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中华-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退位给嘉庆之后,乾隆仍然住在养心殿,虽然他早早的就为自己修建了养老用的宁寿宫,可临到头了,仍是嘉庆帝嘉乖乖的住在毓庆宫。现在他虽是太上皇,但大权没有一日不依日掌控在他的手中,所以所有嘉庆皇帝批示过得奏折,也都需要乾隆过目一片才行。

    案上每天堆的各种奏折和各地的塘报像小山一样,可是其中两湖、四,和陕西来的文书就几乎没有一封会让他高兴的。那几省的文书,不是报告民间激愤严重,税赋过重、劳役过重,就是报告“流贼”和“土寇”的骚乱,兵祸惨然,或是教匪、逆匪如何如入无人之境、纵横往来间又破了什么州县,焚掠得如何惨重,掳去了多少丁壮和车马物资,以及某些地方官员望风而逃或是城破殉难。诸如此类满是触目惊心字眼的文书,看得他都恨不得一脚把御案踢翻。

    现在毕沅死走,乾隆的心思特别沉重,没有马上查阅翻看奏折,低头望着御案上的香炉出神。

    怎么说,毕沅也是他的一个老臣子啊!乾隆二十五年中进士,廷试第一,他钦点的状元及第。

    一个宫女双手捧着一个牡丹瓣式银胎堆器剔红的托盘,轻轻地走进西暖阁。托盘上边放着一个盛着燕窝汤的青花盖碗和一把银匙。另一个宫女上前从托盘上取下来盖碗和银匙,放在乾隆左手边,然后把盖子揭开,一股淡香气飘出。乾隆从出神状态中醒来,神色略有些疲惫,看了那碗燕窝汤一眼,随即拿起银匙,慢慢地喝了几口。

    似乎是被燕窝汤滋补了一下有了精神,乾隆又拿过了一道奏折,是军机处领班大臣阿桂的折子。议的是湖北战局以及荆州将军和湖广总督之职的接替。永保、毕沅虽然死了,可湖广总督之职却不能长空。

    阿桂议明亮捏荆州将军,去广州将军一职,以偻什布属湖广总督。

    关于此事,除了阿桂之外,和坤、福长安、董浩、王杰等也都有上折,荆州将军一职都比较明确的定了明亮,可湖广总督一职却是各处纷纭。有提议督军樊城现退入河南的惠龄的,有推荐嚓什噶尔参赞大臣长麟的,还有提议湖南巡抚姜晟的,甚至有上奏的调两广总督朱挂该任湖广总督的。

    那朱佳是嘉庆帝的老师,提这个建议的和坤其心可诛。嘉庆帝批示奏折的时候,气的当即就想把折子给撕了。朱佳可是他的脑骨之臣,阿桂已经年老欲退,朱蛙马上他就要调来北京充任军机大臣的,岂能上湖广那个火炉??!

    不过嘉庆还是耐住了性子,把一应奏折全递给了乾隆,他还是有自知之名的,知道这样的封疆大吏的任选上自己是当不了家做不了主的。

    乾隆拿起摘抄下的名单来看了几遍,一时不能做出决定。虽然他把军事交给了明亮,可是湖广总督依日是两湖间的第一重臣,不但要看湖北还要照应湖南,万不能马虎大意。这越是紧急的时候,就要越发的慎重。

    乾隆思索着,半天放下了手中的朱笔。不及,等明天早朝再说。

    正在这时,内宫总管常永贵捧着一本奏折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放在御案上。乾隆眉头一皱,莫不是又是不好的军情?狐疑地问:“谁认得折子?”

    “启奏太上皇,这是军机处大臣福长安的奏本,刚才送进宫来的。”

    “福长安……他又有什么事?”乾隆纤果折子一看。

    半响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成德,联怎么把他给望了?”

