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的孙方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如此畅快过,因为现在的辽东战局有利大明帝国,这让他争取最大外交利益的时候,说话都有了底气。所以他没有如同他的前辈们那样,草草答应停战给了金国叛军喘息的机会。

    等大家都浪费了不少口水,逐渐安静下来等着他表态的时候,他放下了手里的茶水,不慌不忙的说了一句让大家都有些崩溃的决定:“这么多意见,等我明日面圣的时候,奏请陛下决断吧。”

98新创意

    在这些想着让大明帝国再一次妥协的各国外交使节中,德国的外交官汉纳森大使却没有开口,最近英国和法国在北非利益分配上,共同排挤德国,加上之前德国为了谋求利益发动了德法之间的战争,所以在辽东问题上,德国并非是站在日本与金国这一边的。

    另一个没有跟着参合的外国大使,就是现在还和英国有摩擦的美国大使,这位最近开始蓄胡须的男人坐在一边饶有兴致的欣赏着这间屋子里摆放的名贵瓷器,似乎对这个比对辽东半岛局势更加感兴趣。

    和数十年前,欧洲国家联合起来抵抗大明帝国的时代不一样了。现在这些已经成熟的国家,已经开始有了不同的利益和互相之间的冲突,至少在辽东问题上,这些国家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和日本独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了。

    看到大明帝国的外交部门摆出了一副“你说你的,我只是笑笑不说话”的态度,大英帝国的外交特使克兰斯实在是有些坐不住了,他对法国大使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后者赶紧再说两句。

    也由不得英国对这件事如此上心,他在亚洲一直是以扶植日本作为自己既定国策的,日本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至少在武力上对大明帝国有了自保的能力,英国人在背后出力甚多。

    日本自己也是一个岛国,在很多方面都觉得自己和英国很像,甚至在日本玉武天皇内心中,还自认为遥远的大英帝国能够遏制大明帝国扩张的脚步,学习大英帝国的大日本帝国也能够做到。所以骨子里日本以在东亚遏制大明帝国,做世界其他各国压制大明帝国的桥头堡为己任,这一次出兵辽东也是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做出的主动尝试。

    法国一直是和英国抱成团的国家,看到克兰斯使眼色,法国大使只好又硬着头皮对孙方说道:“侍郎阁下,您这样毫无诚意的拖延,是对辽东局势的极度不负责任,我想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啊,法国大使先生……有关辽东叛军的事情,并非是归我管辖的,如果我贸然谈论这类话题,是要被同僚们弹劾的。”孙方一脸无辜的摊手说道:“至于和日本地区,之前也没有例子可以参考,我只能向上请示。”

    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对外一直是一种腐朽低效的样子,它处理什么样棘手的问题,都是那么的从容或者说是缓慢。孙方真的拿出了这种一贯的态度来的时候,顿时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力。

    “要是论起推脱和踢皮球的功夫,这些明国的官员们绝对是世界第一。一件事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袖手旁观让你另觅他处的理由,如果他们铁了心拖延,三个月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理会这件事的。”德国大使汉纳森听到孙方这么说,憋住自己的笑意对身边还在看自己手里茶杯的美国大使说道。

    美国大使耸了耸肩膀,带着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对刚刚凑过来的德国大使说道:“我和这些大明帝国的官员们打过交道。如果他们愿意拖延的话,辽东的战局打到下个世纪去都很有可能。”

    要不是那些养寇自重行动缓慢的边将,要不是那些效率低下甚至贪腐成性的基层官员,大明帝国的辽东叛乱也不会持续数十年,更不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攻占了奉天鞍山辽阳等重镇。要不是明朝的官僚集团和其他集团互相扯皮攻讦,很多事情也许现在都是另一番模样。

    京师里面,各国大使还在和孙方这个礼部侍郎浪费时间,前线已经夺下了新民的王珏,却在为手里一大堆破烂事情忙的焦头烂额。坦克的出现不仅仅打破了敌军的防线,也彻底打乱了整个新军原本的战术体系构成。

    王珏现在才知道,他和朱牧两个人搞出来的这个加强版的装甲汽车,究竟会造成多么巨大的军队战术革命风暴。现在不仅仅是坦克本身要改革,编制有坦克的部队构成要改革,甚至连配合这些改革的一系列原本很正常的武器装备,都要改变。

    最明显的一个,就是新军之中,配合装甲部队作战的步兵们。普遍反映需要更合适的单兵武器,来适应新的部队作战环境。而现在的王珏,已经被这种诉求给折磨的有些崩溃的趋势了,他现在理解了自己改进出来的这支军队究竟有多么强大,一旦真的成型之后,将会超越现有的所有军队,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代差鸿沟。

    张建军因为在突破敌军防线的时候延误了1个小时,所以现在被降职成副军长,暂代新1军指挥官。现在他正垂头丧气的站在王珏的身后,总结这一场战斗中,暴露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问题。

    “别愁眉苦脸的,就一个月的惩罚,我已经够宽仁了!不就是被郭兴那个家伙嘲笑了几次么,下一次战斗的时候,你打回来不就行了。”王珏放下一张申请更轻便火炮的报告,从一堆文件中抬起了脑袋。

    原本那天渡过柳河的战斗,王珏是希望以3个小时结束战斗的,可是最终3个小时也没有能够完全敲碎叛军的防线,损失也要比原本估计的多了很多。不过念在攻击开始的时候新军并没有坦克部队的支援,只能以普通渡河战法与叛军纠缠,所以在郭兴等人的求请下,张建军没有被革职而是降级留用。

