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犯到内陆来。我看,最近的护卫要更加严密一些。这么看来,人手又是更加不够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出征

    “少东主在汉城想要做一个大生意,办交易会,活跃在朝鲜的商人都为少东主聚集去了。这一回过去以后,咱们各地的分销伙计也都好干了。这个紧要关头,更不能让倭寇搅和乱子。你担忧的事情,也是这几天我想的。人手,还是得加。刀枪也得购。”胡文轩皱着眉头说。

    “不过,朝鲜衙门见了恐怕会不喜……毕竟是买刀枪这等事情。”魏庆勇迟疑地说着。

    “不用担心,那自然会对付好。”对此,胡文轩却并不在意:“大不了走一趟京师,去一趟同盟指挥委员会。”

    “那就好……多购买些有力的武器。人少些也心安。”魏庆勇说着,这才松了一口气。

    两人说着闲话,谈论得一时间有些兴起,也没注意左右有人偷看偷听。待两人话题收尾,一下子就发现了洪文贤趴在窗子上,定定地看着两人。

    “小家伙,你听得挺起劲嘛。怎么,有何见教呀?”胡文轩笑着,有心要逗弄下孩子。

    小家伙却并没有搭理胡文轩,而是怔怔地看着护卫队头领魏庆勇手中的短火铳:“这就是……火铳吗?”

    “小家伙见识不小嘛。”魏庆勇也是笑道。

    洪文贤没有接话,却是定定地看着胡文轩,道:“你是这里最大的官,对不对。我……我其实是从……”

    “儿呀,你又胡言乱语了。”洪七娘不知何时过来,笑道:“这些年,妾身照顾不上孩子,让他受了许多欺负,经常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方才,我正想寻胡掌柜谈谈生意呢,我这酱菜呀,那是李岩李掌柜亲自品尝过的。正想寻几位一起入个股呢,一不需要出钱,二不需要出力,就占个名头,帮妾身一同参详参详……”

    洪文贤被洪七娘推进了小屋子里。

    但此刻,洪文贤却是根本没有被洪七娘严厉的眼神止住,他预感到,小伙伴的死代表着自己偷听到事情非同小可。

    更何况……

    “大明皇帝……起事……东海……”洪文贤自小读过书,明事理,被卖去为小沙弥的记忆更让他敏感谨慎。

    这个聪慧的小男孩敏锐地意识到了自己恐怕知道了一个能惊天动地的大隐秘……

    这时,外间的胡文轩随口说道:“正好,我也要亲自去一趟汉城。带着各地的商户参加少东主举办的汉城交易会。洪七娘有意,也可以一同上前去买卖货物嘛。在我远征公司的地盘,你倒是尽管放心。这个汉城交易会啊,那是连皇帝陛下都亲自题词说会越办越好的盛会!”

    洪七娘千恩万谢,洪文贤目光一亮。

    ……

    汉城北门,一场简略的誓师仪式举行完毕。一共一万朝鲜大军以及六千明军出发,朝着东南方向的杨平郡走去。

    朝鲜大军主力其实并没有这么少。

    好歹也是人口千万的中等国家,朝鲜的兵力数万,具体多少虽然不知,但明眼人都明白汉城之内的朝鲜军力一共在五万兵马的数目上下。

    但是,朝鲜人内耗的德行在关键时刻再度爆发。

    前日,一场械斗在军营之中举行。几名亲近大明的朝鲜将军官曾经的上官揍了一顿。缘由,自然是过往不满的恩怨。

    哪怕是后世一向以军纪好闻名的解放军,也一样有传出体罚等负面新闻。至于其余军纪环境更差一些的外**队,更有军中互相火并之事发生。

    这年头,朝鲜军中出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颇为正常。

    但这个关头出现这样的事情,显然是坏事了。

    果然,不少朝鲜本土派军官当即借题发挥,想要再干几架打一场。虽然反应迅速的明军很快就扣押了下来,可随之而来的软性抗争便是接连出现。

    为此,作为本土派里威望最高的大将高敏甘称病不起,表达不满,其余人朝鲜将领趁势罢工,闹僵了起来。

    闻讯而来的明军主将徐闻听完了详情大感愕然,却是无可奈何地感觉有力没法使。

    他本来以为,会是占据多数的朝鲜本土派将领看不惯亲明派将领得势找茬,没想到率先动手的反而是亲明派的将领。

    理亏之下,徐闻只得厉行军法,惩治了几个寻衅的将领以后却也只好放弃对朝鲜军的指望。他留下余下的两万左右的朝鲜军队,交给为数三百余人的教官团继续操练以后就带着一万还算可靠的朝鲜军由林庆业统帅,出发前往江陵平叛倭寇。

    仪式进行得很简短,皇帝陛下没有搞什么隆重的誓师出征大典,与李亻宗劝勉了几句就出发前往江陵。

    徐闻离开了汉城,心中想着接下来的任务,却是久久苦思。

    “倭寇来的太奇怪,太突然了……”作为刚刚进入朝鲜乱局的明军将领,担任水师陆战队统帅的徐闻有着局外人的敏锐,他寻来了林庆业,问道:“倭寇进犯的情况是如何的,目前收到的消息怎样了?”

