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
然后他靠在自己所在的战壕位置上的坑壁上,坐在一个空了的手榴弹箱子上,默默的看着天空发呆。因为炮弹爆炸腾起的黑色烟雾遮挡了他的视线,所以这时候的天空忽明忽暗,闪烁的星辰也是时隐时现。
随着一声叫喊,大明帝国的阵地上顿时又热闹起来,照明弹这一次没有被日军的炮弹干扰,准时的发射升空。被照亮的地段上,日军士兵再一次冲了上来,而莫东山也麻木的探出了自己的武器,对着密集的人群扣下了扳机。
战斗又一次爆发起来,日军再一次向渭原城内开炮,巨大的爆炸将一栋侥幸在白天轰炸的时候没有倒塌的建筑物给震塌了一个角落,玻璃碎裂的声音噼里啪啦的隔着好远都能听见。
当第二次照明弹升起的时候,日军的进攻部队遭到了两翼重机枪的猛烈扫射。明军部队在两翼布置了装甲车还有坦克组成的突出火力,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损失也跟着立刻就上升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对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并且不太熟悉明军装甲部队战斗力的日军来说,明军的坦克在夜晚虽然无法进行大范围的突击作战,却在防守的时候变成了一个个随时可以更换位置的碉堡,非常的不好对付。
呼叫炮火支援的时候,这些坦克就向后撤退,退入到明军的战壕后面。如果不呼叫炮火支援,因为有身后的明军掩护,日军的步兵又实在拿这些明军的坦克没有什么办法。战斗从晚上8点左右打到了夜里10点,日军依旧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条防线是明军的主要防御阵地,倾注了明军的大量防守精力,所以肯定不会被轻易的突破;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日军进攻的时候注意了自己的伤亡控制,打得不如一开始那样的毫无顾忌,太过奔放粗犷。
莫东山在战壕里等待着,因为他是负责清除接近战壕的日军士兵的冲锋枪手,所以并没有急着继续开火浪费自己的弹药。可是因为明军机枪火力太过猛烈,让他根本没有和日军交火的机会。
战斗打到了10点的时候,日军撤退下去,莫东山除了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打光了一个弹匣之外,就没有再开火的机会了。他甚至点燃了一支烟,在枪林弹雨中一边抽着,一边用恢复了听觉的耳朵感受枪声和爆炸声交织起来的美好。
他很庆幸自己的耳朵还能够听到声音,也很庆幸自己能够活到现在这个时刻。他亲眼看见鸭绿江河面上漂浮着的战友尸体,也亲眼看见过散兵坑里阵亡的友人——这一切都让他珍惜眼前,珍惜自己现如今的生命。
等到他再一次看到头顶上星星的时候,战场上再一次恢复了平静。这一次试探显然日军并没有当真,随后的恶战才是今天夜战**的开始。就在这短暂停歇的时候,渭原城的另一侧,明军增援部队一个营500名士兵,也在这个时候浩浩荡荡的赶到了。(未完待续。)
320战略目标上的高低
昏暗的灯光下,一名年轻人和一个老头子坐在一张铺着巨大作战地图的桌子旁边,两个人一个坐得非常随意,另外一个人盯着地图,似乎好半晌都没有说话了。
“只要第2集团军当天能够拿下渭原,那么日军就只有一条生路可以走了……集中兵力在夜里进行搏命的反击,争取在天亮之前夺回所有的失地。”年轻人指着渭原县城所在的地方,笑着对老头子介绍道。
“可惜的是,这一切不都被你给算到了么?如果夜袭并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那么对于防御的一方来说,终究还是更有利一些对么?”老人家看着地图上简单的一些个标注,开口反问道。
他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真的太过可怕,年纪轻轻就能够料中数千公里之外的战局会如何进行。他甚至能够算中双方的基本战况,计算出原本只能亲眼看到的前线情景。
在这个年轻人眼中,似乎只有简单的数学题一样的衡量,他在每一个环节都差不多投入了敌人的两倍甚至三倍的力量,所以运转到最后,在前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形成数十倍的集中力,如同穿甲弹一样轻易的击垮对手。
“把敌人的一部分兵力牵制在渭原附近,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整个朝鲜半岛来说,将日军部队主力消灭在平原上,要比把他们赶入山区对我们来说更加有利。”年轻人笑着用手指头沿着朝鲜半岛上的山区边沿划下了一道清晰的线条,开口说道:“在这条线以西消灭敌人,才是这场战役胜负与否的关键。”
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他拟定的作战方案,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把日军寄予厚望的所谓鸭绿江防线放在眼中。他一直盯着的是平原上的日军主力部队全部,而不是一条已经过时了的旧式防御工事。
实际上可能全世界都没有看明白这场战争的真正胜负手,可是这个年轻人看得一清二楚,他即便是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依旧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左右着朝鲜半岛上决定两国命运的战局。
大明帝国的朝鲜半岛战略,主要目的并非是迅速占领朝鲜半岛地区的重要城市目标,而是要尽可能多的歼灭日军有生力量。日军还在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来考虑问题,大明帝国却在用歼灭敌军来衡量胜负了。
“我要是日本军队的将领,这个时候早就丢了已经被攻破的鸭绿江防线,带着主力部队沿着铁路公路快速撤退,然后当断后的工兵把能炸掉的都炸掉。”年轻人波澜不惊的说着惊人的应对措施,似乎完全不将那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交通网络还有城市设施放在眼里。