    当然,这件事让张建军无比难堪,几次在会议上见到郭兴,都抬不起头来。整个新1军上上下下也因为这件事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在新2军面前脸上无光。

    看了一眼如同斗败了的公鸡一样的张建军,王珏只好无奈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然后又埋头在那堆让人眼花缭乱的部队革新创意里。

    “这个,你怎么看?”猛然间,拎起一张报告来,王珏亮着眼睛出声问道。

99卧虎藏龙

    事实证明,不仅仅是新的皇帝陛下朱牧还有新军统帅王珏拥有超前的想法,还有聪明的脑子。基层的人民群众在切身体会和实践之后,往往蕴含着更加直观和准确的想象力。在新军对柳河之战五花八门的总结还有建议之中,就有这么一条让王珏眼前一亮。

    这是一名士兵写的报告,如果放在其他军队之中,这种由普通士兵写的报告就只能勉强说明一些当时的情况罢了。可是这是新军,由大量高素质兵员组成的军队,士兵几乎每天晚上入睡前,都要由排长组织起来,学习各种技能。这样的部队里士兵自己写一份报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这份报告在众多的报告里,还更加优秀一些,它不仅仅写出了自己经历的事情,还详细的论述了自己的想法以及以此推导出来的结论。王珏翻回去看了一眼这份报告的首页,看到了作者的名字:陈昭明。

    “这小子……有两下子啊!”好不容易振作了一些精神的代理军长张建军接过了这份报告,从头看完之后,开口赞扬了一句。他手下的人才比其他军队里一个集团军的都多,这个陈昭明显然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这个报告单单只看条理性还有内容的实际性,就已经算是上佳之作了。

    “放在步兵里当个班长有些可惜了,这事儿交给你,我觉得这个人将来绝对是一个出将入相的人物。”王珏既然能从那么多的报告里找出这个人来,那也是认可了他的才华的。他吩咐过了张建军之后还不放心,把目光投向了代替王琰成为他新任参谋长的杨子桢。

    而原本的王琰,在干了仅仅4个月王珏的参谋长之后,就被调任到新3军去,升任了新组建成立的新3军代理军长。这升官的速度简直就让其他旧陆军部队里的人羡慕到痛恨,最近这些天里,兵部至少拿到了3封新军将领调任任人唯亲的奏报。

    如果说背景的话,杨子桢比起调到一线去带兵的原参谋长王琰来,名气可就大了不止一点。这位上校年纪已经超过35岁了,是正牌帝国皇家军事学院里毕业的高材生,在辽东前线从连长打到了副团长,绝对是新军里少有的实实在在有能力有经验的军官。

    而他能屈尊跑到新军里来,做后辈王珏的下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杨子桢家中长辈是太子朱牧派系的,在新军初建的时候缺少能人之时,杨家把他丢到了新军内,作为支持太子朱牧的表态。

    当然,这个杨子桢进入新军之后,立刻就体现出了他的能力。这个在前线打过仗而且负过伤的军人,用干练和稳重树立了自己在王珏面前的形象。而王珏也没有亏待投桃报李的杨家,杨子桢短短一年时间,就已经挂着新军上校军衔。

    听到了王珏的吩咐,杨子桢点了点头,将王珏要提拔陈昭明的想法记录了下来,然后才在张建军的手中,接过了那份报告,仔细的看了起来。

    战斗报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陈昭明的部队跟随坦克在柳河防线上夺取了几个叛军的高地,战斗打的相当的惨烈。重点是在后面,陈昭明根据自己的战斗遭遇,提出了应该改进步兵武器,进行战术革新的建议。

    在报告内,陈昭明发现自己手中的步枪因为需要拉动枪栓,无法如同机枪那样持续射击压制战壕中的敌人。而在战壕内因为火力难以为继,经常发生双方用刺刀拼杀,导致伤亡直线上升的事情。

    他希望能够装备类似机枪那样的武器,能够在战壕内由单兵使用,比机枪更加及时也更加灵活,配给到每一个步兵班内,在进入到战壕之后进行压制射击任务。根据实战经验判断,有一支这样的武器,至少可以在夺取战壕的过程中,减少大量需要拼刺刀才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全世界使用的步枪,都是使用全威力步枪弹药,用枪栓配合弹舱结构的步兵武器,枪身极长并且将射程与威力作为主要武器性能。这并不是说这种武器不如自动武器,相反在堑壕战环境下,这种武器简直就是为步兵量身定做的。

    堑壕战中,步兵武器射程足够远,才能够依托战壕在远距离上阻止敌军前进,相对于而言射程和威力更为重要,至于说射速,一方面有机枪火力作为补充,一方面因为交战距离太长显得并不重要。

    可坦克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堑壕战进攻一方的基本模式,远距离的压制和消耗被步坦结合冲锋给替代了,而步兵跟在坦克后面,可以在相对更近的距离上,展开对敌军的攻击。甚至这些步兵可以直接跟着坦克,跃进敌军的战壕内,展开贴身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自动武器,可以为步兵提供密集火力支援,并且可以让步兵具有更强的压制力,进而掩护坦克,确实是士兵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士兵普遍使用长步枪,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单兵自动武器的主要原因。战场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才让武器出现了进步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