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绝望,因为甚至连报仇的念头都没有升起,他就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报仇的能力都没有。他在海上纵横驰骋的舰队,根本就无法伤到日军潜水艇的分毫。
在这种情况下,张如德只能在港口内加强守卫,让自己的舰队龟缩起来,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不过这样一来,朝鲜半岛上指望运输舰队输送补给的大明帝国陆军,遇到恶劣天气之后,日子就越发的难过起来。
“当当。”在威海卫的军港内,张如德的办公室房门被人从外面敲响,打断了这个大明帝国北海水师舰队司令官的思绪。
“进来!”张如德抬起头来,看着走进屋子里的军官,不知道对方的脸上为什么挂着一丝凝重。
“将军阁下,有来自京畿的电报,绝密等级的。”这名军官把来自京畿的电文递给了张如德,然后就转身出去了。
电报本身是用蜡油封好的,从翻译室出来就已经是这样了,如此一来避免了很多麻烦,也杜绝了许多传递环节上出现的情报泄露问题。
张如德撕开了这封电文,然后打开了信封将里面的电文取出来,开始看了起来。
这份电文上倒是没有说什么核心机密的事情,不过里面的命令却让张如德有些不知所措。
“命,海军运输船队开始向朝鲜半岛输送物资,钦此!”电报显然是由皇帝陛下的秘书处亲自发出来的,因为除了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不会乱用钦此这个结尾。
不过张如德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会在航线根本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下令开始使用海上航线给朝鲜半岛运输物资。
“不应该啊,皇帝陛下一般不会干涉前线将领的判断的。”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张如德背着手走了一圈,然后目光又落在了摊在桌子上的电文上。
这种有些违反常态的命令,让张如德疑惑,他不知道究竟应不应该执行皇帝陛下的命令,让运输舰队开始向前线运输补给物资。
“报告!第二封电报!”就在张如德纠结万分的时候,送电报的军官又一次推开了他的房门。
这个军官明显也是非常的奇怪,不知道为什么短短几分钟之内,竟然会连续有电报发送到他这里。
当然,这封电报里面的内容张如德还没有看,不过他估计着也和刚才的那封电文有关。
所以他郑重的打开了后来的这封电文,仔细的看起了里面的内容来。结果里面也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似乎并不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的太过详细。
“有情报显示,日本潜艇数量不足,短期内不会影响到航线内大部分船只的航行安全。”电文里说的内容,果然是对之前电报的解释。
可是这个解释让张如德更加郁闷起来:这个数量不足,究竟是有多不足呢?这难道还有判断标准不成?
另一个让他崩溃的是,短期内不会影响到航线内大部分船只的航行安全,这句话反过来调过去也有很多种解释,简直就和没说什么一样让人崩溃。
除了第一句话里面,那句“有情报显示”还算得上是说了一点点东西之外,剩下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含糊不清的状态。
短期内究竟是多长时间,没有说法;不会影响到航线内大部分船只的航行安全……这句话似乎怎么理解都是对的。
这个时候让张如德执行这种命令,那如果真的让舰队遭受了损失,最后这个责任究竟要谁来负呢?当然是他这个舰队司令张如德了。
另一方面,电报上也没有说明具体的情报来源,究竟可不可靠,毕竟利用情报来欺骗对手这种事情,中国人的老祖宗2000年前就已经干得相当“溜”了!
如果这情报是假的呢?如果这些情报是日本人丢出来的诱饵,引诱大明帝国的运输船队出动,然后再给与大量的杀伤呢?
这些问题当然都必须由张如德自己来考虑,他必须要在几分钟之内做出自己的决断来。
在犹豫了许久之后,张如德还是决定服从京畿传来的命令。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服从这个命令。
“不管究竟最后谁来负这个责任,我张如德也要做些什么。”这就是他内心的写照了。
“下达命令,让航速相对较快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掩护运输舰出港,运输前线急需的帐篷粮食还有弹药!”狠下心来,张如德立刻下达了作战命令。
他要冒险完成运输计划,一次性把前线急需的战略物资运到指定位置。这样一来一切计划就都回归正轨了,唯独剩下的,是制海权这个棘手的问题罢了。
不过即便是制海权没有到手,张如德也能多忍受一些时间了,毕竟他已经成功的向前线运输了一次物资,这个成绩足够他再观望上半个月的时间了。
“将军,这个时候,不顾日本潜艇的威胁,强行派出运输舰,如果被大量击沉,责任可不小啊。”一名海军参谋开口劝说道。
张如德摆了摆手,坚定的重复了一遍自己的命令:“顾不得这么多了,一切命令都是我张如德下达的,和你们无关!立刻安排舰队出海,为前线输送各种物资补给!物资以帐篷还有弹药以及食物为主!执行吧!”