    成德先前是替德麟遭了罪了,被夺官去职下了大狱,本要发配新疆,后路上改了地方,被最后发配到了盛京。

    富察家一门都夹他一个人情。现在福长安是来还人情的了。

    虽然远在盛京,可是有福长安的照料,成德日子过得还是很轻松的,湖北的一应战况也知之甚详。现在他得知梁纲移兵南下,那十有就是有意江南了,沉寂了小一年的成德看梁纲终是离开了湖北,终于决定趁机出山了。他当然不奢望荆州将军这样的高位,只是愿在明亮军中行走效力,那明亮也是富察家一门的人,有他的照顾,想来是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爬上高位的,比说说厂湖北提督。

    毓庆宫。

    嘉庆帝赤着头,精净的脑门在宫灯的映衬下亮亮发光,身着一袭蓝缎单衣的他,一色明黄的盘龙扣带紧束腰间,显得精神极是充足。

    “明东!”兴致勃发的嘉庆帝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样高兴,对身边的太监说话声音中都透着掩不住的喜悦。不过能把朱挂借此机会早一步调来北京,还打了和坤的脸面,对现在的他而言确实是一场值得大为高兴的胜利。

    “奴才在!”张明东应声而出答道。

    “去把奏折都拿来。”明个上早朝,嘉庆现在想回顾一遍,虽说此时的他仅是一个摇设。

    “回皇上,明儿个是十五,下午奏折都送去太上皇那儿了,现在还没递回。”

    “噢。”如同大冬天里浇了一头冷水,嘉庆帝当即就阴沉下了脸。

    张明东初调到嘉庆身边时,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内侍,跟毓庆宫里里外外的小太监一个样,之所以现在能站到嘉庆的身边,靠的是他的聪明伶俐、巧舌如簧和善于察颜观色,正是这三样本领才使得他从众多地位低下的小太监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嘉庆皇帝的跟班太监。

    张明东早就把嘉庆的心思摸索个清透了,见嘉庆猛然变了脸色,心里立马一惊,暗叫该死,“说错话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对太监而言是一点都不错,刚才还有说有笑、满腔喜悦,现在转眼间就要发怒,也是太平常的事了。两腿在颤栗,可是却一点都不能表现出来,张明东只能低下头死撑着。

    那边的嘉庆也无语了半响,之后重重地一掌拍在案上,震得案上的摆设都“蹦”地跳了一下。

    儿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有个霸权的老子在上面压寿,生生憋得嘉庆帝难受又闷煞。

    和坤借此机会大肆索财,更揽上了军权,那毕沅、福宁和河南巡抚也就是和坤的族孙景安,都是他那一党。现在前两者虽折,可是又出了明亮。那明亮出自富察氏,福康安死后就靠上了福长安的线,自然也是靠上了主理户部二十年的和坤的线。

    兵权、财权都有,这让自己如何轻松下手?

    而且之前各路军马奉诏并进,自正月及六月,先后奏报杀剿匪、逆匪数万,其实多是虚张功绩。这班统兵荆匪的大员,多与和绅有联系,不住的往和绅处恭送财钱,就是再贻误军事,也无人纠弹。监察御史的折子根本就送不上殿前。

    嘉庆忱心如焚,明知战报有虚,却掌握不了确凿的实据,只能看着局面一天天变得如此。

    “闷啊,这当皇帝也是闷气啊!”(未完待续。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二百八十一章 战湖口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    湖口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其名由此而得之,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誉。【虾米文学 。xiamiwenxue。'同时这里也是梁纲南下江西的首战选地。

    满清在这里也设置了一支水师驻守,先称九江镇,后改为鄱阳湖水师,与下游的太湖水师相对应。

    嘉庆元年七月。清晨,当薄雾被阳光驱散,九江杨家场清军新建的炮台上,守军突然发现自己的正前方向江面,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

    红中军水师营,四艘大沙船,二十四艘护卫船、六艘铁甲车船所组成的战船队伍,从湖口东北方向黑压压的正向着鄱阳湖入口逼近。(补了一艘护卫船)

