子李豫被皇帝驱逐幽禁在骊山之中,他争夺皇位的念头就变得更加浓烈。说起来也是正常心态,既然皇太子有被废的嫌疑和迹象,他作为皇次子,最有资格接替李豫的人选,当然当仁不让啊。
孔晟却深知,皇帝并没有将李系列上皇储的人选名单。换言之,皇帝虽然打压皇太子,但至少目前还没有废储的打算。
只是他今日之果决无情,给很多人包括李系在内一个错误的信号罢了。
但孔晟却没有挑破这一层窗户纸。有些事,难得糊涂比什么都清楚要好。(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 世态炎凉狗跳墙(2)
第六百零五章世态炎凉狗跳墙(2)
孔晟与李系一边寒暄一边往侯府的花厅行去,纪国和宁国姐妹俩静静相随,并无多言。只是纪国投向孔晟飘逸背影上的目光含情脉脉并不遮掩,而宁国则含蓄的多,只是略有关注便匆匆移开眼神。
四人在厅中分宾主坐下,李系和宁国纪国两女一边品尝着孔晟这里才有的与时下截然不同的洋溢淡淡清香的绿色清茶,闲聊之余便将话题无意中引到了殿中发生之事上。
但三人的关注点不同。
李系关心的是孔晟就藩江宁之后,如何才能够东山再起,再次重返京畿权力场,再获皇帝信任,重掌大权。
纪国关心的是孔晟与那回纥公主骨云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竟然闹出这样的是非来,那回纥公主竟然不惜要以死相逼,来洗刷所谓的清白。纪国一直在猜疑,孔晟究竟对骨云做了什么过分和出格的事儿,引得这回纥女子如此反弹激烈。
而宁国则对孔晟的即将远离而感到淡淡的伤感。
经过此次西行,宁国心里对孔晟的某种莫名的情怀就像是春天的野草一样,野火烧不灭,春风吹又生。还像割了疯长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有一茬。无休无止,歇斯底里,难以克制。
对于李系的疑问,孔晟笑而不语。而对于纪国的直言不讳,他却无法解释,见他有些含糊其辞,纪国明显不满,嘟着嘴道:“孔晟,你该不会真对那回纥公主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吧?”
孔晟还没有开口作答,一旁的宁国却下意识地大声愤愤道:“绝无此事,那回纥女子完全是血口喷人无中生有!”
纪国哦了一声,转头望向自己的姐姐:“宁国姐姐何出此言?我看那回纥公主倒也不像说谎,否则她怎么要当场撞柱自尽以死相逼呢?”
宁国俏脸顿时绯红起来,她心道本宫主动投怀送抱这孔晟都是块木头人一样,他怎么可能去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去调戏一个在宁国看起来根本就是粗鄙不堪的回纥女子?!宁国心里的话差点脱口而出,心里吓了一大跳。
见宁国突然莫名其妙地面红耳赤,纪国有些狐疑,她认真打量着宁国道:“皇姐,你这是咋了?好端端地,脸红作甚?”
宁国定了定神,干咳两声,一本正经道:“纪国妹妹,这回纥女子别有用心,你难道看不出来?她的真正目的是营救回纥磨延啜可汗,这不过是她使的手段罢了,你难道还看不出来?”
纪国摇摇头:“我倒是看她情绪激愤,又不顾生死,不像作假。”
宁国有些无奈,皱眉道:“纪国妹妹,难道孔晟的为人世人皆知——他像是那种贪恋女色的人吗?京城之中美女如云,这满城达官贵人歌舞饮宴狎妓作乐不过是寻常事,可孔晟从不踏足烟花之地,你难道还不清楚?”
孔晟的确有从不**的清名,这在长安朝臣中是有口皆碑的,纪国自然知道。但她并不是怀疑孔晟人品有亏,而是猜疑他跟那回纥公主有私。
见两女几乎为孔晟争执起来,李系有些尴尬,忍不住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好了,两位皇妹,此事事出有因,就算孔晟是好色之辈,也断然不至于染指回纥公主。这一定是回纥人的阴谋诡计,你们不必争了,多说无益!”
孔晟搓了搓手,苦笑道:“公主,孔某已经说过,我与那回纥公主不过是一两面之缘,又是处在两军对垒之时,岂能有私?所谓的纠葛,不过是当日比试骑射,搏斗中略有身体接触,岂料那回纥人的习俗颇为怪异,竟然因此就要生死决斗,真是咄咄怪事,不可理喻。”
纪国撇了撇嘴,她还是认为孔晟所谓的身体接触绝不一般,否则一个回纥公主,怎么能不顾自身清白声誉,非要诬指受了孔晟羞辱呢?
她更倾向于认为,孔晟与那回纥公主有私情,不过是因为某种原因,两人闹翻成仇,这回纥公主因爱生恨,这才追入长安生出这么一场诺大的风波来。
正在此时,军卒来报:“王爷,李泌李相来访!”
李泌?孔晟讶然,心道他来干什么?
孔晟向李系点点头,起身出迎。李泌毕竟是当朝国相,是皇帝倚重的两大文臣之一,也算是孔晟敬重的清流名臣之首,对于李泌,孔晟自然要给些面子。
李系和宁国纪国两人也没有回避,继续在花厅之中攀谈,直到李泌进来。
李泌见李系和纪国宁国两女在场,有些意外,赶紧见礼。
李系摆了摆手道:“李相,你不必多礼,本王和两位皇妹来找孔晟叙旧,若是你有私事,本王等可以暂时回避。”
李泌轻笑一声:“赵王殿下,老夫此来,是受陛下所托,来给江宁郡王做媒的。”
李系吃了一惊,而孔晟更是愕然抬头。
纪国脸色骤变,霍然起身大声道:“李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做媒?做什么媒?”
宁国也柳眉轻蹙,凝视着李泌,等待着李泌的回答。
“陛下以为,江宁郡王与回纥公主之间,不过是一场误会,但回纥人习俗的确如此,除非郡王能娶她为妻,否则就要生死相见。为了化解两人恩怨,又见那回纥公主貌美如花,陛下就意欲赐婚江宁郡王,也算是成就一番姻缘,为我大唐与回纥的百年友好锦上添花。”李泌一字一顿道。
孔晟张了张嘴,一时间震惊过度,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皇帝怎么又突然乱点鸳鸯谱了?赐婚回纥公主给他?这岂不是乱弹琴吗?他跟那回纥公主骨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