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士兵普遍使用长步枪,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单兵自动武器的主要原因。战场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才让武器出现了进步或者变化,如果单纯的将突击步枪推广到一战去,会发现其并非是一种受士兵喜爱的万能好武器。
而且在这份报告中,这名叫陈昭明的士兵还为这种武器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既然能够设计出自动射击的机枪,就能够设计出可以自动射击的“步枪”来,后坐力和枪的体积都可以减小,甚至为了这种减小,新式武器可以使用手枪弹药!
好不容易看完了这个陈昭明的报告,从几张纸上挪开了自己的目光,杨子桢抬头看向了王珏。在他现在还翻江倒海的心中,甚至看到了一个比他还要有能力的新星就这么横空出世——这新军,还真是卧虎藏龙啊!
100短一些
“使用手枪弹,可以减少后坐力,行家啊……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专业的武器需求报告,就凭这个,新军就不简单。”蚩尤公司的武器生产筹备会议上,总公司的大佬谭锦成亲自坐镇,给足了自己大客户的面子。
无疑,从这种单兵的自动武器设计上来看,在放弃了远射程和射击精度之后,这种使用手枪弹的武器可以在近距离上形成不错的火力散布,压制力非常强大,在200米内的距离上甚至可以压制原来的至少五名手持传统栓式步枪的士兵。
结果他进入到这个会议室里,见到了几个匆匆从前线赶回来的新军军官,以及1014厂赶过来负责协调的几个顾问之后,就从这一次会议中感觉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原本谭锦成最上心的,就是最近在辽东战场上大发神威的坦克的生产。他扩建了自己的生产车间,然后安排了大量的人手,配上了大量熟练工人,为的就是开工全速完成新军的2000辆1号坦克的订单。
甚至他还说服了几个股东,独立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开始研发新型坦克型号,性能要求全面超越1号坦克,要作为今后军方的下一代坦克研制,用来进行技术储备。
可是还没等他把所有的工作安排妥当,就接到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技术革新要求,他只好赶回到这里参加这个会议,来确认新军究竟要进行怎样的武器革新设计。
“这么说,军方已经认为……未来的战斗,发生在200米到300米的距离,或者200米之内的距离上比较多?”一名枪械设计师放下了武器设计概念要求,用手推了推鼻梁上架着的眼睛,开口问身边从前线赶回来,负责此事的陈昭明。
陈昭明点了点头,然后毫不怯场的站起来,指着很多武器要求说道:“这些改进和重新设计的武器,都是在柳河之战的战场上,还有新民之战的战场上,用士兵们的鲜血换来的。它们的价值想必各位都清楚,我们新军愿意拿出来,提供给蚩尤公司,是对你们的信任和支持。”
“4000支缩短的骑枪……长度要缩短到1米左右……射程750米。”这名枪械专家抬起头来,看着陈昭明开口缓缓的说道:“这位先生,我不知道您在新军内究竟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可这种武器在性能上毫无亮点,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至少对于步兵来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陈昭明点了点头,然后又轻轻的摇了摇头,开口反驳了这位武器设计专家:“专家先生,您的话说的并不准确,在我的眼里,这种武器有着一个比现有步枪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它短了20厘米。”
“哦,你说的对,确实它比现有的步枪要短了20厘米左右的长度,如果可能的话,应该还比骑兵步枪还短一些。”这名武器设计师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陈昭明否定道:“可是步兵用这种武器,射程和威力都要略差,安装刺刀之后的长度都不如对手,这不是明显在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么?”
“这种武器,是配合新军内刚刚组建的机械化步兵采购的武器。”陈昭明回答了这位武器设计师的问题:“他们大多数时候都要坐在空间略显狭小的汽车或者装甲车内赶路,减小武器的体积可以让他们可以更快的下车战斗。”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武器设计师恍然大悟一般的点了点头。汽车还有装甲车以及坦克等武器的普及,已经开始挑战传统步兵武器的设计思路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启发,甚至让他看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未来武器发展之路。
这名武器设计师对谭锦成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理解了设计要求还有总体思路;而他的身边,一名来自火炮系统的设计师也看完了手中的资料,对谭锦成做出了一个同意的暗示。
他们都是常年在蚩尤公司的军火设计部门内领高额薪水的总工程师,对于自己手里的武器设计要求究竟是无理取闹还是能够克服困难制造出来,几乎一眼就可以分析出来。这些人常年和军队的联络官们打交道,还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贴近实战又合情合理的武器设计需求报告。