    三十四艘战船一字排开在江面上,一场等待多日的炮船与炮台的决斗终于来临了。

    九江炮台迅速向对面的湖口炮台示警,也顺带着迅速向下方的牛头山示警,三道滚滚的黑烟柱从九江炮台的烽火台上升起。

    片刻之后对面石钟山上的湖口炮台迅速喧闹了起来,连带着不远处的湖口县城都一片沸腾。

    而西南方的牛头山烽火台也毫不迟疑的升起了狼烟,滚滚的示警烽火从牛头山飞速的往下传,青山咀、鞋山、湖山,直到将消息传到鄱阳湖水师的大营。

    陈达元没有在口外江面做过多的停留,六艘铁甲车船先行,轻而易举的粉碎了刚刚起船就迎桑来的一支驻湖口巡逻水师,然后二十八艘战船直插湖口航线中间,将向两侧的九江炮台和湖口炮台起了猛烈的炮击。

    船炮的声音如同雷鸣一样响亮,从江面上隆隆传来,一股股硝烟在红中军水师营的上方飘荡,岸上炮台的清军能够清晰的看到船队间一门门大炮喷发出膛的那刹那间闪出的火光。

    红中军进攻湖口,根本不需要人通报,江西巡抚陈淮就飞马带着一队戈什哈来到了杨家场村。他的驻地并不远,就在相隔不到四十里的九江城。看到狼烟时就出发,等到他带人赶到杨家场村,正式的炮战才刚刚开始。

    红中军对江西的攻势依日开展好几天了,但是湖北与江西的陆上通道实在难行。两省最北的交界处,就是兴国州到瑞昌,它们两地北边挨着长江,水道纵横,南临幕阜山,山地曲峦,炮营几十门重炮根本就无法移到到位,很难对前线形成有力支持。

    山地曲峦,水流纵横,重火力支持又不足,陈虎只靠着向炮和直射短炮使劲,当然进攻不利。并且对面的陈淮又集结了江西仅剩的清军全力防守此地,几天的攻防下来,红中军进展微乎其微。

    陈虎眼看陆战不行,主意就只好井到水师营身上。让陈达元带领水师营攻破清军湖口两处炮台,然后清荡鄱阳湖水师,最后顺流直下作势要直接威胁陈淮的老巢南昌城。

    如果这样陈淮还不分兵回援,那水师营就扭头载上火枪营直接走水路南下向南昌进攻。【虾米文学 。xiamiwenxue。'届时红中军就以南昌为基点,陆军也走水路绕过九江抵进南昌,然后从陆路上北上反兜九江清军主力,一举将陈涣所部全歼。

    不过陈虎以为,陈谁在南昌受威胁的情况下,死守九江不放的可能性很小!毕竟南昌才是江西的根基。

    陈达元就是带着这样的使命进攻湖口的,敲烂了这道门之后,水师营才好去会力对付鄱阳湖水师。这样既解决了后顾之忱,也能在必要时候,让伤损战船强行停靠上岸湖口口岸,而无须担心受到石钟山上的炮台攻击口

    但这道鄱阳湖的防护门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倒塌的,清军在修筑这两座炮台的时后充分吸收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不但注重了炮台陆地方向上的防御性能,更给炮台加了顶封了盖,变成了一水儿的密封式炮台,而不再是以往的敞开式炮台。

    这样的改变,使得九江和湖口两座炮台自身的防护力猛然上增了数倍。

    二十八艘战船连连轰击,密集的炮火下每轮都有不少的炮弹落在两座炮台上,可是区区十个八个重的实心炮弹,打在孱厚的壁垒上根本就是在给两座炮台挠痒痒,除了砸烂些碎块,完全伤不了里面的人。

    清军固然是没有土水泥,可是他们有在中国传承了一两千年的石灰糯米浆。这东西柔中带钢绝对不逊色于水泥,缺点只是耗费大了些。

    然而都到了现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