他指着熙川等大型城市,带着如同神明一般漠视的语气,仿佛在处理着一大堆没有人要的垃圾一样,处理着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平民还有一切:“丢下一片废墟和百万灾民,拖延我军的进攻速度。”
“可是,这样一来,对日本也不是最有利的局面啊。你不是分析过么,日本离开了朝鲜半岛,连个二流的国家都算不上了。”老人看着年轻人,他丝毫不怀疑如果对面这个年轻人是日军指挥,真的会下达这样灭绝人性的命令。因为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胜利才是他追求——至于说那些其他的东西,只是羁绊罢了。
年轻人当然就是还在东南半岛上准备对锡兰发起攻击的王珏,而他身边的这个老人自然就是司马明威将军了。因为司马明威关心着朝鲜半岛的战局,所以跑来和王珏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战况,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对话。
王珏听到司马明威的问话,哈哈大笑起来:“即便是诸葛武侯再世,也不能改变不能改变的东西。我只能做到让日本帝国输的体面一些,可没有本事让他们打赢这场根本不可能赢下来的战争。”
他指了指地图上的铁路和公路沿线,对司马明威介绍道:“即便是摧毁掉这一切,也只是尽可能的保住自己的有生力量,最大限度的给我军占领朝鲜半岛制造麻烦。实际上他们丢掉了辽东,朝鲜半岛上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了。”
“把一切炸毁烧光,无非就只是将整个朝鲜半岛变成我们的累赘罢了,只要再过个十年八年,这里还是会被重建起来,这是日本阻止不了的。”王珏志在必得的给司马明威分析这样做的利弊:“日本必须要靠朝鲜半岛甚至是辽东来为自己的国家输血,可大明帝国却不用这么麻烦。”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个大国的强硬和自豪,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我们只是要让日本无法从这些地方摄取资源,就稳稳的压过日本这个弹丸小国了。”
一边说,他一边掀开了那张铺着的朝鲜地图,露出了下面的那张巨大的东南半岛的地形图来:“说一千道一万,日本那边怎样都不能算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这东南半岛,才是关乎大明帝国未来的地方啊。”
“可惜,葛老尚书拟定的先南后北战略,他自己没有能够坚持到亲眼看见这套战略实施起来的那一天。”司马明威突然想起了葛天章这个已经故去的大明帝国内阁大臣,也就是前兵部尚书,大明帝国先南后北战略国策的制定者。
提起这个老尚书,王珏的脸上不自然的笑了笑,他可是因为被这个老大人阻挠,吃了不少的苦头。可是站在国家的大义上来判定,这个葛天章却是有不少贡献的合格大臣。所以王珏也没有办法去置评这样的人,他也不擅长做这样的事情。
“我们赢下这场战争,就是对葛天章老大人最好的安慰了。”他看向了远处的天空,对着身边的司马明威这样说了一句。然后他顿了顿,又继续呢喃道:“希望杨子桢和张建军,不会让我们失望吧。”(未完待续。)
321满浦之乱
午夜,零点的时候,大明帝国部队在渭原小镇内的阵地依旧还牢牢的掌握在明军士兵手中,虽然他们在大半夜的战斗中损失了超过10辆1号改进型坦克,虽然大约有2500名士兵阵亡还有受伤,可是他们依旧还在自己的阵地上。
日军有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能够让自己的士兵舍生忘死的冲向明军的阵地。可明军的禁卫军士兵也同样拥有狂热的战斗意志,当他们赶到前线并且加入战斗之后,日军就发现对面的敌人更加难缠起来。
不怕死的并不仅仅只有日本帝国的武士,还有大明帝国世代忠于皇帝的天子亲军。禁卫军士兵们不仅仅在阵地上顽强作战,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发起突然的反冲击,夺回已经被日军占领下来的阵地,将日军驱逐到更远的地方去。
双方在阵地上你来我往的打了整整2个小时,却依旧还是没有分出胜负。第8师团在师团长上原有沢的疯狂驱动下,近似于疯狂的向明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猛攻——为了逼着自己的部队打下去,他甚至命令将自己的指挥部前移了400米。
看着自己的怀表,原本还非常自信,甚至因为最开始的战果,有些过于乐观的上原有沢,现在脸上再也沉不住气,带上了焦躁凶恶的表情。时间已经超过了零点,可是他的部队距离渭原中心距离几乎还是那么远,几个小时的攻击,日军几乎没有前进过一步。
更让他绝望的是,刚刚传来的消息,日军在其他方向上的反击结果更加悲催,或者说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第2师团因为缺乏步兵,尝试了几次攻击之后,就放弃了纠缠下去的念头,他们可以说就只是看着第8师团在进攻,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第2师团的大野飒太少将有些过分,那另一侧的第20师团就更加丢人了,他们在夜间准备反击的时候,被明军的部队先发制人,双方在夜里展开了血腥的对攻,结果是日本第20师团被赶回了满浦,明军趁机连夜攻入了满浦,日军第20师团全线崩溃,退向了义真里。
这让第8师团坚持到现在的猛攻,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明军已经占领了第二个落脚点满浦,渭原究竟还有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不是傻子就可以一眼看出结果了。即便是明军现在让出渭原,日军也不可能在天亮之前,全线夺回鸭绿江防线了。
实际上,大明帝国的第2军在满浦打出了这样的战果,就连前线的杨子桢还有远在东南半岛的王珏,都有些始料不及。所有人都认为明军在夜间会死