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勇率所属百余人接应过来,而这个时候,周赞才打开城门率城中五百人驰过护城河和吊桥发起了救援。只是周赞的军马冲在半路上,就发觉令狐潮已经身陨,他麾下的千余兵马除四散逃离的逃兵之外,半数伏诛,半数跪地投降。
而对方阵型中,接近千人的骑兵队杀气腾腾士气如虹,正在结阵,做出了挟大胜之威反击的架势。
周赞仰天长叹。大势已去,令狐潮横死雍丘城外,所属军马或死或降,还救援个什么劲?
只得半路率军拨转马头,退回雍丘城,紧闭城门不出。
……
夜幕降临。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的雍丘城外的旷野上弥漫着经久不散的血气,渐渐被寒风吹散。三两只苍鹰掠过天际云端,发出凄凉的鸣叫声。
孔晟军马在山丘下安营扎寨,营地中欢声喜语,不绝于耳。雍丘城外冒险奇袭一战,斩杀令狐潮、杨宁以下十余名叛军将领,歼灭雍丘军四百余人,俘虏对方近五百人,可谓是惊天大捷!
孔晟的战略战术再一次被实践验证成功。当然,陌刀军折损了十数人,睢阳军更是伤亡近五十,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让孔晟暗暗心痛,却也无可奈何。硬碰硬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怎么可能没有伤亡。好在有战俘作为补充兵源,从整体来说,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他神勇无敌的盖世英姿,也因这一战牢牢铭刻在所属军卒的心中,他在这支军队中至高无上的威权,因此真正树立起来。
李虎李彪两人被孔晟再三叮嘱,对待俘虏降卒要以安抚为主,威慑看管为辅,临战之际,必须要尽快将这批战俘转化为冲锋陷阵的兵源,否则必生祸端。
孔晟纵马一人出了营地,凝立在夜幕下,任凭寒风吹拂,却是凝望着雍丘城的方向默然无语。
这一战的成果比孔晟预期的要好得多。这让孔晟意识到,趁胜拿下雍丘变成了可能。因此,他才命全军驻扎在雍丘城外数里处,休整一夜,明日天亮时再做定夺。
一人一骑缓缓驰了过来。
孔晟没有回头,也知道是南勇,就淡淡道:“南将军来了。”
“见过孔县令!”南勇的神色微微有些恭谨。如果说他原先对孔晟只有一分敬意和钦佩,那么,现如今就变成了十分。这种盖世少年英雄,天纵奇才,明显是时势造英雄、隐隐天命所归,自己能追随他效力,也算是一种幸事。
“南将军,你倒是说说看,这雍丘城,我们是攻还是不攻?”孔晟微微一笑,将手里的方天画戟奋力插在冰冷的地面上。
“回孔县令,末将以为,时下我军大胜,斩杀雍丘贼首令狐潮,此刻城中必闻风丧胆,正是拿下雍丘的最佳良机。只是此城坚固,我军缺乏攻城器械,怕是也一时间能攻破雍丘。不如……”南勇斟酌道,却是欲言又止。
孔晟眸光一亮,突然笑道:“与其冒险攻城,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若是能派人进城去说服守将降服,那是最好不过了。”
南勇轻笑:“末将与大人所见略同。末将从降卒口中得知,目前的雍丘守将以周赞为首,此人原为雍丘尉,后跟随令狐潮投降叛贼,若是能说服此人归降,雍丘不战自破。”
“而若是拿下雍丘,到了那时,大人携数战大捷之威,轻取雍丘之功,坐拥兵马数千,必被朝廷所看重封赏……”南勇眼眸中掠过一丝玩味的光泽来,但后面的话他并没有说出口来。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话,其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
孔晟清澈的眸光从南勇英挺的面孔上扫过,心道这人不愧是南霁云的儿子,除了勇猛之外,还颇有头脑胆魄,更是胸怀块垒乾坤,不失为一个可以倚重的人才。(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雍丘(4)
说起周赞,孔晟就想起了被穆长风在乱军中刺杀的令狐潮。关于令狐潮其人,历史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主要是作为张巡这个历史名人的对手出现并存在的。
令狐潮原为雍丘县令,投降安禄山的叛军之后,被册封为将军。一直以来,都是他在率领叛军与张巡展开殊死搏斗,争夺雍丘,大大小小的战斗不计其数。
后来张巡主动放弃雍丘,令狐潮就占据雍丘,将之经营成了自己的根据地和大本营。
说起来,这些降将其实对安禄山的大燕政权没有太多的归属感,投降只是一种无奈下的利益选择。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再次反水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是孔晟试图在河南道火中取栗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赞是雍丘尉,从始至终都是令狐潮的老部下。
令狐潮惨死在雍丘城外,周赞一个是措手不及,一个是心怀愧疚。若是他出城救援,或许令狐潮就不至于命丧黄泉。
但反过来说,如果他开城冒险救援,恐怕死掉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令狐潮,整个雍丘的军马都要为他陪葬。
孔晟决定威逼周赞开城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最低的代价拿下雍丘城,在最短的时间内。
在孔晟看来,城中的周赞等人已经走投无路,如果他没有判断失误的话,城内已经因为令狐潮的死亡而乱成了一锅粥,事实也是如此。
有人要弃城逃跑,有人提出要归降朝廷。还有人喋喋不休地建议赶紧去济阴郡求高承义救援。
对于周赞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无论是济阴郡的高承义,还是关洛方向的叛军诸将,以及占据河南道各州府县城的燕军势力首脑,不可能有人主动出兵来救援雍丘。
城外有这么一支目前来说分辨不清究竟有多少人马的官军在围城,假以时日,不说守城了,军心都在渐渐涣散,只要对方拖上一段时间。恐怕他们内部就乱了。
但作为叛将,如果再次投向官军,朝廷会不会秋后算账,他也摸不准,这也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翌日清晨。雍丘城下。
其实这是至德二年大年初七的早上,孔晟大年初一率军出征,离开睢阳,经过六日的行军作战,先后两次大捷,第一战。斩杀杨朝宗并收编其残部;第二战,于雍丘城外在雍丘军的眼皮底下以寡敌众冒险出击。斩杀令狐潮等十余名雍丘将领,灭敌数百,战俘近五百人。
清晨的气温依旧很低,不过,呼啸了一夜的寒风止息了,反而让人感觉不再是那么寒冷了。
孔晟裹着黑色的大氅,端坐在马上。他手握着那柄招牌性的方天画戟,神色冷肃。
而在他的身前,五百雍丘降卒手无寸铁神色凄惶地列队而立,周遭则是李彪李虎的陌刀军、雷霆进三兄弟率领的睢阳骑兵一体虎视眈眈,戒备森严。若是这些降卒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彪悍的陌刀军便不会手下留情,展开一场无情的屠杀。
对于战俘,其实不外乎坑杀、遣散、收编这么几种处理方式。坑杀的事儿,孔晟肯定不会做,遣散也没有必要,最直接的就是以战养战用战俘来补充兵员,增强自己的力量。
这些降卒大多在昨日战场上领略过孔晟的神威勇猛,今日见他那柄方天画戟,还忍不住心生胆寒。
孔晟凝望众人,朗声道:“诸位,你们本来是官军,后来被逼无奈投降叛军。如今,朝廷光复河南在望,安禄山叛贼已经伏诛,平息叛乱之日已经不远!”