“更便于携带的武器,更轻便的火炮。还有不断改进的1号坦克以及其衍生产品……恕我直言,陈昭明上尉,您要的东西可不便宜。”既然手下的这些设计工程师们都觉得这些武器的要求合理而且实现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障碍,作为商人的谭锦成很自然的就拿出了自己最真实的笑容来。
“这里有一份来自京师的契约书,听说在蚩尤公司这里,出示这个就可以安排相应的生产了。”陈昭明自然不会毫无准备就前来,他手里捏着的是一份有关皇帝和资本家之间签署的备忘录,表面上看毫无问题,可谭锦成知道这份备忘录的背后,究竟隐含着怎样的交易。
“这可能要耽误一些其他部队的武器生产了。”谭锦成苦笑了一声之后,示意陈昭明可以将那份契约书收起来了,有些合作是永远不能拿到官面上来说的,比如资本家和皇帝之间的妥协。
“先生,我想,如果您优先供应新军的武器可以保障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淘汰下来的武器,送回到贵公司,装备给后方不需要太过频繁使用武器的部队里。”陈昭明笑着为谭锦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主意。
“哦?你们淘汰下来的武器?你是说那些膛线都快磨平了的步枪?”谭锦成挑了挑眉毛,开口问道。
“对!不过我们新军的武器淘汰标准略高一些,有一部分训练用的枪支已经打了超过5000发子弹了,已经影响射击精度,确实需要更换一批。”陈昭明回答道:“新军的射击训练量太大,真的是花钱如流水一般啊。”
101差距太大
新军,或者说大明帝国为了坦克的出现花钱如流水一般,叛军还有日本两方面,甚至连花钱入流水一般都觉得太过保守了。他们似乎想要榨干每一滴经费,用来采购可以正面针对大明帝国新式武器的装备配发部队。
叶赫郝连已经连着两天晚上失眠多梦,惊声尖叫着从自己的龙榻上起身,高呼着“明军渡河了!明军渡河了!”他甚至连奉天这座城市都不觉得不够保险,想要跑到鞍山辽阳筑垒地区去过日子了。
日本陆军也终于找到了要经费的理由,五次三番上书玉武天皇,要求配发更合适的武器,确保辽东局势不会向着最恶化的方向发展而去。
“三井孝宫将军,这50毫米口径的火炮,一直都是海军军舰上的小口径武器,你要搬到地面上去,还一口气要装备5000门,这不是开玩笑么?”山口次郎捏着三井孝宫向国内提交的采购文件,有些哭笑不得的开口劝说道:“国内什么情况,您也不是不知道,哪里来的经费,给我们采购这么多东西?”
在山口看来,这份采购清单上,唯一能通过的可能就是巨型手榴弹之类的小玩意,用来给日军陆军解掉燃眉之急。至于其他的那些异想天开的东西,也许卖给感兴趣的英军,还能换取一些经费回来。
“如果三井孝宫将军您真的想要装备一些针对明军坦克的东西,那这份给陛下的奏折就不能这么写。”山口次郎看着三井孝宫,用自己的经验继续打击着这位日本陆军的高级将领:“要知道,这东西陛下看过之后,还要丢给大本营里那些大人们讨论的。”
也确实是三井孝宫心急了,前线战事吃紧,部队谈新军的坦克部队色变,恐惧已经蔓延看来,不为手下的部队提升提升士气,那就真的要把整个辽河防线拱手让给大明帝国了。所以病急乱投医的他,一口气开出了无数从手下人那里汇总起来的采购清单,想要送给后方赶紧筹备一批出来,运往前线以备不测。
这些日本还有金国需求的防御武器五花八门,甚至包括了巨型的手榴弹,巨型地雷,30毫米还有50毫米口径的直射火炮等等。甚至有人提出了早些年就被放弃了的日军装甲汽车,应该被改良成日本的坦克尽快服役。
“开玩笑!采购300辆新式坦克?且不论海军那边会不会让给我们那么多的钢铁,就算海军那边点了头,研发还有量产的经费,你三井孝宫自己出?”山口次郎冷笑了一声,将那份采购清单丢在了桌子上,用眼睛斜了一眼面色苍白的三井孝宫,无奈的说道:“天皇陛下已经节衣缩食了,你现在要他饿死?”
日本上上下下怀着报仇雪恨的心情,还有争霸亚洲的宏愿,苦心经营了数十年,好不容易借着金国和锡兰共同发力,想要用一场战争来改变自己的处境与未来。可是在没有达到先期战略目的之后,日本帝国的人们发现,一场全面战争可不是一个岛国可以承受的起的。
大明帝国因为这场战争,原本一年的财政盈余,变成了现在很小规模的财政赤字。征兵动员补充生产军火以及扩建新式装备和海军,花销何止百亿。为了稳定国内,继续建设和维持部分行业在战争状态下的稳定,更是向市场投放了大量金币。
而日本,原本就是全国举债在打这场战争,现在战争似乎无法看见胜利的希望了,那么借贷资金发动战争的弊端也已经开始涌现出来了。原本是琢磨着打赢了辽东之战,日本能够通过战争红利在亚洲崛起,结果现在看来,能够体面结束战争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结局了。
金国那边的叶赫郝连就更郁闷了,他几乎典当了金国所有值钱的家当,才筹备出了这场战争。即便如此也是依靠着锡兰还有英国的扶持,勉强扩充了军队达到了可堪一战的规模,可是战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他比玉武天皇更加绝望。
“日本人的增援什么时候能到?锡兰国的增援什么时候能到?是不是要等我成了大明帝国的阶下囚,他们才会真正在意大明帝国的威胁?”在自己鞍山要塞内的行宫里,叶赫郝连拍着桌子质问着面前的叶赫郝兰等大臣。
“英国人那边怎么说?要是蓟辽地区就这么被明国夺回去,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明朝重新振作可就真的出现了,难道他们就不怕么?”叶赫郝连也知道仅仅依靠着自己这只蚂蚁,没办法真的将辽东局势再翻过来,他只有尽可能的拉更多的国家下水,形成新一次的反明同盟,才有可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叶赫郝兰原本就有些不太赞成这次战争,结果现在局势糜烂到如此地步,最终还要靠他来给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