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不用。”回想片刻,觉得记下七八分了,肯定能够正确到达集贤院,楚质十分感激的行礼,笑道:“多谢老大人指点迷津,有机会请你喝茶,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嗯,去吧,早些到了点卯,也给上官一个好印象。”老者和善笑道,楚质再次表示感谢,立即按照老者的指点,快步而去。

    “年轻人就是有朝气啊。”望着楚质快步如飞的模样,老者轻声感叹起来,步履却是不慢,径直朝前方行走,片刻,遇到了参知政事高

    讷。“庞相公。”高若讷连忙行礼,有些惊疑问道:“您这是?”

    望了眼身上显得有些陈旧的绯色官袍,庞籍苦笑说道;“别提了,家里小孩胡闹,居然把老夫几件朝服都拿去浆洗,而今唯有将就了。”

    实在忍不住轻笑起来,高若讷说道:“莫不是那位?”

    “除了她,还能有谁。”微微摆手,庞籍说道:“对了,敏之,往这边走,再向右,”是否就到集贤院了?”

    “庞相公,都准备上朝了,您还要回昭文馆?”

    注:庞籍以昭文馆大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凹曰况姗旬书晒)小说芥伞

    ( )

第四百零六章 馆职

    浩女馆,金碧辉煌的四个钢会大牢在阳米下闪烁。禁质哑忤击,欲哭无泪,好不容易饶得头晕目眩才找到这里,本以为会大功告成却居然是让人给耍了。

    老头,你狠,楚质咬牙切齿,连报复之心都没有心情涌起,厚着脸皮找了位守卫,无视其鄙视的目光。再三哀求,加以孔方兄开道,终于打动那位躲在角落里休憩的仁兄小在他的引领下。顺利来到集贤殿。“楚校理,以后还有什么时候不懂去的地方,尽管来找我守卫豪爽拍胸,摸着鼓鼓的腰包,心满意足离去。

    “保佑回去立即被发现擅离职守”小腹诽诅咒,顷刻,楚质露出笑脸。凭着牙牌,走入集贸殿,向书吏求见上司直学士。

    集贤殿大学士是宋痒,可惜在三月份的时候,一帮谏官参他为相期间毫无树建,只能自动请辞,皇帝允许,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所以集贤殿没有主官,然而,大学士其实只是名义上的主官。一般都是加封拜相的,那么真正管事的应该是直学士。

    然而,直学士却不常置,毕竟学士只是一种殊荣,一般都是授予那些有实权的大臣,所以问题又来了,有实权意味着忙碌,谁还有心思管理殿中事务,那只有再往下推。况且说句不客气的,集贤殿一向清闲,能有什么事务要处理。

    无非就是收集贮藏书籍,这些细微小事,何须大臣出马,自有修撰、检讨、校理、校勘之类的属官处理即可,也就是说,楚质求见直学士的愿望落空,之后又发现原来集贤殿真的非常清闲,没有主官,其他都是属官,没有主次之分,只是让众人各司其职。

    说是整理分类书籍,其实具体工作是由书吏完成的,除非是皇帝吩咐下来,要修著什么书籍巨作,需要动员三馆的全部官员,比如前几年。赵祯曾经召集馆阁、两院近千名官员,收集天下诗书、礼乐,修成了一部乐书。

    不然馆职官员是非常的清闲的,要比后世上班喝茶看报的公务员更加惬意,点卯之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门路的话,回家也行。

    在集贤殿十几二十个厢房转了圈,与近百名同僚打过招呼,才返回自己的个置上,集贤校理,职位不算高。只是居中而已,具体要管什么。也没人告诉他,有心与同屋的几人交流吧,人家却在忙着,看书。也不好意思打扰。

    呆坐了片刻,楚质也干肺拿了本尚书观看起来,好不容易熬到中午。饥肠辘辘的,望见同屋官员三三俩俩起身离去,楚质连忙上前搭答。初步印象,发现他们却是挺和气的。说话温文尔雅,没有想象中的