“本官是天子门生、昭命河南睢阳郡宋城县令孔晟,本官奉命出征讨伐雍丘,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歼灭杨朝宗残部和令狐潮所部,斩杀令狐潮、杨朝宗、杨宁等十余名叛将。“
“尔等向官军投降,本官既往不咎,愿意向朝廷上书,请求赦免你们的前罪,只要你们随本官征伐叛军,戴罪立功,本官保证,朝廷一定会按功行赏。“
“所以,你们无需担心会被朝廷问罪。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要全心归附,誓死不再反叛。若是在本官军中,再有任何异心,就休怪本官翻脸无情,杀无赦!“
孔晟将手里的方天画戟高高举起,声音陡然间再次拔高了几度:“叛贼必败,朝廷必胜!希望尔等随本官戴罪立功,也为自己谋一条出路。你们要仔细想想,你们的家人亲眷,还在老家翘首企盼你们归家团聚,而你们若是为贼,纵然横死战场,也会让家人背负千古骂名,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而你们若是为国效力,纵然战死沙场,也会得到朝廷的抚恤,而你们的家人,也会以你们为荣!“
“本官在这里对天盟誓,愿意留下为国效力者,愿意追随本官诛杀叛贼者,便是本官的兄弟,一体对待、绝无贰心,若有食言,天诛地灭!若是不愿意者,请自行离开,本官绝不阻拦。“
五百降卒沉默了片刻,轰然一起跪拜在地,叩首高呼道:“罪人愿意戴罪立功,追随孔大人!“
孔晟哈哈大笑:“好,自今日起,尔等便是孔某的兄弟,官军行列中的英雄儿郎!“
周赞率雍丘守军站立在雍丘城楼上,神色复杂地凝望着城外孔晟自导自演的这一幕招降大戏,眼见五百雍丘同仁就这么归降了官军,自周赞以下很多士卒都心乱如麻,说不出一个什么滋味来。
谁都明白,这是孔晟故意而为,目的就是纷乱雍丘的军心,同时也是在表演给雍丘内守军看的,若是你们出城投降,朝廷一样既往不咎,被本官当成兄弟!
孔晟朗声笑着抬头望向了城头之上,这个距离,刚好是守军弓箭所达不到的位置,而即便是能达到,孔晟也料定周赞不敢主动挑衅发起攻击。
孔晟高呼:“雍丘守军,令狐潮已经伏诛,朝廷大军不日可到,尔等再不出城投降,区区弹丸小城,必被大军夷为平地!“
说话间,孔晟向身侧的南勇使了一个眼色。
南勇嘿然吐气开声,在马上弯弓搭箭,嗖得一声,箭出如电,一支羽箭飞向雍丘城的城楼,咔嚓一声撕裂一面燕军军旗,带着某种诡异的弧度,啪地落在一个军卒的脚下。
军卒脸色复杂地捡起捆绑在羽箭上的书函,递给了周赞。周赞默然拆开书函,仔细观之。
这是孔晟写给周赞的亲笔信,没有大道理,更没有大义凛然,只是说了一些大白话,说清了利害关系。
孔晟就说了:尔等千人占据雍丘小城,没有援军,不要说济阴郡的高承义,就是背后的各路叛军守将,也不可能分兵增援。所以,不如开城投降,还能谋一条活路。若是等虢王江北大军和睢阳大军合并一处来攻,他们就是死路一条。
周赞看完书函,默然不语。凝望着城外这支高高票养着孔字军旗的精锐骑兵,他是军中老人,自然知道李彪李虎这些人是江北出了名的陌刀军,既然有江北的人马在内,说明孔晟的话不是虚言恫吓。
但就这么轻易开城投降吗?他又觉得于心不甘。同时,投降后真的能既往不咎吗?他心里也有点不踏实。
事实上,他并不怕孔晟这支军队攻城,这是骑兵队,缺乏攻城器械,怎么能拿下雍丘?他们只要坚守不出,相信孔晟就拿他没有办法。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孔晟这支军马看起来就是一支先锋队,若是等睢阳和江北的大部队到来,雍丘这区区一千人马怎么能守得住?
周赞扭头望向了身边的其他部将以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