    林庆业闻言,却是先感叹了一下军情完备:“根据锦衣卫以及地方官府的消息,目前倭寇已经离开了江陵,果然是朝着内陆进犯了。地方官府的消息很混乱杂乱无章,只是一个劲说倭寇如何厉害,抵抗不及。还是锦衣卫的消息准确关键。除了江陵被破以外,倭寇似无攻坚能力。只是进展颇为神速,若是州县不防被突入了城门,便大祸临头。故而,他们进犯得极快,看样子是打算将朝鲜打个对穿。”

    徐闻轻哼一声道:“若是想在西海岸接应人马,那倒是他们活到头了。”

    两只舰队分别驻扎在釜山与仁川,倭寇要是来,倒是自投罗网。

    不过,显然也不能寄希望于敌人的愚蠢。

    “我觉得,倭寇这一回来得太巧合,太凑巧了。就是一路突进,也实在说不通。内陆多山,交通不便。就算是只抢掠金银,也实在没必要突入这么深。当然,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击败他们。只是……为将需要谨慎。一共动用两个禁卫团……虽然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可若是落入歹人的奸计里……”徐闻说着就不由地收住了声。(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倭寇动静

    联军军营里,听了徐闻所言,林庆业也很快就变得格外凝重:“末将明白了……这一战,要速战速决。”

    “更要小心谨慎。”徐闻猜不透倭寇到底什么打算,只好与林庆业再三嘱咐。

    与此同时,当平定倭寇的大军出发以后,汉城城内原本担忧恐惧的气息也似乎由此消散。除了街头巷尾会议论着一点后续追踪以外,大家对于倭寇就很快都放心了下来。

    倭寇再厉害,也顶多一两千人。哪怕他们深入内陆为祸,也定然会被剿灭。就算朝鲜军队不放心,可大明也出兵了一共七千兵马呢,平定一个小小倭寇,实在是手到擒来。

    伴随着安全的风险撤去,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承平之时。

    时间,朝着大明二七八年的六月一日抵达了。再有五天,就接连会有盛会在汉城打开。

    一共两场盛会吸引了全城所有人的目光。一个,便是让市井百姓与勋贵高官都瞩目的赚钱大事:汉城交易会。

    随同御驾而来的商人们与远征公司等海商们一同加入进来,趁着皇帝陛下国事访问的东风,朝鲜上下无不瞩目,近日里,更是全城客栈饱满,就连投亲的人也加了数倍之多。

    靠着这样一场盛会,无数人都期盼着能够借此大赚一笔。

    同样,成均馆里,明伦堂亦是开始改造,用以容纳更多的人旁听。可以遇见,到时候的明伦堂一定会爆满。不同于市井气息更厚重的汉城交易会,这里云集的全都是朝鲜国的官员、学者、士子以及王室勋贵。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国家的精英之辈。

    无他,将要在这里举行讲学的将是大明帝国大皇帝陛下朱慈。

    这位皇帝即将在这里进行自己在朝鲜时候的最后一个公共活动:讲学。

    对于皇帝陛下,朝鲜人大多数的印象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他平定了朝鲜国内亲情派金自点的势力,又杀败了清军灭了清国,平定了内乱,战功赫赫。但是,当皇帝陛下宣布要讲学的时候,众人这才意识到了朱慈的另一个身份。

    他是一个皇帝,也意味着除了军事,他更是这个帝国政治权力的最高阶梯。现在,皇帝陛下即将抵达成均馆,却是要举行一场注定在世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演讲这个世界的未来。

    ……

    当汉城里重新恢复太平景象的同时,东出汉城的联军缓缓放慢了脚步,进入杨平郡。

    他们开始安营扎寨,联络杨平郡的地方官员。城内的郡守带领士绅供应着军资,对于明军在城外野地驻扎的举动感觉颇为好奇。

    毕竟,朝鲜的军队军纪也委实算不上好。若是有机会让朝鲜军队进入了城内,那定然就是一场鸡飞狗跳了。

    徐闻在帐内见了郡守,一番客套,收下了犒劳,随口问起了军情。

    “还好大军来得早……”郡守潘凤文是个养尊处优的中年文士,保养得体,此刻说着生硬的汉话,感叹道:“听闻隔壁的原州……已经有了倭寇的踪迹。”

    “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徐闻闻言,不由凝眉道:“倭寇虽然素来近战敢于突杀,但攻城之事,岂会如此这般简单?我看杨平郡城防亦是不俗,从江陵一路来此,难不成就连一座可以挡住倭寇的大城都没有?”

    “说来惭愧的是……”林庆业此刻插话道:“到现在,我们依旧无法确认来犯的倭寇首领是谁,人马有多少。而且,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这一回的倭寇……情况很不一样。”

    “哦?”徐闻想起了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

    果不其然,潘凤文开始面色凝重地提起了这一回倭寇的厉害。

    “他们开仓放粮,周济百姓,须臾之间就拉起了数万民众。尤其这一回倭寇打出的旗号是反明……而且并不如何暴虐,少有残杀之举。根据现有的消息,这一回来犯的虽然有不少倭人。可也有不少朝鲜人,甚至……汉人……”

    徐闻眉头一挑,听明白了关键之处。

    这其实就和当年嘉靖年间肆虐的倭寇颇为相似。与其说当年的倭寇肆虐是真的海外的流浪日本武士厉害,还不如说是因为禁止海上贸易以后凋敝的东南沿海失业严重,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倭寇肆虐,反而引得不少百姓争相跟随。

    再加上不少大户因为海上贸易与海商多有联络,又因抗倭战争时走私贸易的关系态度暧昧,以至于倭寇之患愈演愈烈,最终到了朝堂举国震荡,以倾国之力剿灭这才收拾下去。

    “日本人一直以来都试图竭力打开大明的贸易封锁。前些年,有西洋商人与郑芝龙联手供应,日本国内的生丝需求还算正常。但伴随着大明国力越发振作,还敢走私的情况就越来越稀少了。”徐闻身为水师陆战队的江陵,自然是消息灵通。

    当然,还有一条消息他没说。

    远征公司其实开通了前往日本的航线,更将大明的外交使者王夫之派遣了去。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可以用贸易封锁的报复作为理由解释的通,可实际上只要细想就会发觉有逻辑不顺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