    气。

    “校理,顾名思义,就是楼对整理的意思

    皇城外一家规模颇大的酒楼内,对饮了几杯美酒,一个三十来岁的官员借着酒意,兴致勃勃说道:“修撰真责写文章,经过检讨审定。再到校理校对整理,最后才是校勘誉录,一个流程下来,相对而言。校理的工作最为轻松。”

    “所以说。我们才有闲悄逸致在外饮酒寻乐。”

    “在此要先谢过楚兄弟了。”

    佤筹交错之间,立即称兄道弟起来。楚质微笑应和,静心聆听众人的闲聊,渐渐的,才发现所谓的轻松惬意,其实也隐藏着苦中作乐的味道。

    校理工作固然容易,但是也说明了很难表现出成绩,毕竟人家修撰写文章署名,检讨审定附名,报上去之后,肯定会给上官留下印象,或许得到皇帝赏识,还不青云直上,至于校对、抄写的官员,又有谁会在意他们。

    当然,身为馆阁官员,主要任务除了整理图书外,还要接受皇帝的顾问,与皇帝照面的机会,要比其他机构高上几陪,机会也自然更多。可是,秘阁,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翰林院,职为校理的官员,少说也有好几百,更加不用说那些与皇帝形影不离的大臣、学士、待读不知有多少,怎么会轮到他们出头。

    最主要的是,文人清贫这话放在校理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要知道集贤院本就是清水衙门,根本没有什么油水可挥,固然每年的年俸有三十万钱,逢年过节的还有皇帝恩例赏赐,但汴梁是京城,其消费水平可想而知,孤身为官的还好,问题存于哪个官员不是拖家带口的,一年三百多贯钱,勉强可图温饱。

    所以说,馆阁之职,在外人看来清贵恩荣,其实也是很难混的,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般贫求补外的理由,向审官考课院申请迁调,可惜差遣实职本就是僧多粥少,每年

    同僚们的辛酸,楚质感触其实也不深,毕竟如今身家丰厚的他,早就不把官职俸禄放在眼中了,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也在旁嘘喘不已,说到底还是宋朝国策有问题。可以肆无忌惮的荫补举荐官员,使得朝廷每年都要花费巨额钱财养一帮废物冗员。

    呃,好像也把自己骂进去了。楚质摸着鼻尖寻思,顶头挂着几个散官虚职,却是白拿俸禄不干事的,似乎也是属于蛀虫冗员。犹豫不决。如果觉悟够高的,应该主动致仕,免得给国家增加负担,可是好象也不怎么舍得,想想官职又不是荫补得来的,是立功之后,得朝廷授与。光明正大,凭什么心虚啊。

    酒足饭饱,结了账,楚质一边给自己找开脱理由,一走往皇城内走去。恍惚之间,没有留意身后有人在叫唤。同行的几个官员却听到了,好心拉扯了下楚质,提醒道:“楚兄弟,那边似有人在唤你呢。”

    清醒过来,楚质回头,真有人在不远处招呼,模样陌生,应该是不认识的,不过人家呼名道姓的直叫,好像也没有认错人。

    心中有点迷惑,楚质侧身笑道:“诸位仁兄先行回去小弟去去就回

    吃人嘴软,有人热心指点说道:“有事尽管去忙,其实你今日才述职。却是不急来点卯的,先把自家琐事处理清楚,过几日再来也行。”

    楚质恍然,谢过同僚指教,拱手作别,直接向招呼自己之人走去。

    “可是集贤校理楚质?来人很年轻,也就是二十来岁模样,眉宇间缭绕着浓郁的书卷之气,一身淡绿官袍贴身合体,潇洒俊逸。

    “正是,却不知兄台是?”楚质有些好奇。

    “不过是代人传话而已来人笑而不答,说道:“奉小宋学士之令,请楚校理移步

    小宋学士?宋祁!楚质欣然前往,走了片刻,在皇城西角附近,见到了如今身为龙图阁学士的宋祁。

    “一年不见,怎么换了个模样。如果不是还识得你身形,对面怕是不敢相认了宋祁笑道,依然是那么喜欢说笑;“啧啧,汴梁城的小娘子们该要失望了小楚不复当年俊秀。幸亏还有我小宋在