今天暂且一更,龙灵南下去了媳妇家里过年,水土不服很是难受……请大家原谅……(未完待续。)
375狩猎
宇多田康介最近可谓是平步青云。他在击沉了大明帝国的抚仙湖号巡洋舰之后,就立刻得到了海军高级军官的亲切接见。
然后他这个少佐军衔,就被晋升成了显赫的大佐。随着自己军衔提升的,还有一个天下第一勇武的潜艇指挥官的光环。
这让他成了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的王牌艇长,他指挥的这艘伊…1型108号潜艇,也成了大日本帝国最强的潜艇。
连续两天的大雪,让地面上的战斗沉寂了下来,双方都在增派兵力,补充新的弹药还有物资,力求在雪停之前,争取到战争的主动权。
而两艘伊…1型潜艇因为故障不得不停止了游弋,离开了伏击的海域,返回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港口进行维修。
现在剩在海面上的日本潜艇,就只剩下了一艘伊…1型潜艇,也就是宇多田大佐指挥的这艘108号潜艇。
“大佐!宇多田大佐!”狭小的潜艇舱室内,几乎看不清楚彼此的脸庞,极度昏暗的灯光下,一切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朦胧美感。
宇多田大佐站在自己的工作位上,带着一丝疲惫的睁开了自己的双眼。他看向来找他的人,仅仅凭借声音他就能判断出这是潜艇上大副的喊声。
“下潜训练任务完成了,大佐阁下!请问您是否允许潜艇上浮?”大副站在了宇多田康介的身后立正敬礼开口问道。
宇多田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吩咐道:“可以,允许上浮到海面上潜望镜的深度。然后升起潜望镜,注意观察往来海面!”
实际上如今的黄海海面上,包括西朝鲜湾在内,都已经很少能看见船只了。毕竟这是战争时期,没有人不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考虑。
尤其是在黄海这样的地方,毕竟这里还在双方争夺之中,归属权还没有明确下来——这里可能随时都会爆发战争。
“潜水舰开始上浮!深度10米,三二一……到达潜望镜潜水深度!”随着技术兵转动面前的排水阀,汇报的声音也在船舱内响起。
宇多田康介升起了潜望镜,开始观察起周围的海面。因为闲着无聊,他命令士兵隔一段时间就要演练上浮和下潜,好保持整个潜艇内良好的战斗力。
“没什么船只,可以上浮了。”收起了潜望镜,宇多田康介也不知道该庆幸自己运气实在是好,还是应该抱怨自己运气非常糟糕才对。
自从他击沉了抚仙湖号重型巡洋舰之后,今天是他第一次海上巡逻。随着北部天气的恶化,450多吨的小型船只在海面上摇晃的惨烈就可想而知了。
倒霉的是在如此摇晃的潜艇巡逻的过程中,宇多田康介还要寻找大明帝国舰队的影子,这让他和他的船员们都很烦躁。
一艘敌人的舰艇找不到,也几乎找不到敌人的运输船还有渔船,似乎大明帝国的舰队已经放弃了这片海域,很多负责巡逻的小船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看来又要再继续度过这样无聊的一天了,宇多田康介无奈的在自己的脑海里抱怨道。
“排空海水,潜水舰108号开始上浮!”随着潜水艇两侧最后一点儿海水被排放干净,108号潜艇的围壳露出了水面。
紧接着是满是海水的潜艇艇身,狭窄的甲板上,海水迅速沿着两侧滑落回大海之中。因为海面上波涛汹涌,所以这艘小潜艇立刻随波逐流跟着上下起伏摇晃开来。
“打开舱门,值班人员就位,非值班人员5人一组,外出透气!行动迅速一些!每组只有5分钟时间!快!快快!”宇多田下达了休息的命令,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刻意压低了的欢呼声。
在潜艇内的生活,是及其痛苦的,所以能够到甲板上去透透气,算得上是少有的放松神经的好机会。
沿着梯子爬上去,拧开头顶上的那个和保险柜差不多款式的舱门,一股冰冷的海水立刻夹杂着冷空气落进了潜艇内。
被淋湿的士兵毫不在意,因为潜艇内闷热如同夏天一般,很快身上的衣服就会被烘干,并且散发出一股让人绝望的难闻气味。
先爬出潜艇的5个幸福的家伙,两个人爬到甲板上抽烟,剩下的三个人在围壳上端着望远镜警戒。毕竟这是危险的海域,要尽可能的避免遇敌时的被动。
随后,宇多田康介这个艇长大佐,带着他的副官两个人也钻出了围壳,靠在冰凉的管道上抽烟。
要知道这可是艇长还有大副的特权,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在围壳结构上抽烟,其他人如果想要吞云吐雾,就只能到下面的甲板上去。
还没等这一次休息结束,一名端着望远镜警戒的船员,就高声的喊叫起来:“有情况!正北方向有船!有船!”
他这么一喊,吓得宇多田康介差点儿把嘴里的烟头吞下肚子。几个人急忙站起身来,向正北方向看了过去。
在并不晴朗的天空下,隐约有一些黑色的烟雾。一看就知道那是烧煤的大船,正在全速前进的样子。
把宝贵的香烟掐灭了,剩下半根塞进上衣的口袋里,宇多田立刻下达了作战命令:“下潜!快下潜!做好战斗准备,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手忙脚乱之中,终于所有人都爬进了潜艇内部,然后舱门就被闭合了起来。随着一阵紧张的忙碌,最终这艘108号潜艇下潜到只剩下潜望镜的深度,向着黑烟的方向,缓慢的靠近了过去。
因为距离的关系,实际上双方相差还非常远。凭借108号潜艇的速度,似乎要等几个小时才能接近那条明军运输船的固定航线。
现在的宇多田康介还不知道,那里有整整17艘满载着各种物资的大型运输船,还有4艘驱逐舰和3艘巡洋舰作为护航舰只。
这个庞大的运输舰队航速也并不快,只勉强达到了14节。不过比起宇多田现在每小时4节不到的航速来,显然是快得多了。
………
今日一更(未完待续。)
376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