    还真别说,宋祁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依然显得那么的年轻,笑容可掬,青须飘然,如同三四十岁似的,成熟稳重,而且又知情识趣。出了名的怜香惜玉,身居高位,魅力十足,或许在某些人心中,这才是完美情人,至于楚质,确实还显青嫩。却听扑哧一笑,宋祁立时瞪眼斥道:“借叔,你这是什么意思?觉的我言之不实?还是认为自己远胜于我,要不就去比个高下。”

    “不敢,不敢。”书卷青年连连摆手,嘴唇一抹笑容却那么的明显。

    “景纯,别理会这个叫吕夏卿的,秘阁校理,史馆校勘,以前在礼院当差,修乐书的时候,对我是多么的恭敬,又是端茶,又是奉水的。现在不成了,真应了人走茶凉的古刮宋祁一脸嘘喘悲叹。

    “宋学士,承认是下官的错,给您陪礼道歉了。”吕夏卿哭笑不的。早知道会摊上这种上司,当初打死也不进礼院了。

    吕夏卿,吓了跳,还以为是吕惠卿呢。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关系,楚质心中嘀咕,自然不会明问。而是微笑道:“宋学士,如果我没有记错。您现在似乎还挂着史馆修撰的馆职吧,昌兄巴结还来不及呢,岂敢不敬,就不怕您给他小鞋穿。”

    “哎呀,差点忘了,多亏景纯提醒啊。”宋祁恍然说道。随之捋着青须,望着吕夏卿,脸上绽放出一缕不怀好意的笑容。

    目光幽怨,吕夏卿谄媚笑道:“哈。谁不知道小宋学士的为人,出了名的心胸开阔,不记宿怨,区区的一点小事,风吹就过,怎会放在心上。”

    “这个难说似乎很享受这种飘飘然的感觉,宋祁眼缝半眯,矜持笑道:“一般情况下,我确实就是如此,但也要看某人是否知趣了

    “今晚望月楼,我请了。”吕夏卿拍胸说道,一副慷慨就义模样。

    “望月楼,什么地方?,小宋祁惊讶道:“从来没有听说过,你好意思去?”

    “那学士之意,应当如何?”吕夏聊问道,心中滴血,汴梁城中,比望月楼还要高级的,那只有,,

    “矾楼。”宋祁毅然决然道:“现在就去,迟了怕没有个置。”

    ( )

第四百零七章声歌逸乐

    巩楼,又名白孙楼。由五座明暗相酒的楼宇组成。檐肃次灯,富丽堂皇,每到夜晚,矾楼上下烛光摇曳,屋檐瓦垄间各式彩灯争奇斗艳。楼内有长长的天井,两边全是装饰华丽的包间,打扮花枝招展的女伎们聚集在走廊上,云鬓辉映,罗绮飘香。

    楼内有歌女舞妓百人,可供千余人宴饮歌舞,就是如此规模,但是每日接待的宾客却应接不暇,稍微去迟了。就是王公大臣,也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不久之后,车辆缓缓停滞,前面百余步之外的那金碧辉煌、雄伟典雅的建筑,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并非他们不想直接到达,而是正如同宋祁所料,矾楼前来客云集,车水马龙。或许再晚来几步,真的连进楼的机会也没有。

    从外面看,矾楼凸四参差,层层叠叠,精巧玲珑的朱栏雕窗错落有致。簇簇相拥的翼角如群鸟振翼。气势恢宏,装饰似乎要比一年前还要华丽,楚质心中感叹,望着富丽堂皇的楼阁。忆起杭州城外贫苦百姓居住的那些,简陋得不堪风雨的茅草屋。只觉恍如隔世。

    “景纯,走吧。”

    看来宋祁的声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